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辽宁省沈阳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22日






2021 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共 15.0 分) 1.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的溶液 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则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A. B. C. D. D【答案】 【解析】 A【详解】 、碱溶液呈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的溶液,也可能是盐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 不符号题意; B、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但混合物含有的元素可能是一种或一种以上,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气体中 只含氧元素,不符号题意;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也是均一、稳定的物质,但它不 是溶液,不符号题意; DD、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不变,则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符合题意。故选 。 2. 下列富含糖类的食品是 A. ①③ 【答案】 【解析】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② D【详解】玉米、大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物质;豆油中含有丰富的油脂;鱼中含有丰富的蛋 D白质。故选 。 3. A. B. C. D. 关于水的净化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采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硬水转变成软水 可以往自来水中加入胆矾作为絮凝剂 的用过滤 方法可以从食盐水中获得食盐 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是为了防止过滤时液体流速过慢 D【答案】 【解析】 A【详解】 、过滤不能除去可溶性钙、镁离子,不能将硬水转变成软水;故选项错误; BC、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中可以加入明矾作为絮凝剂,明矾可以吸附悬浮的杂质;故选项错误; 、过滤只能分离液体和不溶性固体,不能将可溶性氯化钠溶液分离成水和氯化钠;故选项错误; D、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是为了防止过滤时液体流速过慢;故选项正确; D故选: 。 4. 下列用途中,主要是由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用铜丝作导线 )A. B. 用干冰作制冷剂 C. 用氢气作燃料 D. 用金刚石裁玻璃 C【答案】 【解析】 A【详解】 、铜线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CD、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气体冷凝,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氢气作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的、用金刚石裁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 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故选 。 5. 有关燃烧与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会燃烧 隔绝氧气可以灭火 A. B. C. 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温度达可燃物着火点就能燃烧 D. B【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 A. 可燃物接触氧气,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会发生燃烧,故错误; B.因为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所以隔绝氧气能够灭火,故正确; C.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变,故错误; D.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温度 达可燃物着火点不一定燃烧,故错误。 故选:B。 6. A胡萝卜中富含的维生素 1 具有预防夜盲症、抗衰老和促进骨髓生长等功效,其化学式为 C20H30O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维生素 1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6 g AB. 维生素 1 分子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AC. 维生素 1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AD. 维生素 1 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0:30:1 C【答案】 【解析】 A【详解】 、维生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A, 不正确; 1220+30+16=286 1BCA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应该说,维生素 1 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不正确; 1220 A、维生素 1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 83.9%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86 130 286 16 100% 10.5% 100%  5.6% A,故维生素 1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86 C正确; (1220):30:16=120:15:8 DA、维生素 1 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D C , 不正确。故选 。 7. 硫酸氢钠是一种酸式盐,其水溶液显酸性。它的固体与过氧化钠粉末加热时发生如下反应: Δ2Na2O2 +2NaHSO4 2Na SO +2X+O ,则 X 的化学式为 242Na2S Na2SO4 A. B. C. D. NaOH Na D【答案】 【解析】 【分析】 Δ2Na O +2NaHSO2Na SO +2X+O 【详解】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可以知道反应后除 2X 外有 4 个 224242钠原子、2 个硫原子、10 个氧原子,而反应前有 6 个钠原子、2 个硫原子、12 个氧原子和 2 个氢原子,根 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可知,2X 中含有 2 个钠原子、2 个氧原子和 2 个氢原子,因此 X 化学 式为 NaOH。故选 D。 8.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苏打可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B. 活性炭疏松多孔可用于吸附水中杂质 C.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D. 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A【答案】 【解析】 A. 【详解】 小苏打(碳酸氢钠)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苏打 是碳酸钠的俗称,碱性强,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符合题意; B. C. D. 活性炭疏松多孔,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附水中色素异味,不符合题意;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焊接金属或食品包装袋内的保护气,不符合题意; 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不能干燥氨气,不符合题意。 A故选 。 9. A. B. C. D. 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用 MnO 2 作催化剂 2 和空气三瓶无色气体 50 10%NaCl 溶液 O2CO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 5NaCl 50mL 倒入 将克水中溶解,配得 克的D【答案】 【解析】 A【详解】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 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故正确。 