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下载

2014年北京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下载

  • 最近更新2022年10月14日



第 1 页 共 17 页 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 学(文)(北京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 分) 一、选择题共 8小题,每小题 5分,共 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若集合 A  0,1,2,4 ,B  1,2,3 ,则 A B  ()(A) 0,1,2,3,4 (B) 0,4 (C) 1,2 (D) 3  (2)下列函数中,定义域是 R且为增函数的是( )(A) y  ex (B) y  x (C) y  ln x (D) y  x   (3)已知向量 a  2,4 ,b  1,1 ,则 2a b  ()(A) 5,7 (B) 5,9 (C) 3,7 (D) 3,9 (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 S值为( )(A) (C) 1(B) (D)15 是实数,则“ a  b ”是“a2  b2 ”的( 3开始 7k=0,S=0 (5)设 a、b)(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必要条件 否(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不必要条件 k<3 6是(6)已知函数 f x log2 x ,在下列区间中,包含 f x零点的区     输出S 结束 xS=S+2k 间是( )(A) 0,1 (B) 1,2 (C) 2,4 (D) 4, k=k+1 22( 7 ) 已 知 圆 C : x 3  y  4 1和 两 点A m,0 ,B m,0 m  0 ,  若圆 C上存在点 P,使得 APB  90 ,则 (B) m的最大值为( )(A) 76(C) 5(D) 4p(8)加工爆米花时,爆开且不糊的粒数的百分比称为“可食用率”.在特定条 0.8 0.7 件下,可食用率 pa与加工时间 t (单位:分钟)满足的函数关系 p  at2  bt  c (、b、c是常数),如图记录了三次实验的数据.根据 0.5 上述函数模型和实验数据,可以得到最佳加工时间为( )(A)3.50分钟 (B)3.75分钟 O534t1第 2 页 共 17 页 (C) 4.00 分钟 (D) 4.25 分钟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10 分) 二、填空题共 6小题,每小题 5分,共 30分。 (9)若 x  i i 1 2i x R ,则 x  .(10)设双曲线 C的两个焦点为  2,0 ,2,0 ,一个顶点式 1,0 ,则 C的方程为 .(11)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最长棱的棱长为 .1(12)在 ABC 中, a 1 ,b  2 ,cosC  ,则 c  ;42sin A  .y 1 12侧(左)视图 正(主)视图 (13)若 x、y满足 x  y 1 0 ,则 z  3x  y 的最小值为 .11x  y 1 0 (14)顾客请一位工艺师把 A、B两件玉石原料各制成一件工艺品, 俯视图 工艺师带一位徒弟完成这项任务,每件颜料先由徒弟完成粗加工, 再由工艺师进行精加工完成制作,两件工艺品都完成后交付顾客,两件原料每道工序所需时间 (单位:工作日)如下: 工序 时间 粗加工 精加工 原料 原料 原料 AB9615 21 则最短交货期为 工作日. 三、解答题共 6小题,共 8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3 分) 已知 a是等差数列,满足 a1  3 ,a4 12,数列 b满足b  4 ,b4  20 , 且 b  a 为    n nn1n等比数列. (Ⅰ)求数列 a和b的通项公式;    nn(Ⅱ)求数列 b的前 n项和.   n2第 3 页 共 17 页 (16)(本小题 13 分) y6函数 f x 3sin 2x   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 y0(Ⅰ)写出 f x的最小正周期及图中 x0 、 y0 的值;   212 (Ⅱ)求 f x在区间  ,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  xxO0(17)(本小题 14 分) 3第 4 页 共 17 页 E如 图 , 在 三 棱 柱ABC  A B C1 中 , 侧 棱 垂 直 于 底 面 , 11A1 C1 B1 AB  BC ,AA  AC  2 ,1EF、 分别为AC1 、 BC 的中点. 1(Ⅰ)求证:平面 ABE  平面 B BCC1 ;1(Ⅱ)求证:C1F// 平面 ABE ;ACF(Ⅲ)求三棱锥 E  ABC 的体积. B(18)(本小题 14 分) 4第 5 页 共 17 页 从某校随机抽取 100 名学生,获得了他们一周课外阅读时间(单位:小时)的数据,整理得到数据 分组及频数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 组号 分组 频数 6频数 组距 0,2 1234567892,4 4,6 6,8 8b17 22 25 12 6a8,10 10,12 12,14 14,16 2O 2 46 810 1214 16 18 阅读时间 16,18 2合计 100 (Ⅰ)从该校随机选取一名学生,试估计这名学生该周课外阅读时间少于 12小时的概率; (Ⅱ)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 a,b的值; (Ⅲ)假设同一组中的每个数据可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替,试估计样本中的 100名学生该周课外阅读 时间的平均数在第几组(只需写出结论) (19)(本小题 14 分) 已知椭圆 C: x2  2y2  4 .5第 6 页 共 17 页 (Ⅰ)求椭圆 C 的离心率; (Ⅱ)设 O 为原点,若点 A 在直线 y  2 ,点 B 在椭圆 C 上,且OA  OB ,求线段 AB 长度的最小值. (20)(本小题 13 分)已知函数 f (x)  2×3 3x .6第 7 页 共 17 页 (Ⅰ)求 f (x) 在区间[2,1]上的最大值; (Ⅱ)若过点 P(1,t) 存在 3 条直线与曲线 y  f (x) 相切,求 t 的取值范围; (Ⅲ)问过点 A(1,2), B(2,10),C(0,2)分别存在几条直线与曲线 y  f (x) 相切?(只需写出结论) 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7第 8 页 共 17 页 数 学(文)(北京卷)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 分) 一、选择题共 8小题,每小题 5分,共 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若集合 A  0,1,2,4 ,B  1,2,3 ,则 A B  ()(A) 0,1,2,3,4 (B) 0,4 (C) 1,2 (D) 3  【答案】C 【解析】因为 A  B  {1,2},所以选 C. 【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属容易题,熟练集合的基础知识是解答集合题目的关键. (2)下列函数中,定义域是 (A) y  ex 【答案】B R且为增函数的是( )(B) y  x (C) y  ln x (D) y  x 【解析】对于选项 A,在 R 上是减函数;选项 C 的定义域为 (0,) ;选项 D,在 (,0) 上是减函数, 故选 B. 【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属基础题,难度不大.   (3)已知向量 a  2,4 ,b  1,1 ,则 2a b  ()(A) 5,7 (B) 5,9 (C) 3,7 (D) 3,9 【答案】A 【解析】因为 2a  (4,8) ,所以 2a  b  (4,8)  (1,1)  (5,7) ,故选 A. 【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基本运算,属容易题 开始 (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 S值为( )k=0,S=0 (A) (C) 17(B) 3(D)15 否【答案】C 【解析】当 k=0 时, S  1;当 k=1 时, S  1 2  3 k<3 ;是输出S 结束 当 k=2 时, S  3  4  7 ;当 k=3 时,输出 S  7 ,故选 C. S=S+2k 【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程序框图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程序框图是高 考新增内容,是高考的重点知识,熟练本部分的基础知识是解答的关键. k=k+1 (5)设 a、b是实数,则“ a  b ”是“a2  b2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不必要条件 8第 9 页 共 17 页 【答案】D 【解析】若 a  0,b  2 ,则 a2  b2 ,故不充分; a  2,b  0 ,则 a2  b2 ,而 a  b,故不必要,故选 D. 若【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质,熟练不等式的性质是解答好本类题目的关键. 