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福建卷(文综历史部分)(含答案)下载

2011年高考福建卷(文综历史部分)(含答案)下载

  • 最近更新2022年10月30日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13.1925 年初,土耳其改革者发动对旧式礼拜帽的批判,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不满,但欧 式帽还是在土耳其流行起来。在百姓中最流行的是鸭舌帽,因为在做礼拜时可以把帽舌 反过来朝后戴,前额依旧可以贴在地上。这种现象反映了 A.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一种妥协 C.传统是假,现代是真 B.现代是假,传统是真 D.百姓被迫戴鸭舌帽并改变信仰 14.图 4 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 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 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 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图 4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 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16.《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17.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 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 1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 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 (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 的最大危害是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19.1949 年 3 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 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 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 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20.据图 5 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1.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 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 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 …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 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 为广阔。能反映此观点的是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图 5 1980—1988 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走势图 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 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④拜伦的《唐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图 6、7、8 是有关美国 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的社会 状况的是 图 6 图 7 图 8 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23.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和安全事 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 世纪 50 年代,体 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持 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24.1944 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 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据此,对图 9 的推 论正确的是 图 9 A.70 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 B.70 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 C.70 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 D.90 年代,欧元的发行和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 38. 必做题(37 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 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 221 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 央集权制的 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 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 1949 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都六国耳,非 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 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出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 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图15、图 16、图 17 分别在 1858 年 4 月、1860 年 12 月、1900 年 7 月登载于 英国著名漫画杂志 Punch。 图 15 “没有开化得中国佬” 图 16 “我们应该在中国做什么” 图 17 “中国就要崩溃了” 材料四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 满而至…… 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赔还之责,不变更其条 件…… 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 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五 1949 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 边倒“三条方针。这是个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已经当时的国家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 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8 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 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11 分)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 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6 分) (4)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结 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12 分) 41.(15 分)选做题 考生在 A、B、C 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 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3.天皇神圣不可侵犯。4.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 5.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6.天皇裁可法律 7.天皇召集帝国议会…… 11. 天皇统率陆海军。 ——《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 年) 材料二 43.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 45.执行权属于国王一人,他任免大臣,他下令颁布法律…… 46.国王对军队发布最高命令。 47.国王任命全部军官以及国家其他部门官员…… 51.国王召集两院开会……他可同时解散两院…… ——《普鲁士宪法》(1850 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比 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8 分) (2)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7 分) B.[选修 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 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二 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 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常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 球,故能倡民主之义”。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 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8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 同。(7 分) C.[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是《拿破仑法典》的热忱宣传者;这部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 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远达伊利里亚(亚得里亚海东海岸地区)和波兰……拿破仑 并没有预见到:扫除旧制度的垃圾只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拿破仑法典》在有些国家里被接受为母法,并通过其子法现今正在那里发生 效力。 (1)材料一中“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民族主义和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8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综述之。(7 分)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题号 答案 13 A14 C15 D16 D17 A18 D19 B20 B21 A22 B23 C24 B38.(37 分) (1)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 顾炎武: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 沿用。 (2)看法:丑化中国,认为中国愚昧落后,可任其宰割。 成因:英国工业革命后,加剧对外侵略扩张;晚清政府腐朽没落。 外部原因:列强的侵略扩张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不足: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表现出妥协性。 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 (4)表现:同苏联、东欧等国家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国内外环境:新中国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苏联支持新中国,美 国敌视新中国。 意义: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确定 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 41.(15 分)历史 A.[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统率陆海军。 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 (2)日本虽确立了近代君主立宪制,但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为了获取海外市场和殖民地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灾难。 B.[选修 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主要思想:民智未开,宣保君权,自上而下变法,强调开过会时机不成熟。 背景:19 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为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产生变法救国的 思想。 (2)同: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异:康有为主张渐进改革;谭嗣同提出废君权、倡民权的激进主张。 C.[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依法行政;倡导人民主权和自由平等。 拿破仑后期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质,激发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民族意识。 (2)《拿破仑法典》继承发扬了罗马法;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废除了封建特权,为发展资 本主义奠定了法律基础;成为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 1.(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 13题)1925 年初,土耳其改革者发动对旧式礼拜帽的批判,引起 了社会上的强烈不满,但欧式帽还是在土耳其流行起来。在百姓中最流行的是鸭舌帽,因为 在做礼拜时可以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前额依旧可以贴在地上。这种现象反映了 A.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一种妥协 C.传统是假,现代是真 【答案】A B.现代是假,传统是真 D.百姓被迫戴鸭舌帽并改变信仰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土耳其近代化改革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反映的 是传统习惯与现实变革的一种调和,土耳其改革领导人凯末尔要摒弃旧的宗教传统的同时自 然要引发争论,但同时推行的仿效欧洲的现代化礼仪在某种程度上又符合了人们的现实需要, 因此改革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从材料反映的总体信息分析可知,代表现代的欧式帽虽 然遭遇社会上的强烈不满,但最终还是被接受了,但做礼拜时还是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可 见人们在接受现代欧式帽的同时也没有完全摒弃旧的礼仪,可以判定这种现象是现代与传统 之间的一种妥协,故选 A。欧式帽最终还是被人们接受了,所以现代也是真,排除 B。做礼 拜时还是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传统也没被完全摒弃,仍然存在,也是真,排除 C。D项与 材料的信息不符,排除。 【考点】土耳其近代化改革 2.(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 14题)图 4 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 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 的是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①②③ 【答案】C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发展沿革历史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 学史实楚庄王九年(公元前 605年)前许,孙叔敖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主持兴 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因该灌区的两条引水河总长为 100余 里,公元前 598-前 591领导修建了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以称安丰塘,其周长 120 许里,灌田万顷,迄今 2500多年一直发挥着灌溉效益。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C。根据所学 知识,坎儿井起源于西汉时期,固①正确;根据材料“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 区”得之坎儿井正是利用新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而兴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 程,固③正确;从图中明显可以看到坎儿井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固④正确;而材料没有 体现该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另外根据所学知识在坎儿井之前还有著名的水 利工程如都江堰等。 【考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发展 3.(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 15题)《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答案】D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汉 朝政府虽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但是实际上在官吏和世俗眼中商人因为富有而高贵,农民因 贫穷和低贱,法律和现实中存在着强烈的反差。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D。本句材料的意思是 当今虽然法律轻视商人,而商人实际上已经富贵了;法律尊重农民,而农民事实上却已贫贱 了。所以一般俗人所看重的,正是君主所轻贱的;一般官吏所鄙视的,正是法律所尊重的。 固 A所说的朝廷重农对应的是材料中的“尊农夫”,但百姓并不抑商,从材料“俗之所贵” 得之;同样 B中百姓重农抑商一样与材料意思不符。C百姓皆重商轻农说法太绝对,材料只 是反映比较普遍的现象。 【考点】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 4.(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 16题)《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答案】D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唐朝治国方略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唐律的的解 释应该是以德礼为本,刑罚为用,礼法兼施,相辅相成。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D。本题以 《唐律疏议》的记载切入,巧妙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辨别和理解历史事实的能力,以 能力立意为主,但难度中等,关键在于对材料意思的理解。本题的解题材关键在于理解材料 意思,即文“以礼义教化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而以刑罚制裁作为治理国家的辅助手段, 就犹如早晚四季交替是相辅相成的。”从中可以看出二者对政教的重要性。“德礼为政教之 本”, 礼义教化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德礼是政教的本体,不是刑罚的本体,排除A。 “刑罚为政教之用”,刑罚制裁作为治理国家的辅助手段,而不是德礼的体现,排除 B。“相 须而成者”,说明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排除 C。 【考点】唐朝治国方略 5.(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 17题)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 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答案】A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国粹京剧发展沿革历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 实昆曲是戏曲之祖;京剧北京化应该是在乾隆年间,嘉庆、道光年间又和进京的汉调艺人合 作,使西皮、二簧两种声腔合流,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同治、光绪年 间,京剧已经被北京市民承认,成为人民最喜爱的舞台艺术,并很快风靡全国。京剧成为我 国戏曲中最具有全国性、典型性的剧种之一,它的剧目最丰富、表演最精细、流行最广泛、 观众最普遍,影响也最大,被公认为“国剧”。