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凉山州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精品解析:四川省凉山州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17日






四川省凉山州 2020 年中考数学试题 第Ⅰ卷(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 等于(  ) 1. A. B. C. D. 1﹣2020 2020 ﹣1 D【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负数的偶次方是正数可以解答. 【详解】(﹣1)2020=1,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知道-1 的奇次方是-1,-1 的偶次方是 1,是常考题型. 2. 如图,下列几何体的左视图不是矩形的是( ) A. C. B. D. B【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左视图是从物体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分别得出四个几何体的左视图,即可解答. 【详解】解:A、圆柱的左视图是矩形,不符合题意; B、三棱锥的左视图是等腰三角形,符合题意; C、三棱柱的左视图是矩形,不符合题意; D、正方体的左视图是矩形(正方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属于基础题. A 2,3 3. 点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2,3 )2,3 2,3 2,3 A. B. C. D. B【答案】 【解析】 【分析】 的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对称坐标 特点即可解答. 【详解】关于 x 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相反数 A 2,3 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3) ∴点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坐标的对称,注意关于 x 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相反数; 关于 y 轴对称,横坐标变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都变相反数. 4. 已知一组数据 1,0,3,-1,x,2,3 的平均数是 1,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 -1 B. 3 C. -1 和 3 D. 1 和 3 C【答案】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求出 x 的值,再根据众数的定义解答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得: ,解得: ,1 0  31 x  2  3 17 x  1 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 和 3.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和众数的定义,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二者的概念是解题关键. 25. 一元二次方程 x =2x 的解为( )A. x=0 B. x=2 C. x=0 或 x=2 D. x=0 且 x=2 C【答案】 【解析】 【详解】 x2  2x  0, x x 2  0, x  2  0, x  0 或x1  0, x2  2. 故选 C. 6. 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5  2  5  2 (tan 451)0 1 A. C. B. D. 81  9 1( )1  2 2C【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二次根式、绝对值、负指数幂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求解. 【详解】A. ,故错误; ,故错误; 81  9 5  2  5  2 B. 1( )1  2 C. ,正确; 2D.∵ ,tan 45111 0 ∴(tan 451)0 无意义; 故选 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实数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二次根式、绝对值、负指数幂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值. 7. 已知一次函数 y =(2m+1)x+m-3的图像不经过第二象限,则 m的取值范围( )1211A. m>- B. m<3 C. -<m<3 2D. -<m≤3 2D【答案】 【解析】 【分析】 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即可能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或第一,三象限,所以要分两种情况. 【详解】当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时, 2m+1>0 m 3<0 1,解得:- <m<3. 2当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时, 2m+1>0 m 3=0 ,解得 m=3 1∴- <m≤3. 2故选 D. 