6(6)已知函数 f x log2 x ,在下列区间中,包含 f x零点的区间是( )(A)     x0,1 (B) 1,2 (C) 2,4 (D) 4, 【答案】C 3【解析】因为 f (2)  4 1  0, f (4)  2  0,所以由根的存在性定理可知,选 C. 2【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的零点知识,正确理解零点定义及根的存在性定理是解答好本类题目的关 键. 22(7)已知圆C : x 3  y  4 1和两点 A m,0 ,B m,0 m  0    ,若圆 C上存在点 P,使得 APB  90 ,则 m的最大值为( )(A) 【答案】B 7(B) (C) 65(D) 4【解析】由题意知,点 P 在以原点(0,0)为圆心,以 m 为半径的圆上,又因为点 P 在已知圆上,所以只要 两个圆有交点即可,所以 m 1  5 ,故选 B. 【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两圆的位置关系,考查数形结合思想,考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8)加工爆米花时,爆开且不糊的粒数的百分比称为“可食用率”.咋特定条件下,可食用率 (单位:分钟)满足的函数关系 p  at2  bt  c 验的数据.根据上述函数模型和实验数据,可以得到最佳加工时间为( p与加工 时间 t(a、b、 是常数),如图记录了三次实 c)(A)3.50分钟 (C) 4.00 分钟 (B)3.75分钟 (D) 4.25 分钟 【答案】B p【 解 析 】 由 图 形 可 知 , 三 点(3,0.7),(4,0.8),(5,0.5) 都 在 函 数 p  at2  bt  c 的图象上, 0.8 0.7 0.5 9a  3b  c  0.7 所以 16a  4b  c  0.8,解得 a  0.2,b  1.5,c  2 .25a  5b  c  0.5 O534t15 所以 p  0.2t2 1.5t  2  0.2(t  )2  ,当t  16 13 15 4=3.75时,p 取最大值,故选 B. 49第 10 页 共 17 页 【考点】本小题以实际应用为背景,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求解、二次函数的最值等基础知识, 考查同学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10 分) 二、填空题共 6小题,每小题 5分,共 30分。 (9)若 x  i i 1 2i x R ,则 x  .【答案】2 【解析】由题意知: xi 1  1 2i ,所以由复数相等的定义知 x  2 【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复数相等的定义、复数的运算,难度不大,复数是高考的重点,年年必考,熟 练复数的基础知识是解答好本类题目的关键. (10)设双曲线 C的两个焦点为  2,0 ,2,0 ,一个顶点式 1,0 ,则 C的方程为 .【答案】 x2  y2  1 【解析】由题意知: c  2,a  1,所以b2  c2  a2  1,又因为双曲线的焦点在 x 轴上,所以 C 的 方程为 x2  y2  1 【考点】本小题驻澳考查双曲线方程的求解、 a,b,c 的关系式,考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1)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最长棱的棱长为 【答案】 2 2 .【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一条侧棱垂直底面的三棱锥,底面为边长为 2 的等边三角形,棱锥 的高为 2,所以最长的棱长为 22  22  2 2 .【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立体几何的三视图,考查同学们的空间想象 2能力,考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12)在 ABC 中, a 1 ,b  2 ,cosC  ,则 c  ;124侧(左)视图 正(主)视图 11sin A  .15 8【答案】2, 俯视图 1【解析】由余弦定理得: c2  a2  b2  2abcosC  5  2 2 4,故 c  2 ;因为 44  4 1 2 2 2 7815 8cos A  ,所以sin A  .【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的知识,考查正弦定理,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等基础止水,属中低 档题目. 10 第 11 页 共 17 页 y 1 (13)若 x、y满足 x  y 1 0 ,则 z  3x  y 的最小值为 .x  y 1 0 【答案】1 【解析】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可知区域为三角形,平移直线 z  3x  y 可得,当直线经过 两条直线 y  1 x  y 1  0 的交点(0,1)时,z 取得最小值 1. 