BCMnO 2 作催化剂,故正确。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为加快速率,可以加 、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无明显变化为空气,伸入瓶中会燃得更旺为氧气,伸入瓶中会熄灭为二氧化碳,此 方法能鉴别,故正确。 5g 100% 10% ,D5NaCl 50mL NaCl 水中溶解,配得 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将克倒入 5g  50mL×1.0g/mL 故错误。 D故选: 。 pH 12 10. 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 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2 Na Ca Cl A. C. CO2 B. NH4 NO CO2 、、、、、、、、K333SO2 D. NO 2 2 K 、、、、Cl Na Cl Ba Ba 43D【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解:pH 为 12 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O H CO2 2 A、 B、 C、 、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a 3NH 与碱性溶液中的 能结合成水和氨气,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O H 4SO2 2 、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a 4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1. 有一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液甲,在一定温度下,经历如下变化: 蒸发10g水 蒸发10g水   溶液甲 溶液乙 溶液丙 无晶体析出 析出3克晶体 据此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30g/100g A. 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 水10g 3g B. 溶液丙再蒸发 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 C. 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溶液乙和溶液丙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答案】 【解析】 10g 【分析】第一次蒸发 水,没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饱和。 10g 10 3克水,结果析出 克甲,说明水恰好 10g 若第一次蒸发 溶解甲晶体等于 水恰好形成的是饱和溶液,第二次温蒸发掉 3g ;10g 10 3克水,结果析出 克甲,需要先蒸发一部 若第一次蒸发 水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则第二次温蒸发掉 10g 3g 10 水中溶解的晶体的质量大于 ,故第三次仍蒸发掉 分水形成饱和溶液,再蒸发水才能析出晶体,说明 3g 克水,析出的晶体的质量大于 。A【详解】 、由上述分析,无法确定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B10g 10g 水,第三次恒温蒸发 3g 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或等于 ,故选项说法错误; 、溶液丙再蒸发 C、溶液乙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若溶液乙是饱和溶液,溶液丙为饱和溶液,则液乙和溶液丙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D故选 。 12. 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事实 结论 ABCD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某物质可以导电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 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也一定为 66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CO 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 2 和 H O 2CH该物质一定由 、、 三种元素组成 OA. A B. B C. C D. D C【答案】 【解析】 AB【详解】 、空气中含有氧气,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错误; 、某些溶液也具有良好的导 C6电性,例如氯化钠溶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选项错误; 、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该原子核外电子数 6DCO HO 也一定为 ,故选项正确; 、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2 和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一 2CHO定含有 、 元素,可能含有元素,故选项错误,故选 。 C13. 下列是火柴头中含有的四种物质,火柴点燃时会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已知这种气体会污染空气,生 成这种有害物质的是 A. B. C. D. 硫二氧化锰 氯酸钾 红磷 D【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A、二氧化锰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 B、氯酸钾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会污染空气,形成酸雨, 故选项正确; 故选:D。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37.0 分) 14. 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因他们研制出锂电池。 (1)“无‘锂’不走天下”,锂电池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6.941g A.锂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B.锂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3 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2)锂被誉“21 世纪的能源金属”,是世界上最轻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 去”)电子,锂离子化学符号为______。 (3)锂是一种比铁活泼的金属。锂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反应。 MnO 2Li  O 2 Li2O 2 ,二氧化锰是反应中的______(填“反应物”、 (4)高性能锂空气电池的反应原理: “生成物”或“催化剂”)。 2(5)扬州纯电动公交车使用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磷酸亚铁锂中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______,锂、铁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到 0.1%)。 (6)储氢材料也会用到锂,氢化锂(LiH)可用于储存氢气,氢化锂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LiOH)和一 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Li ①. ②. ③. ④. 2Li  H2SO4  Li2SO4  H2  ⑩. LiH  H2O  LiOH  H2  ⑤. 置换 【答案】 ⑥. B失去 ⑧. ⑦. ⑨. 35.4% 催化剂 1:4 1:8 【解析】 【分析】 【详解】(1)A、锂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6.941,单位是 1,不是“g”,此选项错误; B、根据锂原子原子结构图可知,锂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3,此选项正确; 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中储存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此选项错误; 故填:B。 (2)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锂离子,其化学 符号为  ;故分别填:失去; 。