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聊城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下载

精品解析:山东省聊城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28日






二 0二 0年全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选择题 1. 学习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后,老师设计如下概念图来表示动植物细胞结构之间的关系,图中阴影部分的内 容是(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⑥线粒体 ⑦液泡 A. B. D. ①⑤⑥⑦ ③④⑤⑥ ②③④⑥ ②③④⑤ C. B【答案】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的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细胞质内有叶绿体、液泡和线粒体。人体细胞 的结构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细胞质内有线粒体。 【详解】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属于植物细胞,细胞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细胞质 内有液泡和线粒体,但是没有叶绿体。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细胞质 内有线粒体。分析可知,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共同的结构,即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内容 是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⑥线粒体。故选 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人体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 2. 碘液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化学试剂,下列实验没用到碘液的是( )A. 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B.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C. 制作并观察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 D.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C【答案】 【解析】 【分析】 淀粉遇碘液变蓝,在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要用碘液染色;据此回答。 【详解】A.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滴加碘液进行染色,便于观察细胞内的细胞核, 因为细胞核内有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染色体,正确。 B.淀粉遇碘液变蓝色,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向试管内滴加碘液,检验淀粉是否存在,正确。 C.制作植物叶的临时切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叶片的结构时,不需要染色就可看清叶片的结构,错误。 D.玉米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所以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胚乳,也证 明胚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正确。 故选 C。 【点睛】掌握淀粉遇碘液变蓝这一特性是本题解题关键。 3.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一个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 200—300 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因为健康人骨髓 中的造血干细胞能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下图),这一过程称为( )A. 细胞分裂 B. 细胞癌变 C. 细胞生长 D. 细胞分化 D【答案】 【解析】 【分析】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详解】A.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一分为二,故 A 不符合题意。 B.细胞癌变的原因是致癌因子使细胞的原癌基因从抑制状态变为激活状态,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故 B 不符合题意。 C.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的增大,但细胞生长并不是无限的地生长,生长到一定时期细胞停止生长,故 C 不 符合题意。 D.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 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造血干细胞是指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 细胞前体细胞,最终分化生成新的血细胞,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分化,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4. 因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学习,丽丽同学尝试利用绿豆种子发豆芽。在下列外界条件中,丽丽不必考虑的是 )(A. 光 B. 水 C. 空气 D. 温度 A【答案】 【解析】 【分析】 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 件为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详解】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为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因此,丽丽利用绿豆种 子发豆芽时必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不必考虑的是光。故选 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5. 在生产生活中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下列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 农田被淹后及时排涝 C. 用粗糙的瓦盆养花 B. 把蔬菜、水果放到冰箱里冷藏 D. 农田土壤板结后及时松土 B【答案】 【解析】 【分析】 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受水 分、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增加二氧化 碳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 【详解】A.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而农田水淹后,土壤中的氧气过少,根无法呼吸;及时排涝, 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 B.将新鲜蔬果放冰箱储藏,降低温度,抑制蔬果的呼吸,以减少呼吸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与抑制植物 呼吸作用有关。 C.用粗糙的瓦盆养花可以通风透气,让根获得更多的氧气,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 D.农田土壤板结后及时松土,让根获得更多的氧气,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 故选 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某些现象。 6. 母亲怀胎十月,支起我们生命的起点,我们要常怀安恩之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我们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 B. 受精卵进行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后植入子宫内膜 C. 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D.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和脐带 D【答案】 【解析】 【分析】 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受精卵在女性的输卵管内形成,受精卵 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 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 8 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 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 40 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 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 【详解】A.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生长、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 统,进而形成胎儿,所以我们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正确。 B.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动到子宫 中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正确。 C.