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黑龙江省伊春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22日






2021 年黑龙江省伊春市中考化学试卷 1. A.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D. 干冰升华 海水晒盐 C. 蔗糖溶解于水 葡萄酿酒 D【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A、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海水晒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蔗糖溶解于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葡萄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单质:氧气 水 B. 氧化物:二氧化锰 氯化钾 D. 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空气 C. 碱: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C【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A、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 A 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钾中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 B 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均属于碱,故 C 符合题意; D、五氧化二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化合物是由两种物质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 3. 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取用固体药品 A. B.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稀释浓硫酸 D. 滴加少量液体药品 B【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A.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 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 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 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 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4. 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不一致的是 A. 碳酸钠、Na2CO3、纯碱 B. 乙醇、C2H5OH、酒精 C. 氧化钙、CaO、消石灰 D. 氢氧化钠、NaOH、烧碱 C【答案】 【解析】 ANa CO 2【详解】 、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化学式为: 3,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一致,不符合题意; ,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一致,不符合题意; CaO BCC H OH 2 5 、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 、氧化钙俗称生石灰,化学式为: ,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不一致, 符合题意; DNaOH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化学式为: ,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一致,不符合题意。 C故选 。 5.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氢气有可燃性,可作高能燃料 A. B. 石墨很软,可作干电池的电极 C.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充入食品包装防腐 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D. B【答案】 【解析】 【详解】A、氢气有可燃性,且热值高,所以氢气可作高能燃料,故 A 选项正确; B、石墨质软灰黑,可用于铅笔芯,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作干电池的电极,故 B 选项错误;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充入食品包装防腐,故 C 选项正确; D、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故 D 选项正确。 故选 B。 6. 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液化石油气压缩到钢瓶中一一分子体积变小 B. 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一一分子在不停的运动中 C.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一一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水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一一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A【答案】 【解析】 A【详解】 、液化石油气压缩到钢瓶中一一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不是分子变小,微观解释错误; BC、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一一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中,微观解释正确;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一一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微观解释 正确; D、水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一一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微观解释正确。 A故选 。 7. 下面是某同学学习笔记中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打开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A. 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 向稀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D. D【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无明显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向稀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溶 液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闻到刺激性气味,故选项说法正 确。 故选:D。 8.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镉属于金属元素 B. 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12.4g D. 镉原子核内有 48 个质子 C. 镉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 B【答案】 【解析】 A“”【详解】 、由钅 字旁可知,镉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 “1”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 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常 112.4 ,符合题意; 省略不写,故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C=5、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镉原子核外有个电子层,位于期表中第五周期,不符合题意; D48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故镉原子核内有 个质子,不符合题意。 