湖北省随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下载

湖北省随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21日






湖北省随州市 202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 题卡指定位置。 2.答题时,选择题答案,用 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答案,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案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4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评论,完成下面小题。 书法教育如何平衡“技”与“道” 刘善军 ①新媒体、新技术的出现,对书法教育的意义和方式提出了挑战。如何将传统书法的技能、观念、理 论等,在现代教育体制模式下进行转换,显得尤为关键。这也是现阶段书法教育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在笔 者看来,书法教育要“技”“道”并重。 ②“技”指技法,包括书写者对材料、工具、笔墨、书体等技术层面的掌握;“道”指书写者从技法 上升至精神层面,拓展至艺术、文化乃至人生、社会、自然、宇宙的一系列思考与体悟。中国古人从不将 书法视为单纯的技能,而是赋予更高的精神意旨。书画于文人而言,并不仅仅是遣兴玩乐的雅兴,而是作 为修身悟道的媒介。然而,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无法用标准化的数据测定和衡量。如今的书法教育也明显 呈现出重技轻道的特点。 ③清末学者魏源说:“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中人可易为上智,凡夫亦可祁天永年;造化自我立 焉。”书法教育应加强对“道”的关注,却也不能忽略书法的技能训练。对于“技”和“道”的看法,其 实他是综合了中国传统观念与当时社会现实而作出的判断,但时至今日,仍然对我们具有深刻的启发。因 此,书法教育重“道”,必须建立在“技”的基础上。 ④学习书法基本是以前人为师,以经典为师,这种学习模式与绘画有所不同。学习绘画除了向经典范 本学习以外,还以自然为师,以造化为师,依靠写生来训练基础技能,但书法必须依靠对经典作品的反复 临习来提高技法。此外,古人的书法学习往往注重个人的领悟,无论临帖或读书,其学习历程大多呈现散 点式。历代书法家教导其弟子,也不作过多理论的阐发,或者亲身示范,或者寥寥数语点拨,重在启发学 习者自我开悟。 ⑤与古代的书法教育不同,当今书法教育要求学生在短期内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理论知识。在具体的技 法方面,将复杂的书法技术拆分讲解,构造出一套技法速成的体系。因此,很多学校总结出相应的程式和 方法,这些速成式的教学方法虽然很容易出成果,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弊端。过分精细、机械化的训练易使 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也使书法技法缺乏自然的气韵和生机,抹杀了学生的天性和个性,造成千人一面的艺 术风格。书法教师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学生提供自我选择的空间,根据其喜好提供不同 的学习范本和临摹方式。 ⑥当下,高清的复制品使书法学习者拥有古人无法比拟的便利和优势。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使教师对 学生的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视频教学、线上教学等形式已呈普及之势。虽然技术的发展使书法技法的教 授方式更加便捷和高效,但也替代不了教师对学生亲身示范的重要性。在大多数学校中,书法教师的亲身 示范一直是书法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虽然视频教学可以为学生展示书法技法,甚至可以放大、放慢技法的 细节,但无法对学生的现场提问作出解答,也难以因材施教。因此,对于书法的技法教学而言,教师的亲 身示范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⑦不仅古代书法之“技”在当代书法教育中面临着现代化转换的问题,书法之“道”亦面临着同样的 局面。书法的“道”从狭义上来说,是指对书法的学术研究。书法家丛文俊指出:“通过这种学术的努力, 从具体技法的考察复原,到理论的提升概括,都不难做到,而以学术来带动艺术实践和批评、理论研究, 堪称时代之必然的选择。”对书法理论的研究只是书道的浅层,而书法教育中的“道”,并非狭义上的书道, 也不局限于古人的“天地万物之道”,而是引申为与书法相关的文化、思想以及观念。古人学书,所求之道 或许千差万别,但终究不离修身养性,以求个人境界之提升。而在今天的书法教育领域,古人所求之“道” 仍然是书法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在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仍然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书法不再是知识分子必备的技能,因此,“道”的传授也需要转型、转变。 ⑧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是为师者最重要和高层次的任务。当下,书法教 育之传 “道”,已变换为复杂而多元的思想观念,需要为师者对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现代的 书法教育体系还需要教师之间的分工合作,完全以书法艺术家作为书法教育工作者的做法已经受到了质疑。 (选自 2019年 12月 9日《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1. 2. 3. A. B. C. D. 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选文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学习书法的主要途径是以自然为师,以造化为师,其次是以前人为师,以经典为师。 