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内江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精品解析:四川省内江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17日






内江市 2020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卷 数学试题 A 卷(共 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等填写好. 2、答 A 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钢笔或水笔把答案直接填写在对应题目的后面括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 A. 的倒数是( )21212B. C. D. A【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乘积是 1 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求解. 12=1 【详解】解:∵ 21∴的倒数是 2 2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倒数的概念,掌握概念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 2. 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1A. 0 B. C. 5 D. 1 2020 D【答案】 【解析】 【分析】 先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比较大小,即可得出选项. 11   0  5 【详解】∵ ,2020 ∴最小的数是 ,1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其方法如下:(1)负数<0<正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 而小. 3. 下列图形是我国国产品牌汽车的标识,在这些汽车标识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B【答案】 【解析】 由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一个点旋转 180°后,能够与自身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中心 对称图形”分析可知,上述图形中,A、C、D 都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只有 B 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选 B. 4. 如图,已知直线 a / /b ,,则 2 的度数为( ) 1 50 A. B. C. D. 40 140 130 50 B【答案】 【解析】 【分析】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如图,∵a∥b, ∴∠1=∠3=50°, ∴∠2=180°−50°=130°,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5. 小明参加学校举行的“保护环境”主题演讲比赛,五位评委给出的评分分别为:90,85,80,90,95,则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 80,90 B. 90,90 C. 90,85 D. 90,95 B【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把分数从小到大排列为:80,85,90,90,95 故中位数为 90,众数为 90 故选 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中位数、众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中位数、众数的定义. y  2x 1 6. 将直线 向上平移两个单位,平移后的直线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 ) y  2x 5 y  2x  3 y  2x 1 y  2x  3 A. B. C. D. C【答案】 【解析】 【分析】 向上平移时,k 的值不变,只有 b 发生变化. 【详解】解:原直线的 k=-2,b=-1;向上平移两个单位得到了新直线, 那么新直线的 k=-2,b=-1+2=1. ∴新直线的解析式为 y=-2x+1.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的变换,求直线平移后的解析式时要注意平移时 k 和 b 的值发生变 化. S15 S7. 如图,在 中,D、E 分别是 AB 和 AC 的中点, ,则 ( ) ABC 四边形BCED ABC A. 30 B. 25 C. 22.5 D. 20 D【答案】 【解析】 【分析】 首先判断出△ADE∽△ABC,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出△ABC 的面积. 1【详解】解:根据题意,点 D 和点 E 分别是 AB 和 AC 的中点,则 DE∥BC 且 DE= BC,故可以判断出 2SSSABC =1:4,则 △ADE∽△A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知 ::ADE 四边形BCED S15 ,故可得 ADE =5, ABC =20 SSSABC =3:4,题中已知 四边形BCED 故本题选择 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得出 DE 是中位线,从而判断 △ADE∽△ABC,然后掌握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解本题. ,点 B 是  的中点,则 8. 如图,点 A、B、C、D 在⊙O 上, 的度数是( )AOC 120 D AC 30° A. B. 40 C. 50 D. 60 A【答案】 【解析】 【分析】 1根据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定理得到∠AOB= ∠AOC,再根据圆周角定理解答. 