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下载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2年10月16日



2017 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论述类文本阅读 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 ,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 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 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 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 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 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 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 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 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 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 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 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 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 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 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 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 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 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 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 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 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 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 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 第 1 页(共 40 页) 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 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 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 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 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 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 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 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 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 放。  第 2 页(共 40 页) 二、实用文本类阅读(12 分) 2.(14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窗子以外 林徽因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 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 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 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 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 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 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 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 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 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 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 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 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 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杈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 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 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 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 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 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 ,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 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 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 第 3 页(共 40 页) 的,玻璃的! 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 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 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 气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 没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的 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 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 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 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 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 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 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 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 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  B. 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 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 C. 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到陌生的地方“瞭望”,是以调侃的 方式来讥刺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 D. 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 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 (2)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 分〕 (3)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 合全文进行分析。〔6 分〕  第 4 页(共 40 页)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1 小题,12 分) 3.(12 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 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 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 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 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 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 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 300 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 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 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 年 4 月 5 日新华 网)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 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 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 第 5 页(共 40 页) 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 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 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 任。分类投放是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 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 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 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 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 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 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 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 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 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 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 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 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 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 年 5 月 6 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 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 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 类的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 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 第 6 页(共 40 页) 进的主要原因。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 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 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 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 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 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3)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四、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 4.