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数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数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2年10月14日



202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 本试卷共 4 页,22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 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 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 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A  x 2  x  4 B  2,3,4,5 A B  1. 设集合 ,,则 ()2  2,3 3,4 2,3,4 A. B. C. D. 【答案】B 【解析】 A B 【分析】利用交集的定义可求 .A  B  2,3 【详解】由题设有 ,故选:B . z z i  2. 已知 ,则 ()z  2i A. 6  2i 【答案】C 【解析】 B. C. D. 6  2i 4  2i 4  2i 【分析】利用复数的乘法和共轭复数的定义可求得结果. z z i  2 i 2  2i  6  2i 【详解】因为 ,故 ,故  z  2  i z  2  i 故选:C. 3. 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其侧面展开图为一个半圆,则该圆锥的母线长为( )2A. B. C. D. 242 2 4 2 【答案】B 【解析】 【分析】设圆锥的母线长为 ,根据圆锥底面圆的周长等于扇形的弧长可求得 的值,即为所求. ll【详解】设圆锥的母线长为 ,由于圆锥底面圆的周长等于扇形的弧长,则 l,解得 .l  2  2 l  2 2 故选:B. 6f x 7sin x  4. 下列区间中,函数   单调递增的区间是( )2π3 23 2,2 0, ,π , A. B. C. D. 2【答案】A 【解析】 2622k  x  2k  k Z 【分析】解不等式 【详解】因为函数 ,利用赋值法可得出结论. y  sin x 2k  ,2k  k Z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226262f x 7sin x  2k  x  2k  k Z 对于函数   ,由 ,32 32k  x  2k  k Z 解得 , 2 3 3 f x  , 取则,可得函数  的一个单调递增区间为 ,k  0  2  2 0,  , ,  , ,,A 选项满足条件,B 不满足条件; 23 3 23 3 5 8 f x ,取,可得函数  的一个单调递增区间为 ,k 1 333 2 2 3 3 3 25 8 3 25 8 ,  , , ,,2  ,且,,CD 选项均不满足条件. 3333故选:A. 【点睛】方法点睛:求较为复杂的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时,首先化简成 y  Asin ωx  φ 形式,再求 x  y  sin x 的相应单调区间内即可,注意 y  Asin ωx  φ 的单调区间,只需把 看作一个整体代入 要先把 化为正数. x2 y2 FFMF  MF 5. 已知 A. 13 ,是椭圆 :的两个焦点,点 在上,则 的最大值为( )CC1 M121294B. 12 C. 9 D. 6 【答案】C 【解析】 MF  MF  2a  6 【 分 析 】 本 题 通 过 利 用 椭 圆 定 义 得 到 , 借 助 基 本 不 等 式 12 MF  MF 2 12即可得到答案. MF  MF  122【详解】由题, a2  9,b2  4 ,则  MF  MF 2 ,MF  MF  2a  6 1212MF  MF  3 所以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MF  MF   9 12122故选:C. 【点睛】本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能够想到求最值的方法,即通过基本不等式放缩得到. sin 1 sin 2 6. 若 ,则 ()tan  2 sin  cos 6522565A. B. C. D. 5【答案】C 【解析】 【分析】将式子进行齐次化处理,代入 【详解】将式子进行齐次化处理得: 即可得到结果. tan  2 sin sin2  cos2  2sin cos sin 1sin2  sin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tan2   tan 42 2 sin sin cos .sin2  cos2  1 tan2  14 5故选:C. 