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下载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2年10月16日



2009 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Ⅱ) 一、(12 分) 1.(3 分)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作坊(zuō) B.燕山(yān) C.于系(gān) D.泡桐(pāo) 心广体胖(pán) 戎马倥偬(zǒng) 处方(chǔ) 落枕(lào) 给予帮助(jǐ) 分外高兴(fēn) 供不应求(yìng) 作者附识(shí) 呼天抢地(qiǎng) 饮马(yìn) 济济一堂(jǐ) 空余(kòng) 2.(3 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心态平和、性格开朗、胸怀宽广的人比那些愁眉苦脸 、孤独紧张、忧心忡忡的人出现精神疾患的概率要少 50% B.对手在战略上的调整使该公司必须作出选择:要么联手业内巨头,强势逼 宫,使对手就范;要么急流勇退,套现获利,回归软件市场 C.自第三分钟朴智星被断球后,曼联队在五分钟内竟然无法控制局面,而阿 森纳队排山倒海般地高速狂攻,压得曼联喘不过气来 D.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 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3.(3 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 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 B.营救告一段落后,他们把重点转向照顾幸存者,现在又在为避免地震滑坡 形成的 35 个堰塞湖可能带来的灾害而奔忙,一刻也停不下来 C.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 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 80 后这一代更迫切地希望融入城市 D.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 ,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 4.(3 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因此绳结也是中 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 1 页(共 34 页)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④⑥⑤①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③②⑥①⑤ 二、(28 分) 5.(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现在一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的本义只是指纺 织上的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 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 有孔子素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够经”,而古文经学派则认为《诗》《书》《礼 》《乐》等都是周代官书,“官书用二尺四寸之简书之”,所以称作“经”。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 经”,简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筒长短了一半; 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写。即使是 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 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格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 。《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 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 捷,携带方便。作为官方发表的文书和“经”,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 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尺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 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不同, 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踞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 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 从作用上看,《论语》既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 物《仓颉篇》《急就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就篇》为例,三十四章二 第 2 页(共 34 页) 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 单纯,就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 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 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 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 儿结束学商旅。”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水有读书的习惯。现今别把读《论 语》看作有学问,这也可算是学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 (摘编自王学泰《经典犀这样铸成的﹣﹣﹣<论语>编辑、流传小史》) (1)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无所谓 庄重不庄重的。 B.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也是 同样的道理。 C.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 ”之“经”没有关系。 D.古文经学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宫书。都用二尺四 寸的竹简书写,所以称作“经”;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为“经”,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 二寸。 B.《左传》《公羊传》《觳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 六寸的简。 C.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 很累。 D.《急就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质朴易懂,修养 意味较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汉代,虽然命名为“经”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但是并非所有最受重视 的文献都叫作“经”。 第 3 页(共 34 页) B.《论语》采用“袖珍本”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 作经书也是一个原因。 C.《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 得比较“人性化”了。 D.从杜甫的诗句“小儿学问止《论语》”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被作 为初等教育的教科书。 6.(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郭原平字长泰,禀至行,养亲必己力。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性谦虚, 每为人作匠,取散夫价。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餐 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要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 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父抱笃疾弥年,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菜者,跨 积寒暑。