B故选 。 9.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此反应涉及四种化合物 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改变 C.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甲物质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D. B【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和水,该反应的 一定条件 2CO+4H C H OH+H O ;2 52 方程式是: 2A.一氧化碳是由 C、O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乙醇是 由 C、H、O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水是由 H、O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此反应涉 及三种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有氢气单质参加反应,氢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分子的模型图可知,甲物质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0. “艾叶香,香满堂;粽子香,香厨房。”据研究,粽子的香味来源于粽叶中含有的对乙烯基苯酚(化学 式为 C8H8O),下列有关对乙烯基苯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乙烯基苯酚由三种元素组成 B. 对乙烯基苯酚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是氢元素 C. 对乙烯基苯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8:8:1 D. 对乙烯基苯酚由 8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1 个氧原子构成 A【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A、物质由元素组成,对乙烯基苯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选项说法正确; B、对乙烯基苯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8):(16×1) =12:1:2,所以对乙烯基苯酚中质量 分数最高的是碳元素,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选项 B 可知,对乙烯基苯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2,选项说法不正确; D、对乙烯基苯酚由对乙烯基苯酚分子构成,1个对乙烯基苯酚分子由 8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1 个氧原 子构成,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A。 11. 小强随父亲到自家农田中,发现大豆叶片边缘发黄,茎秆细弱,小强应建议父亲施用的化肥是 A. NH4NO3 B. Ca(H2PO4)2 C. KNO3 D. CO(NH2)2 C【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大豆叶片边缘发黄,茎秆细弱,说明土壤缺乏氮、钾元素,应施用含氮和钾元素的化肥。 A、NH4NO3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 A 错误; B、Ca(H2PO4)2 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 B 错误; C、KNO3 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 C 正确; D、CO(NH2)2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 D 错误。 故选:C。 12. 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除我们熟知的性质之外,铝还可以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X↑,X 的化学式是 A. O2 B. H2 C. Al2O3 D. Al(OH)3 B【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铝、钠、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2、2、6、4,反应后的生成物 中铝、钠、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2、2、0、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说明 3X 中含有 6 个氢原子,每个 X 分子由 2 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H2。 13.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知识点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环境 ①人体缺乏维生素 A 会引起夜盲症 ①焚烧秸秆不会造成环境 污染 ②禁止食用甲醛溶液 浸泡过的海产品 ③食用霉变的花生对 人体有害 ②使用脱硫煤可有效解决 酸雨问题 ③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 放会造成水污染 C.化学与农业 D.化学与生活 ①用铁桶配制农药波 尔多液 ①加油站应禁止烟火 ②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 ③涤纶、羊毛、腈纶都属于 合成纤维 ②农业上采用喷灌和 滴灌可节约用水 ③过量使用化肥会造 成土壤污染 A. A B. B C. C D. D A【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A.人体缺乏维生素 A 会引起夜盲症,甲醛有毒,所以禁止食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霉变的 花生含有黄曲霉毒素,所以食用霉变的花生对人体有害,故 A 正确; B.焚烧秸秆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所以焚烧秸秆会造成环境污染,使用脱硫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所以使用脱硫煤可有效解决酸雨问题,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会造成水污染,故 B 错误; C.铁能和波尔多液中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所以不能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农业上采用 喷灌和滴灌可节约用水,过量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污染,故 C 错误; D.加油站周围存在可燃性的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加油站应禁止烟火,碳素墨水化学性质不 活泼,所以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羊毛属于天然材料,而涤纶、腈纶都属于合成纤维,故 D 错误。 故选:A。 14.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倾倒液体药品时,细口瓶上的标签应朝向手心 B. 粗盐提纯实验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C.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D【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要对准手心,以防止腐蚀标签, 故选项说法正确。 B.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说法正确。 C.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以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不能开始收集,因为开始排出的气体是空气,待导管口气 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否则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而造成不纯,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5. 密闭容器中有 M、N、P、Q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关 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MNPQ反应前质量 18 1232 /g 反应后质量 待测 26 212 /g A. 