选文从书法教育“‘技’是基础”和“‘道’也重要”两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书法不再是知识分子必备的技能,书法教育工作不能完全依靠书法艺术家。 第⑦段“所求之道或许千差万别”中“或许”一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4. 作者在第⑥段说“对于书法的技法教学而言,教师的亲身示范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你同意这个说 法吗?结合你学习书法的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 【答案】 书法教育要“技”“道”并重 。2.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引用清末学者魏源的话,有力地证明了“书法教育重‘道’,必须建立在‘技’ 3. A 的基础上”这一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4. 示例一:我同意这个观点。因为我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教师亲身示范的重要性。比如我学习颜 真卿的楷书时,一直抓不住笔法顿挫(运笔)的要领,通过老师手把手的教导,我有了很大的进步。(以技 法(材料、工具、笔墨、书体等技术)为例,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二: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学习书法的时候,身边没有合适的老师当面指导我,我就去书店买来柳公 权的字帖临摹,还经常在网上观看书法家们书写的视频,学习他们提、按、顿、挫的笔法,坚持了一年以 后,我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觉得学习书法,兴趣和毅力更重要。(以技法(材料、工具、笔墨、书体等 技术)为例,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炼中心论点的能力。作者的看法就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必须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可从标题、 开头、中间、结尾查找。从全文看,本文第一段中“书法教育要‘技’‘道’并重”就是一个明确的判断, 就是作者的观点。 2【 题详解】 的本题考查把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能力。要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初中阶段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有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四种。做题时要深入文章具体内容,首先辨别出论证方法,然 后再联系上下文,明确论证了什么观点。画线句引用清末学者魏源的话“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中人 可易为上智,凡夫亦可祁天永年;造化自我立焉”,故属于道理论证(引用论证),作用是有力地论证了“书 法教育重‘道’,必须建立在‘技’的基础上”这一分论点,使论证更具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A.从文章第④段“学习书法基本是以前人为师,以经典为师,这种学习模式与绘画有所不同。学习绘画除 了向经典范本学习以外,还以自然为师,以造化为师,依靠写生来训练基础技能,但书法必须依靠对经典 作品的反复临习来提高技法”可知,“学习书法的主要途径是以自然为师,以造化为师,其次是以前人为 师,以经典为师”理解错误; 故选 A。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针对文中观点谈看法。解答此题,需结合自己学习书法的实际,先表明观点,可以赞同,也可以 不赞同,再说明理由。示例:我赞同这个观点。比如我学写捺画,就怎么也掌握住要领,后来经过老师的 指导,在老师讲清要领后,在老师的示范下,直接感受到提、按、逆、转、轻、重、缓、急的用笔动作及 要领,使我的书法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胖子与瘦子 (俄罗斯)契诃夫 ①两位朋友在从莫斯科通往彼得堡的尼古拉铁路的一个站点上邂逅。两个人中一位是胖子,一位是瘦 子。胖子刚在站点的餐厅用过午餐,嘴唇油光锃亮,活像两颗熟透了的樱桃。他身上散发出一股烈性葡萄 酒和橙花的气息。瘦子呢,刚从车厢里出来,费劲地拖着提箱、大包小包和几只纸板盒子。他的身上则有 一股火腿肠和咖啡渣的气息。他的身后,有个尖下巴的瘦女人在东张西望,那是他的妻子,此外还有他的 儿子,一位高个子的中学生,眯着一只眼睛。 ②“波尔菲里!”胖子一见瘦子,大声招呼起来,“是你吗?亲爱的!多少年没见了!” ③“老天爷!”瘦子惊呼起来,“米沙!我少年时的朋友!哪阵风把你吹到这儿来的?” ④于是两个老朋友亲吻了起来,吻了一次又一次,连吻了三次,眼望着对方的泪眼。两人无不为这次 意外相遇而惊喜交集。 ⑤“亲爱的!”亲吻之后,瘦子先开了口,“真没有想到!太意外了!我说,你好好瞧瞧我!啊,你 还是那么帅!那么倜傥风流,那么讲究打扮!啊,老天爷!你时来运转了?发财了?结婚了么?你瞧,我 成家了……她是我妻子路易莎,娘家姓万岑巴赫……新教徒……他是我儿子,纳法奈尔,中学三年级学生。 ①纳法尼亚 ,这位是我小时候的朋友!中学同班同学!” ⑥纳法奈尔想了想,摘下帽子。 ⑦“中学时的同学!”瘦子接着说,“你还记得,大家怎么拿你开心的事吗?大家管你叫赫洛斯特拉 ②③特 ,因为你用香烟把公家的一本书烧了一个窟窿。我的外号叫厄菲阿尔特 ,因为我喜欢告状。哈,哈…… 那时我俩还是少不更事的孩子呢。别害怕,纳法尼亚!走近点儿……这位是我的妻子,娘家姓万岑巴赫…… 新教徒。” ⑧纳法尼亚犹豫片刻,躲到了父亲的背后去了。 ⑨“你好吗,朋友?”胖子得意洋洋地看着朋友,问,“在哪里高就?做到几品官了?” ⑩“是在供职,亲爱的!是八品文官,两年了。得过一枚斯坦尼斯拉夫勋章。薪水不算高……嗨,凑 合着过呗。妻子教音乐。我呢,私底下用木料做些烟盒,挺不错的烟盒!一只卖一卢布。要是一下子买十 只或更多的,可以让些价。凑合着过呗。知道吗,原本是个科员,如今上调到本部门任科长……往后就在 那儿任职了。