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子宫,正确。 D.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脐带是输送营养物质等的通道,而不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 质交换的场所,错误。 故选 D。 【点睛】掌握胚胎的发育过程、营养等是本题解题关键。 7. 图为心脏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体循环的途径:⑨→⑥→①→② B. ⑦和⑧,⑧和⑨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C. ②③内流静脉血,⑤⑦内流动脉血 D. 若扎紧④,从①向心脏灌水,水将从⑤流出 C【答案】 【解析】 【分析】 观图可知:①是上腔静脉、②是右心房、③是右心室、④是下腔静脉、⑤是主动脉、⑥是肺动脉、⑦是肺 静脉、⑧是左心房、⑨是左心室。 【详解】A.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 ,可见体循环的途径是:⑨左心室→⑤主动脉→①上腔静脉→②右心房,错误。 B.⑤主动脉与⑨左心室之间有动脉瓣;⑧左心房、⑨左心室之间有房室瓣。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 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错误。 C.②右心房、③右心室内流静脉血,⑤主动脉、⑦肺静脉内流动脉血,正确。 D.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如果进行灌流实验,将血管④扎住,由血管 ①灌水,水会从血管⑥肺动脉流出,错误。 故选 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路线。 8. 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多于二氧化碳含量 B. 通过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变为含营养物质丰富的动脉血 C. 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时,完成吸气过程 D. 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 B【答案】 【解析】 【分析】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 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 【详解】A.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约占 16%、氮气约占 78%,二氧化碳约占 4%,因此呼出的气体中氧气 含量多于二氧化碳含量,A 正确。 B.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因此通过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 换后,血液的变化是由含氧气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气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但是营养物质会 减少,B 错误。 C.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膈的顶部下降,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 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C 正确。 D.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D 正确。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道的结构特点以及气体交换的过程。 9. 图为健康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由①②④构成 B. 与①内液体相比,④内液体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C. 与①内液体相比,⑤内液体不含葡萄糖和无机盐 D. 与①内液体相比,③内液体尿素含量增加 B【答案】 【解析】 【分析】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 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 ①②③④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图中, 是入球小动脉, 是肾小球, 肾静脉, 是肾小囊, 是肾小 ⑤管。 A②④⑤【详解】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故错误。 AB.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 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比较原尿和血液的化学成分,原尿中 ①④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所以与 入球小动脉内血液相比, 肾小囊内原尿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 B血细胞,故 正确。 C.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 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 ⑤C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可见 肾小管内液体不含葡萄糖,故错误。 D.血液中尿素通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肾小囊内的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其中大部分的水,部分 ①无机盐,全部的葡萄糖回到血液,剩下的尿素,水、无机盐等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与 入球小动脉内 ③D血液相比, 肾静脉内液体尿素含量减少,故错误。 B故选 。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 10. 下列有关眼,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 听小骨可将鼓膜产生的震动传到内耳 B. C. 近视眼的人看远处物体时。物像落到视网膜前方,应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由远眺转为看书,晶状体的曲度由大变小 D. D【答案】 【解析】 【分析】 (1)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 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2)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 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的【详解】A.当听到巨大声响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 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 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A 正确。 B.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 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B 正确。 C.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戴凹 透镜加以矫正,C 正确。 D.视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大;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小。由远眺转为看书,晶状体的曲度由小变大, D 错误。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把握眼耳的结构以及听视觉的形成过程。 11. 图为缩手反射示意图,与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1 是感受器,能产生感觉 B. 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 5 是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组成 D. 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其神经中枢在脊髓 A【答案】 【解析】 【分析】 (1)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如图: 。①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②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围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 ③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 ④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 ⑤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 活动。 (2)图中结构:1 感受器、2 传入神经、3 神经中枢、4 传出神经、5 效应器。 【详解】A.1 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不能产生感觉,A 错误。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的进行必须保证反射弧的完整性,B 正确。 C.5 是效应器,由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C 正确。 D.简单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D 正确。 故选 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 12.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燕子在飞行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叙述中,与鸟产生大量 能量无关的是( )A. 