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A。京剧取各种戏剧之 长而成,不是“戏剧之祖”,排除 B项。京剧的形成是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徽班进京 后,并非是元末初创,也非在康乾京化,故排除 C、D两项。乾嘉落户是指在乾隆、嘉庆年 间落户于北京,同光扬名是指在同治、光绪年间迎来第一个繁盛期,民族瑰宝是指京剧是中 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考点】中国国粹京剧发展 6.(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 18题)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 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 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 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答案】D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林则徐上书道光帝主张禁烟原因的理解。本题以福建历史名人的奏 稿文字入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思想。本题命制较好体现地方史特色,这 也是福建自主命题三年来的亮点之一。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鸦片流毒中国危害国 民的身心故 C项错误;A项和 B项是并列选项,指的是鸦片造成兵弱且损害身体;而更严重 的是银荒:白银外流,国家财政困难,威胁大清帝国政权,为列强增加财源,早晚侵略中华。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D。从关键句“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 为计?”可见林则徐清楚表明,中国的财富,宁可“损上益下”,也不可“漏向外洋”,为侵 略者提供资金,这更是当务之急。A、B两项只从材料侧面反映了问题,属于鸦片带来的危 害,但不是题干强调的“最大危害”,排除;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与材料中的“何妨 损上而益下”相违背,排除。 【考点】鸦片战争导火线 7.(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 19题)1949年 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 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 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 分”。这些就构成了 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答案】B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 史实 1949年 3月,在战略决战之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针对中国国内的经济成分做出的规划 应该是排除了外国资本主义故应排除 A项;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在当时应该是单一的公有制 故应该排除 C项;而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应该是组成之一不应该是指整体也应排除 D项。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B。从材料时间 1949年 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可以判断出这时中共 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基本胜利,革命后建立的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形 态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都是主要成分,只能称新民主主义经济。故选 B。A项旧民主主义时期是 1840年—-1919年,与题目的时间不吻合。C项社会主义的经济 形态以公有制为主,不符合题意,可排除。D项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只是指合作经济,可 以排除。 【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8.(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 20题)据图 5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 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图 5 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走势图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 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的理解。本题以中国改革开放贸易趋势图表 数据入题,主要考查对外开放的过程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和学生对历史 时间概念的把握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1984年起中国进出口总额呈大幅度 增长其原因跟我国在这一年加大对外开放步伐:开放 14个沿海港口城市有关。所以此题正 确选项是 B。从图表中可以看出 1984年,进出口总量有了明显的增长,所以可以判断这个 年代是 1984年。B项是 1984年的内容,符合题意,故选 B。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是 1980年, 排除 A。开发上海浦东地区是 1992年,排除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 2001年,排除 D。 【考点】中国改革开放 9.(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 21题)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 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 阔。能反映此观点的是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 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④拜伦的《唐璜》 A.①②③ 【答案】A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西方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理解和文艺复兴的影响。拜伦的《唐璜》 放映的是 18世纪后期至 19世纪中叶,人们对资产阶级革命后现实社会的不满,与题意不符, 排除④,故选 A。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属于文艺复兴的影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文艺复兴运动是在 14世 纪——16世纪,①是在 15世纪末,②是在 16世纪初,③是在 16世纪末;而④是 18世纪 末——19世纪初期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故应该排除。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A。 【考点】文艺复兴的传播和意义 10.(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 22题)图 6、7、8是有关美国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 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的是 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美国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 学史实百姓无力购买商品带有绝对化的倾向故应该排除。本题以漫画作为切入点,通过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图 8 的“600万头猪被杀”等可以明显看出生产严重过剩;从图 7“还拥有世界上最悲惨的贫民 窟”可以反映出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从图 6“美国所患的病的根源,就是世界 最发达的资本主义体制本身”可体现出了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经济的危机的 冲击下,物价下跌,百姓因购买力有限,无力购买商品,而通货膨胀严重的具体表现是物价 上涨,显然与当时的社会状况不符合。故选 B。 【考点】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1.(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 23题)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 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和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 “。20世纪 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 C.北约与华约的对持 【答案】C B.抛出马歇尔计划 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美苏冷战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20世纪 50年代 在军事领域美苏的对抗应该是两极格局的形成:北约与华约的对持;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在 1947年;抛出马歇尔计划是在 1948年;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是在 20世纪 60年代。所 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C。 【考点】美苏冷战 12.(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 24题)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 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 地位。