我说,你呢?怕已是五品文官了吧?啊?” ⑪“不,亲爱的,还要高哩。”胖子说,“我已经是三品文官了……还得过两枚星章。” ⑫瘦子一听脸色发白,目瞪口呆,但很快脸色舒展开来,现出喜气洋洋的笑容来,脸上、眼睛里似乎 火星四射。他整个人像是蜷缩起来,弯腰弓背,矮了大半截儿……他的手提箱、大包小包和纸板盒全都蜷 缩起来,现出条条皱纹来……他妻子的尖嘴巴越发尖了。纳法奈尔挺直了身子,扣上制服上所有的扣子…… ⑬“我,大人……可说是非常高兴!您可说是我少年时的朋友,一下子青云直上,做了这么大的官! 嘻,嘻,大人!” ⑭“得了吧!”胖子皱起了眉头,说,“干吗用这样的腔调!你我是少年时的朋友,何必用官场上的 那套奉承?” ⑮“哪能呢……您说哪里去了……”瘦子的身子蜷缩得越发厉害了,笑嘻嘻地说,“承蒙您大人的好 意……鄙人如沾再生甘露……大人,他是犬子纳法奈尔……这是贱妻路易莎,新教徒,某种意义上……” ⑯胖子刚想说句客气话,可只见瘦子脸上一副诚惶诚恐、低三下四的寒酸相,直要呕出来。他扭过脸, 伸出手来告别。 ⑰瘦子只握住对方三只指头,深深鞠了一躬,嘴里发出“嘻嘻”笑声。他妻子也莞尔一笑,纳法奈尔 双脚咔嚓一声,挺身敬礼,把制帽也掉落到了地上。一家三口又喜又惊。 (选自长江文艺出版社《契诃夫小说选》) 【注释】①纳法尼亚:纳法奈尔的爱称。②赫洛斯特拉特:古代希腊人,他为了扬名于世,在公元前 356 年焚烧了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阿泰密斯神庙。③厄菲阿尔特:古代希腊人,曾引波斯军队入境,出卖同胞。 的5. 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 主要内容。 6. 结合语境,说说第⑫段加点词语的含义。 他的手提箱、大包小包和纸板盒全都蜷缩起来,现出条条皱纹来…… 7. 简要分析第⑨段在选文中的作用。 8.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这篇小说是如何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表现出讽刺效果的。 9. “瘦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人物形象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请简要作答。 5. 【答案】 两个儿时好友在火车站邂逅的故事。(意近即可) 6. 答案示例:“蜷缩”是蜷曲而收缩的意思,行李本身不会“蜷缩”,作者通过这一动作描写(或“作者运 用夸张(拟人)的手法”),折射出瘦子的奴性。(意近即可) 7. ①通过对胖子的语言和神态描写,刻画出一个自觉高人一等、志得意满的胖子(高官)形象;②暗示了 小说“等级观念已深入人心”的主旨;③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瘦子对胖子的言行发生巨大变化埋 下伏笔。 8. ①胖子和瘦子这两个人物的对比。比如小说开端,油光满面的胖子气派地出场和精瘦干瘪的瘦子拖家带 口蠕动在人流中,通过对比,显现出胖子和瘦子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处境;又如瘦子与胖子交谈时,瘦 子“诚惶诚恐”的神态与胖子“得意洋洋”的神态进行对比,刻画出小官吏习惯性低三下四的奴性嘴脸。 ②瘦子在知晓胖子真实身份前后的言行对比。初见面时瘦子的语言充满了亲切感,得知胖子身份后,瘦子 的语言则变得敬重和谄媚,通过对比突出瘦子的奴性心理和善变的性格特征。 9. (1)瘦子是一个奴颜婢膝、见风使舵(卑躬屈膝,趋炎附势)的下层官吏。(意近即可) (2)瘦子这一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等级森严,等级观念深入每一个人的骨髓的社会现实。 瘦子的奴性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 【解析】 【分析】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的概括。运用人物+事件的模式概括即可。仔细阅读小说。人物:胖子和瘦子。事件: 在火车站偶遇。二者是少年好朋友。据此概括为:两个儿时好友(瘦子和胖子)在火车站邂逅的故事。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蜷 缩”是蜷曲而收缩的意思,行李本身不会“蜷缩”,根据“他整个人像是蜷缩起来,弯腰弓背,矮了大半截 儿”分析,作者通使行李“蜷缩”这一夸张(拟人)的描写,刻画出瘦子的奴性。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段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内容上根据“你好吗,朋友?”“在哪里高就?做到几品 官了?”分析,采用了语言描写。根据“胖子得意洋洋地看着”分析,采用了神态描写。通过语言和神态 描写,刻画出一个自觉高人一等、志得意满的胖子(高官)形象;根据“几品官”分析,暗示了小说“等 级观念已深入人心”的主旨;结构上,结合下文瘦子的回答分析,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瘦子对胖 子的言行发生巨大变化埋下伏笔。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表现手法。根据题目“胖子与瘦子”分析,这是一种对比。根据“胖子刚在站点的餐厅用过午餐, 嘴唇油光锃亮,活像两颗熟透了的樱桃。他身上散发出一股烈性葡萄酒和橙花的气息”和“瘦子呢,刚从 车厢里出来,费劲地拖着提箱、大包小包和几只纸板盒子。他的身上则有一股火腿肠和咖啡渣的气息”分 析,通过对比,显现出胖子和瘦子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处境; 根据第⑨段“胖子得意洋洋地看着朋友”和第⑯段“胖子刚想说句客气话,可只见瘦子脸上一副诚惶诚恐、 低三下四的寒酸相,直要呕出来。他扭过脸,伸出手来告别”分析,通过对比,刻画出小官吏习惯性低三 下四的奴性嘴脸。 根据第⑤段内容和第⑫至⑮段内容分析,初见面时瘦子的语言充满了亲切感,得知胖子身份后,瘦子的语 言则变得敬重和谄媚,通过对比突出瘦子的奴性心理和善变的性格特征。 9【 题详解】 第一问: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根据第⑬段“我,大人……可说是非常高兴!您可说是我少年时的朋友, 一下子青云直上,做了这么大的官!嘻,嘻,大人!”