父丧既终,自起两间小屋,以为祠堂。每至节岁烝尝,于此数日中, 哀思,绝饮粥。父服除后,不复食鱼肉,于母前,示有所啖,在私室,未曾 妄尝,自此迄终,三十余载。高阳许瑶之居在永兴,罢建安郡丞还家,以绵 一斤遗原平,原平不受,送而复反者前后数十,瑶之乃自往日:“今岁过寒, 而建安绵好,以此奉尊上下耳。”原平乃拜而受之。每出市卖物,人问几钱, 裁言其半,如此积时,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彼此相让,欲买者稍 稍减价,要使微贱,然后取直。居宅下湿,绕宅为沟,以通淤水。宅上种少 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原平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原平自以不能广施, 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又采笋置篱外。邻曲 惭愧,无复取者。又以种瓜为业。世祖大明七年大旱,瓜渎不复通船,县官 刘僧秀愍其穷老,下渎水与之。原平曰:“普天大旱,百娃俱因,岂可减溉田 乏水,以通运瓜之船。”乃步从他道往钱唐货卖。每行来,见人牵埭未过,辄 迅楫助之,己自引船,不假旁力。若自船已渡,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以 此为常。太守王僧朗察孝廉,不就。太守蔡兴宗临郡,深加贵异,以私米馈 原平及山阴朱百年妻,原平固让频烦,誓死不受。人或问曰:“府君嘉君淳行 ,愍君贫老,故加此赡,岂宜妊辞。”原平日:“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 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 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 巴。”终不肯纳。百年妻亦辞不受。 第 4 页(共 34 页) (节选自《宋书•郭原平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禀至行,养亲必己力 B.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 C.日暮作毕,受直归家 D.于里中买籴,然后举曩 禀:赐与。 闲:熟习。 直:报酬。 爨:做饭。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郭原平孝顺父母和仗义助人的一组是  A.唯餐盐饭而已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 B.父抱笃疾弥年要使微贱,然后取直 C.于母前,示有所啖岂可减灌田之水 D.原平乃拜而受之己自引船:不假旁力 (3)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原平品德高尚,竭尽全力赡养双亲。他外出做工,赚钱养家,家中断炊, 从不独自饱食。照顾病父,积年累月始终不懈;父亲去世后,他三十多年不 吃鱼肉。 B.郭原平为人宽厚,常常顾及他人感受。出市卖物,只收半价,以致买者加价 付钱。他家种竹,有人偷笋,他掘出竹笋放在篱外,盗者感到惭愧,不再偷 盗。 C.郭原平以种瓜为业,曾遇大早,运瓜的沟渠不能通船。县官刘僧秀要引农田 中水注入瓜渠让他运瓜,他不肯接受。运瓜时他见有人遇到困难,却能迅速 相助。 D.太守王僧朗举察郭原平为孝廉,他不愿接受。太守蔡兴宗私人送米给他,他 坚决推辞:有人劝他别拒绝,原平谦虚地说,自己没有一点善行,不当受到 赏赐。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 ②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  三、(13 分) 第 5 页(共 34 页) 7.(8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 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善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8.(5 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1)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羁鸟恋旧棘, 。 ,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2) ,渚清沙白鸟飞回。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荒于嬉;行成于思,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苟子•劝学》)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杜甫《登高》)    。(韩愈《进学解》) 四、(22 分) 9.(2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岳桦任林举 第一次去长白山,是 1995 年的夏天。也是从那时起,才知道岳桦是一种树 的名字。那是一种只在长白山上才有的树。 那时的长白山,还没有进行旅游开发,没有什么所谓的“景点”,许多人去长 白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看天池。我们大概也是那个样子,所以一爬上汽 第 6 页(共 34 页) 车,人们的心和飞旋的车轮就达成高度的默契,一路盘旋而上,直奔峰项。 尽管一路上的好花、好树、好景层出不穷,但似乎都与我们无关。过后,当 我重新翻阅那天的记忆时,除太阳未出时的美人松剪影和最后的那泓天池水 还算清晰,中间大部分片段都是些红绿交错、模模糊糊的虚影,如一张张焦 距没有对准的照片。 只有那些岳桦树,时于我来说,是一个意外,也是一个惊奇。 接近山顶时,我无意中将疲惫的目光从嘈杂的人群转向车外,突然,我感觉 到,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那些树,纷纷沿着山体将 身躯匍匐下去,并在斜上方把树梢吃力地翘起。在透明的、微微颤抖的空气 里,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 倔强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这些树的名字,就叶 做岳桦。本来,树与树并立于一处时应该叫做林或森林,但许许多多的岳桦 树并存一处时,我们却无法以“林”这个字来定义这个集体。因为它们并不是 站立,而走匍匐,像一些藏在掩体下准备冲锋或被火力压制于某一高地之下 的士兵那样,集体卧伏于长白山靠近天池的北坡。如果非络它们一个词不可 的话,也许叫“阵”或“阵营”更合适一些。那么,构成这个巨大阵营的,到底是 怎样的一支队伍?它们到底肩负怎样的使命? 我不知道白桦和岳桦在血缘上有什么联系,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不是同一种植 物,但我坚信,它们彼此是迥然不同的,就算当初它们的生命基因都来自同 一棵白桦树上的同一颗种耔。 白桦生在山下,与溪水、红枫相伴,过着养尊处优、风流浪漫的日子,风来 起舞,雨来婆婆,春天一项翠绿的冠,秋日满头金色的发,享尽人间的艳美, 占尽色彩的风流,如幸运的富家子弟,如万人追捧的明星。而岳桦却命里注 定难遮绝境,放眼身前身后的路,是道不尽的苍茫、苍凉与沧桑。 有人断言:“性格决定命运。”暂不说这句话用于人是否准确,但用到树上, 肯定是不准确的,实在讲,应该是命运决定了性格。岳桦,之所以看起来倔 强而壮烈,正是由于它们所处环境的残酷。 想当初,所有的桦都是长白森林里白衣白马的少年,峰顶谷底任由驰骋。后 来,那场声势浩大的火山喷发,将所有的树逼下峰顶。就在向下奔逃的过程 第 7 页(共 34 页) 中,命运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分桦便应声跌倒,一个跟头跌下去,就掉 入了时间的陷阱,再爬起来,一切都不似从前。前边已经是郁郁葱葱的一片, 每一种树都沿着山坡占据了自己的有利地形,没有了空间,没有了去路:而 后面,却是火山爆发后留下的遍地疮痍与废墟,以及高海拔的寒冷,但那里 却有着绝地求生的巨大空间,尽管那里有风,有雪,有雷电,有滚烫的岩石 和冰冷的水,最后,它们还是选择了调头向上。 一旦选择了返身向上,桦就变成了岳桦。而今,不管我们把怎样的情感与心 愿给予岳桦,岳桦也不可能变成那些挺拔而明快的白桦了,如同山下的白桦 永远也不能够站砷它们这个高度一样,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最初的平凡与平 淡。因为从白桦到岳桦,作为一种树已经完成了对树本身或者对森林的超越, 它们的生命己经发生了某种质变。而今,与山中的那些树相比,岳桦更像一 场风;与那些各种形态的物质存在比,岳桦更像一种抽象的精神。 (有删节 )(1)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记忆。这样写有什 么作用?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①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强的 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②命运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分桦便应声跌倒,一个跟头跌下去,就掉入了时 间的陷阱,再爬起来,一切都不似从前。 (3)作者坚信岳桦与白桦是迥然不同的,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请根据文意作 简要概括。 第 8 页(共 34 页) (4)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表现岳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五、(15 分) 10.(4 分)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这 段文字语言简明,衔接自然,语意连贯。 苏泽广真是哭笑不得,①苏泽广觉得儿子合图还不懂事,把家托付给 ②他是徒 劳的,便失望地起身。然而他刚要离开,③他突然跳下椅子,④合图吹灭桌 前的蜡烛,“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抱住⑤他的腿,在黑暗中说:“爸爸,你放 心吧,⑥你要是不回来,⑦我管这个家!” 11.(4 分)利用所给词语写一段话,介绍“征集全民健身口号”活动的结果,要 求语意完整,句子通顺,字数在 50~60 之间。 来源广 一个月 入选口号 千余条“我运动,我快乐” 12.(7 分)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写三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形成排比 ,句式与示例相同。 金钱不必车载斗量,够用就好;友谊不必甜言蜜语,真诚就好;人生不必惊天动 地,踏实就好。  第 9 页(共 34 页) 六、(60 分) 13.(60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 ”大家都说是红色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他感到自己色觉有问题。他研究 了两年,l794 年发表论文《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疾病称为色盲症,填补了 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着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机 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 20 个小时,实验了一年,1958 年发 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 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表,不仅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 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 10 页(共 34 页) 2009 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12 分) 1.(3 分)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作坊(zuō) B.燕山(yān) C.于系(gān) D.泡桐(pāo) 心广体胖(pán) 戎马倥偬(zǒng) 处方(chǔ) 落枕(lào) 给予帮助(jǐ) 分外高兴(fēn) 供不应求(yìng) 作者附识(shí) 呼天抢地(qiǎng) 饮马(yìn) 济济一堂(jǐ) 空余(kòng) 【考点】11:字音.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多音字的识记,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二 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 【解答】A.正确; B.分 fèn 外高兴; C.呼天抢 qiāng 地; D.作者附识 zhì; 故选:A。 【点评】字音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辨识,而且是对常用 字的易错音考查得比较多.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一些常用字的不常见读 音的识记.多音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多义形成的多音字,还有一类是同义 多音字.前者字义接近的区别起来有一定难度. 如:和稀泥(huò)、和面(huó)中,和都有加入液体搅拌的意思,考生就难 以区别; 而和平(hé)、附和(hè)中,和的读音因意义差别较大而比较好区别.后者考 生往往更容易误读. 如:待他不薄(báo)、日薄西山(bó)中,(单音词)和用该字构成复合词时 而不同; 第 11 页(共 34 页) 血淋淋(xiě)和血海深仇(xùn),靓妹儿(liàng)和靓妆(jìng)则因口语和书 面语而读音不同.  2.(3 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心态平和、性格开朗、胸怀宽广的人比那些愁眉苦脸 、孤独紧张、忧心忡忡的人出现精神疾患的概率要少 50% B.对手在战略上的调整使该公司必须作出选择:要么联手业内巨头,强势逼 宫,使对手就范;要么急流勇退,套现获利,回归软件市场 C.自第三分钟朴智星被断球后,曼联队在五分钟内竟然无法控制局面,而阿 森纳队排山倒海般地高速狂攻,压得曼联喘不过气来 D.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 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考点】18:成语.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相近词语在意思上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 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 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解答】A.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B.急流勇退: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为了避祸而及 时引退。 C.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符合语境“高速 狂攻”。 D.南腔北调: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这里 指“电视剧”,对象误用。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 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 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 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 第 12 页(共 34 页) 使用的语境.  3.(3 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 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 B.营救告一段落后,他们把重点转向照顾幸存者,现在又在为避免地震滑坡 形成的 35 个堰塞湖可能带来的灾害而奔忙,一刻也停不下来 C.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 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 80 后这一代更迫切地希望融入城市 D.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 ,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 【考点】27:病句辨析修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 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 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 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解答】A.介词位置不当导致缺少主语,可将“根据”放在“公司”后;逻辑分类 不分明,“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属于基层岗位,“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 理”属于高层岗位,所以句子宜改为“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等大量基 层岗位和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高层岗位”。 B.表述正确。 C.成分残缺,“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缺少宾语,应删去“的”,并 在“目标”后加上“的地方”。 D.语序不当,“命题、决赛、海选”的排列顺序不合逻辑,应改为“命题、海选、 决赛到颁奖”。