2【详解】连接 OB, ∵点 B 是  的中点, AC 1∴∠AOB= ∠AOC=60°, 21由圆周角定理得,∠D= ∠AOB=30°, 2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定理、圆周角定理,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 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k9. y  如图,点 A 是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的一点,过点 A 作 AC  x 轴,垂足为点 C,D 为 AC 的中点, x若AOD 的面积为 1,则 k 的值为( ) 4383A. B. C. 3 D. 4 D【答案】 【解析】 【分析】 先设出点 A 的坐标,进而表示出点 D 的坐标,利用△ADO 的面积建立方程求出 【详解】点 A 的坐标为(m,2n), ,即可得出结论. mn  2 ∴,2mn  k ∵D 为 AC 的中点, ∴D(m,n), x∵AC⊥ 轴,△ADO 的面积为 1, 1211SADOC  2n  n m  mn 1 ∴,ADO 22∴∴,mn  2 ,k  2mn  4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系数 k 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 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答. 10.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增删算法统宗》记载“绳索量竿”问题:“一条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折 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其大意为:现有一根竿和一条绳索,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 5 尺; 如果将绳索对半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 5 尺.设绳索长 x 尺.则符合题意的方程是(  ) 1212x  x 5 5 x  x  5  5 A. C. B. D. 2x  x 5 5 2x  x  5  5 A【答案】 【解析】 【分析】 xx)尺,则根据“将绳索对半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 5 尺”,即可得出关于 一元 设索为 尺,杆子为( x 5 一次方程. x【详解】设索为 尺,杆子为( )尺, x 5 1x  根据题意得: ().x 5 5 2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1. 如图,矩形 ABCD 中,BD 为对角线,将矩形 ABCD 沿 BE、BF 所在直线折叠,使点 A 落在 BD 上的点 M 处,点 C 落在 BD 上的点 N 处,连结 EF.已知 ,则 EF 的长为( )AB  3,BC  4 5 13 A. 3 B. 5 C. D. 13 6C【答案】 【解析】 【分析】 由矩形的性质和已知求出 BD=5,根据折叠的性质得△ABE≌△MBE,设 AE 的长度为 x,在 Rt△EMD 中, 由勾股定理求出 DE 的长度,同理在 Rt△DNF 中求出 DF 的长度,在 Rt△DEF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 EF 的长度. 【详解】解:∵四边形 ABCD 是矩形,AB=3,BC=4, 32  42 ∴BD= =5, 设 AE 的长度为 x, 由折叠可得:△ABE≌△MBE, ∴EM=AE=x,DE=4-x,BM=AB=3,DM=5-3=2, 在 Rt△EMD 中,EM2+DM2=DE2, ∴x2+22=(4-x)2, 33 5 =2 2 解得:x= ,ED=4- ,2设 CF 的长度为 y, 由折叠可得:△CBF≌△NBF, ∴NF=CF=y,DF=3-y,BN=BC=4,DN=5-4=1, 在 Rt△DNF 中,DN2+NF2=DF2, ∴y2+12=(3-y)2, 44353解得:x= ,DF=3- =,322555 13 6   DE2  DF2  在 Rt△DEF 中,EF= 故答案为:C. ,   23   【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勾股定理,运用勾股定理求出 DE 和 DF 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 y  tx  2t  2 1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已知直线 ()与两 t  0 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区域(不含边界)中有且只有四个整点,则 t 的取值范围是( )121 t  2  t 1 A. CB. D. 212 t  2 且1 t  2 t 1 D【答案】 【解析】 【分析】 画出函数图象,利用图象可得 t 的取值范围. y  tx  2t  2 【详解】∵ ,2∴当 y=0 时,x= ;当 x=0 时,y=2t+2, 2  t2y  tx  2t  2 ∴直线 与 x 轴的交点坐标为( ,0),与 y 轴的交点坐标为(0,2t+2), 2  t∵t>0, ∴2t+2>2, 12y  tx  2t  2 当 t= 时,2t+2=3,此时 =-6,由图象知:直线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 2  t  0 2t区域(不含边界)中有且只有四个整点,如图 1, 2y  tx  2t  2 当 t=2 时,2t+2=6,此时 =-3,由图象知:直线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区 2  t  0 t域(不含边界)中有且只有四个整点,如图 2, 2y  tx  2t  2 当 t=1 时,2t+2=4, =-4,由图象知:直线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区域 2  t  0 t(不含边界)中有且只有三个整点,如图 3, 1 t  2 ∴且,t 1 2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的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坐标,根据 t 的值正确画出图象理解 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4 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 4 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x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 13. y  函数 2x  4 【答案】 【解析】 x  2 【详解】根据函数可知: 2x  4  0 ,解得: .x  2 故答案为: .x  2 14. 2020 年 6 月 23 日 9 时 43 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 的十五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三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正式建成.根据最新数据,目前兼容北斗 终端产品 至少有 7 亿台,其中 7 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 8【答案】 710 【解析】 【分析】 na,其中 1≤∣ ∣﹤10,n 为整数,确定 a 值和 n 值即可解答.