【点睛】一次函数的图象所在的象限由 k,b 的符号确定:①当 k>0,b>0 时,函数 y=kx+b 的图象经过 第一,二,三象限;②当 k>0,b<0 时,函数 y=kx+b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③当 k<0,b>0 时,函数 y=kx+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④当 k<0,b<0 时,函数 y=kx+b 的图象经过第二, 三,四象限.注意当 b=0 的特殊情况. 8. 点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点 D 是线段 AC 的三等分点.若线段 ,则线段 BD 的长为( ) D. 2cm 或 4cm AB 12cm A. 10cm B. 8cm C. 8cm 或 10cm C【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作图,由线段之间的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如图,∵点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 1∴AC=BC= AB=6cm 22当 AD= AC=4cm时,CD=AC-AD=2cm 3∴BD=BC+CD=6+2=8cm; 1当 AD= AC=2cm时,CD=AC-AD=4cm 3∴BD=BC+CD=6+4=10cm; 故选 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线段之间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线段的和差关系. 9.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顶点在圆上的角叫圆周角 B. 三点确定一个圆 C. 圆的切线垂直于半径 D. 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D【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圆周角的定义、圆的定义、切线的定义,以及三角形内心的性质,分别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A、顶点在圆上,并且角的两边与圆相交的角叫圆周角,故 A 错误; B、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故 B 错误; C、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故 C 错误; D、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故 D 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判断命题的真假,圆周角的定义、圆的定义、切线的定义,以及三角形内心的性质, 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 10. 如图所示, 的顶点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则 的值为( ) ABC tan A 122A. B. C. 2 D. 2 2 2A【答案】 【解析】 【分析】 如图,取格点 E,连接 BE,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解决问题即可; 【详解】如图,取格点 E,连接 BE, 22∠AEB  90 由题意得: ,,,BE  2 AE= 2+2 =22 BE 21∴.t an A= AE 22 2 故答案选 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准确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边是解题的 关键. 11. O 如图,等边三角形 ABC 和正方形 ADEF 都内接于 ,则 ( ) AD : AB  A. B. C. D. 2 :3 3 :2 3 : 22 2 2:3 B【答案】 【解析】 【分析】 过点 O 作 ,OM  BC ON  AD ,设圆的半径为 r,根据垂径定理可得△OBM 与△ODN 是直角三角形, 根据三角函数值进行求解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如图,过点 O 作 ,OM  BC ON  AD ,设圆的半径为 r, ∴△OBM 与△ODN 是直角三角形, ,,OD  OB  r O ,∵等边三角形 ABC 和正方形 ADEF 都内接于 ∴,OBM  30 ODN  DON  45 23∴,,DN  ODt an 45  rBM  OBcos 30  r22∴∴,AD  2DN  2r BC  2BM= 3r ,.AD : AB  2r ∶ 3r  2∶ 3 故答案选 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垂径定理知识点应用,结合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利用三角函数求解 是解题的关键. 二次函数 y  ax2  bx  c的图象如图所示,有如下结论:① ;② ;③ ;④ 12. abc  0 2a  b  0 3b  2c  0 2(m 为实数).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m  bm  a  b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D【答案】 【解析】 【分析】 由抛物线的对称轴公式即可对②进行判断;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可判断 a,结合抛物线的对称轴可判断 b, 根据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可判断 c,进而可判断①;由图象可得:当 x=3 时,y>0,即 9a+3b+c>0,结合② 2的结论可判断③;由于当 x=1 时,二次函数 y 取最小值 a+b+c,即 (m 为实数), am  bm  c  a  b  c 进一步即可对④进行判断,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抛物线的开口向上,∴a>0, b1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 x=1,∴ ,2a ∴b<0, ,故②正确; 2a  b  0 ∵抛物线与 y 轴交于负半轴,∴c<0, ,故①正确; ∴abc  0 ∵当 x=3 时,y>0,∴9a+3b+c>0, 19a  b  b  3b  c  0 ∵,∴ ,22整理即得: ,故③正确; 3b  2c  0 ∵当 x=1 时,二次函数 y 取最小值 a+b+c, 22∴(m 为实数),即 (m 为实数),故④正确. am  bm  c  a  b  c am  bm  a  b 综上,正确结论的个数有 4 个.