和第⑮段“承蒙您大人的好意……鄙人如沾再生甘 露……大人,他是犬子纳法奈尔……这是贱妻路易莎,新教徒,某种意义上……”得出:瘦子是一个奴颜 婢膝、见风使舵(卑躬屈膝,趋炎附势)的下层官吏。 第二问:本题考查对主旨的把握。根据第⑪段“胖子说,‘我已经是三品文官了……还得过两枚星章。’” 理解,胖子说自己已经做到三等文官,并且有了两个星章。这使刚当了科长不久的瘦子大吃一惊,十分地 尴尬,十分地惭愧之后,又十分地佩服,十分地奉承,以至弄得胖子直恶心,只好扭头伸手告别,在瘦子 一家毕恭毕敬的目送下离去。据此分析,等级观念深入到当时社会每一个人的骨髓。瘦子的奴性是当时社 会的必然产物。 二、古代诗文阅读(26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题大洪山 (唐)杨逴 随州西南多群峰,争高竞秀无终穷。 众山迤逦渐行远,始见独尊惟大洪。 【乙】 题大洪山 (宋)黄载 ②③地当平旷易为山,故得崔嵬 汉沔 间。云雾涌来无下界,楼台浮起在中天。 ④开窗时见雷霆出,隐几闲看日月还。更有钟声最堪恨,南风时到八陵 边。 【注释】①大洪山:湖北随州境内。②崔嵬:高大。③汉沔:汉水。④八陵:河南巩义境内。北宋九帝中, 除徽、钦二帝外,均葬于此,统称“七帝八陵”。 10. 想象【甲】【乙】二诗描绘的画面,你认为哪首诗意境更美?请将这首诗的意境描述出来。 11. 【乙】诗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0. 【答案】 示例一:我认为【甲】诗意境更美。甲诗侧重远景的描绘,画面中曲折连绵的群山争高斗秀, 大洪山则霸气地矗立在层峦叠嶂之中,衬托出大洪山的巍峨秀美。(意近即可) 示例二:我认为【乙】诗意境更美。乙诗重在细节(近景)的刻画,由下及上,平旷的土地上拔地而起的 大洪山直插云霄,山上云雾缭绕中的楼台,近在窗边的雷霆,若隐若现的日月以及寺庙里的大钟,无不彰 显出大洪山的高大。(意近即可) 11. 示例一:尾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大洪山上的钟声能够传到遥远的河南巩义,诗人通过夸大钟声传 播的距离(远播千里),极力表现大洪山之高。(意近即可) 示例二:尾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赋予大洪山上的钟声以人的情感,钟声有意传到遥远的河南巩 义,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大洪山的高大。(若有学生答“用拟人手法表达了对钟声爱(恨)的情感”也可) (意近即可)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绘。首先指出喜欢哪一首诗。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写出理由并描绘画面。甲诗歌的 大意是:随州的西南有很多山峰,它们无时不在争高斗秀。远看众山曲折蜿蜒,这时大洪山则霸气地矗立 在层峦叠嶂中。乙诗的大意是:平旷的土地上,靠近汉水的地方,拔地而起的大洪山直插云霄,山上云雾 拥来时,看不到下面的边界,楼台好像在中间的天上浮起。开窗时能看到近在窗边的雷霆,避窗时,能够 看到若隐若现的日月。更有大洪山钟声能够惹起人们怨恨,南风的时候钟声能传到河南境内的八陵边。据 此运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即可。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方法。“更有钟声最堪恨,南风时到八陵边”的意思是“更有大洪山钟声能够惹起人们怨恨, 南风的时候钟声能传到河南境内的八陵边”。根据“更有钟声最堪恨”分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表达了对 钟声爱(恨)的情感。根据“南风时到八陵边”分析,南风是大洪山上的钟声能够传到遥远(千里之外) 的河南巩义(八陵),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通过夸大钟声传播的距离远,衬托出大洪山之高。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羲之 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 ②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 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 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曰: ③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 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 ④⑤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 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 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⑥⑦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 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 视听之娱, ⑧信 可乐也。 (选自《晋书ꞏ王羲之传》) 【注释】①羲之: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②冠:超越。③修禊:古人游春活动。④映带:景物 相互映衬。⑤流觞曲水:觞,酒杯。在弯曲的水道中取酒为乐。⑥品类:这里指天地万物。⑦极:尽情。⑧ 信:实在、确实。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B.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C.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D.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1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会: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 修:茂林修竹 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C. 