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了解常见病句类型以及掌握划分句子 结构的能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正确表述,也可以和 第 13 页(共 34 页) 同学多交流,这样就可以慢慢培养我们的语感.  4.(3 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④⑥⑤①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③②⑥①⑤ 【考点】26:排列句子顺序.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作答此题主要运用排除法,在通读语段的基础上,了解语段的主要内容 ,根据结构、语意关系(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以及语段中的 一些提示性词语(如:关联词、代词等)判断先后顺序. 【解答】通读语段,所给的六个句子主要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中国结”历史悠 久④③、“中国结”与日常生活的关系②⑥、“中国结”与美学的关系①、“中国 结”与服饰的关系⑤。 通过比较选项,我们只要确定最后一句就可以得出答案,语段最后的语境是“因 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放在它前面的应该是⑤“此 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所陈述内容一致,有因果关系。 故⑤放在最后,所以选 D 排列顺序为④③②⑥①⑤.通读排列后的语段,符 合语感和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 故选:D。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以及文段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在 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正确表述,也可以和同学多交流,这样就可以慢慢培养 第 14 页(共 34 页) 我们的语感.  二、(28 分) 5.(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现在一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的本义只是指纺 织上的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 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 有孔子素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够经”,而古文经学派则认为《诗》《书》《礼 》《乐》等都是周代官书,“官书用二尺四寸之简书之”,所以称作“经”。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 经”,简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筒长短了一半; 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写。即使是 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 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格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 。《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 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 捷,携带方便。作为官方发表的文书和“经”,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 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尺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 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不同, 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踞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 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 从作用上看,《论语》既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 物《仓颉篇》《急就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就篇》为例,三十四章二 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 单纯,就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 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 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 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 第 15 页(共 34 页) 儿结束学商旅。”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水有读书的习惯。现今别把读《论 语》看作有学问,这也可算是学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 (摘编自王学泰《经典犀这样铸成的﹣﹣﹣<论语>编辑、流传小史》) (1)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A.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无所谓 庄重不庄重的。 B.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也是 同样的道理。 C.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 ”之“经”没有关系。 D.古文经学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宫书。都用二尺四 寸的竹简书写,所以称作“经”;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A.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为“经”,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 二寸。 B.《左传》《公羊传》《觳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 六寸的简。 C.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 很累。 D.《急就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质朴易懂,修养 意味较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在汉代,虽然命名为“经”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但是并非所有最受重视 的文献都叫作“经”。 B.《论语》采用“袖珍本”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 作经书也是一个原因。 C.《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 得比较“人性化”了。 D.从杜甫的诗句“小儿学问止《论语》”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被作 第 16 页(共 34 页) 为初等教育的教科书。 【考点】49:论述类文本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推断题需要根据原文信息和科学知识推断,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相关依 据,要防止无中生有、范围失当、张冠李戴、逆推不合文意、强加因果、混 淆已然和未然等. 【解答】(1)C 项信息源在第一段:“‘经’字的本义只是指纺织上的一条条竖线, 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 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 作‘经’.”这样说来,清代今文经学派还是承认“经”跟“经纬”这“经”有关系 (2)B 项信息源在第二段:“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 简书写.”“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 写.”“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格式.”