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二次函数与其系数间的关系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 握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第Ⅱ卷(共 90 分) 二、填空题(每题 5 分,满分 20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 函数 中,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y  x 1 【答案】x≥﹣1. 【解析】 【分析】 的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 条件判断即可. 【详解】由于二次根式需要有意义,则 x+1≥0,x≥﹣1. 故答案为 x≥﹣1.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关键在于牢记基础知识. 32 =_______________. 14. 因式分解: a  ab a(a+b)(a-b). 【答案】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提公因式法和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解析:原式= a(a+b)(a-b). 故答案为 a(a+b)(a-b). 15. 如图, 的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 交 AD 于点 E,若 OA=1, 的周长等 ABCD OE / /AB AOE 于 5,则 的周长等于__________. ABCD 【答案】16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可得 E 为 AD 的中点,OE 是△ABD 的中位线,据此可求得 AB,根据 OA=1, 5,可求得具体的结果. 的周长等于 AOE 【详解】∵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AC、BD 是对角线, ∴O 为 BD 和 AC 的中点, 又∵ ,OE / /AB OE  AB ∴,,E 为 AD 的中点, AB  2OE 又∵OA=1, 的周长等于 5, AOE ∴AE+OE=4, AD  AB  2 AE  OE  2  4  8 ∴∴,2 AD  AB  2  8  16 的周长= .ABCD 故答案为 1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结合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3216. 如图,点 C、D 分别是半圆 AOB 上的三等分点,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则半圆的半径 OA 的长为 __________. 【答案】 3. 【解析】 【分析】 3 2OC,OD,CD, CD / /AB, 再证明 S S阴影 =,从而可以列方程求解半径. 如图,连接 证明 扇形OCD OC,OD,CD, 【详解】解:如图,连接 点 C、D 分别是半圆 AOB 上的三等分点, AOC  COD  DOB  60, OC  OD, COD 为等边三角形, OCD  60, AOC  DCO, CD / /AB, SCOD  SBCD ,3 2S扇形OCD  S阴影 =,60 OA2 3 ,360 2OA  3, 解得: (负根舍去), 故答案为: 3. 【点睛】本题考查的圆的基本性质,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扇形面积的计算, 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ky  (k  0, x  0) 17. 如图,矩形 OABC 的面积为 3,对角线 OB 与双曲线 相交于点 D,且 ,OB :OD  5:3 x则 k 的值为__________. 27 【答案】 25 【解析】 【分析】 过 D 作 DM⊥OA 于 M,DN⊥OC 于 N,设 D 的坐标是(x,y),根据矩形的性质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 33理求出 DM= AB,DN= BC,代入矩形的面积即可求出答案. 55【详解】过 D 作 DM⊥OA 于 M,DN⊥OC 于 N, 设 D 的坐标是(x,y), 则 DM=y,DN=x, ∵OB:OD=5:3,四边形 OABC是矩形, ∴∠BAO=90°, ∵DM⊥OA, ∴DM∥BA, ∴△ODM∽△OBA, DM OD 35∴,AB OB 3∴DM= AB, 53同理 DN= BC, 5∵四边形 OABC 的面积为 3, ∴AB×BC=3, 3327 25 9∴DM×DN=xy= AB× BC= ×3= 25 ,5527 即 k=xy= .25 27 故答案为: .2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矩形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等 33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推出 DM= AB 和 DN= BC 是解此题的关键. 