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含解析版)下载

2015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含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2年10月30日



2015 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 1.(4 分)“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做《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 春秋》,不知所以褒贬。”《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   )①秉笔直书 ②言必有据 ③论从史出 C.①③ ④以小见大。 D.②④ A.①② B.②③ 2.(4 分)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 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 事中最有可能隶属于(  ) A.唐朝的门下省 B.唐朝的吏部 C.宋朝的枢密院 D.明朝的内阁 3.(4 分)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 ,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 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4.(4 分)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 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 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4 分)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 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 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第 1 页(共 21 页) 6.(4 分)近代某全国性咨询议政机构获准成立后,上呈公文,请求将北京原 用于科举考试的贡院改为其办公地。公文中有“仰慕天恩,准予改拨”等语。 该公文应出现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预备立宪时期 D.中华民国初期 7.(4 分)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 是(  ) 目录 二十 二十三 三十 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三十二 全面内战爆发以后 四十 筹建新中国 B.长征 A.五四大潮的洗礼 C.上井冈山 D.重庆谈判 8.(4 分)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 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9.(4 分)1521 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 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 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  ) A.抨击罗马教廷 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 D.倡导宗教宽容 10.(4 分)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者评论说:宣 第 2 页(共 21 页) 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英国启蒙思想 家),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结合所学判 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①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学说 ②《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 ③法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 ④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4 分)1845 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 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 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12.(4 分)1880 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 传孝忠精神;与其过分关注高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适于生 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  ) A.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 B.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 C.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 D.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  二、非选择题 13.(36 分)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一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秦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 规范。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科举考试亦然。魏孝文帝改革将汉语作 为“正音”。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日本等周边国 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 拉丁语最初是古罗马人的语言。公元 1 世纪,标准拉丁语形成,与希腊语等一起 第 3 页(共 21 页) 成为罗马帝国学校的教学语言。罗马帝国解体后,拉丁语的日常口语功能逐渐丧 失,成为一种书面语言。17 世纪末期以前,西欧的学术著作大都使用拉丁文撰 写,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在拉丁语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民族语 言。 材料二 16 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 18 世纪中后期,英语已 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 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材料三 20 世纪 10 年代,《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汉字存废问题的讨论。 主张废汉字的学者认为: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 无所有”;“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 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近代以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新词汇。下表内容为新词汇示例。 表创造新词的方式 繁体字 1956 年后推行的简体字 音译外来词 沙發、牛頓、布爾什維克沙发、牛顿、布尔什维克、麦当劳 赋予旧词新涵义 共和、格致學、計學、總 共和、科学(格致学)、经济学(计 統学)、总统 其他 西學、洋錢 西学、洋钱、孔子学院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上述两种语言文字发展演变的异同。 (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废汉字”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以“挑战与应 对﹣﹣百年来汉语的变迁”为主题,对表格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第 4 页(共 21 页) 14.(6 分)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境内 ,其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域。汉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 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据,南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境 内的青海道;唐朝统一后,河西走廊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 世纪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 套地区向西进入西域。从元朝起,河西走廊成为中西方交往的稳定通道。 阅读如图和上述材料,从中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 第 5 页(共 21 页) 15.(10 分)世界博览会通过展示科学技术成果,预示世界发展方向。1962 年 世博会在美国西雅图举行。 1957 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 年,苏联宇航 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美国随即提出阿波罗登月计划。1962 年, 在西雅图举办了主题为“太空时代的人类生活”的博览会。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国际政治背景;列举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我国取得的航天成就。  第 6 页(共 21 页) 2015 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 1.(4 分)“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做《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 春秋》,不知所以褒贬。”《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   )①秉笔直书 ②言必有据 ③论从史出 C.①③ ④以小见大。 D.②④ A.①② B.②③ 【考点】Y5: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要求掌握史学常识中的言必有据 、论从史出等原则。 【解答】材料中“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的意思是 :如果不知道具体的事迹,就算是圣人来读《春秋》,也不理解其中为什么 褒扬为什么贬斥,说明说明写史要根据事实来写,即言必有据;观点的得出 是从史实出发的,即“论从史出”,故②③符合题意; 秉笔直书指写史的人不应该被权力部门所威胁而有所隐晦,应该把事实都写出来 ,材料与此无关,故①错误; 以小见大在材料中未体现,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 能力,掌握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4 分)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 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 事中最有可能隶属于(  ) A.唐朝的门下省 B.唐朝的吏部 C.宋朝的枢密院 D.明朝的内阁 第 7 页(共 21 页) 【考点】1G:隋唐三省六部制.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解答本题需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中“皇帝同意 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 ”的主旨,并正确掌握隋唐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 【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规定,门下省具有封驳权,可以 驳回中书省草拟的奏章,题干所给材料中皇帝的诏书遭到了给事中的驳回, 由此可以推断给事中应隶属于门下省。 B.结合所学知识,唐朝的吏部负责官吏的考核、升迁,与题干所给材料不符。 C.结合所学知识,宋朝的枢密院执掌军权,与题干所给材料无关。 D.结合所学知识,明太祖废除丞相,明成祖设内阁,当时不可能有“宰相”一职。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 能力,难度中等。  3.(4 分)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 ,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 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考点】2R:古代市的变迁.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市的变迁。 【解答】材料中并未出现私营商业与官营商业的对比,难以得出私营商业占主导 的结论,故 A 项错误。 唐朝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臸,南宋都城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说明坊市臸 度已经瓦解,故 B 项正确。 小农经济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一直占主导,不可能被商业所超过,故 C 项错误 。第 8 页(共 21 页) 资本主义萌芽的衡量标准有二:商品贸易和雇佣关系,材料中并未出现雇佣关系,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叶,故 D 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要求学生认真解读材料,分析 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得出答案。  4.(4 分)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 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 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考点】36:宋明理学.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考查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区别,学 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宋明理学广义上,分为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二者本质上都是理学,认 为理是万物的本源,理是自然和社会运行的规律,但是二者求理的方式不同, 朱熹主张通过格物,去探究外在的世界,以获得理,王阳明主张通过探求内 心获得理,为此提出来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因此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是正确的,故③正确。 王阳明的心学没有脱离理学的范畴,它是对儒学的一种发展,因此,②④是错误 的。 从材料可知,朝鲜的使者,认为王阳明的思想跟朱熹的不一样,“谤辱朱子“,“ 实斯文之罪人也”,由此可知朝鲜使者尊崇朱熹,以程朱理学为正宗。故①正 确。因此 C 项正确。 故选:C。 第 9 页(共 21 页) 【点评】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异同: 相同点:1.思想来源: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发展; 2.思想主张:都强调意识(理,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 3.根本目的: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行为,从而维护封建统 治的社会秩序。 4.