【点睛】易错点睛:本题如果利用 sin,cos ,求出 的值,可能还需要分象限讨论其正负,通 tan  2 过齐次化处理,可以避开了这一讨论. y  ex a,b 7. 若过点 可以作曲线 的两条切线,则( )eb  a ea  b A. B. D. 0  a  eb 0  b  ea C.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导数几何意义求得切线方程,再构造函数,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图象,结合图形确定结果 P t,et xxx 求导得 y  e y  e ,【详解】在曲线 上任取一点 ,对函数 y  e y  et  et x t y  et x  1t et 所以,曲线 x 在点 P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 ,y  e a,b y  et x  1t et b  aet  1t et  a 1t et 由题意可知,点 在直线 上,可得 ,tf t  a 1t et   f t a t e ,则   令当当.t  a t  a f t 0 时,   f t ,此时函数  单调递增, f t 0 时,   f t ,此时函数  单调递减, f t  f a  ea 所以,  max   ,y  b y  f t b  f t  max  ea 由题意可知,直线 与曲线 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则 ,f t  0 t  a 1时,   f t  0 ,当t  a 1时,   f t 当,作出函数 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ay  b y  f t 由图可知,当 时,直线 与曲线 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 0  b  e 故选:D. 【点睛】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8. 有 6 个相同的球,分别标有数字 1,2,3,4,5,6,从中有放回的随机取两次,每次取 1 个球,甲表示 事件“第一次取出的球的数字是 1”,乙表示事件“第二次取出的球的数字是 2”,丙表示事件“两次取出的球的 数字之和是 8”,丁表示事件“两次取出的球的数字之和是 7”,则( )A. 甲与丙相互独立 C. 乙与丙相互独立 【答案】B B. 甲与丁相互独立 D. 丙与丁相互独立 【解析】 【分析】根据独立事件概率关系逐一判断 11561P(甲)  ,P(乙)  ,P(丙)  ,P(丁)   , 【详解】 ,6636 36 61P(甲丙)  0  P(甲)P(丙),P(甲丁)   P(甲)P(丁), 36 1P(乙丙)   P(乙)P(丙),P(丙丁)  0  P(丁)P(丙), 36 故选:B A, B P(A)P(B)  P(AB) 【点睛】判断事件 是否独立,先计算对应概率,再判断 是否成立 二、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 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部分选对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xxxyyyy  x  c 9. 有一组样本数据 ,2 ,…, n ,由这组数据得到新样本数据 ,2 ,…, n ,其中 (11ii为i 1,2,,n),c 非零常数,则( )A. 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平均数相同 B. 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中位数相同 C. 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标准差相同 D. 两组样数据的样本极差相同 【答案】CD 【解析】 E(y)  E(x)  c D(y)  D(x) 、【分析】A、C 利用两组数据的线性关系有 ,即可判断正误;根据中位数、 极差的定义,结合已知线性关系可判断 B、D 的正误. E(y)  E(x  c)  E(x)  c 【详解】A: 且c  0,故平均数不相同,错误; xy  x  c B:若第一组中位数为 i ,则第二组的中位数为 ,显然不相同,错误; iiD(y)  D(x)  D(c)  D(x) C: ,故方差相同,正确; xmax  x D:由极差的定义知:若第一组的极差为 min ,则第二组的极差为 ymax  ymin  (xmax  c)  (xmin  c)  xmax  x min ,故极差相同,正确; 故选:CD P cos,sin 1  P cos ,sin  2  P cos    ,sin    A 1,0 ( ) ,10. 