心跳频率快,运输能力强 B. 气囊辅助呼吸,可获得充足氧气 D.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C. 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中空 C【答案】 【解析】 【分析】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体呈流线型;体表被羽,前肢特化为翼;骨坚而轻,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胸部 有高耸的龙骨突;胸肌发达,能为飞行提供动力;食量大消化快,直肠短不存粪便,以减轻体重;心脏四 腔;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详解】燕子属于鸟类,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中空, 减少飞行时的重量,与燕子产生大量能量无直接的关系。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可以获得更好的营养物质, 燕子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气囊辅助呼吸,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这样更多的氧气进入血液内,心跳频 率快,运输能力强,将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输到组织细胞,这样细胞内有机物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为 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故选 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13. 下表中关于甲和乙两类动物共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A甲乙共同特征 两侧对称 身体分节 变态发育 用肺呼吸 腔肠动物 线性动物 鱼扁形动物 环节动物 两栖动物 哺乳动物 BCD爬行动物 A. A B. B C. C D. D D【答案】 【解析】 【分析】 (1)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 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2)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 为口,后端为肛门。 (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 (4)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有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而体表有角质层是线形动物的特征。 (5)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 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 (6)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 其主要作用是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 (7)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 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8)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详解】A.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 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 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 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分析可知两者共同的特征是有口无肛门,故 A 错误。 B.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 口,后端为肛门。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有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而体表有角质层是线形动物的 特征。分析可知,两者共同的特征是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故 B 错误。 C.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其 主要作用是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 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分析可知,两者共同的特征是 生殖方式是卵生,身体有脊椎骨构成脊柱,体温不恒定,故 C 错误。 D.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 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 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分析可知,两者共同的特征是用肺呼吸,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不同动物类群的特征。 14. 不同类群的生物各有其特征,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B. 动物采食野果,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 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平衡 D. 蜜蜂采集花粉,有利于植物传粉 A【答案】 【解析】 【分析】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详解】A.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 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 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 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并不是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错 误。 B.动物采食野果,野果的种子可能会萌发成幼苗,所以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正确。 C.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人为 的大量捕杀某种有害动物或者随意引进某种有益动物,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正确。 的D.自然界中 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 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正确。 【点睛】理解掌握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15. 体育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投铅球比赛。关于投铅球动作的完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完成投掷铅球动作时,6 收缩 7 舒张 B. 投铅球动作的完成需要多组肌肉的配合 C. 3 内的滑液和 4 可以使关节更牢固 D. 投铅球动作的完成只有运动系统参与 B【答案】 【解析】 【分析】 图中 1 关节头、2 关节囊、3 关节腔、4 关节软骨、5 关节窝、6 肱二头肌、7 肱三头肌、8 前臂骨、9 肘关 节。 【详解】A.完成投掷铅球动作时是伸肘动作,6 肱二头肌舒张 7 肱三头肌收缩,A 错误。 B.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 能完成,B 正确。 C.2 关节囊,包围着整个关节,使关节更牢固,C 错误。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D 错误。 【点睛】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 用,才能完成。 16. 动物的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下列哪一项属于先天性行为的特征( )A. 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B. 动物越高等,先天性行为越复杂 C. 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D. 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C【答案】 【解析】 【分析】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 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 【详解】动物的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 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 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能够适应 复杂多变的环境,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故选 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17. 下图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用放大镜观察鸡卵,卵壳表面有很多小的凹陷 B. 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卵壳上有气孔 C. 将鸡卵的钝端敲出裂痕,除去卵壳和外壳膜后,看到的空腔⑦是气室 D. 卵黄表面中央的乳白色小圆点①是胎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D【答案】 【解析】 【分析】 图中①是胚盘,②是卵黄,③是系带,④是卵黄膜,⑤是卵壳,⑥是卵壳膜,⑦是气室,⑧是卵白。 