(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 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 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更始即位 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 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 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 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意 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 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 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 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 第 7 页(共 40 页) ,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 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 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 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 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 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 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 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 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 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 作。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 代称。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 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赵憙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 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 B.赵憙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 第 8 页(共 40 页) 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 C.赵憙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 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D.赵憙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 于是受命对边事作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 ②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5.(11 分)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①②沙漠回看清禁月 ,湖山应梦武林春 。 ③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 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 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 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 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 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 第 9 页(共 40 页) 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 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 来。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6.(5 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 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   ,   ,   !”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  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 ”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 六、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7.(3 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 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 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 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调查研究,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 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 ,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 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第 10 页(共 40 页)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8.(3 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截至 12 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 40 多次以声光电技术打造的主题鲜明的展 览,是建院 90 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 B.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 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 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D.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很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 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 9.(3 分)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 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 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 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 求。 10.(6 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6 分〕 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 固的看法,以为变色龙 蜥蜴类动物的皮肤变色 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的。  ,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其实,  ,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而且每种蜥  。 11.(5 分)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 题。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 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 第 11 页(共 40 页) 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 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  ③   。  。  七、作文.(60 分) 12.(60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 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 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第 12 页(共 40 页) 2017 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论述类文本阅读 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 ,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 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 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 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 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 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 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 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 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 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 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 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 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 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 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 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 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 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 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 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 第 13 页(共 40 页) 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 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 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 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 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 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 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 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 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 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 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第 14 页(共 40 页)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 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 放。 【考点】49:论述类文本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该题属于论述类文章阅读,主要考查考生阅读中的信息筛选整合能力. 在阅读中主要体现在对文章内容的检索、归纳概括方面.解答该类试题,首 先要认真阅读文本,整体把握,弄懂该文本中陈述的观点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该文段主要论述了“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人文世界”三个不同概念及其之间的 区别和联系.其次,要熟悉论述类客观题的解题流程:①审题划重点,②通 读标段号,③定位划重点,④看题细比对.对比关照是要注意五看:一看对 象,二看数量,三看时态,四看肯否,五看因果.说到底,解答此类题目, 关键是根据选项找范围,根据范围画重点,根据重点再比较. 【解答】(1)A B.“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错,与第二段意思相反,原文 第二段为“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一种 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 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 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C.“明代”错,应为“明初”,原文最后一段 为“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D.