已知 为坐标原点,点 ,,O3  ,则( )    OP  OP AP  AP AB. D. 1212      C. OAOP3  OP OP OAOP  OP OP 12123【答案】AC 【解析】 uuur uuur   【分析】A、B 写出 ,、,2 的坐标,利用坐标公式求模,即可判断正误;C、D 根据向量 OP OP AP AP 121的坐标,应用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及两角和差公式化简,即可判断正误.    22【 详 解 】 A : OP  (cos,sin) ,OP  (cos ,sin ) , 所 以 ,| OP | cos   sin  1 121   22,故| OP || OP |,正确; | OP | (cos )  (sin ) 1 122  2B: ,,所以 AP  (cos 1,sin) AP  (cos  1,sin ) 1 22| AP | (cos 1)2  sin2   cos2   2cos 1 sin2   2(1 cos)  4sin2  2 | sin |,1   2| AP | (cos  1)2  sin2   2 | sin |,故| AP |,| AP |不一定相等,错误; 同理 212  C:由题意得: ,OAOP 1cos(  )  0sin(  )  cos(  ) 3  OP OP  cos cos   sin (sin )  cos(  ) ,正确; 12  D:由题意得: ,OAOP 1cos  0sin  cos 1  OP OP  cos  cos(  )  (sin )sin(  ) 23 cos cos2  sin sin  cos  sin sin  cos   cos sin2   cos cos2 sin sin 2  cos(  2) ,错误; 故选:AC 22A 4,0 B 0,2 ,则( 11. 已知点 在圆 上,点 、)Px 5  y 5 16 A. 点 到直线 的距离小于 P10 2AB AB B. 点 到直线 的距离大于 PPB  3 2 PB  3 2 C. 当 D. 当 最小时, 最大时, PBA PBA 【答案】ACD 【解析】 【分析】计算出圆心到直线 的距离,可得出点 P到直线 的距离的取值范围,可判断 AB 选项的正误 AB AB ;分析可知,当 最大或最小时, PB 与圆 相切,利用勾股定理可判断 CD 选项的正误. MPBA 22M 5,5 ,半径为 , 【详解】圆 x 5  y 5 16 的圆心为 4xy1 x  2y  4  0 直线 圆心 的方程为 ,即 ,AB 425 25 4 12  22 11 115  4 到直线 的距离为 ,MAB 5511 5 511 5 5所以,点 误; P到直线 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最大值为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 AB  4  2  4 10 如下图所示: 当最大或最小时, PB 与圆 相切,连接 、,可知 ,PBA BM PM  PB MMP 2222MP  4 ,,由勾股定理可得 ,CD 选项 BM  0 5  2 5  34 BP  BM  MP  3 2 正确. 故选:ACD. r的圆【点睛】结论点睛:若直线 与半径为 l相离,圆心 到直线的距离为 ,则圆 上一点 dP到直线 CClCd  r,d  r 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 .l   ABC  A B C AB  AA 1   0,1 12. 在正三棱柱 1 中, ,点 满足 P1 ,其中 ,BP  BC  BB 111  0,1 ,则( )A. 当 B. 当 C. 当 D. 当 △AB P  1 时, 的周长为定值 1 1 P  A BC 时,三棱锥 的体积为定值 11  A P  BP 时,有且仅有一个点 ,使得 P121A B  AB P 1  时,有且仅有一个点 ,使得 P平面 12【答案】BD 【解析】 【分析】对于 A,由于等价向量关系,联系到一个三角形内,进而确定点的坐标; 对于 B,将 点的运动轨迹考虑到一个三角形内,确定路线,进而考虑体积是否为定值; P的对于 C,考虑借助向量 平移将 对于 D,考虑借助向量的平移将 PP点轨迹确定,进而考虑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来求解 点轨迹确定,进而考虑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来求解 PP点的个数; 点的个数. 【详解】 BCC B 1 内部(含边界). 1易知,点 P在矩形  1      ,即此时 1CC △AB P 周长不是定值,故 A 1对于 A,当 时, 线段 ,BP  BC  BB =BC  CC P 11错误;     1 ,故此时 1 11  1 B C B C//BC B C// 1 ,而 , 1 11 1 对于 B,当 时, P点轨迹为线段 BP  BC  BB =BB BC 1A BC A BC 平面 ,则有 P到平面 的距离为定值,所以其体积为定值,故 B 正确. 11      ,所 11  B C Q1 中点分别为 , BP  BC  BB 对于 C,当 时, 1 ,取 BC ,H,则 BP  BQ  QH 1223QH A,0,1 P 0,0,  以P点轨迹为线段 ,不妨建系解决,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1  2  311B 0, ,0  1  0   0  1 或H,Q AP  ,0, 1 BP  0, , ,则 ,,,所以 .