Li Li 2Li  H SO Li SO H  (3)锂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锂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 24242符合“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特征,故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故 2Li  H SO Li SO H  分别填: ;置换。 24242MnO 2Li  O 2 Li2O 2 ,二氧化锰标注在反应条件上,故二氧化 的(4)根据高性能锂空气电池 反应原理: 2锰是反应中的催化剂;故填:催化剂。 (5)根据磷酸亚铁锂的化学式 LiFePO4 可知,磷酸亚铁锂中非金属元素是磷元素和氧元素,其原子个数比 (17):(156)=1:8 为 1:4,锂、铁元素的质量比为: ,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61 100%  35.4% 。故分别填:1:4;1:8;35.4%。 71 561 311164 (6)氢化锂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LiOH)和一种可燃性气体,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 有锂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则生成的可燃性气体是氢气,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LiH  H O  LiOH  H  LiH  H O  LiOH  H  ;故填: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工艺的主要 流程如下: 。222215. (1) (2) 合成塔中的反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进行,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上述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_____ 填字母序号 。 B. C. 原子种类 A.元素种类 分子种类 (3) (4) 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H2 N2 NH3 物质 沸点 /℃(1.01×105 Pa) –252 –195.8 –33.35 1.01×105 Pa (NH ) 从它的反应物氮气和氢气的混合物中分离开来,最适宜 3在时,要将工业合成氨的产物氨气 ℃≤ T ℃<________ 。 的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_ ①. N2+3H2 2NH3 ②. B ③. N H、2④. -195.8℃ ⑤. -33.35℃ 【答案】 2【解析】 (1) N2+3H2 合 成 塔 中 的 反 应 在 高 温 、 高 压 、 催 化 剂 条 件 下 进 行 , 其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 详 解 】 高温,高压,催化剂 2NH3 (2) B. 上述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分子种类,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 。(3) 的划分,原子的重新组合。 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NH、(4) 。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要将 22(NH ) 工业合成氨的产物氨气 从它的反应物氮气和氢气的混合物中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 3-195.8℃ ≤ T -33.35℃ ,利用液体物质沸点不同分离。 <∶点睛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划分,原子的重新组合,分子种类一定会变化,原子种类和数量一定不会变 化。 16. 金属用途广泛,其结构和性质等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______ (1)如图 1 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原子的质子数为 13 。B.在化合物中铝通常显 价3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铝可作导线是由于它具有良好 导电性 (2)向 AgNO3、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并充分反应,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______ 的①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后,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往滤渣中加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滤渣中一定有的是 ______ ______ 。______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一定不含有的溶质是 。______ (3)如图 2 是工业炼铁示意图。其中,焦炭的作用是燃烧提供能量和 ______ ;有铁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Zn+2AgNO =2Ag+ZnNO ①. ②. ③. ④. 硝酸锌 ⑤. 【答案】 C3 2 锌、银和铜 3高温 Fe2O3 +3CO ⑦. 2Fe+3CO2 ⑥. 硝酸铜和硝酸银 制取 CO 【解析】 【分析】 1A【详解】( ) 、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故正确; B.铝原子最外层有 3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 3 个电子,所以在化合物中铝通常显 价, 3 故正确; 的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 金属元素,故错误; D.铝可作导线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正确。 故填:C;    2 ① (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 氢铜 银,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 如果锌还未完全反应,则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故一定发生的是: Zn  2AgNO  2Ag  Zn(NO ) ;33 2 ②往滤渣中加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锌有剩余,则硝酸银中的银、硝酸铜中的铜已被完全置换出来, 滤渣中有锌、银和铜; 滤液中存在硝酸锌,不含硝酸铜和硝酸银;故填:锌、银和铜;硝酸锌;硝酸铜和硝酸银; 3( )因为焦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给炼铁提供热量,同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一氧化碳,所以还可制取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再作为炼铁的还原剂;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制取 CO; 高温 Fe2O3  3CO 2Fe  3CO2 。17. 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出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 (1) 30℃ 时,打开活塞,盛有水的试管中有气泡均匀逸出,白磷未燃烧,关 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 闭活塞。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 45℃ 时,再次打开活塞,白磷在水里燃烧。常言道,水火不相容,水能灭火 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 的原因是__________,而本实验中白磷在水里还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 (4) A本实验装置的 部分还可以用于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 油类物质燃烧不能用水灭火,原因是油比水轻,油会浮在水面上,用水灭火还会增大油与________的接 触面积,使燃烧更旺。 MnO2 2  ①. ②. 2H2O 2H2O+O2↑ ③.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答案】 白磷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④. ⑤. ⑥. CaCO3+ 到着火点以下 白磷的温度达到它的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 二氧化碳或氢气 2HCl ==CaCl +H O+CO ↑ Zn+2HCl=ZnCl +H ↑ Zn+ H SO =ZnSO +H ↑ ⑦. 