强加因果,原文最后一段为“正是中外文 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 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2)A “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错,从第一段段意看,其目 的并非为论证瓷器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而在于论述“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 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 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3)B “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于文无据. 答案: 第 15 页(共 40 页) (1)A (2)A (3)B 【点评】完成论述类文本的阅读,要根据各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先回到原文中找 到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看能否得到选项中的某个结论.通 过对照,往往会发现干扰项的种种错误:正反颠倒、时间错位、强加因果、 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以及种属概念并列等,排除了干扰项,就可 确定正确选项了.当然有时很可能几个说法从某个角度看都有不妥之处,这 时应该比较一下几个选项中哪个说法的错误更为明显,然后就选定这个明显 有错的选项.  二、实用文本类阅读(12 分) 2.(14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窗子以外 林徽因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 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 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 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 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 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 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 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 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 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 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 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 第 16 页(共 40 页) 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 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杈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 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 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 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 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 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 ,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 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 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 的,玻璃的! 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 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 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 气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 没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的 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 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 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 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 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 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 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 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 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 第 17 页(共 40 页) B. 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 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 C. 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到陌生的地方“瞭望”,是以调侃的 方式来讥刺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 D. 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 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 (2)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 分〕 (3)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 合全文进行分析。〔6 分〕 【考点】42:散文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本信息的基本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 【解答】(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首先要通读文本, 把握如下几个问题,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要事件是什么,通过事件 要揭示什么主旨;然后再看选项对文本的分析.选项一般会针对形象、主旨、 情节、细节描写主题.B 项,“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 ,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不对,原文中结尾说“没想到不管你走到那里,你永 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 或是铁纱…只是千万别高兴起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 那是罪过”.故选 B.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本信息的基本能力.仔细阅读原文,找出相关语段, 提炼中心意思.窗子既是指现实世界中的窗子,可以是铁纱窗,或者是玻璃 窗;窗子又是指隔绝自己生活与他人世界的象征. 有的人坐在窗子里面,有 的人行走在窗子外面,而一扇窗子隔绝出来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窗 外的人固然不了解窗里的人,窗里的人,也永远不能了解窗外的人.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人称的使用非常讲究.第一 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 第 18 页(共 40 页) 感;第二人称,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 情更加强烈感人;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 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你、我的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视角, 观看自己生活的视角和观看他人生活的视角.窗外是劳作、奔波、挣扎、穷 苦,窗内是奢侈、悠闲、烦闷、无聊.这是两个世界,两种生活.蕴含着作 者的态度:窗里窗外是两个世界,窗外的人无法理解窗内,窗内的人也无法 走进窗外,我们只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对待世界,不要以为自己真正的解 了什么而私下满足,“天知道那是罪过”. 空子内外有永远不能消除的隔阂, 如你与我的距离.窗外有那么多的事物,充满了生趣,那么多的颜色,所有 的一切是那么令人向往.可我,只是一个旁观者,坐在窗子里只能呆呆的看 着的旁观者.窗外的一切都与我无关,“我”不能体会到其中的快乐,也不能 体会到辛酸,痛苦,这多彩的窗外世界并不属于“我”,因为“我”只是一个旁观 者,这样的具体表达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使文章内容更为具体,凸显文章 的核心内涵. 答案: (1)B (2)①有形的各种窗子; ②无形的窗子,指人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隔膜;③理 想照进现实的窗口;④人们心中时时约束自己的框框;⑤人人渴望打开,却 很难敞开的心灵之窗. (3)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 的态度;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点评】理解句子的含义包括: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 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分析内容;分析形式,结合语句的 位臵;分析艺术手法).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关键词分析法、语境分析法、 句子特色分析法、句间关系分析法等.句子含义分析题:内容+手法+作用, 这句话用了…手法(表现手法:想像、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等;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等),写出了…的内容(解释句子意思) ,突出某一景象或人物的…特点或者强调上文的…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态 第 19 页(共 40 页) 度、感情或者揭示了…的道理或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比如本题,可以采取 关键词分析法和语境分析法.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1 小题,12 分) 3.(12 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 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 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 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 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 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 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 300 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 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 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 年 4 月 5 日新华 网) 材料二: 第 20 页(共 40 页)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 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 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 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 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 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 任。