故 1222均满足,故 C 错误;    1 ,取   11BB CC M , N   BP  BC  BB 对于 D,当 时, ,1 中点为 .,所以 P点BP  BM MN 122  1233123 1 P 0, y , A,0,0 AP  , y0, AB  , ,1 轨迹为线段 .设 ,因为 ,此时 ,所以 ,,MN 01222 2 3 1 112y0  0  y0   所以 P与重合,故 正确. DN422故选:B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等价替换,关键之处在于所求点的坐标放在三角形内. 三、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f x x3 a2x  2x a  是偶函数,则 ______. 13. 已知函数   【答案】1 【解析】 a【分析】利用偶函数的定义可求参数 的值. f x x3 a2x  2x f x  x3 a2x  2x 【详解】因为   ,故 ,,f x f x  f x   因为  为偶函数,故 ,x3 a2x  2x  x3 a2x  2x a 1 2x +2x =0 时故,整理得到 a 1 ,故答案为:1 2xQ与 轴垂直, p  0 14. 已知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 :()的焦点为 ,为上一点, OCy  2px PCFPF xPQ  OP FQ  6 ,则 的准线方程为______. 为轴上一点,且 ,若 C3x   【答案】 【解析】 2pP,Q 【分析】先用坐标表示 ,再根据向量垂直坐标表示列方程,解得 ,即得结果. uuur ppP( ,p)Q(6  ,0), PQ  (6, p) 【详解】不妨设 22p326  p2  0 Q p  0 p  3 x   PQ  OP 因为 ,所以 的准线方程为 C23x   故答案为: 2【点睛】利用向量数量积处理垂直关系是本题关键. f x 2x 1  2ln x   15. 函数 的最小值为______. 【答案】1 【解析】 1212f (x) (0,) 0  x   x 1 【分析】由解析式知 定义域为 ,讨论 、,、x 1,并结合导数研究的单调 f (x) 性,即可求 最小值. f (x) | 2x 1| 2ln x (0,) 【详解】由题设知: 定义域为 1f (x) f (x) 1 2x  2ln x 0  x  ∴当 时, ,此时 单调递减; 21当2f (x) f (x)  2x 1 2ln x  x 1 f (x)  2  0 时, ,有 ,此时 单调递减; 2x2f (x) 单调递增; f (x)  2x 1 2ln x f (x)  2  0 当又x 1时, ,有 ,此时 xf (x) 在各分段的界点处连续, f (x) f (x) 单调递增; ∴综上有: 时, 单调递减, x 1时, 0  x 1 f (x)  f (1) 1 ∴故答案为:1. 16. 某校学生在研究民间剪纸艺术时,发现剪纸时经常会沿纸的某条对称轴把纸对折,规格为 20dm12dm 的长方形纸,对折 1 次共可以得到 ,10dm12dm 20dm6dm 两种规格的图形,它们的面积之和 S1  240dm2 ,对折 2 次共可以得到 ,,三种规格的图形,它们的 5dm12dm 10dm6dm 20dm3dm S 180dm2 n面积之和 ,以此类推,则对折 4 次共可以得到不同规格图形的种数为______;如果对折 次, 2n2S  那么 ______ (1). 5 .dm kk1 15 3 n 【答案】 【解析】 (2). 720  2n4 S【分析】(1)按对折列举即可;(2)根据规律可得 n ,再根据错位相减法得结果. 54523dm12dm dm6dm 10dm dm 【详解】(1)对折 次可得到如下规格: ,,5dm3dm ,,42320dm dm ,共 种; 54120 n 1 S  2120 S  360 S  430 S  515 (2)由题意可得 ,,,,,,Sn  12342n1 120 n 1 1202 1203 1204 设则,S  L  20 21 22 2n1 120 n 1 11202 1203 120n ,S   221 22 2n1 2n 160 1 2n1 1120 n 1 120 n 1 12111两式作差得 S  240 120 120 n 1   240  2 22 2n1 2n 2n 1 2120 n  3 ,120  360   360  2n1 2n 2n 240 n  3 15 n  3 .因此, S  720   720  2n 2n4 15 n  3 .