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巴中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精品解析:四川省巴中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22日






巴中市 2020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试卷 (全卷满分 150 分,120 分钟完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答选择题时,必須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逸择题时,必须 使用 0.5 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作图题可先用铅笔绘出,确 认后再用 0.5 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描清楚 3.必须在題目所指示的答题卡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越出答题区域内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 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考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1-27 Cl-35.5 Fe-56 Cu-64 Zn-65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 下列描述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的蒸发 水的凝固 海水制碱 海水晒盐 葡萄酿酒 葡萄腐烂 火药爆炸 车胎爆炸 B. C. D. C【答案】 【解析】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A、水的蒸发和水的凝固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 不正确; B、海水制碱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海水晒盐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 B 不正确; C、葡萄酿酒生成新物质乙醇,属于化学变化,葡萄腐烂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 C 正确; D、火药爆炸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车胎爆炸是体积膨胀所致,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 D 不正确。故选 C。 【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称量 NaOH 固体 B. 读取液体体积 C. CO2 的验满 D. 稀释浓硫酸 D【答案】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易潮解,且腐蚀性太强,称量 NaOH 固体应放在玻璃器皿(如烧杯)中,选项错误; B、量取液体读数时,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选项错误; C、CO2 的验满,应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内,选项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及时扩散,防止酸液飞 溅,切不可将水倒入硫酸中,选项正确。 故选 D。 3.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类别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选项 A名称 俗名 化学式 Na2 CO3 Ag 类别 盐碳酸钠 汞小苏打 水银 B单质 氧化物 碱C固态二氧化碳 氢氧化钙 干冰 CO2 D生石灰 Ca(OH)2 A. A B. B C. C D. D C【答案】 【解析】 【详解】A、碳酸钠的俗名是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 Na2CO3,是由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B、汞俗称是水银,其化学式为 Hg,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C、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化学式为 C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消石灰,其化学式为 Ca(OH),是由金属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属于碱,不符合题意。故选 C。 4.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描述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化学与能源 B 化学与健康 ①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可增大灶具进风口 ②太阳能、核能、氢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让人们 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①多食用含维生素 C 的食物可以治贫血病②霉变 不严重的花生米煮熟后也不能继续食用 C 化学与材料 D 化学与生活 ①玻璃钢 一种复合材料②合金、塑料、合成纤维都①人被蚊虫叮咬后涂抹白醋可以减轻痒痛②打开 是属于合成材料 瓶盖放一段时间变酸的牛奶更有营养 A. A B. B C. C D. D A【答案】 【解析】 【详解】A、①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说明氧气不足,可增大灶具进风口,正确;②太阳能、核能、氢能 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正确。符合题意。 B、①多食用含维生素 C 的食物可以预防坏血病,不可治贫血病,错误;②霉变的花生米含有黄曲霉素, 煮熟后也不易分解,不能继续食用,错误。不符合题意。 C、①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正确;②合金是金属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错误。不符合 题意。 D、①蚊虫能分泌蚁酸,蚁酸不能与白醋反应,人被蚊虫叮咬后涂白醋不可以减轻痒痛,错误;②打开瓶 盖放一段时间变酸的牛奶,已经变质,不能饮用,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烹饪鱼时,同时加料酒和食醋能使鱼肉味香可口,这是因为两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乙酸乙酯 (CH2COOC2H5)。下列有关乙酸乙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乙酸乙酯是一种有机物 B. 乙酸乙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1 C. 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8 D. 