根据 这几处,可以看出,B 项“所以尽管很重要”强化因果,推断错误. (3)C 项无中生有,原文说的是“《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 懂”,所以“《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无从考据.该项无中生有. 答案: (1)C (2)B (3)C 【点评】解答理解概念类题目的方法是:①要找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特征;②要 放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③要把握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④要依据题 干和选项找到信息所在的文本位置,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分析概念的内涵 和外延,不可张冠李戴,不可无中生有,不可曲解原意等,在此基础上判断 正误.  6.(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郭原平字长泰,禀至行,养亲必己力。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性谦虚, 每为人作匠,取散夫价。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餐 第 17 页(共 34 页) 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要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 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父抱笃疾弥年,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菜者,跨 积寒暑。父丧既终,自起两间小屋,以为祠堂。每至节岁烝尝,于此数日中, 哀思,绝饮粥。父服除后,不复食鱼肉,于母前,示有所啖,在私室,未曾 妄尝,自此迄终,三十余载。高阳许瑶之居在永兴,罢建安郡丞还家,以绵 一斤遗原平,原平不受,送而复反者前后数十,瑶之乃自往日:“今岁过寒, 而建安绵好,以此奉尊上下耳。”原平乃拜而受之。每出市卖物,人问几钱, 裁言其半,如此积时,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彼此相让,欲买者稍 稍减价,要使微贱,然后取直。居宅下湿,绕宅为沟,以通淤水。宅上种少 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原平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原平自以不能广施, 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又采笋置篱外。邻曲 惭愧,无复取者。又以种瓜为业。世祖大明七年大旱,瓜渎不复通船,县官 刘僧秀愍其穷老,下渎水与之。原平曰:“普天大旱,百娃俱因,岂可减溉田 乏水,以通运瓜之船。”乃步从他道往钱唐货卖。每行来,见人牵埭未过,辄 迅楫助之,己自引船,不假旁力。若自船已渡,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以 此为常。太守王僧朗察孝廉,不就。太守蔡兴宗临郡,深加贵异,以私米馈 原平及山阴朱百年妻,原平固让频烦,誓死不受。人或问曰:“府君嘉君淳行 ,愍君贫老,故加此赡,岂宜妊辞。”原平日:“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 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 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 巴。”终不肯纳。百年妻亦辞不受。 (节选自《宋书•郭原平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禀至行,养亲必己力 B.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 C.日暮作毕,受直归家 D.于里中买籴,然后举曩 禀:赐与。 闲:熟习。 直:报酬。 爨:做饭。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郭原平孝顺父母和仗义助人的一组是 A  A.唯餐盐饭而已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 B.父抱笃疾弥年要使微贱,然后取直 C.于母前,示有所啖岂可减灌田之水 D.原平乃拜而受之己自引船:不假旁 第 18 页(共 34 页) 力(3)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郭原平品德高尚,竭尽全力赡养双亲。他外出做工,赚钱养家,家中断炊, 从不独自饱食。照顾病父,积年累月始终不懈;父亲去世后,他三十多年不 吃鱼肉。 B.郭原平为人宽厚,常常顾及他人感受。出市卖物,只收半价,以致买者加价 付钱。他家种竹,有人偷笋,他掘出竹笋放在篱外,盗者感到惭愧,不再偷 盗。 C.郭原平以种瓜为业,曾遇大早,运瓜的沟渠不能通船。县官刘僧秀要引农田 中水注入瓜渠让他运瓜,他不肯接受。运瓜时他见有人遇到困难,却能迅速 相助。 D.太守王僧朗举察郭原平为孝廉,他不愿接受。太守蔡兴宗私人送米给他,他 坚决推辞:有人劝他别拒绝,原平谦虚地说,自己没有一点善行,不当受到 赏赐。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 ②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 【考点】51:文言文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 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 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 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意思去理解. (2)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分析. (4)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句式和 词类活用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达、雅”. 【解答】(1)根据语境,“禀”应解释为“性情或天赋”.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 第 19 页(共 34 页) 语的含义,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有效信息在文章开 头:“郭原平字长泰,禀至行,养亲必己力”.一般的,人物传记开头除了介 绍姓名字号、籍贯、身份,还要介绍其品行等.A 项的“秉”应当为“天赋”的意 思.故选 A (2)B 项前句只是说郭原平的父亲病了很久,是陈述事实,不能表现他“孝顺父 母”;C 项后句表现郭原平深明大义,不因为个人为社会添麻烦;D 项后句说 明郭原平不接受别人的帮助.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义,再 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用排除法,B 项“每出市 卖物,人问几钱,裁言其半,如此积时,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彼 此相让,欲买者稍稍减价,要使微贱,然后取直.”据前文,这只能表明他家 贫穷或者说他的俭朴而不能表明仗义助人;C 项“普天大旱,百娃俱因,岂可 减溉田乏水,以通运瓜之船”不能表明仗义助人,只能说是他体恤他人;D 项“ 高阳许瑶之居在永兴,罢建安郡丞还家,以绵一斤遗原平,原平不受,送而 复反者前后数十,瑶之乃自往曰:‘今岁过寒,而建安绵好,以此奉尊上下耳. ’原平乃拜而受之”是说许阳送他礼物,他不肯接受,不能表明郭原平孝顺父母 .“每行来,见人牵埭未过,辄迅楫助之,己自引船,不假旁力”也不能表明 仗义助人.故选 A. (3)C 项中的时间错误,“运瓜时”应为“每次行船来钱塘”.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 章的内容,把握时间、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 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故选 C (4)①句注意“颠沛”为古今异义和“立”、“足”等词的落实;重点词:“施”译为“ 施舍”;“颠沛”译为“跌倒”;“立”译为“建起”;“乃”译为“于是” ②句注意“其”和“耄齿”“比”等词的落实.重点词:“其”译为“我”;“耋齿”译为“老 人”;“比”译为“接连的”. 答案: (1)A (2)A (3)C 第 20 页(共 34 页) (4)①自认为不能广泛施舍,致使这人跌倒,于是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 让人足以通行. ②如果因为我又穷又老的话,老人很多,家家户户经常贫困,不只是我一个人而 已. 参考译文: 郭原平,字长泰,他生性孝顺,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侍养父母.他会做 木工,常靠给人做工供养双亲.他生性谦虚,每次给人做工,只取一般木匠 的工钱.雇主招待他吃饭时,郭原平想到自己家中贫穷,父母不曾吃荤菜, 所以自己只吃咸菜下饭就算了.