故答案为: ; 5720  2n4 的【点睛】方法点睛:数列求和 常用方法: (1)对于等差等比数列,利用公式法可直接求解; a b abn(2)对于 (3)对于 n结构,其中 是等差数列, 是等比数列,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nna  b n 结构,利用分组求和法; n111 1 1ad d 0 (4)对于 结构,其中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 ,则 ,利用裂 nanan1 anan1 d an an1 项相消法求和. 四、解答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an 1,n为奇数, aa 1 a,n1 17. 已知数列 满足 n1an  2,n为偶数. b  a bbb(1)记 2n ,写出 ,2 ,并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n1na(2)求 的前 20 项和. nb  2,b  5 【答案】(1) ;(2)300. 12【解析】 b b  3 b【分析】(1)根据题设中的递推关系可得 ,从而可求 的通项. n1 nnaSS  2 b  b  b  b 10 10  (2)根据题设中的递推关系可得 的前 项和为20 可化为 ,利用( 20 n20 129S1)的结果可求 . 20 b  a  a 1 2,b  a  a 1 a  2 1 5 【详解】(1)由题设可得 1212432aa a2k1 1  a  3 a a  2 又故,,2k2 2k1 2k b b  3 bn1 bn  3 即即n1 n2k2 2k bb  2  n 1 3  3n 1 所以 为等差数列,故 .nnaSS  a  a  a  a (2)设 的前 项和为20 ,则 ,20 n20 12320 a  a 1,a  a 1,,a  a 1 因为 所以 ,123419 20 S  2 a  a  a  a 10 20  20 2418 910  2 b  b  b  b 10  2 102  10  3 10  300 .1292【点睛】方法点睛:对于数列的交叉递推关系,我们一般利用已知的关系得到奇数项的递推关系或偶数项 的递推关系,再结合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来求解问题. 18. 某学校组织“一带一路”知识竞赛,有 A,B 两类问题,每位参加比赛的同学先在两类问题中选择一类并 从中随机抽取一个问题回答,若回答错误则该同学比赛结束:若回答正确则从另一类问题中再随机抽取一 个问题回答,无论回答正确与否,该同学比赛结束.A 类问题中的每个问题回答正确得 20 分,否则得 0 分: B 类问题中的每个问题回答正确得 80 分,否则得 0 分,己知小明能正确回答 A 类问题的概率为 0.8,能正 确回答 B 类问题的概率为 0.6,且能正确回答问题的概率与回答次序无关. (1)若小明先回答 A 类问题,记 为小明的累计得分,求 的分布列; XX(2)为使累计得分的期望最大,小明应选择先回答哪类问题?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 B类. 【解析】 【分析】(1)通过题意分析出小明累计得分 的所有可能取值,逐一求概率列分布列即可.(2)与(1) X类似,找出先回答 B类问题的数学期望,比较两个期望的大小即可. 0【详解】(1)由题可知,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20 100 .XP X 0 1 0.8  0.2 ;P X 20  0.8 1 0.6  0.32 ;P X100  0.80.6  0.48 .所以 的分布列为 X020 0.32 100 XP0.2 0.48 E X  00.2  200.32 1000.48  54.4 (2)由(1)知,   .0若小明先回答 B问题,记 为小明的累计得分,则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80 100 .YYP Y  0 1 0.6  0.4 ;P Y  80  0.6 1 0.8  0.12 ;P X100  0.80.6  0.48 .E Y 00.4 800.12 1000.48  57.6 所以   .因为 ,所以小明应选择先回答 B类问题. 54.4  57.6 2ac19. 记 是内角 ,,的对边分别为 ,, .已知 ,点 在边 D上, ABC BDsin ABC  asinC (1)证明: BD  b (2)若 ,求 ABCbAC b  ac .;AD  2DC cosABC 7cosABC 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 .12 ac bBD  【分析】(1)根据正弦定理的边角关系有 ,结合已知即可证结论. 