物质 P 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待测数值是 5 D. 在此反应中 N 与 Q 的质量比 4:5 C【答案】 【解析】 M【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反应后 的待测值为: 18g+1g+2g+32g-26g-2g-12g=13g ;N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 的质量增加了 26g-1g=25g ,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 25g ;同理可以确 PQ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 定32g-12g=20g 18g-13g=5g MM,的质量减少, 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 。【详解】A、P 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待测数值是 13,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 M 和 Q,生成物是 N,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此反应中 N 与 Q 的质量比 25g:20g=5:4,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此类题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的相关计算,一般分三步完成: 12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未知的值; 、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 、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变化,求出反应物反应的质量和生成物生成的质量,即减少的质量和增加的 质量。 再根据上述信息确定每个选项的正误。 16. A.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NO- B. D. NH NO- CO2- 2+ +-+Fe 、Ag 、Cl 、 H 、 、、3334C. CO2- 、OH- 3NO- +2+ +2+ -K 、Ca 、 Na 、Mg 、Cl 、 3D【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A.Ag+、Cl-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且含有 Fe2+的溶液是浅绿色的,故选项 错误。 CO2- B.H+与 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3CO2- 2+ C.Ca 与 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故选项错误。 3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7.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酒精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所以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 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C. 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 D.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D 【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A.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酒精溶液是无色透明的,但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透明的,如硫酸铜溶 液显蓝色,故选项推理错误。 B.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 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故选项推理正确。 C.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但盐中不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如硝酸铵,故选项推理错误。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BD。 18.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B除去 CO 中的 CO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 CuO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洗涤、干燥 除去铁粉中的铜粉 鉴别 CaCO3、NaOH、NH4NO3 固 分别取样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观察 CD体现象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 BaCl2 溶液,过 除去 KC1 溶液中的少量的 K2CO3 滤A. A B. B C. C D. D C【答案】 【解析】 ACuO ,想保留的物质一氧化碳 【详解】 、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加热时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将气体通过灼热的 反应了,错误; BC、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想保留的物质铁和稀硫酸反应了,错误; 、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温度降低,能鉴别,正确; DBaCl 2 溶液,引入新杂质氯化钡,错误。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 C故选 。 19. A.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B. C. D. 向 NaOH 和 BaCl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答案】 【解析】 【详解】A、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根据反反应方程式计算可知: Mg +2HCl= MgCl2 +H2  Fe + 2HCl= FeCl2 +H2  24 256 2a2a 24 a2a 56 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大,且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反应速率比铁快,故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 NaOH BaCl B、向 和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出的氢离子与碱电离 出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故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水的同时,硫酸根和钡离子反应生成沉淀,故图 像错误,符合题意; CpH 7大于 ,当溶液呈酸性时 pH 7 值小于 ,故图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当溶液呈碱性时 像正确,选项不符合题意; D、高温煅烧石灰石,反应后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0. 某不纯的 K2CO3 样品中,可能含有 NaCl、Na2CO3、CuSO4 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 13.8g 样品,向其中 加入 100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生成 4.4g 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样品中一定没有 CuSO4 B. 样品中一定没有 NaCl C. 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7.3% D. 该样品组成有两种可能 AC 【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得到无色溶液可排除硫酸铜,故正确。 B、样品若全是一种固体,则可以分别为碳酸钾、碳酸钠,则生成 4.4g 二氧化碳需要两种固体质量分别为 a、b。 