之:名士多居之 D. 志:羲之自 为之序以申其志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15. 联系选文,概括出引发作者“信可乐也”感慨的原因。 12. C 13. B (1)即使(虽然)没有音乐演奏的盛景,(但是)边喝酒边赋诗,也足够用来畅快叙说内心的情怀。 (2)抬头望见广大的天地,低头察看繁盛的万物。 15. 【答案】 14. ①美丽的山水②游春活动③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聚会宴饮④畅叙幽情(内心的情怀)⑤欣赏天地万物。(答 对其中任意三项,意近即可) 【解析】 【分析】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 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句话的意思是: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 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据此可断句为: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 C终焉之志。故选 。 13 【题详解】 A. B. 会:集会/适逢,恰赶上; 修:都指高高的样子; C. 之:指示代词,这,这里/结构助词,的; D. 志:名词,志向/动词,做标记; B故选 。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 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 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 1( )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一觞一咏:喝着酒作着诗。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2( )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信可乐也”,意思是“实在很快乐”,引发作者感慨的原因可结合文段中内 容分析,如“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可知: 因为美丽的山水;“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知因为游春活动,能与志同道合 的朋友聚会宴饮,畅叙幽情;由“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 乐也”可知,因为可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欣赏天地万物。 【点睛】译文: 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 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许询、支循等人,皆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 建有住宅,与王朝之情投意合。王惹之曾和一样好友在会稻山阴的兰亭宣集,并亲自作序。以申明其志: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诸多贤士能 人都汇聚到这里,年长、年少者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 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子的左右辉映环绕,我们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 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作着诗,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 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6. 根据提示,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研学旅行中,同学们乘坐游轮顺江而下,面对开阔的江面,他们不禁吟唱出“_______,______”。(王 湾《次北固山下》) (2)在“心理健康教育”推进会上,学校领导引用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鼓励学生坚定信 念,勇攀顶峰。(杜甫《望岳》) (3)中国向巴基斯坦、塞尔维亚等友好国家援助新冠疫苗,在展现大国风范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温暖。(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热爱祖国,心怀天下,树立“________,_______”的远大理 想。(范仲淹《岳阳楼记》) (1). (2). (3). (8). (4). (5). 海内存 【答案】 知己 潮平两岸阔 (7). 风正一帆悬 先天下之忧而忧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6). 天涯若比邻 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 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阔、悬、绝、己、涯”等字词容易写错。 三、语言文字应用(17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们常提出的一个疑问是: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 中国在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将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自古流传,到了当 代,农民出身的毛泽东说,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大,吃饭的事情最大。