2b bBD  b, AD  , DC  (2)由题设 ,应用余弦定理求 cosADB 、cosCDB ,又 33b4 11b2 2ADB    CDB ,可得 ,结合已知及余弦定理即可求 cosABC .2a  a2 3【详解】 asinC cbsinC cBD  (1)由题设, ,由正弦定理知: ,即 ,sin ABC sinC sin ABC sin ABC bac 2BD  ∴∴,又 ,b  ac bBD  b ,得证. 2b BD  b, AD  , DC  b(2)由题意知: ,334b2 13b2 b2 10b2 b2   c2  c2 b2  a2  a2 9999cosADB  cosCDB  ∴∵∴,同理 ,4b2 2b2 2b b2b 2b 3333ADB    CDB ,13b2 10b2  c2 a2  11b2 99222,整理得 ,又 ,2a  c  b  ac 4b2 2b2 333b4 11b2 a2 b2 13a2 b2 3224224∴,整理得 ,解得 ,或,2a  6a 11a b 3b  0 a2 3a2  c2 b2 2ac 4a2 由余弦定理知: cosABC    3 2b2 a2 b2 13a2 b2 377cosABC  1 cosABC  当时, 不合题意;当 时, ;2612 7cosABC  综上, .12 a,b,c 【点睛】关键点点睛:第二问,根据余弦定理及 ADB    CDB 得到 的数量关系,结合已知条 件及余弦定理求 .cosABC 20. 如图,在三棱锥 中,平面 平面 ,,为的中点. A BCD BCD OABD  AB  AD BD (1)证明: ;OA  CD (2)若OCD 是边长为 1 的等边三角形,点 在棱 上, ,且二面角 E  BC  D 的大小为 DE  2EA EAD ,求三棱锥 的体积. 45 A BCD 36【答案】(1)详见解析(2) 【解析】 【分析】(1)根据面面垂直性质定理得 AO⊥平面 BCD,即可证得结果; (2)先作出二面角平面角,再求得高,最后根据体积公式得结果. 【详解】(1)因为 AB=AD,O 为 BD 中点,所以 AO⊥BD BCD ,ABD BCD ABD ,因为平面 ABD 平面 因此 AO⊥平面 BCD, 因为 平面BCD,所以 AO⊥CD 平面 ⊥平面 ,AO  平面 =BD CD  (2)作 EF⊥BD 于 F, 作 FM⊥BC 于 M,连 FM 因为 AO⊥平面 BCD,所以 AO⊥BD, AO⊥CD 所以 EF⊥BD, EF⊥CD, ,因此 EF⊥平面 BCD,即 EF⊥BC BD CD  D FM I EF  F 因为 FM⊥BC, ,所以 BC⊥平面 EFM,即 BC⊥MF 4EMF  为二面角 E-BC-D 的平面角, 则EMF 因为 BO  OD ,OCD 为正三角形,所以OCD 为直角三角形 1112FM  BF  (1 )  ,因为 BE  2ED 22332 AO 1 从而 EF=FM= 3平面 BCD, Q AO  1113所以 V  AOSBCD  1 1 3  3326【点睛】二面角的求法:一是定义法,二是三垂线定理法,三是垂面法,四是投影法. xOy F  17,0 1  F2  17,0 MF  MF  2 2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已知点 、,点 的轨迹为 .CM12(1)求 的方程; C1Qx  (2)设点 在直线 上,过 的两条直线分别交 T于A、B两点和 P,两点,且 CT2TA  TB  TP  TQ PQ 的斜率之和. ,求直线 的斜率与直线 AB y2 20;(2) . 【答案】(1) x  1 x 1 16 【解析】 aFF2 为左、右焦点双曲线的右支,求出 【分析】(1)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可知轨迹 是以点 、、 的值, bC1即可得出轨迹 的方程; C121T,t y t  k x A x, y 1  B x, y (2)设点 ,设直线 的方程为 ,设点 、2  ,联立直线 AB AB 1  122TA  TB PQ k的斜率为 2 ,同理可得出 TP  TQ 与曲线 的方程,列出韦达定理,求出 C的表达式,设直线 TA  TB  TP  TQ k  k 2 的值. 的表达式,由 【详解】因为 化简可得 1MF  MF  2  F F 2 17 ,121 2 FF2 为左、右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 所以,轨迹 是以点 C、1×2 y2 2a 1 设轨迹 的方程为 C,则 ,可得 ,,2a  2 1 a  0,b  0 b  17  a  4 a2 b2 y2 2所以,轨迹 的方程为 C;x  1 x 1 16 12T,t (2)设点 ,若过点 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此时该直线与曲线 无公共点, CT121y t  k x y  k x  t  k 不妨直线 的方程为 ,即 ,AB 1  1121112 y  k x  t  k 1k2 16 x2  k 2t  k x t  k 16  0 y,消去 并整理可得 联立 设点 ,21  1  11  22216x  y 16 11A x, y 1  B x, y 2x  x  、2  ,则 且.112222 1k12  2k1t k12 16 t  k 16 x  x  由韦达定理可得 所以, ,,2121  x1x2  k12 16 t2 12 1 k2  11×1  x2 1412TA  TB  1 k  x  x2  1 k2  x x ,1111 2 222k12 16 t2 12 1 k2  2  PQ k2设直线 的斜率为 ,同理可得 ,TP  TQ  k22 16 t2 12 1 k2 t2 12 1 k2   2  1k2  k2 TA  TB  TP  TQ 因为 ,即 ,整理可得 ,21k12 16 k22 16 k  k k k  0 k  k  0 k  k  0 .