【详解】A.卵壳表面有气孔,卵壳表面凹凸不平,放大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小,显微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大, 所以要观察“观察鸡卵结构”的实验中,为了能比较清楚地观察卵壳表面凹凸不平的特征用放大镜即可, 故 A 正确。 B.在卵壳上面有气孔,可以使气体进出,所以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故 B 正确。 C.将鸡卵的钝端敲出裂痕,除去卵壳和外壳膜后,有一个空腔,它是⑦气室,它的功能是为胚胎发育提供 氧气,故 C 正确。 D.鸟卵的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小白点是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 的部位,故 D 错误。 故选 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18. 下列生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 克隆羊多莉的出生 B. 花生种子萌发成幼苗 D. 马铃薯块茎发芽,移栽 C. 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 B【答案】 【解析】 【分析】 的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 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详解】克隆羊多莉的出生、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马铃薯块茎发芽,移栽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 结合,属于无性生殖;而花生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的 过程,属于有性生殖。 故选 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19. 下列有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B. 蝉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家蚕相同,属于有性生殖,完全变态发育 C. 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D. 所有的鸟卵在适宜的条件下都可以发育成雏鸟 A【答案】 【解析】 【分析】 (1)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方式;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 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明显,如蝗虫、家蚕;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了卵、若虫、成虫三个 时期,且若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如蝗虫和蝉。 (2)青蛙属于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3)鸟类属于体内受精、卵生。 【详解】A.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若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属于 不完全变态发育,A 正确。 B. 蝉的生殖发育方式与蝗虫相似,发育过程经过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 错 误。 C. 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体外受精,C 错误。 D. 受精后的鸟卵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发育成雏鸟,D 错误。 【点睛】本题考察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20. 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都是高茎豌豆,子一代 种子种下去,自花传粉,获得子二代(数量足够多)。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高茎是显性性状 B. 子一代的基因组成只有 1 种 D. 子二代中高茎:矮茎=3:1 C. 子二代的基因组成有 2 种 C【答案】 【解析】 【分析】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 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 现出来。 【详解】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就是一对相对性状;在子 一代中没有出现矮茎豌豆,说明矮茎是隐性性状,高茎是显性性状,故 A 正确。 BCD. 假设控制豌豆高茎与矮茎的基因是 D 与 d,则纯种的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 DD 和矮茎豌豆的基因组 成是 dd。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都是高茎豌豆,子一代种子种下去,自花传粉,获得 子二代,用遗传图解表示如下: 从遗传图解可以看出:子一代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 Dd;子二代的基因组成有 3 种:DD、Dd、dd,且高茎: 矮茎=3:1,故 BD 正确,C 错误。 故选 C。 【点睛】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 的图为染色体与 DNA 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1. )A. 正常人体的所有细胞中,③的数量全部为 23 对 B. 具有遗产效应的①的片断叫基因 C.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③的变化最明显 D. ③存在于细胞核中 A【答案】 【解析】 【分析】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 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 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 的片段叫做基因。图中,①是 DNA,②是蛋白质,③是染色体。 【详解】A.人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特定的,并且是成对,而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 一半,所以正常人体的体细胞中,③染色体的数量为 23 对,而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为 23 条,故 A 错 误。 B.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 DNA 分子,一个 DNA 分子上包含有 多个基因,基因是 DNA 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故 B 正确。 C.在细胞分裂中,细胞核中的③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先复制,然后平均分到两个子细 胞中去,新产生的子代细胞与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保持遗传的稳定性,故 C 正确。 D.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所以,③染色体存在于 细胞核中,故 D 正确。 故选 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染色体、DNA、基因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细胞分裂的过程。 22. 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说明变异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下列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 是( )A. 经太空育种形成的个大质优的太空椒 B. 袁隆平院士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 C. 染色体数目加倍、含糖量高的甜菜 D. 在水肥充足的环境中,培育出的籽粒饱满的玉米种子 D【答案】 【解析】 【分析】 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 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 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经太空育种形成的个大质优的太空椒,袁隆平院士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染色体数目加倍、含糖 量高的甜菜,均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 在水肥充足的环境中, 培育出的籽粒饱满的玉米种子,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故选 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变异的原因。 23. 为了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目前,科学家正在致力研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接种的疫苗和在抗体发生 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A.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C.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B. 抗原、特异性免疫 D. 抗体、特异性免疫 B【答案】 【解析】 【分析】 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 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 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 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详解】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 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免疫学的角度看,给人体接种的疫苗是抗 原。