与【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在约束条件下的简单的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正确画图与平移直线是解答这类 问题的关键. (14)顾客请一位工艺师把 A B 、 两件玉石原料各制成一件工艺品,工艺师带一位徒弟完成这项任务, 每件颜料先由徒弟完成粗加工,再由工艺师进行精加工完成制作,两件工艺品都完成后交付顾客, 两件原料每道工序所需时间(单位:工作日)如下: 工序 时间 粗加工 精加工 原料 原料 原料 AB9615 21 则最短交货期为 【答案】42 工作日. 【解析】因为第一件进行粗加工时,工艺师什么都不能做,所以最短交货期为 6 15  21  42 天. 【考点】本小题以实际问题为背景,主要考查逻辑思维能力,考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解答题共 6小题,共 8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3 分) 已知 a是等差数列,满足 a1  3 ,a4 12,数列 b满足b  4 ,b4  20 , 且 b  a 为    n nn1n等比数列. (Ⅰ)求数列 a和b的通项公式;    nn(Ⅱ)求数列 b的前 n项和.   n(15)(共 13 分) 解:(Ⅰ) 设等差数列 a4  a1 12  3 a  n的公差为 ,由题意得 d  d 3 33所以 a  a  n 1 d  3n n1,2, .n1设等比数列 b  a 的公比为 n q , n11 第 12 页 共 17 页 b4  a4 20 12 4  3 由题意得 q3   8 ,解得 q  2 . b  a1 1所以b  a  b  a qn1  2n1 1  .nn1从而bn  3n  2n1 n 1,2, (Ⅱ)由⑴知bn  3n  2n1 n 1,2, .1 2n 1 2 3数列 3n 的前 n项和为 n n1 ,数列 2n1 的前 n项和为1×  2n 1 .23所以,数列 b的前 n项和为 n n1  2n 1 .  n2(16)(本小题 13 分) y6函数 f x 3sin 2x 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   y0(Ⅰ)写出 f x的最小正周期及图中 x0 、 y0 的值;   212 (Ⅱ)求 f x在区间  ,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  xxO0(16)(共 13 分) 解:(Ⅰ) f x的最小正周期为 π  7π x0  .6y0  3 πππ5π (Ⅱ) 因为x , ,所以 2x   ,0 .212 66ππ于是当 2x  0 ,即 x  时, f x取得最大值 0;   612 πππ当2x   ,即 x  时, f x取得最小值 3   .623(17)(本小题 14 分) E如 图 , 在 三 棱 柱ABC  A B C1 中 , 侧 棱 垂 直 于 底 面 , 11A1 C1 B1 AB  BC ,AA  AC  2 ,1EF、 分别为AC1 、 BC 的中点. 1(Ⅰ)求证:平面 ABE  平面 B BCC1 ;1(Ⅱ)求证:C1F// 平面 ABE ;ACFB12 第 13 页 共 17 页 (Ⅲ)求三棱锥 E  ABC 的体积. (17)(共 14 分) 解:(Ⅰ)在三棱柱 ABC  A B C1 中, BB  底面 ABC .111所以 BB  AB .1又因为 AB  BC .所以 AB  平面 B BCC1 .1所以平面 ABE  平面 B BCC1 .1(Ⅱ)取 AB 中点 因为 G,连结 EG ,FG .EC1 E,F分别是 AC1 , BC 的中点, A1 1B1 1所以 FG∥ AC ,且 FG  AC .,2因为 AC ∥ AC1 ,且 AC  AC1 11所以 FG∥EC1 ,且 FG  EC1 .ACGF所以四边形 FGEC1 为平行四边形. B所以C1F ∥EG .又因为 EG  平面 ABE 所以C1F ∥平面 ABE C1F  平面 ABE , , .(Ⅲ)因为 AA  AC  2 BC 1 AB  BC , ,, 1所以 AB  AC2  BC2  3 所以三棱锥 E  ABC 的体积 .113123V  S△ABC  AA   3 1 2  .133(18)(本小题 14 分) 从某校随机抽取 100 名学生,获得了他们一周课外阅读时间(单位:小时)的数据,整理得到数据 分组及频数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 13 第 14 页 共 17 页 组号 分组 频数 6频数 组距 b0,2 1234567892,4 4,6 6,8 817 22 25 12 6a8,10 10,12 12,14 14,16 2O 2 46 810 1214 16 18 阅读时间 16,18 2合计 100 (Ⅰ)从该校随机选取一名学生,试估计这名学生该周课外阅读时间少于 12小时的概率; (Ⅱ)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 