即2  2  ,显然 ,故 111212PQ 0的斜率之和为 . 因此,直线 与直线 AB 【点睛】方法点睛:求定值问题常见的方法有两种: (1)从特殊入手,求出定值,再证明这个值与变量无关; (2)直接推理、计算,并在计算推理的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到定值. f x x 1 ln x 22. 已知函数 .  f x (1)讨论  的单调性; 1 1 2   e a b abln a  alnb  a  b (2)设 ,为两个不相等的正数,且 ,证明: .bf x 0,1 1,+ 【答案】(1)  的递增区间为 ,递减区间为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求出函数的导数,判断其符号可得函数的单调区间; 112  x  x  e  x1,  x (2)设 2 ,原不等式等价于 ,前者可构建新函数,利用极值点偏移可证,后者 12ab1, 上的恒成立问题,利用导数可 x  tx x  x  e t 1 ln t 1 t lnt  0   可设 1 ,从而把 转化为 在212证明该结论成立. 0, 【详解】(1)函数的定义域为 ,f x1 ln x 1 ln x   又当故,x 0,1 f x 0 时,   x 1,+ f x 0 时,   ,当 ,f x 0,1 1,+  的递增区间为 ,递减区间为 .ln a 1 lnb+1 b ln a 1  a lnb+1 bln a  alnb  a  b (2)因为 ,故 ,即 ,ab11    f f 故设,    a  b  110  x 1, x 1  x1,  x 2 ,由(1)可知不妨设 .12abx 0,1 f x x 1 ln x  0 x e, f x x 1 ln x  0 时,   因为 时,   ,,1 x  e 故.2x  x  2 先证: ,12x  2 x  x  2 ,若若必成立. 212x  2 x  x  2 x  2  x 0  2  x 1 , 要证: ,即证 2 ,而 ,21212f x  f 2  x f x f 2  x 1 x  2 .故即证   2 ,即证: 2  2  ,其中 21g x  f x f 2  x ,1 x  2    设则,g x f x f 2  x  ln x  ln 2 x  ln x 2  x     ,0  x 2  x 1 ln x 2  x  0 因为1 x  2,故 ,故 ,g x 0 所以   g x ,故   1,2 g x  g 1  0 在为增函数,所以     ,f x f 2  x   f x f 2  x 2  x  x  2 故,即 2  成立,所以 成立, 12x  x  2 综上, 成立. 12x  tx 1 ,则t 1 设,2ln a 1 lnb+1 11x 1 ln x  x 1 ln x  x1,  x 结合 ,2 可得: 1  1  2  2  ,ababt 1t lnt 1 ln x  t 1 lnt  ln x ln x  即: 1  ,故 ,11t 1 x  x  e t 1 x  e ln t 1  ln x 1 要证: 即证: ,即证 ,即证 ,1211t 1t lnt t 1 t 1 ln t 1 t lnt  0 ln t 1  1 ,即证:   ,S t  t 1 ln t 1 t lnt,t 1 令则    ,t 1 t 1 12S t  ln t 1    1 lnt  ln 1 ,tt 1 ln x 1  x 先证明一个不等式: .1x x 1 u x  ln x 1  x u x 1 设当故故  ,则 ,  x 1 u x 0 u x 0 时,   1 x  0 时,   ;当 ,x  0 u x   1,0 0,+ u x  u 0  0 在上为增函数,在 上为减函数,故  max   ,ln x 1  x 成立 112ln 1  S t  0 ,故   由上述不等式可得当t 1时, 恒成立, ttt 1 1, S t   S t  S 1  0 故故在上为减函数,故     ,t 1 ln t 1 t lnt  0 x  x  e   成立,即 成立. 12112   e 综上所述, .a b 【点睛】方法点睛:极值点偏移问题,一般利用通过原函数的单调性,把与自变量有关的不等式问题转化 与原函数的函数值有关的不等式问题,也可以引入第三个变量,把不等式的问题转化为与新引入变量有关 的不等式问题.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