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 隆平留下了刻骨明心的(①)。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 平便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他在 196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②)要成为世界农业史上的经典事例。那是 1960年 7月 的一天,下课铃声响过之后,袁隆平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 (③)常规法培育出来的早稻常规品种正在勾头撒籽,呈现一派丰收景象。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 连裤腿都没挽,就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 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这是一株奇特 的稻禾,株形优异,穗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有壮谷一百六七十粒。袁隆平用布条扎上记号,从此格 外精心地照顾这蔸稻禾。收获季节他得到了一把金灿灿的稻种。第二年春天,袁隆平把这些种子播种到试 验田里,期待收获有希望的新一代稻种,因为系统选育(从一个群体品种中选择优良的变异单株)是一种 主要的育种方法,当时许多优良的稻麦品种都是通过这种方法选育出来的。可是当秧苗发绿长高之后袁隆 平发现,它们高的高,矮的矮,成熟得也很不一致,迟的迟,早的早,没有哪一蔸的性状超过它们的前代。 一种失望的情绪掠过袁隆平心头,但是对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有着深入研究的袁隆平进而想到,从遗传 学的分离规律观点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它的 后代今年既然发生分离,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那么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迟熟……一一做了详尽记录。经 过反复统计计算,袁隆平证明,这次发现完全符合孟德尔的分离规律。袁隆平的实践让他发现了真理:既 然去年那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长势这么好,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现 象; ,,,,。后面我们将看到,袁隆平对真理的发现,使他(④)地必须向国际知名的权威和他们的权威结论发起 挑战,这种挑战之艰难往往使挑战者身心具疲,落荒而去。 (选自高中《语文》,有改动) 材料二 我有着一个梦 埋在泥土中 深信它不同 光给了它希望 雨给了它滋养 它陪种子成长 我有着一个梦 走在田埂上 它同我一般高 我拉着我最亲爱的朋友 坐在稻穗下乘凉 妈妈我来看您了 您看这晚霞洒满小山村 妈妈我陪您说说话 这种子是您亲手种下 在我心里发芽 风吹起稻浪 稻芒划过手掌 稻草在场上堆成垛 谷子迎着阳光 哔啵作响 水田泛出一片橙黄 (选自袁隆平《我有一个梦》) 材料三 “,遍地英雄下夕烟。”(毛泽东《七律·到韶山》)2016年 8月,中国工程院院士、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随州调研,他说:“随州的土质好、气候好、水源好、栽培技术一流,是中籼 稻最适宜的生长区域,这里的中稻产量高、米质好。”2019年 9月,袁隆平院士欣然题词“随州香稻”,赋 予了随州香稻新的内涵、新的使命。 (选自 2021年 5月 23日《随州日报》) 17. 下列“材料一”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①偏僻(pì) B. ①充分(fèn) C. ①呈现(chéng) D. ①撒籽(sǎ) ②挑战(tiăo) ②田埂(gěng) ②山麓(mí) ②稻穗(suì) ③敏锐 ③掠过 ③抚摸 ③详尽 ④刻骨明心 ④鹤立鸡群 ④屏气静神 ④身心具疲 18.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材料一”中“( )”里,恰当的一项是( ④不屑置辩 )A. ① 印象 B. ① 影响 C. ① 影响 D. ① 印象 ② 确定 ② 注定 ② 确定 ② 注定 ③ 采纳 ③ 采纳 ③ 采用 ③ 采用 ④不可避免 ④不屑置辩 ④不可避免 19. “材料一”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年它的后代既然发生分离,那么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 代。 B. 今年它的后代虽然发生分离,那么可以断定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去年发现的“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 代。 C. 今年它的后代既然发生分离,可以断定那么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厚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 代。 D. 虽然今年它的后代发生分离,可以断定那么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 代。 20. 在“材料一”中“ ”上依次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 ,,, , 。①只要探索出其中规律 ②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天然杂交稻” ③从而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 ④也就一定能把这种优势应用到生产上 ⑤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 A. ①③④②⑤ B. ②④⑤①③ C. ①⑤④②③ D. ②①⑤④③ 21. 仿写“材料二”中划线的诗句。