分类投放是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 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 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 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 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 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 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 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 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 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 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 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 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 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 年 5 月 6 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 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 不可回收垃圾”。 第 21 页(共 40 页)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 类的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 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 进的主要原因。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E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 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 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 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 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 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3)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考点】4A:一般实用类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 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 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 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 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解答】(1)D.强加因果,材料二中有“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 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 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从这可以看出,我国 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是“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 第 22 页(共 40 页) ,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 (2)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错,材料二 中有“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 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 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于文无据;C.“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 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错,原文材料二第三段为“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 了地方’而已”可知,这类说法并不错误。D.“《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 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错,张冠李戴,材料二中为“各地政府… 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3)本题的答题区间主要在材料二。“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 蓝图变为现实”“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 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 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 从居民的角度看,要强化垃圾分类意识,“笔者所在的小区…我辛辛苦苦分了 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居民应坚持垃圾分类 存放;“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 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 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政 府应该负起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责任;“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 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 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居民和政府要各 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 答案: (1)D (2)AE (3)①居民平时要强化垃圾分类意识,坚持垃圾分类存放 ②政府要负起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责任。 ③居民和政府要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 第 23 页(共 40 页) 【点评】认真审题,定向扫描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 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 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 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 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 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 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 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 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四、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 4.(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 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 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更始即位 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 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 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 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意 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 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 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 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 ,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 ,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 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 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 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疾病, 第 24 页(共 40 页) 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 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 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 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 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 作。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 代称。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 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A.赵憙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 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 B.赵憙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 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 C.赵憙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 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D.赵憙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 于是受命对边事作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第 25 页(共 40 页) ①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 ②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考点】51:文言文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 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 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 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 句顺. 【解答】(1)A “即位”为动词,“登位”的意思,作谓语,其后断句,排除 B; “不肯”是“不同意”的意思,主语承前省,为“李氏”,“云”是“说”的意思,主语 同样是承前省,因此“云”前断句,排除 C;“憙”为人名,“孤孙”修饰“嘉”,作 “有”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 D.句子翻译为:更始即位,舞阴(地名)大 户人家李氏拥城不投降,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他们.李氏不肯,说:“ 听说宛人赵氏有孤孙赵憙,以信义闻名,愿意向他投降.” (2)B “然后再作考察”错,“收考”是“拘捕拷问”的意思. (3)C “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错,于文无据,原文为“帝从之,乃悉移置 颍川、陈留”. (4)①奉:遵守;枉:徒然,空,白;所欲:所字结构,想要的.句子翻译为: 皇帝说:“官吏依法行事,法律才不会白费,你说别的想要的吧.”赵王不再 说话. ②辄:就;屡:多次;歌:歌颂.句子翻译为:后来青州遭遇大蝗灾,蝗虫一侵 入到平原界就随即死掉,平原境内丰收多年,百姓歌颂他. 答案: (1)A 第 26 页(共 40 页) (2)B (3)C (4)①皇帝说:“官吏依法行事,法律才不会白费,你说别的想要的吧.”赵王 不再说话. ②后来青州遭遇大蝗灾,蝗虫一侵入到平原界就随即死掉,平原境内丰收多年, 百姓歌颂他. 参考译文: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郡人.赵憙年轻时有节操.堂兄被人杀害,没有儿子,赵憙 年十五岁,时常想着报仇.于是带着兵器约好朋友,后来终于前去寻仇.仇 人们全部生了病,没有人抵抗.赵憙认为乘别人生病报仇杀人,不是仁爱的 人所应做的,就暂且放过他们而离开了,回头对仇人说:“你们如果病好了, 躲我远远的.”更始即位,舞阴(地名)大户人家李氏拥城不投降,更始遣柱 天将军李宝去招降他们.李氏不肯,说:“听说宛人赵氏有孤孙赵憙,以信义 闻名,愿意向他投降.”更始就征召赵憙,赵憙不到二十岁,引见来了,更始 笑道:“还是个小孩,怎么能挑着重担走很远呢?”于是把赵憙任命为郎中, 行使偏将军的职务,让他到了舞阴,李氏就投降了.光武攻破寻、邑两地, 赵嘉受伤,有功劳,回朝后拜为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在南阳造反,赵嘉 平素与邓奉交好,多次写信严厉地责备他,然后小人趁机说赵嘉意图和邓奉 共同谋反,皇帝也因此怀疑.等到邓奉失败,皇帝看到赵嘉的信,才感叹说: “赵嘉是真正的有德行的人.”后来赵憙被任命为怀县县令.大户人家李子春 原先先做过琅琊相,好强不守法度,掠夺兼并,大家都很怕他.赵憙下车, 听说他的两个孙子杀了人没有被查出来,就不断地追问其奸情,并把李子春 收捕拷问,他的两个孙子都自杀了.