家里有时没饭吃,他就整日空腹干活,和家 里人一同挨饿,等到傍晚收工,得了工钱回家,在村里买米,然后烧火做饭. 父亲得了重病整一年,郭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渍的蔬菜,这样过了一冬 一夏,连觉都没躺下睡过一次.等他父亲丧事办完后,自己盖了两间小屋作 为祠堂.逢年过节,常在这里悲哀悼念,只啃几口干粮,不喝汤水.父亲丧 服期满后,他再也不吃肉,在母亲面前,表示吃过的样子,在自己家里,从 来没有吃过(肉),从开始到结束,三十多年.高阳许瑶之免去建安郡丞后 回乡,派人送他一斤丝绵,原平不要.瑶之就亲自登门,对他说:“今年冬天 太冷,建安的丝绵又好,所以我拿来奉送给您.”原平才拜谢收下.郭原平每 次去市场卖东西,别人问多少钱,他总是裁减成市价的一半,这样时间长了, 城里的人都认识他,于是加还本价给他,卖者买者彼此总要互相推让.郭原 平总想使买的人稍稍减价,等价钱低廉然后才收钱.郭原平住的房屋下面潮 湿,他便绕着宅基挖了条水沟疏通淤水.他在房子旁边种了一些竹子,春季 夜里有人来偷竹笋,有一次,郭原平偶尔起来撞见了,偷笋的人奔逃掉进了 水沟.郭原平认为自己不能广泛施舍,而使偷者跌倒,于是在种竹笋地方的 水沟上搭一座小桥,让人足以通行,又采了些竹笋放在篱笆外面.偷笋人感 到很惭愧,从此再也没有人去他家偷笋.郭原平以种瓜为业.宋世祖大明七 年发生大旱灾,他的运瓜水道不再能通船,县令刘僧秀怜惜他贫穷年老,放 其他沟渠的水给他.郭原平说:“普天下大旱,百姓都很困难,怎么能减少灌 溉稻田的水,用来通行运瓜的船呢?”于是他步行改走他道去钱塘卖货.每次 第 21 页(共 34 页) 行船来钱塘,看见旁人的船被堵在水坝下还没有牵过去,就迅速操桨过去帮 助,自己的船自己牵引,不要旁人的帮助.若是自己的船已经通过了水坝, 后面的人还没赶上来,他常常停船等待,似乎这样已成了习惯.因为郭原平 的德行令人钦佩,所以太守王僧朗推举他为“孝廉”,郭原平没有接受.太守 蔡兴宗来到该郡,对郭原平的为人行事也很钦佩,感到惊异,于是便把自己 的米馈赠给郭原平和山阴县朱百年的妻子.郭原平坚决地一再推让,誓死不 受.有人问他说:“府君嘉奖你淳厚的德行,怜悯你年老贫穷,所以才有赡养 之赠,岂能苦苦推辞呢?”郭原平回答说:“府君如果因我的孝义行为而给以 赏赐,则不止我一个人做得好,所以不能随便承受这种赏赐.如果因我又穷 又老的话,老人很多,家家户户经常贫困,不只是我一个人而已.”他始终不 肯接受,朱百年的妻子也推辞不接受. 【点评】做好文言文阅读题没有什么捷径,还是重在积累.将高中课本内的文言 知识弄懂并熟记,足以应付高考. 这里教授一点阅读技巧: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若是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就得弄清楚谈论的话题、作者的观点、选用的材料 、论证的方法等等.若是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就得明确所写何人,人物之间 的关系,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所写何事,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等. 二、浏览选项,题中取巧 通读材料以后,在对内容有点整体感知后,浏览考题,从考题的选项中获取 有效信息. 三、再读材料,据文正义 从考题选项中得到的信息,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要辩清正误,还 得返回材料,据文正义. 四、审视选项,逐一排除 仔细比较选项,得出答案.  三、(13 分) 7.(8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第 22 页(共 34 页)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 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善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考点】52:古诗词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分析景的特点,需分析诗歌的意象,答题的关键在于寻找出意象 并分析它们的特点; (2)考查鉴赏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结合诗歌句子,具体分析,这里应注意诗 歌中的动词. 【解答】(1)诗的前两句的意象有“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 这些意象组成了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给人一种沉重、紧张之感; (2)诗歌的后两句的内容是“一再命令那些勇猛的将士追击敌人,不要让敌人一 兵一马从战场上逃回”,前一句写诗人命令部队奋力追击敌人,下句写要全歼 敌人,表现出一种必胜的信心.这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 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参考答案 (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 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 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局写全歼敌军的决心, 显示必胜的信心. 第 23 页(共 34 页) 参考译文 昨夜萧瑟的秋风卷入驻守的关塞;极目四望,但见边月西沉,寒云滚滚.一 再命令那些勇猛的将士追击敌人,不要让敌人一兵一马从战场上逃回. 作品赏析 诗的第一句“昨夜秋风入汉关”,看上去是写景,其实是颇有寓意的.中国西 北和北部的少数民族的统治武装,常于秋高马肥的季节向内地进犯.“秋风入 汉关”就意味着边境上的紧张时刻又来临了.“昨夜”二字,紧扣诗题“早秋”, 如此及时地了解“秋风”,正反映了严武作为边关主将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 敌情的熟悉. 第二句接着写诗人听到秋风的反映,这个反映是很有个性的,他立即注视西 山,表现了主将的警觉、敏感,也暗示了他对时局所关注的具体内容.西山, 寒云低压,月色清冷,再加上一个“满”字,就把那阴沉肃穆的气氛写得更为 浓重,这气氛正似风云突变的前兆,大战前的沉默.“眼中形势胸中策”(宗 泽《早发》),这是一切将领用兵作战的基本规律.所以诗的前两句既然写 出了战云密布的“眼中形势”,那胸中之策就自不待言了,诗中略去这一部分 内容,正表现了严武是用兵的行家.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更催”二字暗示战事已按主将部署胜利展 开.两句一气而下,笔意酣畅,字字千钧,既显示出战场上势如破竹的气势, 也表现了主将刚毅果断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神情,而整个战斗的结果也自然 寓于其中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 王夫之《姜斋诗话》). 诗的一、二句景中有情,显示出主将准确地掌握了时机和敌情,这就意味着 已经居于主动地位,取得了主动权,取得了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这一切正 预示着战争的顺利,因而,胜利也就成了人们意料中的结果,所以读到三、 四句非但没有突兀、生硬之感,反而有一种水到渠成、果然如此的满足.这 首诗写得开阖跳跃,气概雄壮,干净利落,表现出地道的统帅本色. 【点评】边塞战争诗表达的主要情感 (1)对塞外那迥异于中原的风光的赞美之情. 第 24 页(共 34 页) (2)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3)战争给将士和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表现了征人的怨恨和厌战情绪.有 时流露出对统治阶级的不满. (4)表现戍边将士忠勇敢战的献身精神和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8.(5 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1) 故不积跬步 ,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苟子•劝学》) 羁鸟恋旧棘, 池鱼思故渊 。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陶渊明《归 园田居》) (2)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 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 浊酒杯 。(杜甫《登高》)  业精于勤 ,荒于嬉;行成于思, 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考点】39:名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古诗文默写首先要能够背诵相关古诗词,不能多字或者少字,多字或少 字都不得分;其次更重要的是能够正确书写,只要有错别字就不得分,因此, 答题时书写一定要仔细,不能出现书写错误。 