乙酸乙酯由 4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2 个氧原子构成 D【答案】 【解析】 【详解】A、乙酸乙酯是含碳化合物,是有机物,选项正确; B、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8)=6:1,选项正确; C、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4+1×8+16×2=88,选项正确; D、乙酸乙酯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一个乙酸乙酯分子由 4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2 个氧原子构成,选项错 误。 故选 D 。6. 硒元素有防癌作用。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硒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 图中 n 的值为 4 C. 硒原子的质子数为 34 D.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8.96 B【答案】 【解析】 【详解】A、硒元素带“石”是非金属元素,A 正确。 B、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硒原子原子序数为 34,故核外电子数 34, 2+8+18+n=34,故 n=6,故 B 错。 C、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硒原子原子序数为 34,故质子数等于 34,C 正确。 D、元素周期表小方格下面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8.96,D 正确。 故选:B。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 21% B. 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 C. 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D. 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答案】 【解析】 【详解】A、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氧气 21%,氮气 78%,说法错误; B、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不具有可燃性,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物指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烟尘等,说法错误;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说法正确。 故选:D。 8.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必须另加试剂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A. K2CO3 B. HCl NaCl BaCl2 CaCl2 Na2CO3 C. NaOH KNO3 CuSO4 D. NH4Cl Ba(OH)2 Na2SO4 A【答案】 【解析】 【分析】 在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 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详解】A、组内溶液两两混合,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氯化钠和其他两种物质不 能反应,能鉴别出氯化钠,但是不能鉴别碳酸钾和氯化钡,必须另加试剂才能鉴别出来,符合题意; B、组内溶液两两混合,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泡,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 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若其中一种溶液,与其他溶液混合时,产生一次沉淀,一次气体,则该溶液是碳 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沉淀的是氯化钙,产生气体的是盐酸,不须另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不符合 题意; C、显蓝色的是硫酸铜溶液,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硫酸铜与硝酸钾不能发 生化学反应,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不明显变化的是硝酸钾,不须另加试剂就 能鉴别出来,不符合题意; D、组内溶液两两混合,氯化铵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硫酸钠和氢氧化 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若其中一种溶液,与其他溶液混合时,产生一次沉淀,一次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则该溶液是氢氧化钡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的是硫酸钠,产生气体的是氯化铵,不须 另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不符合题意。故选 A。 9.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Fe 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 ABCDCuO CO2 加入过量的 CuSO4 溶液,过滤,对滤渣洗涤,常温下干燥 将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浓 NaOH 溶液、浓硫酸 用足量水溶解后,过滤,蒸发结晶 加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过滤 CO KCl MnO2 稀硫酸 稀盐酸 A. A B. B C. C D. D C【答案】 【解析】 【详解】A、CuO 中混有少量 Fe,加入过量的 CuSO4 溶液,铁和过量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铁被全部 除去,过滤,得到的滤渣是未反应的氧化铜和反应生成的铜,对滤渣洗涤,常温下干燥,铜不能和氧气反 应生成氧化铜,因此得到的是氧化铜和铜粉的混合物,在除去铁的同时带入新的杂质铜,选项 A 不正确; B、CO2 中混有少量 CO,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浓 NaOH 溶液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一氧化碳没有反应,气体再通过浓硫酸,得到的是干燥的一氧化碳,该方法不但没有除去一氧化碳,而且 还将要除杂保留的二氧化碳反应掉,选项 B 不正确; C、KCl 易溶于水,MnO2 难溶于水,将混有少量 MnO2 的 KCl 用足量水溶解后,过滤,MnO2 留在滤纸上, KCl 存在于滤液中,最后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的 KCl,选项 C 正确; D、稀盐酸中混有少量稀硫酸,加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后,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除去 了硫酸,但因为 BaCl2 溶液过量,所以带入了新的杂质 BaCl2,因此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不是纯净的稀盐酸, 选项 D 不正确。