京城里有很多人为他求情,最终赵憙都 没有理会.当时赵王刘良快病死了,(皇帝)车驾来到赵王身边,问他还想 要什么.赵王说,我和李子春关系不错,现在他犯了罪,怀县县令赵憙要杀 了他,希望能让他活命.皇帝说,官吏依法行事,法律才不会白费,你说个 别的吧.赵王无语了.这年,赵憙升任平原太守,平原有很多盗贼,赵憙与 其他各郡追捕他们,杀了他们的大帅,余党受株连的有好几千人.赵憙上书 第 27 页(共 40 页) 说:恶人做了坏事只要控制住他们的身体就行了,可以把所有人都迁移到京 城边上的郡里.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把他们安置到颍川、陈留.于是赵憙 推荐有义行的人,除掉坏蛋.后来青州闹蝗虫闹得很厉害,这些蝗虫一进入 平原郡就死了(估计是撑死了),平原境内丰收了很多年,百姓歌颂赵憙. 二十七年,授予太尉,赐爵关内侯.当时单于称臣,乌桓、鲜卑两一起来入 朝,皇帝命令赵憙主持边事,考虑作长远打算.建初五年,赵憙生病,皇帝 亲自前往探望.等到赵憙去世,皇帝前往吊唁.当时赵憙八十四虽,谥号正 候. 【点评】完成文言文阅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整体,观照局部.文本中的时、地、人、事、情、理等要弄清,文本的 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要弄清,各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要弄清,整体的中心意 思要弄清. 2.审读题干,明确指向.题干中的所有要求不能遗漏.题干常出现的词,“分析 ”“概括”“理解”及其先后顺序都要认真思考;选“是”还是选“非”要看清楚;是 分析原因还是概括品质,切勿马虎. 3.重视注释,寻求“外援”.文后注释绝非可有可无,关于人物和事件背景的注 释,往往关系到考生对选项正误的判断.  5.(11 分)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①②沙漠回看清禁月 ,湖山应梦武林春 。 ③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 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 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 第 28 页(共 40 页) 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DB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 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 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 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 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 来。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考点】56:送别诗.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形象的基本能力.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 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 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 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 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 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B、“即使卓越如苏轼 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误,这是对自己的弟弟的告诫,一定要以国家利益 为重,不失大国风范;D、“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错误,应该是“希望 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故选 D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形象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 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特别是要结合相关内容要点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 诗歌的核心要素.诗首联展现了诗人乐观旷达、洒脱的人物性格.首联运用 第 29 页(共 40 页) 了用典的手法,化用杜甫《南征》及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名句,写 出了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作者描写了自己虽然与兄弟相 隔云海,却无须因远行而泪沾衣襟,开篇点题,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答案: (1)DB (2)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 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 泪. 译文: 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你不辞劳苦 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你将在沙漠留恋 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 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 赏析: 苏轼此诗,谆谆嘱咐,劝勉有加,壮爱国之行色,见兄弟之亲情. 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 泪.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 23 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23 岁进 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尽管如此,他们仍息息相关.苏轼一生 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其兄, 感人至深.故《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 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 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那因远适更沾巾”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句意. 颔联劝勉.上句勉励苏辙不辞辛苦,其中的“驿骑”原指驿站快马.此代使臣;“ 凌风雪”写出了路途的艰辛.下旬鼓励兄弟不辱使命,汉朝时匈奴自称天骄, 以后用以代异族.凤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麟是传说中的仁德之兽,此以之 代辙.既指子由之美德,更见国家之仁惠.这句是说.要让辽主认识你这仁 第 30 页(共 40 页) 德之国派出的使臣.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国风范. 颈联嘱咐.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时时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下句设 想子由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的湖光山色.“时苏轼任职杭州,故 有此语. 尾联望归.这里用李揆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举世 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北蕃,决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 安全而归.联系当时辽国每每扣押宋朝使臣的事实,苏轼的担心并非多余. 用李揆故事,又以国家利益为重,实乃警精含蓄之语.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出苏轼对子由出使辽国的复杂心理,一再劝勉,谆谆嘱咐 ,殷殷盼归.语言平实,自然流畅,属对工稳,用事精警.写寻常之题材, 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义,实乃苏诗中抒写爱国情怀之佳作. 【点评】《送子由使契丹》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抒写了 兄弟远离的惜别之情,并以壮语鼓励弟弟:所以不辞辛劳不畏严寒出使,为 的是使异族之邦了解宋朝杰出的人才和高度的文明.诗中又以想象之笔写出 弟弟在异国他乡思念京都、思念兄长的情景,且谆谆嘱咐其切勿承认苏氏父 子是最佳的人才,因为中原人才济济,不一而足.这首诗饱含着诗人热爱邦 家民族、努力维护朝廷声誉的深厚感情.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6.(5 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 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 众人匹之  , 不亦悲乎 !”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 南阳诸葛庐 , 西蜀子云亭 ”来借指自己 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考点】39:名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了名句默写.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 ,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 第 31 页(共 40 页) 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解答】(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重点字:彭) (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重点字:蜀) 【点评】《逍遥游》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 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 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 息者也.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 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 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 之以息相吹也.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 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 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 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 正的“逍遥”.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 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 ﹣﹣“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 无功,圣人无名. 7.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 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 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 句子是: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第 32 页(共 40 页)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 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 止.  六、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7.(3 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 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 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 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调查研究,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 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 ,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 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考点】18:成语.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 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 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解答】①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句中修饰“大 自然”,对象错; ②望尘莫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句中没有“落在后面”的意思; ③博学审问:要广博地学习,要详细地求教。