【解答】(1)①故不积跬步 ⑤开荒南野际 (1)①风急天高猿啸哀 精于勤 ⑤毁于随 ②无以至千里 (重点字:跬、至、渊)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 ③潦倒新停浊酒杯 (重点字:啸、萧、潦) ③功在不舍 ④池鱼思故 渊④业 【点评】此题考查点为“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平时学习中一是要认真背诵考纲 规定的篇目,二是对考纲没有涉及的名篇名句也要有所积累,三是要注重正 确书写,注意一些易错的字。总之,要做到“一字不差”。  四、(22 分) 9.(2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第 25 页(共 34 页) 岳桦任林举 第一次去长白山,是 1995 年的夏天。也是从那时起,才知道岳桦是一种树 的名字。那是一种只在长白山上才有的树。 那时的长白山,还没有进行旅游开发,没有什么所谓的“景点”,许多人去长 白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看天池。我们大概也是那个样子,所以一爬上汽 车,人们的心和飞旋的车轮就达成高度的默契,一路盘旋而上,直奔峰项。 尽管一路上的好花、好树、好景层出不穷,但似乎都与我们无关。过后,当 我重新翻阅那天的记忆时,除太阳未出时的美人松剪影和最后的那泓天池水 还算清晰,中间大部分片段都是些红绿交错、模模糊糊的虚影,如一张张焦 距没有对准的照片。 只有那些岳桦树,时于我来说,是一个意外,也是一个惊奇。 接近山顶时,我无意中将疲惫的目光从嘈杂的人群转向车外,突然,我感觉 到,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那些树,纷纷沿着山体将 身躯匍匐下去,并在斜上方把树梢吃力地翘起。在透明的、微微颤抖的空气 里,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 倔强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这些树的名字,就叶 做岳桦。本来,树与树并立于一处时应该叫做林或森林,但许许多多的岳桦 树并存一处时,我们却无法以“林”这个字来定义这个集体。因为它们并不是 站立,而走匍匐,像一些藏在掩体下准备冲锋或被火力压制于某一高地之下 的士兵那样,集体卧伏于长白山靠近天池的北坡。如果非络它们一个词不可 的话,也许叫“阵”或“阵营”更合适一些。那么,构成这个巨大阵营的,到底是 怎样的一支队伍?它们到底肩负怎样的使命? 我不知道白桦和岳桦在血缘上有什么联系,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不是同一种植 物,但我坚信,它们彼此是迥然不同的,就算当初它们的生命基因都来自同 一棵白桦树上的同一颗种耔。 白桦生在山下,与溪水、红枫相伴,过着养尊处优、风流浪漫的日子,风来 起舞,雨来婆婆,春天一项翠绿的冠,秋日满头金色的发,享尽人间的艳美, 占尽色彩的风流,如幸运的富家子弟,如万人追捧的明星。而岳桦却命里注 第 26 页(共 34 页) 定难遮绝境,放眼身前身后的路,是道不尽的苍茫、苍凉与沧桑。 有人断言:“性格决定命运。”暂不说这句话用于人是否准确,但用到树上, 肯定是不准确的,实在讲,应该是命运决定了性格。岳桦,之所以看起来倔 强而壮烈,正是由于它们所处环境的残酷。 想当初,所有的桦都是长白森林里白衣白马的少年,峰顶谷底任由驰骋。后 来,那场声势浩大的火山喷发,将所有的树逼下峰顶。就在向下奔逃的过程 中,命运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分桦便应声跌倒,一个跟头跌下去,就掉 入了时间的陷阱,再爬起来,一切都不似从前。前边已经是郁郁葱葱的一片, 每一种树都沿着山坡占据了自己的有利地形,没有了空间,没有了去路:而 后面,却是火山爆发后留下的遍地疮痍与废墟,以及高海拔的寒冷,但那里 却有着绝地求生的巨大空间,尽管那里有风,有雪,有雷电,有滚烫的岩石 和冰冷的水,最后,它们还是选择了调头向上。 一旦选择了返身向上,桦就变成了岳桦。而今,不管我们把怎样的情感与心 愿给予岳桦,岳桦也不可能变成那些挺拔而明快的白桦了,如同山下的白桦 永远也不能够站砷它们这个高度一样,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最初的平凡与平 淡。因为从白桦到岳桦,作为一种树已经完成了对树本身或者对森林的超越, 它们的生命己经发生了某种质变。而今,与山中的那些树相比,岳桦更像一 场风;与那些各种形态的物质存在比,岳桦更像一种抽象的精神。 (有删节 )(1)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记忆。这样写有什 么作用?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①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强的 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②命运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分桦便应声跌倒,一个跟头跌下去,就掉入了时 间的陷阱,再爬起来,一切都不似从前。 (3)作者坚信岳桦与白桦是迥然不同的,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请根据文意作 简要概括。 (4)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表现岳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 27 页(共 34 页) 【考点】42:散文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此题考查行文思路结构. (2)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 (3)此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鉴赏手法及作用和思想情感. 【解答】试题解析: (1)考查行文思路结构,注意,把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回答,解题提示: 答“用意”可从三方面考虑:内容上,为表达某种意思;结构上,为铺垫照应、 推动行文发展;艺术手法上,为更加强烈突出,富于表现力. (2)这类提问表面看是就词、句设问,但考查的大都是词句在文中的含义,答 题时需要结合上下文意,整合作答. (3)答题策略: 要有文体特征意识:论述文,论题、论点(分论点)是主要信息,论据和论证是 次要信息;说明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内容和对象的特征(特点)是主要 信息,说明的方法及运用到的材料是次要信息.要有切层分层意识:研究段 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 相属关系 取其”属”; 相并关系取其”和”; 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 要有全文整体意识: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才能全面准确. (4)解题提示:思路:判断手法,文中具体语句,表达效果.运用了…手法( 技巧),表达了…(内容),有…效果. 答案: (1)(4 分) ①补充解释旅行中的印象;②为下文描写岳桦进行铺垫. (2)(6 分) 1)(3 分) ①绝地中的桦为了生存而迸发出巨大的生命能量;②生存挣扎的代价是沉重的; ③生命的痛苦与希望同在. 2)(3 分) ①不幸的命运常常在毫无准备中降临;②桦的生命轨迹与生存环境因灾难而发生 第 28 页(共 34 页) 了根本改变;③他们将面临新的抉择. (3)(6 分) ①它们的命运不同:白桦生长在山下,养尊处优,而岳桦生长在山上,身处绝境 ;②它们的形态不同:白桦挺拔明快,而岳桦身躯匍匐;③它们的性格不同: 白桦风流浪漫,而岳桦倔强壮烈. (4)(6 分) 第一问(2 分): ①拟人;②比喻. 第二问(4 分): ①通过拟人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峰顶、由平凡到卓越的过程更加生动形 象;②通过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揭示和提升. 【点评】鉴赏类题目解题思路: (1)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2 )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3)舍末逐 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4)按 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1.象征:言在此而意在彼,内涵丰富,富有哲理. 2、铺垫:显示事物发生的原因或基础,显示其发展的必然. 3、结构上:总领全文、制造悬念,线索分明,前后呼应,过渡自然,结构严谨, 先抑后扬,卒章明志等. 4、抒情方式:托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5、表现手法:烘托、渲染、联想、想象、浪漫色彩、写实手法、正反对比、以 小见大等. 6、描写: ①、正面描写 A、渲染:采用浓墨重彩的笔法描绘事物、感染读者. B、白描: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的描写手法. ②、侧面衬托(烘托、烘云托月): A、正衬:用与所描绘对象性质、特征相似的另一事物作衬托,以突出所要表现 第 29 页(共 34 页) 的事物的特点. (一般也可就称之为衬托) B、反衬:用与所描绘对象性质、特征相反的另一事物作衬托,以突出所要表现 的事物的特点.  五、(15 分) 10.(4 分)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这 段文字语言简明,衔接自然,语意连贯。 