据此,对图 9的推论正确的是 图 9 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 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 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 D.90年代,欧元的发行和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 【答案】B 【解析】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理解,充分体现了知识与能力 结合的高考命题趋势,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并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根据题干 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1944年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金融会议,出席会议的是 44个国家, 实行美元和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故 A项错误;20世纪 70年代末虽然美元不能实 行金本位,但美国的经济总量仍居各国之首故 C项错误;欧元发行的过渡期是 1999年 1月 1日起到 2001年 12月 31日并且从图示中并不能看出是由于欧元发行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 持续回落故 D项错误。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B。 【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体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小题,共分) 13.(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 38题)(37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 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 221年,它结束了领 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 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 第三次则发生在 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都六国耳,非尽灭 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 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出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 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图15、图 16、图 17分别在 1858年 4月、1860年 12月、1900年 7月登载于英国 著名漫画杂志 Punch。 图 15 “没有开化得中国佬” 图16 “我们应该在中国做什么” 图17 “中国就要崩溃了” 材料四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 至…… 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赔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 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五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 倒“三条方针。这是个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已经当时的国家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 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8分) 解析:第一问从关键句“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可以看出王夫 之的观点是: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事事而制 之。”可以看出顾炎武的观点是: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在中 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根据所学知识不难知道: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 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 答案: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 顾炎武: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 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11分) 解析:从图片显示的信息不难看出英国对中国的丑化,认为中国愚昧无知,任人欺负。成因 和双方经济军事实力的变化有直接关系。英国工业革命后,加剧对外侵略扩张;晚清政府腐 朽没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就和外国对中国的侵略,造成严重的民族 危机有关。 答案:看法:丑化中国,认为中国愚昧落后,可任其宰割。 成因:英国工业革命后,加剧对外侵略扩张;晚清政府腐朽没落。 外部原因:列强的侵略扩张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 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6分) 解析:材料四表明,中国资产阶级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表现出对 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表现出妥协性。原因从经济上讲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造成政治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造成的。 答案:不足: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表现出妥协性。 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 (4)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结 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12分) 解析:“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表现为“同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 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国内外的环境注意分国外和国内环境作答。国内从 经济政治方面作答,国际从冷战局面和美苏对中国的态度政策作答,中国采用一边倒的政策 是明智的。“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使新中国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 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一边倒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三条原则形成 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 答案:表现:同苏联、东欧等国家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国内外环境:新中国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苏联支持新中国,美国敌视 新中国。 意义: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确定了新中 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 【考点】郡县制的作用、影响 辛亥革命 “一边倒” 14.(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 41题 A)(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3 天皇神圣不可侵犯。4 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 5 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6 天皇裁可法律 7 天皇召集帝国议会…… 11 天皇统率陆海军。 ——《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 材料二 43 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 45 执行权属于国王一人,他任免大臣,他下令颁布法律…… 46 国王对军队发布最高命令。 47 国王任命全部军官以及国家其他部门官员…… 51 国王召集两院开会……他可同时解散两院…… ——《普鲁士宪法》(1850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比 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8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日本近代代议制建立及其特点的理解。根据材料一、二提供的信息和 所学史实第一问日本近代宪政的内容可以直接概括为天皇作为国家元首在行政权方面:总揽 统治权;立法权方面:在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军权方面:统率陆海军。第二问通过国家 元首权力大小加以比较: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归纳即可。 答案: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统率陆海军。 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 (2)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7 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理解。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一分为 二的辩证看待可以从政治方面:积极:日本虽确立了近代君主立宪制;局限性:但保留了浓 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经济上: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扩张: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为了获取海外市场和殖民地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灾难加以概 括。 答案:日本虽确立了近代君主立宪制,但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为了获取海外市场和殖民地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灾难。 【考点】日本明治维新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