55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x  2 22x 1 18. x  1 解方程: 327x  【答案】 【解析】 【分析】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 为1,依此即可求解. x  2 22x 1 x  1 【详解】解: 36x 3 x  2  6  2 2x 1 6x 3x  6  6  4x  2 6x 3x  4x  6  6  2 7x  2 2x  7【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 1,这仅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针对方程的特点,灵活应用,各种步骤都是为使方程逐渐 向 x=a 形式转化. 219. 化简求值: (2x  3)(2x 3)  (x  2)  4(x  3) ,其中 x  2 2【答案】 ,5 3x 1 【解析】 【分析】 利用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和去括号的法则对原式进行展开化简,然后将 代入求值即可. x  2 【详解】原式= (4×2 9)  (x2  4x  4)  4x 12 22==4x 9  x  4x  4  4x 12 23x 1 将代入得原式=3×2-1=5. x  2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和去括号,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20. 如图,△ABC 是一块锐角三角形的材料,边 BC=120mm,高 AD=80mm,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 正方形的一边在 BC 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 AB、AC 上,这个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 mm. 【答案】48mm 【解析】 【分析】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 x,表示出 AI 的长度,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列出比例式,然后进 行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 x mm, 则 AI=AD﹣x=80﹣x, ∵EFHG 是正方形, ∴EF∥GH, ∴△AEF∽△ABC, EF AI ∴即,BC AD x80  x 80 ,120 解得 x=48 mm, ∴这个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 48m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判定与性质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 21. 某校团委在“五·四”青年节举办了一次“我的中国梦”作文大赛,广三批对全校 20 个班的作品进行评比在第 一批评比中,随机抽取 A、B、C、D 四个班的征集作品,对其数量进行统计后,绘制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 计图, (1)第一批所抽取的 4 个班共征集到作品 件;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 C 班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为;(2)补全条形统计图; (3)第一批评比中,A 班 D 班各有一件、B 班 C 班各有两件作品获得一等奖.现要在获得一等奖的作品中 随机抽取两件在全校展出,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抽取的作品在两个不同班级的概率. 13 【答案】(1)24;150°(2)见解析(3) 15 【解析】 【分析】 (1)根据 B 班的作品数量及占比即可求出第一批所抽取的 4 个班共征集的作品件数,再求出 C 班的作品数 量,求出其占比即可得到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2)根据 C 班的作品数量即可补全统计图; (3)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根据概率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1)第一批所抽取的 4 个班共征集到作品为 6÷25%=24 套, ∴C 班的作品数量为 24-4-6-4=10 套, 故 C 班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150° 故答案为 24;150°; (2)∵C 班的作品数量为 10 套, 故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 (3)依题意可得到树状图: 26 13 ∴P(抽取的作品在两个不同班级)= .30 15 【点睛】本题考查了统计调查与概率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等可能的 结果 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 A 或 B 的结果数目 m,然后利用概率公式计算事件 A 或事件 B 的概率.也考 查了统计图. BAC 22. 如图,AB 是半圆 AOB 的直径,C 是半圆上的一点,AD 平分 交半圆于点 D,过点 D 作 DH  AC 与 AC 的延长线交于点 H. (1)求证:DH 是半圆的切线; 5(2)若 ,DH  2 5sin BAC  ,求半圆的直径. 3【答案】(1)见详解;(2)12 【解析】 【分析】 (1)连接 OD,先证明 OD∥AH,然后根据 DH⊥AH,可得 OD⊥DH,即可证明; (2)过点 O 作 OE⊥AH 于 E,由(1)知,四边形 ODHE 是矩形,可得 OE=DH= ,2 5 3OE OA OE 5在 Rt△AOE 中,根据 sin∠BAC= ,sin∠BAC= ,可得 AO= =×=6,即可求出 2 5 sin∠BAC 53直径. 