K2CO3  2HCl2KClCO2  H2O 138 44 a4.4g 138 aa=13.8g 44 4.4g Na2CO3  2HCl2NaClCO2  H2O 138 44 b4.4g 106 bb=10.6g 44 4.4g 产生相同质量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质量是 10.6g,而此时碳酸钾正好为 13.8g,而碳酸钾又是不纯的,所 以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和碳酸钠,故 B 错误。 C、根据 B 中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盐酸与二氧化碳都是满足一定数量关系,即表示为 2HCl~CO2,所以反 应的质量比是一定的,设需要盐酸质量为 m, 2HCl~CO2 73 44 m4.4g 73 mm=7 3g 44 4.4g 7.3g 100%  7.3% 因此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故 C 正确。 100g D、根据 B 中计算可知,固体一定含碳酸钾、氯化钠、碳酸钠,故 D 错误。 故选:AC。 21. 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磷原子________;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 (3)两个铁离子________。 3+ ①. ②. ③. 2Fe 【答案】 【解析】 【分析】 3P N2 【详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 应的数字,所以三个磷原子表示为 3P。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氮气的化学式为 N2。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 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单位电荷时,1 要省略,表示多个离子需要在离子符号前面添加适当的数字, 所以两个铁离子表示为 2Fe3+。 22.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应做好防控,才能保障生命健康和生产生活正常秩序。 (1)戴口罩是有效防护措施之一、医用外科口罩所用材料(如图所示),其中聚乙烯材料、聚丙烯材料属于 ________有机高分子材料(填“天然”或“合成”)。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患者临床营养膳食指导建议》指出:患者摄入充足蛋白质可提高免疫力。下 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瘦肉 B.蔬菜 C.奶类 D.玉米 (3)生活中常用 84 消毒液进行环境消毒。84 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化学式为 NaClO),次氯酸钠中 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通常盛放 84 消毒液的容器是一种具有链状结构的塑料,这种材料具有____(填“热 塑性”或“热固性”)。塑料、制品随意丢弃会带来“白色污染”,_____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答一点即可)。 ①. ②. ③. ④. ⑤.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或减少使用不必 【答案】 合成 AC +1 热塑性 要的塑料制品、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原料) 【解析】 【分析】 【详解】(1)聚乙烯材料、聚丙烯材质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2)瘦肉、奶类富含蛋白质,蔬菜中富含维生素,玉米中富含淀粉,故填:AC; (3)NaClO 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具有链状结构的塑料,具有热塑性,所以通常盛放 84 消毒液的容器是一种具有链状结构的塑料,这种 材料具有热塑性;废弃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因此回收各种废弃塑料(或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重 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原料)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23. 在厨房中,既能制作精美食物,又能学习化学知识。 (1)厨房中有食盐、食醋、小苏打、加铁酱油等物质,其中______(写化学式)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 的主要成分之一;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铁属于人体所需的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2)放置的铁锅出现锈蚀,主要是铁与______发生化学反应所致。 (3)在厨房中,天然气逐渐替代了煤气,天然气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主要成 分(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时,洗洁精使油污分散在水中,且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便于洗涤。洗洁精 在此过程中起______作用。 点燃 CH4 +2O2 ⑤. CO2 +2H2O ①. ②. ③. ④. 不可再生 【答案】 NaHCO3 微量 氧气和水 ⑥. 乳化 【解析】 【详解】(1)小苏打碳酸氢钠 NaHCO3 受热易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糕点疏松,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 的主要成分之一;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铁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2)放置的铁锅出现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所致。 (3)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点燃 CH4 +2O2 CO +2H O 。2 2 (4)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时,洗洁精使油污分散在水中,且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便于洗涤,洗洁精 在此过程中起乳化作用。 24. 请根据图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__℃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在 t2℃时,向盛有 25g 甲物质的烧杯中加入 50g 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3)若乙物质中混有少量甲物质,最好采用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4)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 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 ①. ②. ③. ④. 乙>甲>丙 【答案】 【解析】 【分析】 t1 62.5 蒸发结晶 【详解】(1)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 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在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25g,所以向盛有 25g 甲物质的烧杯中加入 50g 水,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 12.5g 的晶体,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62.5g。 (3)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若乙物质中混有少量 甲物质,最好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4)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 降温至 t1℃,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 t2℃时 的溶解度计算,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25. 