地位和影响:都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 响。 不同点:1.宇宙构成: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的,使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道德主张:理学主张人应该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心学则主张人应通过 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 总之,宋明儒学从理学到心学的发展,体现了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心学 的提出,表明了儒家思想有客观唯心向主观唯心的转变。儒学的发展也反映 出儒学在不断吸取其他思想的有益成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4 分)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 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 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考点】93:太平天国运动;9A:辛亥革命.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考察近代的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 【解答】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太平天国主张剪辫蓄发是因为“当时人”破坏了传 统,指的是清政府建立后对服饰的改变,破坏了汉族的传统,辛亥革命剪辫 易服是为了革除清政府的藩篱,所以他们的共同点是,都为了号召推翻清政 府的统治。AD 选项说法错误;C 选项提倡民主自由思想是辛亥革命的内容, 太平天国时期还未强调民主自由的思想。 第 10 页(共 21 页) 故选:B。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相关知识点的比较认识, 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  6.(4 分)近代某全国性咨询议政机构获准成立后,上呈公文,请求将北京原 用于科举考试的贡院改为其办公地。公文中有“仰慕天恩,准予改拨”等语。 该公文应出现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预备立宪时期 D.中华民国初期 【考点】P7: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末预备立宪。 【解答】据材料信息“近代某全国性咨询议政机构”“将北京原用于科举考试的贡 院改为其办公用地”“仰恳天恩,准予改拨”等可知此时期既有帝制存在,政府 中又有民主机构。符合预备立宪时期的特征。 故选:C。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清末预备立宪,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 所学知识的能力。  7.(4 分)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 是(  ) 目录 二十 二十三 三十 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三十二 四十 全面内战爆发以后 筹建新中国 A.五四大潮的洗礼 C.上井冈山 B.长征 D.重庆谈判 第 11 页(共 21 页) 【考点】PG: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考查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学生识图、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从图片表格信息可以看出,选项必须是在抗日战争与全面内战爆发之间 。五四运动发生于 1919 年,长征发生在 1934﹣1936 年,上井冈山时间大约 是 1928﹣1934 年,均在抗日战争之前,故 ABC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重庆谈判发生于 1945 年日本投降后,在 1940 年新民主主义的理论提出后,在 1946 年全面内战爆发前,故 D 项正确。 故选:D。 【点评】重庆谈判 1、背景:抗战胜利后,日本帝国主义被逐出中国,国共之争再次成为国内外关 注的焦点。此时的蒋介石仍未放弃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意图,但蒋 对全面内战也有顾忌:一是经过八年抗战,全国人民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 包括民主党派甚至国民党内部均有人反对战争;二是美、苏两国都表示不赞 成中国发生内战;三是国民党政府的精锐军队抗战期间大都退到中国西南和 西北地区,要迅速开赴共产党控制区前线还需要有一段时间。权衡利弊之后, 蒋介石在调兵遣将的同时,亦发动和平攻势,于 1945 年 8 月 14 日、20 日、 23 日连续三次电邀中共领袖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目的在于尽一切可能争取准 备内战的时间。 2、内容:10 月 10 日,国共双方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和周恩来 、王若飞共同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纪 要》就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政治民主化、国民大会、党派合作、军队国家 化、解放区地方政府等 12 个问题阐明了国共双方的见解。其中有的达成了协 议,有的未取得一致意见。国民党方面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 针,承认要坚决避免内战。 3、意义:重庆谈判为实现国共两党由合作抗日转向合作建国提供了一个契机; 重庆谈判为中国最终走向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中国以 及其他党派的地位得到国民党的承认。两党为和平建国而进行的重庆谈判, 为民主和平建国提供了契机,是中国民主建设中的重大事件。 第 12 页(共 21 页)  8.(4 分)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 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考点】F8:第一届全国人大和 54 宪法;FB:文化大革命;FG:香港澳门的回 归;G7: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 【解答】①的主题是“大跃进”,1958 年,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由②中的“ 样板戏”“女民兵”可知其体现的是“文革”时期的文艺;我国第一部宪法颁布于 1954 年;香港于 1997 年回归。故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③①②④。 故选:C。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的识记,属基 础题。  9.(4 分)1521 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 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 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  ) A.抨击罗马教廷 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 D.倡导宗教宽容 【考点】L2: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的宗教改革。 【解答】材料与“赎罪券”无关,故 B 项错误;这幅画意在提倡宗教改革,故 C 项 第 13 页(共 21 页) 错误;材料中的对帧木板画以强烈的对比宣传宗教改革,而不是倡导宗教宽 容,故 D 项错误。1517 年,德国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反对罗马天主教会 ,材料中 1521 年的对帧木板画形成强烈对比,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尊 重门徒,而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说明教皇高高在上欺压门徒, 可见这幅画目的是抨击罗马教廷。 故选:A。 【点评】本题旨在通过材料分析考查学生对欧洲宗教改革相关知识点的掌握。  10.