故选 C。 【点睛】除杂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带入新的杂质,不能将要除杂保留的物质反应掉。 10. 下列图示与相应的文字描述完全符合的是 A. 图 A 是加水稀释 NaOH 溶液 B. 图 B 是加热分解 KMnO4 固体 C. 图 C 是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 CaO D. 图 D 是向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KOH 溶液 D【答案】 【解析】 【详解】A、pH 大于 7 的碱性溶液加水稀释不会变成 pH=7 的中性溶液,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分解产生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氧气,锰元素始终存在固体中,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 可知锰元素的质量不变,由于氧气逸出固体的总质量减少,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会增大,到反应结束,质量 分数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剂水的质量减少,溶质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质量减小,不符合 题意; D、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KOH 溶液时,KOH 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将硫酸反应完后, KOH 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符合题意。故选 D。 11. 向 5.6g 含两种杂质的铁粉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共产生 0.2g 氢气,则该样品中所含杂质 可能是 A. 锌和铜 C. 铝和镁 B. 锌和镁 D. 碳和铜 B【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 5.6g 纯铁能生成 0.2g 氢气,5.6g 含两种杂质的铁粉样品中加入 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共产生 0.2g 氢气,说明不纯的铁中所含的杂质一种能与盐酸反应且能产生氢气, 而且等质量的铁和所含杂质相比,杂质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多,而另一种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或者反应, 但是生成的氢气比同质量的铁少。 【详解】碳、铜和盐酸不反应,而锌、铁、镁、铝与酸反应时,金属和氢气的质量关系如下: Fe+2HCl=FeCl2 +H 2  56 2Zn +2HCl=ZnCl2 +H 2  65 2Mg +2HCl=MgCl2 +H 2  24 22Al+6HCl==2AlCl3 +3H 2  54 6同质量的四种金属,生成氢气的关系:铝>镁>铁>锌。故: A、锌和铜混合物比同质量的铁生成氢气少,选项错误; B、锌和镁混合物可能与同质量的铁生成氢气相同,选项正确; 的C、铝和镁混合物比同质量 铁生成氢气多,选项错误; D、碳和铜混合物不与酸生成氢气,选项错误。 故选 B。 12. 葡萄糖溶液是将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溶于水形成的。某温度下一定质量的葡萄糖溶液中氢元素 的质量分数为 10%,则该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5% B. 10% C. 25% D. 60% B【答案】 【解析】 【详解】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葡萄糖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12):(16×6)=1:8,其中 H、 O 元素质量比与水中 H、O 元素质量相同,都是 1:8,葡萄糖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溶液中氧元 素的质量分数为 80%,因此该葡萄糖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80%-10%=10%。故选 B。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13.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 个铝离子___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 (3)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5 3+ (1). (2). Ca (3). 【答案】 2Al P2 O5 【解析】 【详解】(1)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 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 2 个铝离子表示为 2Al3+。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元素符号为 Ca。 (3)五氧化二磷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设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x,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 为零,则   ,,故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5 。x2+ -2 5=0 x=+5 P2 O5 14. 运用相关化学知识填空。 (1)净化水的操作方法有:①沉降,②过滤,③清毒杀菌,④蒸馏等,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 (选填 序号)。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_。 (3)10mL 水和 10mL 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和小于 20mL 的主要原因是___ ( 选填序号)。 ①分子的数目减少 ②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分子之间有间隔 ④分子的大小改变 (1). (2). (3). (4). ③【答案】 【解析】 蒸馏 吸附 2:1 【详解】(1)沉降和过滤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清毒杀菌是除去水中的细菌等,通过蒸馏除去了水中所 有的杂质,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故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 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主要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2)电解水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2:1,故在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氢 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2:1。 (3)分子间有间隔,10mL 水和 10mL 酒精充分混合后分子相互占据了空间,则 10mL 水和 10mL 酒精充分 混合后总体和小于 20mL,分子的数目、分子的大小均不变,故选③。 15. 图中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 点的含义:___。 (2)在 t3℃时,将 120g a 物质加入到 2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_g。 (3)b 中混有少量 a,提纯 b 的方法是____(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4)分别将 t3℃时 a、b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2℃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关系为__(选填一个序号)。 ①a>b ②a<b ③a=b ④均有可能 (1). (2). (3). (4). ④【答案】 【解析】 t1℃时,a、c 物质溶解度相等,均为 20g 300 降温结晶 【详解】(1)t1℃时,a、c 物质溶解度曲线相交于 P 点(t1,20),此时它们溶解度相等,故 P 点的含义: t1℃时,a、c 物质溶解度相等,均为 20g。 (2)在 t3℃时,a 的溶解度为 50g,200g 水中最多可以溶解 100g 物质 a,将 120g a 物质加入到 200g 水中, 充分溶解后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 100g+200g=300g。 (3)a、b 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且 a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 中混有少量 a,提纯 b 的方法是降温 结晶。 (4)t3℃时 a、b 的溶解度关系为 a>b,t2℃时 a、b 溶解度相等,但是 a、b 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并不知道, 故将 t3℃时 a、b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2℃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无法确定。故填:①。 【点睛】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6. 某同学为给自家的蔬菜大棚补给二氧化碳,设计了如下方案:将稀释后的工业废液(主要成分的化学式用 “X”表示)装入大塑料桶内,悬挂在高处,然后每天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氢铵,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为: X+2NH4HCO3=(NH4)2SO4+2H2O+2CO2↑,则 X 的化学式为____。生成的(NH4)2SO4 可作氮肥,不宜 与 Ca(OH)2 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原因: 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 (2). (NH4)2SO4+Ca(OH)2=2NH3↑+2H2O+CaSO4 【答案】 H2SO4 【解析】 【详解】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X+2NH4HCO3=(NH4)2SO4+2H2O+2CO2↑, 原子种类 ON2S011H反应物中原子个数 已知生成物中原子个数 差值(X) 610 12 210 420X 的化学式 H2SO4 则 X 的化学式为 H2SO4。生成的(NH4)2SO4 可作氮肥,不宜与 Ca(OH)2 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原因硫 酸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Ca(OH)2=2NH3↑+2H2O+CaSO4。 17. 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和铜粉加入到 Zn(NO3)2 和 AgNO3 的混合溶液中,一定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填化学 式),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填化学式)。 Fe+2AgNO3 =Fe(NO3 )2 +2Ag Zn(NO3 )2、Fe(NO3 )2 (3). (1). (2). AgCu Fe 【答案】 、、【解析】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 中置换出来,金属间相距越远越先反应,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由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铁>铜>银,一定质量的铁粉和铜粉加入到 Zn(NO3) 和 AgNO3 2的混合溶液中,铁、铜不能置换溶液中的锌,铁先置换出溶液中的银,生成了硝酸亚铁,当铁反应完后, 若 有 剩 余 的 硝 酸 银 , 铜 再 与 硝 酸 银 反 应 生 成 银 和 硝 酸 铜 , 所 以 一 定 会 发 生 的 反 应 是 : Fe+2AgNO =Fe(NO ) +2Ag 。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说明滤渣中 33 2 一定有铁,则反应情况是硝酸银量不足,只能反应部分的铁,生成银和硝酸亚铁,铁有剩余,铜还没有反 Zn(NO ) 、Fe(NO ) 。3 2 应,所以滤渣中含有:铁、铜、银,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32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1 分,共 14 分) 18. 根据家庭小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厨房中白醋和料酒的标签已模糊不清,不通过品尝,可以用_______的方法就能快速区分开来。 (2)如图所示,玻璃杯底固定一支燃着的蜡烛,在蜡烛周围放一些物质,再沿玻璃杯内壁倒入白醋可以使 燃着的蜡烛熄灭(白醋未淹没蜡烛),则这种物质可能是_______(选填序号)。 ①碎鸡蛋壳 ②纯碱 ③白糖 ④食盐 (1). (2). ①② 【答案】 【解析】 闻气味 的【详解】(1)厨房中白醋和料酒 标签已模糊不清,不通过品尝,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就能快速区分开来, 因白醋和料酒都是易挥发的物质,都有特定气味; (2)玻璃杯底固定一支燃着的蜡烛,在蜡烛周围放一些物质,再沿玻璃杯内壁倒入白醋可以使燃着的蜡烛 熄灭(白醋未淹没蜡烛),说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①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②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能和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③白糖和醋酸不反应; ④食盐和醋酸不反应; 则这种物质可能是①②。故选①②。 19. 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 a 的名称: _______。 (2)实验室用 B 装置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反应。