向 AgNO3 和 Fe(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Zn 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渣中一 定含有______(化学式),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化学式),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①. ②. ③. Zn+Fe(NO3)2=Zn(NO3)2+ Fe 【答案】 【解析】 【分析】 Ag Zn(NO3)2 【详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Zn﹥Fe﹥Ag,向 AgNO3 和 Fe(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Zn 粉,首先 发生的是 Zn 和 AgNO3 反应,如果 AgNO3 全部反应后锌有剩余,锌和 Fe(NO3)2 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 滤渣的组成可能有三种情况:银;银和铁;银、铁、锌。故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化学式为:Ag。滤液的组 成也可能有三种情况:AgNO3、Fe(NO3)2、Zn(NO3)2;Fe(NO3)2、Zn(NO3)2;Zn(NO3)2。故滤液中一定含 有硝酸锌,化学式为:Zn(NO3)2。由于锌的质量不确定,因此溶液中一定发生的是锌和硝酸银反应,可能 发 生 的 是 锌 和 硝 酸 亚 铁 反 应 , 锌 和 硝 酸 亚 铁 反 应 生 成 硝 酸 锌 和 铁 ,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Zn+Fe(NO3)2=Zn(NO3)2+ Fe。 26. 思维导图是激发大脑潜能、练就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图示中 A~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 物质,A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 是孕育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E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两 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 件)分析推理,回答问题: (1)物质 A 的化学式________。 (2)A 与 D 反应的微观实质为________。 (3)B→A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D→C 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 ①. ②. ③. CaO+H2O=Ca(OH)2 【答案】 ④. Ca(OH)2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置换反应 【解析】 【分析】A~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 A 为氢氧化钙;A 与 B 可以相互转化,B 是孕育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B 为水;E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 E 为碳酸钙;B 与 C 可 以相互转化,D 可以与 A 以及 E 反应,D 可以生成 B、C,则 D 为盐酸,C 为氢气;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详解】(1)由分析可知,物质 A 的化学式为 Ca(OH)2。 (2)A 与 D 反应为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微观实质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3)B 为水,A 为氢氧化钙,B→A 的反应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的(4)D 为盐酸,C 为氢气,D→C 反应是盐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 27. 结合如图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玻璃棒的作用______。 (2)水的作用______。 (3)气球的作用______。 (4)红墨水的作用______。 ①. ②. 【答案】 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溅出; 提供热源,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④. 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③. 同时水还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 【解析】 吸收尾气; (1) 【详解】 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局部受热飞溅;故填搅拌使液体 受热均匀、防止液体溅出; (2) 在此实验中我们用热水给白磷和红磷提供热量,使温度能达到白磷的燃点,而达不到红磷的燃点,从而 得到燃烧时温度的作用;同时水还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故图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故填提供热源,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同时水还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 (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尾气中有一氧化碳,故用气球收集防止污染空气; (4) 在水中加入墨水,再加入乙醇,若溶液分层则证明乙醇不溶解,溶解不分层则说明能溶解,故填便于观 察现象; 28. 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______ ______ 。(1)写出图中仪器 a 的名称: ,仪器 b 的用途: 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所需的装置为 ______ ______ (填字母),此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3)B、C 装置均可作为实验室制取 CO2 的发生装置,与 B 相比,选用 C 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 ,用 检验该气体。 ______ 。若要收集 一瓶干燥的 CO2,还需要使用装置 E,则 E 中盛放的物质为 (填物质名称) ______ (4)若用装置 E 收集 H2,气体从 (填①或②)端进入。 Δ2KMnO4 K2MnO4 +MnO2 +O2↑ ①. ②. ③. AD ④. 【答案】 试管 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⑤. ⑦. ⑥. 可以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液体药品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带火星的木条 ⑧. 浓硫酸 ②【解析】 【分析】 【详解】(1)根据图示,仪器 a 的名称是:试管。仪器 b 是集气瓶,它的用途是: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 体。 (2)因为高锰酸钾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选择 A,氧气密 度比空气略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因此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但排水法收集的 氧气比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纯,故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所需的装置为: AD。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Δ2KMnO4 K MnO +MnO +O↑ 。因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实验室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2422该气体。 (3)与 B 相比,C 装置采用分液漏斗添加液体药品,选用 C 装置的优点是:可以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 液体药品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 CO2,使用装置 E 干燥二氧化碳,E 中盛 放的物质必须为液体,因为浓硫酸呈液态,具有吸水性,二氧化碳又不跟浓硫酸反应,所以 E 中盛放的物 质应该为浓硫酸。 (4)若用装置 E 收集 H2,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气体从②端进入,瓶内空气从①端排出。 2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 图中不用燃烧铁丝代替燃烧红磷进行实验的原因是______。 (2)B 图电解水时 a、b 两试管中气体体积比约 ______。 (3)C 图中点滴板的优点______(答一点即可)。 为(4)D 图中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是______(答一点即可)。 (5)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的操作如 E 图所示,其他操作均正确,所配制溶液中 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①. ②. 2:1 ③. ④. ⑤. 偏小 【答案】 【解析】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节约药品 滤纸破损 1A【详解】( )图中不用燃烧铁丝代替燃烧红磷进行实验的原因是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21 2 (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两者体积比为: ;由 Bab图可知, 图电解水时 、 两试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 2:1 。3C( )图中点滴板的优点节约药品(合理即可)。 4D( )图中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是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等)。 5( )量取水仰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所取水的体积偏大,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 30. 碳酸钠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向盛有适 量碳酸钠溶液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试剂,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试管编 1234号加入试 无色酚酞试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氯化钡溶液 剂液实验现 象有气泡产 有白色沉淀 有白色沉淀 产生 ________ 生产生 _______ 试管 3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一步探究:小组同学将试管 3 中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 A。 【提出问题】滤液 A 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 和 Na2CO3 _______ 猜想三: 猜想四:NaOH、Na2CO3 和 Ca(OH)2 【活动探究】 _______ 1.小组讨论:有同学认为猜想四不成立,原因是 2.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甲:取少量滤液 A 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 有气泡生 盐酸 成_______ 猜想 立成方案乙:取少量滤液 A 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 Ba(NO3)2 溶液 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_______ 1.碳酸钠溶液呈 2.要验证反应后物质的成分,既要考虑生成物,还应考虑 ①. ②. 性,可以和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钡等物质发生反应。 _______ 。③. 【答案】 溶液变红色 Na2CO3+Ca(OH)2=CaCO3↓+2NaOH ⑤. ⑥. NaOH 和 Ca(OH)2 ⑧. ④. ⑦. 碱溶液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不能共存 二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物是否 过量 【解析】 【分析】 【详解】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试管 1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色。试管 3 中 碳 酸 钠 和 氢 氧 化 钙 反 应 生 成 碳 酸 钙 沉 淀 和 氢 氧 化 钠 ,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 【猜想假设】试管 3 中反应恰好完全时,滤液 A 中溶质是 NaOH;当 Na2CO3 溶液过量时,滤液 A 中溶质 是 NaOH 和 Na2CO3;当澄清石灰水过量时,滤液 A 中溶质是 NaOH 和 Ca(OH)2。故猜想三是 NaOH 和 Ca(OH)2。 【活动探究】1.小组讨论:因为溶液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不能共存,所以有同学认为猜想四不成立。 2.进行实验: 方案甲,取少量滤液A 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气泡生成,是因为盐酸和碳酸钠反 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则滤液 A中含有 Na2CO3;方案乙,取少量滤液 A 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 Ba(NO3)2 溶液,Na2CO3 和 Ba(NO3)2 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钠,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综合两个实验分析,可知猜想二成立。 【反思与评价】 1.由上述实验分析可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以和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钡等物质发生反应 。2.由上述实验分析可知,要验证反应后物质的成分,既要考虑生成物,还应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31.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过程中,发现药物法匹拉韦安全性好、疗效明确,已知法匹拉韦的化学式为 C5H4FN3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法匹拉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法匹拉韦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 (3)15.7g 法匹拉韦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 【答案】(1)157 (2)5:2 (3)6g 【解析】 【详解】(1)法匹拉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5+4+19+14×3+16×2=157; (2)法匹拉韦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5:2; 125 157 15.7g 100%=6g (3)15.7g 法匹拉韦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欲测定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如图的操作: 已知: 32. )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且不溶于水 (1)生成 CO2 的质量为_______g。 的(2)计算该补钙剂中碳酸钙 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完整步骤) (3)反应后,向烧杯中再加入 5.4g 水,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4.4; (2)设生成 4.4g 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 x,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 y。 CaCO3  2HClCaCl2  H2OCO2  100 111 44 xy4.4g 100 x44 4.4g 111 y44 4.4g x=10g y=11.1g 10g 20g 100%=50% 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50%;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1.1g 100%=10% 10g+100g+5.4g-4.4g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 【解析】 【分析】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 CO2 的质量为:20g+100g-115.6g=4.4g; (2)见答案; (3)见答案。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