(4 分)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者评论说:宣 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英国启蒙思想 家),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结合所学判 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①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学说 ②《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 ③法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 ④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考点】87:启蒙运动;N4:洛克的思想主张;N5:卢梭的思想主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的启蒙运动。 【解答】卢梭是法国人,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读者不可能不了解卢梭的 学说,故①错误; “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意思是《独立宣 言》既来自卢梭,也来自洛克,故②错误; “人人生而平等”等思想在法国广泛传播,1776 年的《独立宣言》发表时,法国 启蒙运动方兴未艾,当时法国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故③正确; “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即天赋人权,在美国《独立宣言》 中出现,也在法国哲人们的笔下出现,说明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故④正确。 第 14 页(共 21 页) 故选:D。 【点评】本题旨在通过材料阅读与分析来考查学生对欧洲启蒙运动的了解。  11.(4 分)1845 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 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 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考点】69:美国《1787 年宪法》.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1787 年宪法》内容的理解。 【解答】根据美国《1787 年宪法》的规定,总统有权否诀国会的立法,但是如 果国会重新表诀,以 2/3 以上的多数通过的话,则总统的否诀无效。 故选:A。 【点评】本题旨在通过材料分析来考查学生对美国《1787 年宪法》内容的理解, 宪法是如何体现三权分立,以达到权利之间互相平衡与制约的。  12.(4 分)1880 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 传孝忠精神;与其过分关注高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适于生 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  ) A.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 B.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 C.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 D.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 【考点】M6:明治维新的内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抓住题干中的“1880 年,日本政府”可知是考点是明治维新。 【解答】紧抓题中时间点“1880 年”属于明治维新时期。结合所学,明治维新时 期,实行四民平等,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运用武士道精神(忠孝精神) 第 15 页(共 21 页) 武装日军,故 A 选项与文明开化政策相违背。B 选项与武士道精神武装日军 的政策相违背。C 选项与四民平等的政策相违背。都不符合史实。题中强调对 农商庶民的教育。意在强调对臣民的培养。“实际教育”意在强调符合现代社 会的技能教育,故 D 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察考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基本史实的掌握能力和材料分析。  二、非选择题 13.(36 分)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一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秦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 规范。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科举考试亦然。魏孝文帝改革将汉 语作为“正音”。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日本 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 拉丁语最初是古罗马人的语言。公元 1 世纪,标准拉丁语形成,与希腊语等一起 成为罗马帝国学校的教学语言。罗马帝国解体后,拉丁语的日常口语功能逐 渐丧失,成为一种书面语言。17 世纪末期以前,西欧的学术著作大都使用拉 丁文撰写,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在拉丁语的基础上,发展出自 己的民族语言。 材料二 16 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 18 世纪中后期,英语已 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 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 落帝国”。 材料三 20 世纪 10 年代,《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汉字存废问题的讨论。 主张废汉字的学者认为: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 一无所有”;“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 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 决。” 近代以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新词汇。下表内容为新词汇示例。 表第 16 页(共 21 页) 创造新词的方 式繁体字 1956 年后推行的简体字 音译外来词 沙發、牛頓、布爾什維 沙发、牛顿、布尔什维克、麦当劳 克赋予旧词新涵 共和、格致學、計學、共和、科学(格致学)、经济学(计 义總統 学)、总统 其他 西學、洋錢 西学、洋钱、孔子学院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上述两种语言文字发展演变的异同。 (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废汉字”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以“挑战与应 对﹣﹣百年来汉语的变迁”为主题,对表格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考点】3I:汉字的形成演变;55:英国的殖民扩张;58:英国工业革命;B7: 新文化运动;E2:美国霸权主义;EP: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汉字的形成演变。应把握古代中国汉字的形成 演变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英国的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应把握英国的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 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应把握世界经济区域 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 (4)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应把握新文化运动以及新文化运动的 局限性的相关知识。 (5)本题考查学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 【解答】第(1)问,注意设问要求是“异同”,相同点从历史沿革、文明载体和 影响范围等方面概括,不同点据材料信息“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拉丁语…成为 一种书面语言”等概括。 第(2)问应结合 18 世纪中后期和二战后这两个时间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 分析,结合所学历史事件等即可得出答案。 第 17 页(共 21 页) 第(3)问,时代背景结合时间信息“20 世纪 10 年代”分析;第二小问可从政治、 思想等方面进行解读,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同: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历经变迁。都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载体,体现在 典籍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圈,对周边国家民族语言产生 了影响。 异:汉语作为通用语言使用至今,而拉丁语逐渐变为书面语言。 (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2)英国由单一民族语言演变为国际通用语言,是近代以来英美资本主义发展 的产物。 政治:英国通过殖民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政治优势。二战后,美国取代英 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经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技术和经济领域确立了主导地位,成为“世界 工厂”。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和技术领域的主导者。 文化:英语文化首先在英属殖民地传播,并逐渐扩展到全球。二战后,经济全球 化和政治、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强化了英语文化的优势地位。 (3)时代背景:20 世纪 10 年代中国兴起了“新文化运动”,其代表人物提出了“ 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文学革命”等口号,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其中 更激进的人士认为,汉字是一切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的载体,成为中国 变革图存、融入世界的障碍,因此提出“废汉字”的主张。 【点评】本题以语言切入,考查考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 力。需要从材料提供的汉字出现新词汇的角度来提取出汉字面临的挑战与应 对,说明汉字的发展演变是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的,与时俱进使得 汉字和汉语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 例如,从音译外来词可以得出我们汉语发展过程一直在关注西方文化;从繁体字 到简化字的变化可以得出我们汉语和汉字在不断地自身进行革新;从音译外 来词到孔子学院则可以得出我们在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输出我们的 文化,扩大汉文化的影响。  第 18 页(共 21 页) 14.(6 分)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境内 ,其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域。汉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 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据,南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境 内的青海道;唐朝统一后,河西走廊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 世纪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 套地区向西进入西域。从元朝起,河西走廊成为中西方交往的稳定通道。 阅读如图和上述材料,从中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 【考点】2T:丝绸之路.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中西交流的相关知识。考查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学生阅 读、分析材料的能力和调动与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求题中所给地图和文字材料来回答。阅读后可以看出陆上丝绸之 路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中国境内通道因政局影响多次改道而形成 了多条路线。总体上来讲,从汉代形成之后基本没有中断,由材料还可以看 出河西走廊在陆上丝绸之路东段居主导地位。 故答案为: 古代的丝绸之路不是一条单一的交通线,而是由多条交通道路构成的交通网络。 受政治形势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中原王朝沟通西方的线路有不同选择。总 体上看,自汉朝之后,丝绸之路未曾完全中断,河西走廊在丝绸之路东段居 于主导地位。 第 19 页(共 21 页) 【点评】本题的命题当今的时政大热点﹣﹣一带一路。题干把热点话题与高考知 识结合在一起,并且以图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很形象巧妙。是一道好题。  15.(10 分)世界博览会通过展示科学技术成果,预示世界发展方向。1962 年 世博会在美国西雅图举行。 1957 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 年,苏联宇航员加 加林成为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美国随即提出阿波罗登月计划。1962 年,在 西雅图举办了主题为“太空时代的人类生活”的博览会。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国际政治背景;列举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我国取得的航天成就。 【考点】E2:美国霸权主义;HC: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UB:美苏争霸.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美苏争霸时期军备赛中的太空竞赛和我国现代科技发展的主 要成就。了解美苏争霸的背景和争霸表现。 【解答】题中给出的时间 20 世纪 60 年代前后,从要求回答“国际政治背景”可知 ,再结合所学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知识就可以得出答案; 再结合所学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知识就可以得美苏两格局形成,双方全面对抗,进 行冷战,而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我国取得的航天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即可。 故答案为: 政治背景:二战后,美苏形成两大阵营,1955 年美苏冷战格局形成,双方展开 争霸斗争,军备竞赛激烈,并展开太空军备竞赛; 我国航天成就:人造卫星上天;成功发射长征系列火箭;实现神舟系列载人飞船 ;进行探月工程;着手建立宇宙空间站等。 【点评】本题考查内容涉及美苏争霸和我国现代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从材料给出的时间看,20 世纪 60 年代前后,1955 年随着北约和华约成立,美苏 两极冷战格局已形成,当时苏联领导人是赫鲁晓夫,对美提出“平起平坐”的 要求,实际开始了美苏争霸,实行军备竞赛。 中国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取得的航天成就,主要是识记内容,把我国重要的航 第 20 页(共 21 页) 天成就列举出来就可。 第 21 页(共 21 页)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