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  10 8【详解】7 亿=700000000= ,710 8故答案为: .710 【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正确确定 a 的值和 n 的值是解答的关键. 2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m 1 x2  3mx  3  0 有一实数根为 ,则该方程的另一个实数根为 15. 1 _____________ 1【答案】 3【解析】 【分析】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把 x=-1 代入原方程得到关于 m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得 m 的值,然后根据一 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确定 m 的值. 2【详解】解:把 x=-1 代入 m 1 x2  3mx  3  0 得 m2-5m+4=0,解得 m1=1,m2=4, ∵(m-1)2≠0, ∴m 1. ∴m=4. ∴方程为 9×2+12x+3=0. 3设另一个根为 a,则-a= .91∴a=- .313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 解.又因为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这个方程的根,所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称为一元二次方 程的根.也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16.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BC 10 ABD  30 ,若点 M、N 分别是线段 DB、AB 上的两个动点, 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 AM  MN 【答案】 【解析】 【分析】 15. 如图,过 A 作 AG  BD 于G,延长 AG ,使 ,过 作EN  AB 于,交 于,则 AG  EG NEBD MAM  MN  EN 最短,再利用矩形的性质与锐角三角函数求解 EN 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如图,过 A 作 AG  BD 于G,延长 AG ,使 ,过 作EN  AB 于,交 AG  EG NEBD 于,则 AM  MN  EN 最短, M四边形 为矩形, ,BC 10 ABD  30 ,ABCD  AD 10, BD  20, AB  BD cos30 10 3,  AG  BD  AD  AB, 20AG 1010 3,  AG  5 3,AE  2AG 10 3,  AE  BD, EN  AB,EMG  BMN, E  ABD  30, 3EN  AE cos30 10 3  AM  MN 15, 15, 2即的最小值为 AM  MN 15. 故答案为: 15.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矩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同时考查利用轴对称与垂线段最短求线段和的 最小值问题,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44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或推演步骤) 1 1017. 计算:  2  4sin 60 12   3 2【答案】-3 【解析】 【分析】 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绝对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二次根式和零次幂的运算法则分别对每项进行化简, 再进行加减计算即可. 1 10【详解】解:  2  4sin 60 12   3 2 2  2  2 3 2 31  3 【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负整数指数幂、绝对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二次根式和 零次幂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8. 如图,点 C,E,F,B 在同一直线上,点 A,D 在 BC 异侧,AB∥CD,AE=DF,∠A=∠D. (1)求证:AB=CD; (2)若 AB=CF,∠B=40°,求∠D 的度数. 【答案】(1)AB=CD(2)70° 【解析】 【分析】 (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B=∠C,根据 AAS 推出△ABE≌△CD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即可; (2)根据全等得出 AB=CD,BE=CF,∠B=∠C,求出 CF=CD,推出∠D=∠CFE,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1)证明:∵AB∥CD, ∴∠B=∠C, 在△ABE 和△CDF 中, ∠B=∠C,AE=DF ,∠A=∠D. ∴△AEB≌△DFC. ∴AB=CD. (2)∵AB=CD, AB=CF, ∴CD=CF, ∵∠B=∠C=40°, ∴∠D=(180°-40°)÷2=70°.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能根据全等三 角形的判定求出△ABE≌△CDF 是解此题的关键. 19. 我市某中学举行“法制进校园”知识竞赛,赛后将学生的成绩分为 A、B、C、D 四个等级,并将结果绘制 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 (1)成绩为“B 等级”的学生人数有 名; (2)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D 等级”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 ,图中 m 的值为 ;(3)学校决定从本次比赛获得“A 等级”的学生中选出 2 名去参加市中学生知识竞赛.已知“A 等级”中有 1 名女生,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女生被选中的概率. 2【答案】(1)5(2)72°;40(3) 3【解析】 【分析】 (1)先根据“A 等级”的人数及占比求出学生总人数,再减去各组人数即可求出成绩为“B 等级”的学生人数; (2)根据“D 等级”的占比即可求出其圆心角度数,根据“C 等级”的人数即可求出 m 的值; (3)根据题意画树状图,再根据概率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1)学生总人数为 3÷15%=20(人) ∴成绩为“B 等级”的学生人数有 20-3-8-4=5(人) 故答案为:5; 4360  72 (2)“D 等级”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 20 8100  40 m= ,20 故答案为:72°;40; (3)根据题意画树状图如下: 4623∴P(女生被选中)=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统计调查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求出学生总人数及概率的求解方法. 