【详解】(1)连接 OD, ∵OA=OD, ∴∠OAD=∠ODA, BAC ∵AD 平分 ,∴∠CAD=∠OAD, ∴∠CAD=∠ODA, ∴OD∥AH, ∵DH⊥AH, ∴OD⊥DH, ∴DH 是半圆的切线; (2)过点 O 作 OE⊥AH 于 E,由(1)知,四边形 ODHE 矩形, 是∴OE=DH= ,2 5 在 Rt△AOE 中, OE OA 5∵sin∠BAC= ,sin∠BAC= ,33OE ∴AO= =×=6, 2 5 sin∠BAC 5∴AB=2OA=12, ∴半圆的直径长为 12. 【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矩形的性质和判定,解直角三角形,灵活运用所 学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2x  3(x 3) 1 23. 关于 x的不等式组 有四个整数解,则 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3x  2  x  a  4 11 5【答案】- ≤a<- 42【解析】 【分析】 解不等式组求得不等式组的解集,根据不等式组有四个整数解,进而求出 a 的范围. 2x  3 x 3 1① 3x  2 4【详解】  x  a② 解不等式①得,x>8; 解不等式②得,x<2-4a;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8<x<2-4a. ∵不等式组有 4 个整数解, ∴12<2-4a≤13, 11 5∴- ≤a<- 4224. 如图,矩形 ABCD 中,AD=12,AB=8,E 是 AB 上一点,且 EB=3,F 是 BC 上一动点,若将 沿EBF EF 对折后,点 B 落在点 P 处,则点 P 到点 D 的最短距为 .【答案】 【解析】 【分析】 10. ED, PD, 如图 ,连接 1利用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得到 P最短时 的位置,如图 利用勾股定理计算 PD 2,从而可得答案. ED ED, PD, 【详解】解:如图 ,连接 1则>,ED EP  PD 为定值, 上时, EP  BE  3 当P落在 最短, ED PD           图 1如图 ,连接 2,ED 22由勾股定理得: ED  AE  AD 13, PD  ED  PE 133 10. 即的最小值为: 10. PD 故答案为: 10.          图 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矩形的性质,考查利用轴对称求线段的最小值问题,同时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 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5. 如图,点 P、Q 分别是等边 边 AB、BC 上的动点(端点除外),点 P、点 Q 以相同的速度,同时 ABC 从点 A、点 B 出发. ABQ  CAP (1)如图 1,连接 AQ、CP 求证: QMC (2)如图 1,当点 P、Q 分别在 AB、BC 边上运动时,AQ、CP 相交于点 M, 的大小是否变化? 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它的度数 QMC (3)如图 2,当点 P、Q 在 AB、BC 的延长线上运动时,直线 AQ、CP 相交于 M, 的大小是否变 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它的度数. 【答案】(1)证明见解析;(2)不变;60°;(3)不变;120°. 【解析】 【分析】 (1)根据点 P、点 Q 以相同的速度,同时从点 A、点 B 出发,可得 BQ=AP,结合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全 等即可; (2)由(1)中全等可得∠CPA=∠AQB,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AMP 的度数,再根据对顶角 QMC 相等可得 的度数; △ CBP  △ ACQ (3)先证出 ,可得∠Q=∠P,再由对顶角相等,进而得出∠QMC=∠CBP=120°. 【详解】解:(1)证明:∵三角形 ABC 为等边三角形, ∴AB=AC,∠ABC=∠CAB=60°, ∵点 P、点 Q 以相同的速度,同时从点 A、点 B 出发, ∴BQ=AP, 在△ABQ 与△CAB 中, AB  AC ABC  CAB BQ  AP ABQ  CAP SAS ∴.(2)角度不变,60°,理由如下: ABQ  CAP ∵∴∠CPA=∠AQB, 在△AMP 中, ∠AMP=180°-(∠MAP+∠CPA)=180°-(∠MAP+∠AQB)=∠ABC=60°, ∴∠QMC=∠AMP=60°, 故∠QMC 的度数不变,度数为 60°. (3)角度不变,120°,理由如下: 当点 P、Q 在 AB、BC 的延长线上运动时, 有 AP=BQ,∴BP=CQ ∵∠ABC=∠BCA=60°, ∴∠CBP=∠ACQ=120°, BC  AC CBP  ACQ BP  CQ △ CBP  △ ACQ SAS ∴∴∠Q=∠P, ∵∠QCM=∠BCP, ∴∠QMC=∠CBP=120°, 故∠QMC 的度数不变,度数为 120°. 【点睛】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灵活运用等边三角 形的性质证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l:y  x  5 26. 