空气或氧气 ,或222222442【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燃烧条件和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1) 30℃ ,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白磷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锥形瓶内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 温度计显示 2H OMnO 2HO+O ↑ 用下反应能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化学方程式是: (2) 。22222水汽化吸热,水能灭火的原因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白磷在水里还能够燃烧是因为白磷的 温度达到它的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 (3) A本实验装置的 部分是固液常温型制气体的发生装置,还可制取二氧化碳或氢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aCO3 + 2HCl ==CaCl +H O + CO ↑ Zn+2HCl==ZnCl +H ↑ Zn+ H2SO4 == ZnSO4 + H2↑ ,或22222(4) 油类物质燃烧不能用水灭火,原因是油比水轻,油会浮在水面上,用水灭火还会增大油与空气或氧气的 接触面积,使燃烧更旺。 点睛: 只要满足燃烧的条件,物质就可以燃烧。 18. 某同学在实验室里用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发现大试管已破裂,请你帮他分析 造成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写出三条即可) ②③【答案】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试管外壁有水滴; 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解析】 【详解】根据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试管破裂可能 是由于试管受热不均匀,也可能是在高温时突然冷却等引起的。如试管没有预热,就直接加热会造成试管 受热不均匀;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实验完毕先停止加热再拿出水槽中的导管,这些都会导致水回流,试 管破裂。 【点睛】根据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3.0 分) 19. 加热碳酸氢铵时闻到了刺激性气味,引起了同学们对氨气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一 探究性质与变化 【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 (1) _____ 。实验一中的现象是 (2) ①实验二中先滴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再滴入浓盐酸。滴入浓盐酸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集气瓶中从下 ②_____( )写一点 。 至上出现白烟, 【实验结论】 (3) _____ _____( 。宏观上,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的角度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写 微观上,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 )一点 。 【反思与评价】 (4) _____( )写一点 。 实验二避免了实验一的不足,改进后的优点有 ()二 验证氨气中氮、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查阅资料】 (5) 2NH +3CuO 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 3X+N +3H O_____ X, 的化学式是。 322(【设计方案】如图所示: 假定氮气被完全吸收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AB C 充分反应后,测得 、、 三个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ABC装置 数据 4.8g 6.0g 2.8g 增加了 减少了 增加了 (6) ABC甲同学利用 、、 三组装置所提供的数据,乙同学利用 、 两组装置所提供的数据,计算出的氮、氢 B C _____ 元素的质量比都与理论值明显不符,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7) AC若用 、 两组装置所提供的数据计算,与理论值是否相符?写出简单的计算过程证明你的结论 _____ 。()三 探究用途与制法 (8) (NH ) SO 在一定条件下,可用氮气和氢气制得氨气。工业上常用氨气生产氮肥 4,施肥时,要避免与之混 4 2 _____( )填序号 。 用的是 AB ( .草木灰 主要成分是 K CO ) .硝酸钾 23CD.熟石灰 .氯化钾 (9) (NH ) SO KCl KCl _____ 的操作方法是 。 工业上生产的 4 中常常混有少量 ,检验其是否含有 4 2 ①. B②. ③. 【答案】 运动的;浓氨水具有挥发性等 ⑦. 烧杯 中酚酞溶液变红色 浸有酚酞溶液的纱布条红色消失 是在不断地 浓硫酸吸收了未反应的氨气,导致氢 14:3 ④. ⑤. Cu ⑥. 节约药品 ⑧. 元素的质量分数偏大 4.8g 与理论值相符 氨气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氧化铜中氧 ,则氢元素的质量为 ⑨. BC ⑩. 4.8g 1:8 元素的质量为 ,则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2.8g 2.8g ,水中氢元素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0.6g C ; 中增加了 2.8g:0.6g=14:3 ;则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则氮元素的质量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硝酸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银溶液 【解析】 1B【详解】(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遇到酚酞,能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故实验一中的现象是烧杯中酚酞 溶液变红色。 2( )浓氨水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出现白烟现象,向集气瓶中滴浓氨水时,浸有酚酞的白纱布变为红 色,再滴入浓盐酸时,浓盐酸与浓氨水反应,浸有酚酞的白纱布红色消失。 3( )从微观而言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从宏观来讲,浓氨水和浓盐酸挥发,浸有酚酞的白纱布先变为红色, 后变为无色。 42( )实验的明显优点是节约药品。 5( )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2NH +3CuO 3X+N +3H O ,反应物中氮、氢、 322263326铜、氧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是 、、 、 ,生成物中氮、氢、铜、氧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是、 、 、 , 033X Cu 3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中含有个铜原子,故 的化学式为。 6B( )装置中的硫酸可以与氨气反应,使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偏大,故氮、氢元素的质量比都与理论值明显 不符。 7( )氨气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4:3 4.8g ;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0.6g ,则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2.8g ,则氮元素的质量为 4.8g 2.8g 1:8 C,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则氢元素的质量为 ; 中增加了 2.8g:0.6g=14:3 ,故测量值与理论值相符。 ;则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8AB( )氨态氮肥遇到碱性物质易反应放出氨气。 、硝酸钾显中性,不与硫酸铵反应,故可以混合使用; 、 C草木灰是碳酸钾,显碱性,可以与氨态氮肥反应,故不能混合使用; 、熟石灰是碱,不能与氨态氮肥混合 BC D使用、 、氯化钾显中性,可以与氨态氮肥混合使用;故选 。9( )工业上生产的 (NH ) SO KCl KCl ,检验其是否含有 的操作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4 中常常混有少量 4 2 加水溶解,滴加硝酸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银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有氯化钾。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