苏泽广真是哭笑不得,①苏泽广觉得儿子合图还不懂事,把家托付给 ②他是徒 劳的,便失望地起身。然而他刚要离开,③他突然跳下椅子,④合图吹灭桌 前的蜡烛,“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抱住⑤他的腿,在黑暗中说:“爸爸,你放 心吧,⑥你要是不回来,⑦我管这个家!” 【考点】81:综合读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是了解病句 类型以及解题思路,对各种类型的试题修改方法熟练于心. 【解答】解析:考生答题时要注意审题,题干往往明确地提出要求,或暗示答题 要领.如本题的题干“语言简明,衔接自然,语意连贯”就是对考生答题(审 题)的要求:“简明”就是不重复,没有歧义,如①删除或改为“他”避免了语意 重复,也达到了简洁的效果;③改为“合图”使指代明确;“衔接自然”就是要求 考生注意上下文在文法上、结构上、主语上、语势上等保持前后一致,如⑤ 改为“苏泽广”或“父亲”使指代明确,使前后文衔接、连贯. 答案:①删除或者改为“他”;③改为“合图”;④删除或改为“他”;⑤改为“苏泽广 ”或者“父亲”. 【点评】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修改病句的 基本步骤有①在复习时,首先要参照《考试说明》中对病句的六种考查类别, 并结合具体例句,加深对各种病句特征的了解.②语法分析.把握语句的各 个成分,注意各成分的搭配与照应;删除多余成分,补足缺少成分.③语意 分析.这主要是结合语段的整体意思,理清语段中各层次之间的关联,注意 关联词语的使用是否恰当.④逻辑分析.综上所述,修改病句可以概括为五 第 30 页(共 34 页) 字诀: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妥当的)简(修改应简要) 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11.(4 分)利用所给词语写一段话,介绍“征集全民健身口号”活动的结果,要 求语意完整,句子通顺,字数在 50~60 之间。 来源广 一个月 入选口号 千余条“我运动,我快乐” 【考点】81:综合读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是审清题意 ,内容上,不仅要用到所给词语,还应力求语意完整,注意字数限制. 【解答】解析:解答时要利用所给词语,语意完整,扣住主题“征集全民健身口 号”,同时注意话题前后保持一致,语言连贯流畅,语言应富有激情,有文采 ,有感染力.符合字数要求. 答案:全民健身口号征集活动在一个月里收到应征口号千余条,稿件来源广,参 与人数多,经过评审,最终入选口号为“我运动,我快乐”. 【点评】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串词 成句的扩展语句题型首先要探究词语特点及词语之间的联系,答题时切记语 意要完整,句子要通顺,意思要表达清楚,有一定文采更好.  12.(7 分)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写三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形成排比 ,句式与示例相同。 金钱不必车载斗量,够用就好;友谊不必甜言蜜语,真诚就好;人生不必惊天动 地,踏实就好。 【考点】81:综合读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是一道仿句题,涉及知识运用 的方面很多:语法知识的运用,修辞知识的运用等,解题时要考虑相关要求. 【解答】解析:此题考查仿写句子,注意内容和句式两方面.同时审题干要求, 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第 31 页(共 34 页) 答案:知识不必浩瀚若海,善用就好;言行不必附庸高雅,妥善就好;理想不必 傲然绝世,无悔就好. 【点评】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仿写题属于 表达应用能力考查题目,它有如下一些特点:(1)具有开放性,它不规定答 案,所答的内容符合题目要求就行;(2)具有综合性,涉及知识运用的方面 很多,语法知识的运用,修辞知识的运用等;涉及能力考查的方面也很多, 首先要理解所提供的语言环境的特点,弄清题目暗含的要求,其次要根据题 目中显性的和隐性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内容,最后还要组织语言正确地表述 出来.  六、(60 分) 13.(60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 ”大家都说是红色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他感到自己色觉有问题。他研究 了两年,l794 年发表论文《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疾病称为色盲症,填补了 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着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机 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 20 个小时,实验了一年,1958 年发 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 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表,不仅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 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点】91:材料作文.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材料包含的机理是:矛盾的发现解决/问题的出现探求.面条供不应求 和污渍洗不去,都是矛盾、问题.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它存在于事物 发展的一切过程,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 第 32 页(共 34 页) 因.方便面和干洗机的发明就是矛盾和问题的最终解决.写这个作文,文科 学生有优势.考试作文表达只要平实流畅,语言表达得准确、清晰、连贯、 得体即可,如果能做到语言生动鲜明,富有穿透力、感染力,便是好文章了. 【解答】把握成功的摇篮 每一条已经走过的路都有不得不这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将要走的路都 有不得不这样选择的方向.一年好景橙黄桔绿,人生四季春夏秋冬,宿命一 说固然成立,然而漫漫长路,总会有某个偶然的契机停靠,看好这个生命的 转折,把握这次成功的投篮,驶向彼岸,扬帆徜徉天地间.   苹果树下,因为把握了时机,伟大的牛顿定律从此指引着经典力学的方向而 不朽地传承.实验室里,因为把握了时机,神奇的青霉素应运而生,推动医 疗技术迅猛发生质的改变.   成功总是藏匿在生活的喧嚣和浮华后面,它带着面具画了脸谱,穿梭在街头 ,停泊在港口,偶尔搞搞恶作剧,也会制造小麻烦,它等待着有心人找到它, 把握成功的投篮.   道尔顿把握了时机,红色和蓝色成了他苦思冥想的奥秘,终于发现一种称为 色盲症的疾病,填补了医学理论的空白.   安藤百福把握了商机,破产的他凭着商人独有的灵敏发现了巨大的商机,一 包方便面却带动了一个新产业的发展,他成功了.   乔利把握了时机,一个偶然的发现促使了干洗剂的问世,他成功了.   也许是街头某个女子随意搭配的服装被设计师看到,然后一套独特的时装在 t 台上亮相.也许是厨房里不小心碰翻的调味料酒溅在了菜肴里,然后一种口 味更加鲜美的烹调方法开始风靡.   生活中不是缺少成功,而是缺少发现成功的敏感弄口坚韧不拔的才智.   挫折之后把握时机便是成功.一次不令人满意的招聘会没能给自己一个合适 的工作岗位,不要灰心,还有无数次的机会和无数种可能.   失败之后把握时机便是成功.千金散尽甚至身败名裂,不要气馁,一切可以 从头再来,成功永远在等待.   做人生的伯乐,提升自我的高度,修炼自我的深度,于纷繁世间寻觅一匹名 为成功的千里马. 第 33 页(共 34 页)   用春天绚丽的情思构建理想的阶梯,用夏阳般火热的激情熔铸飞扬的思维, 用秋叶般深邃的色泽涂抹豁达的品质,用冬雪凛冽的锋芒刺破前进最后的屏 障.   把握成功的投篮,精彩一定属于你. 【点评】构思角度: 角度一: 认真分析以下语句 “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 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 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 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可知,本材料的核心主题就是 “关注细节是事业成功的翅膀,行动是汇聚成大海的水滴”,因此,关注细节、 不忽略小事、小事成就伟大、态度铸就成功、好习惯成就人生等都可以成为 本文的较佳立意. 角度二:认真分析一下语句 “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 发现色盲的人,”这提示我们凡事要多问个为什么,追根究底的精神是成功的 重要条件.从好心人的角度,结合他的做法,“好心办坏事”,做事之前应该 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这些话题可以论述一下.  第 34 页(共 34 页)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