使用正确; 第 33 页(共 40 页) ④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符合语境; ⑤左支右绌: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应付了 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符合语境; ⑥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 泼辣,没有闯劲。句中修饰“节目”,对象错。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平时的复习中应注意以下 几种成语:(1)注意易望文生义的成语.(2)注意有两个意义的成语.(3 )注意含有相同语素的成语是否混用.(4)注意成语潜在的褒贬色彩.(5) 注意成语的固定陈述对象.(6)注意谦敬成语是否误用.(7)注意只用于 否定句的成语.(8)考虑成语的语法特点(词性,搭配以及和前后语境是否 重复或矛盾).  8.(3 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截至 12 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 40 多次以声光电技术打造的主题鲜明的展 览,是建院 90 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 B.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 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 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D.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很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 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 【考点】27:病句辨析修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 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 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 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解答】A.搭配不当或偷换主语,“我院”不是“一年”,在“是”前面加上“这”; 第 34 页(共 40 页) B.成分残缺,第三小句缺少主语,删去“使得”; C.表述正确; D.搭配不当,“录取”与“名额”搭配不当,改为“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 荐的两位同学”。 故选:C。 【点评】动宾搭配不当。 1、一动一宾搭配不当。例如: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同志们为了保重他的健康, 在 1961 年春节期间,托人带了一点故乡的土特产给他。 “保重”不能带宾语。 2、一动多宾搭配不当。例如:所有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认真遵守国家 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遵守”“法律、法规”可以搭配,“遵守”“政策”不搭配。 3、多动一宾搭配不当。例如:同学们用心地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 “报告”不能“注视”。 4、多动多宾搭配不当。例如:我们工厂在树新风的活动中,逐步建立和健全各 项规章制度和一系列工作。 “建立和健全”与“工作”不搭配。  9.(3 分)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 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 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 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 求。 【考点】2F: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菁优网版权所有 第 35 页(共 40 页) 【分析】这是一道关于语言得体的试题,“得体”指的是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 语境和语体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具体包括:语言表达适 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的需要,能符合特定的 场合、目的需要,有分寸感,做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说话的对象与场合的不同, 来选择运用敬辞或谦辞,书面语或口语。 【解答】A、“失陪”是客套话。表示因故而不能陪伴对方。多指中途先走。句子 中说的是“她有事走了”,不能使用对方,只能用于自己; B、使用得体; C、“寒舍”是指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句子说的别人家,使用错误; D、“千金”用于称他人的女儿,有尊贵之意,句子用来称呼自己的女儿,不准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 级(表达运用),考 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 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关于得体,需要我们在平时就要注意文明 用语,规范使用现代汉语。  10.(6 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6 分〕 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 固的看法,以为变色龙 想变成什么颜色 ,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其实,  事实并非如此 。蜥蜴类动物的皮肤变色 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 ,温度和 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而且每种蜥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的。 【考点】2F: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补写语句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认真体会各道横线的上下 文,根据具体的语境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 第 36 页(共 40 页) 【解答】第一空根据下文“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表明想变成什么就是什么,故 可以填写处“想变成什么颜色”;第二空根据“其实”一词,这表明其最终的实质 性的东西,表明并非是如此,故可以填写“事实并非如此”;第三空则是根据 下文“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而且每种蜥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的”, 这是说明蜥蜴类动物的变色是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故可以填写“是受很多因素 影响的”. 答案: ①身处什么颜色的环境 ②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不完全是这样) ③还受一些条件限制(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点评】上下文句式要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 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 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  11.(5 分)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 题。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 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 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 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 名字不够响亮不一定影响经济发展 。 ③ 更名不一定会带来本市的经济腾飞 。 【考点】81:综合读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表达语言的基本能力.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表达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 致理解题目的基本意图以及题干表达的具体意思,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 第 37 页(共 40 页) 题题目是“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三处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 处问题”,文段中“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 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推断存在问题,由推断的条件,并不一 定能得出所推断的结果.仿照①的方式﹣﹣“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把理由表述出来即可,故可以具体表达为“名字不够响亮不一定影响经济发 展”“更名不一定会带来本市的经济腾飞”. 答案: ②名字不够响亮不一定影响经济发展. ③更名不一定会带来本市的经济腾飞. 【点评】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 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 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七、作文.(60 分) 12.(60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 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 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考点】91:材料作文.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2017 全国Ⅱ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试题材料 由精心选择的六个中华名句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 第 38 页(共 40 页)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自觉继承、 转化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六个名句言浅理明,贯穿其中的思想主线清晰,具有很好的亲和力,考生在理解 上没有难度;而在审题立意、文体选择等方面又具有很大的开放度,便于考 生发挥;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为命题加大了空间纵深,也为优 秀作文提示了明确指向。 这六句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有诗词有随感,或豪迈 或温婉,有的抒怀有的思辨;包含了自强奋发、家国情怀、坚持自我、豁达 自信、开放进取、提升境界、敢于正视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实践、敢 于担当等丰富内涵,涉及个人“小我”与家国、社会“大我”等不同层面;既各自 独立,言简意赅,又彼此关联,声气相通。将六句并列齐观,从《周易》到 毛泽东,本身就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有自、传承有序与生生不息, 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生动写照。 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 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小我”或“大我”的角度, 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考生既可以集中论述两三个 名句的相通内涵,如以①⑤为基础探讨自强奋发、敢作敢为;也可以辩证思 考由两三个名句组合生发的新含意,如以③④⑤为基础,讨论自信与正视问 题、开放进取之间的关系;考生还可以深入研析个人、国家、社会及三者之 间的关系,如以①③④⑤为基础,探究如何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或以② ⑤为基础,表现个人对家国情怀、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索,或以③⑤⑥为基 础,论说坚持自我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等等。 【解答】略 【点评】古诗词的考察确实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除了对诗句内涵的理解,如果你 对它有创新的理解或者自己的看法,高考题其实也是鼓励的。 1.六句古诗词都是哲理类诗句,写作时把道理分析出来有助于拿高分,古诗词 基础好更有利。 2.作文鼓励考生从旁观者角度分析材料,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时刻关注身边 第 39 页(共 40 页) 大大小小的事情,平时应多关注新闻。 3.考生可以在翻译古诗词时先把关键词筛选出来进行翻译,关键词对了基本上 分也拿到了。 建议学生: 1.平时古诗词积累很重要,考察学生的古诗词掌握程度如何 2.与之前比较,今年高考作文的难度在增加 3.不能抛弃时代去写文章,文章必须要接近现实,要体现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 观。  第 40 页(共 40 页)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