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 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所以给人体接种疫苗后,淋巴细胞会产生抵抗该抗原的抗体, 抗体具有特异性,给人体接种疫苗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是特异性免疫。故选 B。 【点睛】关键是掌握抗原和抗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4. 5 月下旬,聊城市初中学生全面复学。为了预防新冠肺炎。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日常防控措施;教室、宿 舍和食堂经常开窗通风、定期消毒并要求学生勤洗手;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安排适量体育活动,锻炼身 体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风、消毒、勤洗手属于控制传染源 B. 注射过流感疫苗的学生不会患新冠肺炎 C. 安排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 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答案】 【解析】 【分析】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流行不起来,所以传 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A.通风、消毒、勤洗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错误。 B.注射过流感疫苗的学生不会患流感,而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注射过流感疫苗,不起作用,错 误。 C.安排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正确。 D.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错误。 故选 C。 【点睛】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25. “关爱生命,健康生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遇到挫折时,可以通过听音乐、打球等方式缓解情绪 B. 大静脉出血时用手指压迫近心端止血 C. 遇到突然溺水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再拨打 120 呼救 D. 非处方药简称 OTC,用药之前不需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A【答案】 【解析】 【分析】 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急救方法有: 拨打“120:急救电话、人工呼吸。 【详解】A.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在 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可以通过听音乐、打球等方式缓解情绪,正确。 B.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脏。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 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手指压迫点应位于远心端,错误。 C. 遇到突然溺水者,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如进行人工呼吸, 错误。 D. 非处方药简称 OTC,用药之前也需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错误。 故选 A。 【点睛】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即解决题目,最好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救助他人。 非选择题 26. 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缺少分解者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鼠以草为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_____,图中与鼠有直接关系的食物链有_____________条。 (3)若此生态系统的土壤遭到有毒物质的污染,草和狐相比较,体内有毒物质较多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4)该食物网中,兔体内的物质和能量可以向___________________传递,所以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 是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和食物网传递的。 (5)该生态系统中,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将会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 草的数量又趋于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食物链 (7). 【答案】 减少 非生物部分 自动调节能力 营养 3狐狐和猫头鹰 (8).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 点是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 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 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营养级最高的消费者。 【详解】(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生物成 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缺少分解者和非 生物部分。 (2)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 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鼠以草为食,存在捕食关系,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图中与鼠有直接关系 的食物链有 3 条,分别是草→鼠→猫头鹰、草→鼠→狐、草→鼠→蛇→猫头鹰。 (3)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 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 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营养级最高的消费者。因此,若此生态系统的土壤遭到有毒物质 的污染,草和狐相比较,体内有毒物质较多的是狐,因其营养更高,体内蓄毒最多。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物质循环是往返循环。因此,该食物网中,兔体内的物质和能量可以向狐和猫头鹰传递,因为兔分别是构 成狐、猫头鹰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的。 (5)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超过一定的限度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因此,该生态系统中,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 将会减少,一段时间后,草的数量又趋于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食物链的结构特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特点,生 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生物的富集现象。 27. 图 1 是中共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图 2 是消化系统模式图,图 3 是小肠壁纵切图。请据图回答: (1)图 1 中最底层(E 层)事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该营养物质在图 2 消化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内被消化(填代号)。 (2)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 1 中_____________ 层食物(填代号)。 (3)“学生饮用牛奶”有利于中小学生的生长和发育,主要是因为牛奶中的_____________是构成人体细 胞的基本物质。 (4)图 2 中,[ ]____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_______不含有消化酶,但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 (5)图 3 中,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 ]____________,其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使小肠具有巨大的表 面积,小肠绒毛腔内含有丰富的[ ]____________,该管壁及绒毛壁都只有一层扁平的______________构成, 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1). (2). (3). (4). (5). (6). 胆汁 【答案】 淀粉(或糖类) ②⑦ D蛋白质 ④肝脏 (7). (8). (9). 上皮细胞 ①皱襞 ③毛细血管 【解析】 【分析】 图 1可知,平衡膳食宝塔的 E层中含糖类丰富的食物,D层含有维生素和无机盐丰富蔬菜的食物、水果类, C层和 B层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A层含有脂肪多的食物。图 2中可知:①唾液腺、②口腔、③食道、④ 肝脏、⑤胃、⑥胰腺、⑦小肠、⑧大肠、⑨肛门。