要求:题材不限,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22. 根据提示,补写“材料三”横线上的诗句。 17. B 18. D 19. A 20. D 【答案】 21. 我有着一个梦 屹立在边防 它激励我成长 我守护我最亲爱的家人 22. 在阳光下徜徉 【解析】 喜看稻菽千重浪 【分析】 17 【题详解】 A.④刻骨明心——刻骨铭心; C.②山麓(mí)——(lù); D.④身心具疲——身心俱疲; 故选 B。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第①空:印象: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里留下的迹象。影响:指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根据语 境“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明心”分析,“印象”合适; 第②空:确定:明确而肯定。注定:指(某种客观规律或命运)预先决定,不可避免;非人的意志或人力 所能左右而预先决定的。根据“要成为世界农业史上的经典事例”分析,“注定”合适; 第③空:采纳:接受(意见、建议、要求)。采用:认为合适而使用。根据“常规法培育出来的早稻常规品 种正在勾头撒籽”分析,“采用”合适。 第④空:不屑置辩:意思是认为不值得分辩。不可避免:无法避免而定要发生。根据“必须向国际知名的 权威和他们的权威结论发起挑战”分析,“不可避免”合适。 故选 D。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语序不当,把“今年”放在句首。把“那么”移至“可以”的前面。据此分析 A项符 合。故选 A。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排序。仔细阅读 5个句子,分析内在的逻辑关系。首先找到规律,然后培育人工杂交稻,应用于 农业生产,最后提高产量。根据上文语境“既然去年那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长势这么好,充分 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分析,②句承接上文,然后①探索“天然杂交稻”的规律,结论⑤ 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培育成之后应用的农业生产④,最后提高水稻的产量③。据此分析,排序为: ②①⑤④③。故选 D。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答案不唯一。属于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根据“我有一个梦,……,……。我……,……” 的格式仿写即可。示例:我有一个梦/站立在讲台/它激励我长大/我教导我最爱的人/在书海里遨游。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积累。注意“稻菽”的书写。 四、写作(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以“ 伴我成长”为题(结合材料,在“ ”上补充一个词语,使题目 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读书点亮人生,书法浸润灵魂,运动健美身心,亲情教化责任。三年来,在参加随州市教育局组织开 展的“语文(英语)阅读”“书法教育”“体育与艺术教育”“家校共育”等系列活动中,你一定有独特 的体验与感受。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700字。 【答案】范文: 书香伴我成长   自从降临人世,书卷就如同影子般跟随着我,书香便好似清风般伴随着我。时间的流逝冲淡了我对许 多东西的钟爱之情,而对于书卷的那份情愫却怎么也淡不了。   记得小时候,我最爱不释手的就是故事书和连环画了。渐渐地,长大了,才不得已放下“小人书”—— 连环画,却又捧起了散文、小说等。现在,我已经进入了初中,对于书籍更是如痴如醉。只要一天不读书, 就仿佛丢了魂儿似的。   从小,我便不满足于书的需求,虽说自己的书跟同龄孩子比起来已经可以算是一个小富翁了,但我仍 是一再要求妈妈给我买书。另外,我还想出了一个妙招:与小朋友换书。《故事大王》《格林童话》都是我 的至爱。我们互相交换书籍,获取了更多的知识。也正是在积累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 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的童年是在书香中度过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疯狂地迷上了散文、小说等。我深深地沉浸在书香之中,大口大口的吮吸着书中 的知识,臧克家曾经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是啊!书籍就像我们的一位故友,在我 们迷茫时,为我们指引方向,在我们失望时,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慰藉,那些灵动美妙的文字,那些优美动 人的语句,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给我一种心灵的愉悦,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 随着知识的增长,我的写作水平也越来越好,我写的作文常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偶尔还能 在报刊上发表。很多人都夸我的作文写得好,可我心中却这样想着:这都是书籍的功劳啊!在大量的文学作 品中,那些优美的好词佳句常被我铭记于心,并运用到每一次的写作中,这便是书籍给我带来的荣誉啊! 书香伴随我长大。书籍,我对它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是啊!书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在空闲之余,请 多多“关照”它吧! 【解析】 【分析】 【详解】这是一则半命题作文。 1.审题与立意。首先补全题目。从题目材料来看,可以填入:读书、书法、运动、亲情等内容。因此补充 的词语可以是生活中体现出的一种精神或者品质,如“坚强伴我成长”;也可以是一种具体的事物,如“书 香伴我成长”“阅读伴我成长”“篮球伴我成长”;还可以填入亲情类的题材,如“妈妈的微笑伴我成 长”“爸爸的肩膀伴我成长”“外婆的枣茶伴我成长”。