若 要收集瓶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选填编号)。 (3)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 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常混有少量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装置连接的正 确顺序是___(选填字号) ①产生气体→F→D ②产生气体→G→D ③产生气体→F→G →D ④产生气体→G→F→D MnO 2H2O2 2 2H2O+O2  (1). (2). (3). (4). (5). ④【答案】 铁架台 分解 C 或 D 【解析】 【分析】 根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净化、干燥气体的顺序进行分析作答。 的【详解】(1)仪器 a 名称为铁架台; (2)用 B 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则应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 2H2O2 2 2H O+O ,该反应是一种反应物产生了两种生成物的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22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C 或 D; (3)产生二氧化碳后,要先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气体,再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如果顺序颠倒, 就不能除去水了;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装置连 接的正确顺序是:产生气体→G→F→D;故选:④。 【点睛】水为杂质时,应最后除去水。 20. 如图所示进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乙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倒吸,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Δ(1). (2). (3). 吸收二氧化碳,收集一氧化碳 (4). 【答案】 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CO+CuO Cu+CO2 2NaOH+CO2=Na2CO3+H2O 【解析】 【详解】(1)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甲处的实验现象为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Δ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O+CuO Cu+CO2; (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 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随一氧化碳的增多,液体被 压入烧杯内,而一氧化碳收集在丙中,丙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收集一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方 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21. 某同学向盛有 Ca(OH)2 溶液的烧杯中加入 K2CO3 溶液到一定量时停止了实验,烧杯中产生了白色沉淀,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为了探究反应后液体的成分,用两支试管各取少量过滤后的滤液,继续 做以下实验: (1)向第一支试管的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2)向第二支试管的滤液中通入足量的 CO2 气体后,再蒸干滤液,得到白色固体,该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 用途:_______(写一点即可)。 Ca OH+K CO =2KOH+CaCO (1). (2). (3). 作钾肥 【答案】 【解析】 2 KOH、K2CO3 233【详解】向盛有 Ca(OH)2 溶液的烧杯中加入 K2CO3 溶液到一定量时停止了实验,烧杯中产生了白色沉淀, 反 应 是 碳 酸 钾 和 氢 氧 化 钙 生 成 氢 氧 化 钾 和 碳 酸 钙 沉 淀 , 故 发 生 的 化 学 反 应 方 程 式 为 Ca OH+K CO =2KOH+CaCO 2 。233(1)向第一支试管的滤液中加入稀盐酸,碳酸钾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 说明碳酸钾过量,则滤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钾生成的氢氧化钾,过量的碳酸钾,化学式为 KOH、 K2CO3。 (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则向第二支试管的滤液中通入足量的 CO2 气体后,再蒸干 滤液,得到白色固体,白色固体是碳酸钾,碳酸钾含有钾元素,故该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是作钾肥。 四、计算题(6 分) 22. 超市卖的纯碱产品中往往会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要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的纯碱样 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他们取了 6g 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将 80g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 4 次 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不考虑 CO2 溶解于水) 实验次数 1234加人稀盐酸的质量/g 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g 20 25.2 20 m20 63.8 20 83.8 (1)表格中 m 的值为_____。 (2)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答案】(1)44.4;(2)88.3% 【解析】 【详解】(1)据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第一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0g+6g-25.2g=0.8g; 第三次实验,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总质量为 6g+60g-63.8g=2.2g,所以第二次实验盐酸也完全反应,生成二 氧化碳 0.8g,第三次生成二氧化碳 0.6g。所以 m=20g+20g+6g-1.6g=44.4g; (2)设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为 x Na2CO3 +2HCl=2NaCl+H2O+CO2  106 44 x2.2g 106 x=44 2.2g x=5.3g 5.3g 100%  88.3% 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是: 。6g 本试卷的题干 0635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