图 3中可知,①皱襞,②小肠绒毛,③毛细血管。 【详解】(1)平衡膳食宝塔的 E层中含糖类丰富的食物,D层含有维生素和无机盐丰富蔬菜的食物、水果类, C层和 D层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A层含有脂肪多的食物。糖类在口腔内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 糖,麦芽糖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因此,图 1中最底层(E层)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 是淀粉(糖类),该营养物质在图 2消化道的②口腔、⑦小肠内被消化。 (2)维生素 C的作用是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缺乏维生 素 C会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平衡膳食宝塔中的 D层的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因此,某学生因偏食 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 1中 D层食物。 (3)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因此,“学生 饮用牛奶”有利于中小学生的生长和发育,主要是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4)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成人的肝脏重约 1.5kg,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分泌胆汁,胆 汁不含消化酶,具有乳化脂肪的功能。图 2中,④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有消化酶,但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 颗粒。 (5)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场所,这是因为小肠长约 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 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 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图 3中,小肠内表面 有许多环形的①皱襞,其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使小肠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小肠绒毛腔内含有丰富的③毛 细血管,该管壁及绒毛壁都只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合理膳食的原则,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作用,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食物的 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28. 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病毒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细菌、 大多数真菌和病毒一样,个体十分微小,必须借助一定的仪器才能观察其形态结构。下图中,图甲表示大 肠杆菌,图乙表示霉菌,图丙表示病毒。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据图回答。 (1)病毒个体十分微小,必须借助__________________才能观察到病毒的形态;病毒结构简单,由图丙中 ①______________和②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_____________在其他生 物的活细胞内。 (2)图甲和图乙两种生物的生殖方式不同,图乙是用______________繁殖的。 (3)图甲和图乙相比较,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图甲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肠杆菌和霉菌细胞内都没有_________________。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 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5). (2). (3). 【答案】 (4). 电子显微镜 (6). 蛋白质(或蛋白质外壳) 遗传物质(或内部的遗传物质) (8). 分解者 (7). 叶绿体 寄生 孢子 无成形的细胞核 【解析】 【分析】 (1)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 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 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2)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 DNA 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 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 核,没有叶绿体。 (3)图甲表示大肠杆菌,属于细菌;图乙表示霉菌,属于真菌;图丙表示病毒,其中①是蛋白质外壳,② 是遗传物质。 【详解】(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①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②遗传物质组成,个体微小,只能借助电子 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病毒不含叶绿体,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2)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 陷,形成两个子细胞。图甲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繁殖的方式是分裂生殖;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 进行繁殖。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长成新的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图 乙霉菌,属于真菌,用孢子繁殖。 (3)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 DNA 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图甲大肠杆菌(细菌)和图乙霉菌(真 菌)相比较,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图甲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大肠杆菌和霉菌的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因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都必须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 营养方式为异养。腐生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细菌、真菌能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 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 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点睛】了解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生殖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9. 地球上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从出现原始的生命到形成今天这样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 程。科学家们从分子生物学、解刨学、古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研究。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如图)。 据图回答; (1)仔细观察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将缺少的动植物类群补充完整。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物进化过程中,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 和哺乳类动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3)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4)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似程度,把生物 分成 7 个不同的等级。其中______________是分类的基本等级单位。 (5)根据科学家估计,地球上存在大约 500 万—1 亿种生物,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 _______________;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许多物种绝灭了,新的物种又不断形成。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_______________ 不断进化。 (1). (2). (3). (4). (5). 生理功能 (6). 【答案】 被子植物 基因的多样性 节肢动物 (8). 建立自然保护区 从水生到陆生 (9). 化石 (7). 种自然选择 【解析】 【分析】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 非常重要的证据。 【详解】(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图中 A 是植物类群 中的最高等、最复杂的一类,是被子植物;B 是无脊椎动物中最高等、最复杂的一类,是节肢动物。 (2)动物进化过程中,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 哺乳类动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说明生物从结构简单、离不开水环境逐渐进化到结构复杂、能够适应在 陆地环境中生活。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 (3)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非常重要的直接的证据,通过对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的研究,能够比较直 观地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和规律。 (4)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 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 7 个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其中种是分类的基本等级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5)不同种生物的基因有所不同,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也不尽相同,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 因库。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6)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 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趋势、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的分类单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知 识,注意识记知识。 30. 图乙表示“观察小于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二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根 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应该选择尾鳍色素______________的活小鱼。以利于观察。 (2)取出小鱼,用_____________的棉絮(或纱布)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露出口和尾部。 (3)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上,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等鱼安定后,将____________________盖在尾鳍上。 (4)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___________________倍显微镜进行观察。 (5)图二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图像,根据血管内的血流方向判断,血管 1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血管 3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管 2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 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8). (2). (3). (4). (5). (6). 静脉 (7). 【答案】 毛细血管 【解析】 【分析】 少浸湿(或湿) 载玻片 低动脉 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 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详解】(1)该实验应该选择尾鳍色素少的活小鱼,有利于显微镜内光线的透过,视野内亮度好,以利于 观察。 (2)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所以取出小鱼,用浸湿(或湿)的棉絮(或纱布) 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露出口和尾部。 (3)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上,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等鱼安定后,将载玻片盖在尾鳍上,这样可避免污 染载物台和物镜。 (4)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显微镜进行观察,视野较大,视野亮度高,有利于观察血管内血液的 流动情况。 (5)图二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图像,根据血管内的血流方向判断,血管 1 是动脉,是 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血管 3 是静脉,是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血管 2 是毛细血管,连接最小的动脉 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的血管。判断的依据是 红细胞单行通过,数量多,分布广泛,血液速度慢,管壁最薄, 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 称。 31.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天竺葵为实验材料,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实验步骤如下(说 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a. 将两支叶片大小、数量、生长状况相同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 将暗处理后的两支天竺葵进行如下处理(如图一),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从甲、乙两个装置中各 剪取一片大小相同的叶片,并标记为甲、乙; c. 脱色、漂洗、滴加碘液; d. 观察实验现象。 (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一乙装置的培养皿里应该放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脱色处理后叶片的颜色变为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三滴加碘液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甲叶片_________________,乙叶片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菜农若要提高大棚蔬菜的 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黄白 【答案】 (5). 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6). (7).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清水(或蒸馏水) 二氧化碳 (8). 色不变蓝 变蓝 适当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 (或增施有机肥) 【解析】 【分析】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 察颜色。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溶液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 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详解】(1)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 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是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避免对实验结果 的影响。 (2)图一中,氢氧化钠溶液把甲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吸收,甲装置中没有二氧化碳,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 乙装置中有二氧化碳,甲乙两装置不同的是二氧化碳,其它条件都相同,所以图一乙装置的培养皿里应该 放等量的清水(或蒸馏水),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二氧化碳。 (3)叶绿素易溶于酒精,在脱色这一步要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原因酒精燃点低,易燃,直接加热 酒精容易发生危险。图二脱色处理后叶片的颜色变为黄白色。 (4)图三滴加碘液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甲叶片不变蓝,因为装置内缺少二氧化碳,叶片不能进行光合 作用制造淀粉,乙叶片变蓝,因为装置内有二氧化碳,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溶液变成蓝 色,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5)通过(4)分析可知,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 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可知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 的效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因此,菜农若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提高二氧化碳 的浓度(或增施有机肥)。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对照实验的特点以及氢氧化钠的作用。 本试卷的题干 0635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