从命题来看,切入点越小越容易打动人,写“爸爸 的肩膀伴我成长”就比“爸爸伴我成长”要好很多倍。题目中有个关键词“伴”,就是“陪伴”,应该是个 长时动词,是一个过程。是在成长的人生道路上对“我”有影响、帮助、鼓励的积极意义。“我”是写作 主体,表明文章要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2.选材与构思。本文明确要求写成记叙文。因此结合题目“伴我成长”,可以确定作文应该体现时间的推移、 事件的转变,可以采取并列式的行文结构来安排作文,截取生活中的几个场景,放在三个明显的时间段—— 幼时、童年、青年;也可以重点写一个时期、一件事情,但是在作文的结尾能够略写其他时间段、其他事 情,体现“伴”。要立足于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找准一个小与巧的切入口,从家庭、社会、学校三个角 度来选材,使主题真切、厚实。 24. 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①谢公(谢安)夫人教儿,问太傅(谢安):“那得初(从来)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 儿。” (刘义庆《世说新语》) ②有许多年轻人在读了《傅雷家书》后说:“我能有这样一个父亲就好了。”其实他们应该这样说:“我 要努力成为傅雷这样的父亲。” (林可行《现代散文鉴赏》)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自拟题目;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700 字。 【答案】例文 向梦想出发,与榜样同行 2019年 6月 17日,广西百色扶贫驻村书记黄文秀 30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她用自己的决心 和生命,对“初心”做了最好诠释,为新时代年轻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奉献做出了榜样,我们青 年学子一定要向她学习,坚守梦想,不负韶华,用奋斗书写最美青春。 青春代表着奉献。黄文秀同志毕业于北京高校,本可选择更为安逸和舒服的工作环境和行业,2016年 研究生毕业,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百色,用所学服务建设家乡。2018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投身到脱贫攻坚伟 大事业中,敬业爱岗,心系群众,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她身上,青春意味着付出和奉献。 青春彰显着使命。黄文秀以青春无悔的选择、坚韧不拔的毅力、永不懈怠的干劲谱写出一曲芳华璀璨 的青春之歌。一个人的一生也许很漫长,但就人类历史长河的发展而言,却是极为短暂的。有的人浑浑噩 噩过了一辈子,有的人勤勤恳恳干了一辈子,有的人虽生命短暂,人生却无比绚烂。黄文秀同志在短暂的 人生路上,用奉献延展了生命的宽度,让青春色彩无比绚烂,让人生无比精彩。 青春书写着奋斗。奋斗才是精彩人生。“无青春不奋斗”这句话用在黄文秀同志身上最为贴切不过了, 她的人生定格在奋斗的青春,脱贫攻坚忘我工作的青春,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 年轻一代的人生追求和奋斗征程,为我们这些青年学子树立了楷模,我们也将像她一样,不忘初心、牢记 使命,勇于担当、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牺牲在扶贫路上的黄文秀,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赞歌,她用自己的汗水乃至生命, 铺就人民群众脱贫之路、幸福之路,也映射出伟大的奉献精神。也为我们塑造了一名对党忠诚、勤勉为公 的好党员,她将生命奉献给了扶贫事业,并化为扶贫攻坚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扶贫的征程,也照亮了 这个时代的天空,更是新时代青年的学习楷模。 黄文秀无声无息地离去了,可她的面容烙印在全国人民心中,那是最美的模样,她是青春的榜样,她 的精神成了一座丰碑,她就是一面鲜艳的旗帜,让我们在它的指引下继续向梦想出发,与榜样同行,创造, 奔跑,奉献,拼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矢志奋斗! 【解析】 【分析】 【详解】这是一道材料作文试题,材料作文一般都不提供范围和立脚点,而要学生自己去全面理解材料, 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审题难度比传统的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都要大。第一则材料的意思是: 谢安的夫人教导儿子时,追问太傅谢安:“怎么从来没有见您教导过儿子?”谢安回答说:“我经常以自 身言行教导儿子。”即他注意言传身教。第二则材料中“我要努力成为傅雷这样的父亲”告诉我们,追寻 傅雷那样的人不如成为傅雷那样伟大的人,即强调了榜样的力量。“榜样”基本的意思为“样子,模样”, 深层次理解为“楷模”“典型”,写作时,我们应该把榜样理解为一种理想人格。 写好这篇作文,应该选取合适的素材。我们可以从身边选材:父母可以是我们敬老的榜样,老师可以是我 们言行一致的表率,同学可以是我们勤奋学习的榜样,仙人掌可以教会我们意志坚强……也可以把目光投 向社会、投向历史:在社会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如最美乡村教师、全国道德模范等;在历史 上,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榜样人物,如精忠报国的岳飞、勤奋刻苦的宋濂、坚强执着的贝多芬等。榜样,是 鲜活的价值观,是有形的正能量。榜样无处不在,无言却自放光芒,为人们指引前行的方向。写作时注意 题目的要求,写一篇议论文,参考立意:时代需要精神楷模;学习时代楷模,做品格高尚的新时代青年; 青年一代应积极培养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大力弘扬先进模范 人物的崇高精神。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