如图,已知直线 ky  (k  0, x  0) (1)当反比例函数 (2)若反比例函数 x  x  3 的图象与直线 在第一象限内至少有一个交点时,求k 的取值范围 lxky  (k  0, x  0) A(x , y ) B(x , y ) 、 ,当 1 12 2 的图象与直线 在第一象限内相交于点 lxkx  5  时,求 k 的值并根据图象写出此时关的不等式 的解集 21×25 0  k  【答案】(1) ;(2) ;0  x 1 或;k  4 x  4 4【解析】 【分析】 (1)根据方程至少有一个交点,得判别式大于或等于 0,可得答案; x  x  3 (2)根据韦达定理,可得方程两根的关系,结合 ,即可求出 k 的值;进而求出点 A、B 的横坐 21标,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在上方的区域,可得不等式的解集. ky  x  5 y  (k  0, x  0) 与【详解】解:(1)∵ 的图像在第一象限内至少有一个交点, xk2x  5  ∴令 ,则 ,x  5x  k  0 x  25 4(1)(k)  0 ∴,25 k  ∴;425 0  k  ∴k 的取值范围为: ;42(2)由(1)得 ,x  5x  k  0 x  x  5 x  x  k ,∴∴,1212(x  x )2  (x  x )2  4x  x 121212x  x  3 ∵,21∴∴,25 4k  9 ;k  4 2∴,x  5x  4  0 x 1 x  4 ,解得: ,12kxx  5  ∴不等式 的解集是: 0  x 1 或;x  4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利用了韦达定理,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解 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解题. 27. 如图, O ÐB C 、 所对的边分别是a、b、c 的半径为 R,其内接锐角三角形 ABC 中, 、A abc 2R (1)求证: sin A sin B sin C ,(2)若 ,A  60 C  45 ,利用(1)的结论求 AB 的长和sin B 的值 BC4 3 2  6 4【答案】(1)详见解析;(2)AB= ,.sin B  4 2 【解析】 【分析】 (1)根据圆周角的性质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解出即可求证. (2)利用(1)中的结论代入求出 AB,再作 BD⊥AC,利用三角函数求出 AC 的值,再根据(1)的结论求出sin B 【详解】(1) .BCA  90 A  A 1 ,根据三角函数可得 如图所示,连接 BO 并延长交圆于 A1,连接 A1C,可得 ,1BC aasin A  sin A   2R ,则 .1A B2R sin A 1bc 2R  2R .同理可得 ,sin B sin C abc 2R ∴.sin A sin B sin C ac(2)根据(1)的结论可得 ,sin A sin C 12sin A  ,,.将值代入得: a  BC  4 3 sin C  224 3 3c,解得 ,即 AB= .c  4 2 4 2 222a4 3 2R   8 sin A 32o过点 B 作 BD⊥AC,由题意可得 ,,1 30 2  45 124 2 2 2 ∴AD=AB·sin =, AD=BC·sin 2 =.1 4 3´ = 2 6 22∴AC=AD+CD= .2 2 2 6 b2 2 2 6 sin B 2 2 2 6 2  6 4 2R ∴即,得 . 8 sin B  sin B 8【点睛】本题考查圆周角的性质,三角函数,关键在于会利用性质作出相应的辅助线. 33如图,二次函数 y  ax2  bx  c的图象过O( 0,0) 28. 、、三点 A(1,0) B,2 2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若线段 OB 的垂直平分线与 y 轴交于点 C,与二次函数的图象在 x 轴上方的部分相交于点 D,求直线 CD 的解析式; PQ  x (3)在直线 CD 下方的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有一动点 P,过点 P 作 的长最大时,求点 P 的坐标. 轴,交直线 CD 于 Q,当线段 PQ 142 3 32 3 35 3 x2  x3【答案】(1) ;(2)y=- x+ ;(3)(- 3,). y  24 【解析】 【分析】 (1)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 3(2)先求出直线 OB 的解析式为 y= x 与线段 OB 的中点 E 的坐标,可设直线 CD 的解析式为 y= x+m, 33再把 E 点代入即可求出直线 CD 的解析式; (3)设 P 的横坐标为 t,先联立直线 CD 与抛物线得到 D 点的横坐标,得到 t 的取值,再得到线段 PQ 关于 t 的关系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33代入 y  ax2  bx  c A(1,0) B,【详解】(1)把O( 0,0) 、、2 2 0  0  0  c 0  a  b  c 得393 a  b  c  2 422 3 3a  2 3 b   c  0 解得 32 3 32 3 3×2  x∴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  3,3B(2)如图,∵O( 0,0) ∴其中点 E 的坐标为 ,2 2 33,4 4 设直线 OB 的解析式为 y=kx 3333B,把代入得  k 2 2 223解得 k= 33∴直线 OB 的解析式为 y= ∵直线 CD 垂直平分 OB, x, 3∴可设直线 CD 的解析式为 y=- x+m, 33333,把 E 代入得  3 m 4 4 44解得 m= 3∴直线 CD 的解析式为 y=- x+ ;332 3 32 3 3y  x2  x(3)联立 y  3x  3 2 3 2 3 3×2  x得到  3x  3  35解得 x1=- ,x2=1, 22 3 32 3 3t2  t设 P 的横坐标为 t,则 P(t, ), PQ  x ∵过点 P 作 ∴Q(t,- 轴,交直线 CD 于 Q, t+ t+ )332 3 32 3 32 3 1(t  )2  425 3 24 33t2  ∴PQ=(- )-( )=- t3125 3 故当 t=- 时 PQ 有最大值 424 145 3 此时 P 的坐标为(- ,). 24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综合,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待定系数法、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本试卷的题干 0635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