a,b的值; (Ⅲ)假设同一组中的每个数据可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替,试估计样本中的 100名学生该周课外阅读 时间的平均数在第几组(只需写出结论) (18)(共 13 分) 解:(Ⅰ)根据频数分布表,100 名学生中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 12 小时的学生共有 6  2  2 10 名,所 以样本中的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少于 12 小时的频率是 10 1  0.9 .100 从该校随机选取一名学生,估计其课外阅读时间少于 12 小时的概率为 0.9 (Ⅱ)课外阅读时间落在组[4,6) 的有 17 人,频率为 0.17 ,所以 .频率 0.17 a   0.085 .组距 2课外阅读时间落在组[8,10) 的有 25 人,频率为 0.25 ,频率 0.25 所以b   0.125 .组距 2(Ⅲ)样本中的 100 名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平均数在第 4 组. (19)(本小题 14 分) 已知椭圆 C: x2  2y2  4 (Ⅰ)求椭圆 C 的离心率; .(Ⅱ)设 O 为原点,若点 A 在直线 y  2 ,点 B 在椭圆 C 上,且OA  OB ,求线段 AB 长度的最小值. (19)(共 14 分) 14 第 15 页 共 17 页 x2 y2 解:(Ⅰ)由题意,椭圆 所以 a2  4 C的标准方程为 1 .42.,b2  2 ,从而 c2  a2  b2  2 c22因此 a  2 (Ⅱ)设点 ,c  2 .故椭圆 C的离心率 e  .aA,B的坐标分别为 t ,2 ,x ,y ,其中 x0 ≠0  0  .0因为OA  OB ,  所以OAOB  0 ,2y0 即tx0  2y0  0 ,解得t   .x0 又x02  2y02  4 ,所以 22AB 2  x  t  y  2 002 2y 20   x   y  2 00×0 4y02 x02  x02  y02   4 2 4 x2 0  4  x02 2 x02   4 x02 x02 8×02  4 0 x2 ≤ 4 .02×02 8×02 因为 ≥ 4 0 x2 ≤ 4 ,且当 x02  4 时等号成立,所以 AB 2 ≥8 .02故线段 AB 长度的最小值为 2 2 .(20)(本小题 13 分)已知函数 f (x)  2×3 3x (Ⅰ)求 f (x) 在区间[2,1]上的最大值; .(Ⅱ)若过点 P(1,t) 存在 3 条直线与曲线 y  f (x) 相切,求 t 的取值范围; (Ⅲ)问过点 A(1,2), B(2,10),C(0,2)分别存在几条直线与曲线 y  f (x) 相切?(只需写出结论) (20)(共 13 分) 解:(Ⅰ) 由 f x 2×3  3x 得fx  6×2  3 .    22令fx  0 ,得 x     或x  .2222因为 f 2  10 ,f   2 ,f 2 ,f 1  1   2215 第 16 页 共 17 页 2所以 f x在区间 2,1 上的最大值为 f   2 .  2(Ⅱ) 设过点P 1,t 的直线与曲线 y  f x相切于点 x ,y ,  0  0则y0  2×03  3×0 ,且切线斜率为 k  6×02  3, 所以切线方程为 y  y  6×2  3 x  x ,0  00因此t  y  6×2  3 1 x .0  00整理得 4×03  6×02  t  3  0 .设g x  4×3  6×2  t  3,   则“过点 P 1,t 存在 3条直线与曲线 y  f x相切”等价于“ g x 有 3个不同零点”.     2g x12x 12x 12x x1 .  g x   与g x的情况如下:   (, (0,1) (1, x01g (x) 00↗g(x) t  3 t 1 ↘↗所以, g(0)  t  3 是 g(x) 的极大值, g(1)  t 1是 g(x) 的极小值. 当g(0)  t  3≤ 0 ,即 t ≤ 3时,此时 g(x) 在区间 ,1 和(1, ) 上分别至多有 1个零点, 所以 g(x) 至多有 2个零点. 当g(1)  t 1≥ 0,即 t ≥ 1时,此时 g(x) 在区间 (,0) 和0, 上分别至多有 1个零点, 所以 g(x) 至多有 2个零点. 当g 0  0   且g 1  0 ,即 3  t  1时,因为 g 1  t  7  0,g 2  t 11 0 ,所以 g x 分     别在区间 1,0 ,0,1 和1,2 上恰有 1个零点.由于 g x 在区间 ,0 和 1, 上单调,所以   g x 分别在区间 ,0 和1, 上恰有 1个零点.   综上可知,当过点 P 1,t 存在 3条直线与曲线 y  f x相切时,   t的取值范围是 3,1 .(Ⅲ) 过点A 1,2 存在 32条直线与曲线 y  f x相切;   过点 B 2,10 存在 条直线与曲线 y  f x相切;   过点C 0,2 存在 1条直线与曲线 y  f x相切.:   16 第 17 页 共 17 页 17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