20. 为了维护我国海洋权力,海监部门对我国领海实行了常态化巡航管理.如图,正在执行巡航任务的海监 船以每小时 60 海里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航行,在 A 处测得灯塔 P 在北偏东 方向上,海监船继续向东航行 60 30° 1 小时到达 B 处,此时测得灯塔 P 在北偏东 (1)求 B 处到灯塔 P 的距离; 方向上. (2)已知灯塔 P 的周围 50 海里内有暗礁,若海监船继续向正东方向航行是否安全? 【答案】(1)B 处到灯塔 P 的距离为 60 海里;(2)海监船继续向正东方向航行是安全的 【解析】 【分析】 (1)作 PD⊥AB 于 D.求出∠PAB、∠PBA、∠P 的度数,证得△ABP 为等腰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 (2)在 Rt△PBD 中,解直角三角形求出 PD 的值即可判定. 【详解】(1)过点 P 作 PD⊥AB 于点 D, 由题意得,AB=60(海里),∠PAB=30°,∠PBD=60°, ∴∠APB=∠PBD-∠PAB=60°-30°=30°=∠PAB, ∴PB=AB=60(海里), 答:B 处到灯塔 P 的距离为 60 海里; (2)由(1)可知∠APB=∠PAB=30°, ∴PB=AB=60(海里) 在 Rt△PBD 中, 3PD=BPsin60° 60 (海里),  30 3 2∵,30 3 50 ∴海监船继续向正东方向航行是安全的.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正确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准确标注方向角、熟练掌 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OD ^ BC 21. 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一点, 于点 D,过点 C 作⊙O 的切线,交 OD 的延长线 于点 E,连结 BE. (1)求证:BE 是⊙O 的切线; (2)设 OE 交⊙O 于点 F,若 ,求线段 EF 的长; DF  2,BC  4 3 (3)在(2)的条件下,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6 3【答案】(1)见解析;(2)EF=4;(3) 16 3 【解析】 【分析】 (1)连接 OC,如图,根据垂径定理由 OD⊥BC 得到 CD=BD,则 OE 为 BC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 EB=EC,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EBC=∠ECB,加上∠OBC=∠OCB,则∠OBE=∠OCE;再根据切线的性质得 ∠OCE=90°,所以∠OBE=90°,然后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得 BE 与⊙O 相切; (2)设⊙O 的半径为 R,则 OD=R-DF=R-2,OB=R,在 Rt△OBD,利用勾股定理解得 R=4,再利用含 30º 角的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可求得 OE,利用 EF=OE-OF 即可解答; S阴影 =S四边形OBEC  S (3)利用(2)中可求得∠BOC=120º,然后利用 扇形OBC代入数值即可求解. 【详解】(1)证明:连接 OC,如图, ∵OD⊥BC, ∴CD=BD, ∴OE 为 BC 的垂直平分线, ∴EB=EC, ∴∠EBC=∠ECB, ∵OB=OC, ∴∠OBC=∠OCB, ∴∠OBC+∠EBC=∠OCB+∠ECB,即∠OBE=∠OCE, ∵CE 为⊙O 的切线, ∴OC⊥CE, ∴∠OCE=90°, ∴∠OBE=90°, ∴OB⊥BE, ∴BE 与⊙O 相切. (2)设⊙O 的半径为 R,则 OD=R-DF=R-2,OB=R, 1在 Rt△OBD 中,BD= BC= 2 3 2∵OD2+BD2=OB2, 22∴2 ,解得 R=4, (R  2)  (2 3)  R ∴OD=2,OB=4, ∴∠OBD=30°, ∴∠BOD=60°, ∴在 Rt△OBE 中,∠BEO=30º,OE=2OB=8, ∴EF=OE-OF=8-4=4, 即 EF=4; (3)由∠OCD=∠OBD=30º和 OD⊥BC 知:∠COD=∠BOD=60º, ∴∠BOC=120º,又 BC= ,OE=8, 4 3 S阴影 =S四边形OBEC  S扇形OBC ∴1120 42 =84 3 2360 16 316 3 ,【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垂径定理、扇形面积的计算、含 30º角的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 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每个知识点是解答的关键. B 卷(共 60 分)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 4222. 分解因式: _____________ b b 12  b2  3 b  2 b  2 【答案】 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十字相乘法,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即可因式分解. b2  3 b2  4  b2  3 b  2 b  2   42【详解】    b b 12  b2  3 b  2 b  2 故答案为: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因式分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因式分解的方法. x  2 x 1 1 x a23.  3 的解为非负数,且使关于 y 的不等式组 若数 a 使关于 x 的分式方程 y 3 y 1 13 12   y  0 43的解集为 ,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 a 的积为_____________ 2 y  a  0 【答案】40 【解析】 【分析】 y  0 5根据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即可得出 a 5且 a≠3,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即可得出 a>0,找出 0<a 且 a≠3 中所有的整数,将其相乘即可得出结论. x  2 x 1 1 x a5 a 2 3 的解为 x= 【详解】解:分式方程 且 x≠1, x  2 a 3 ∵分式方程 的解为非负数, x 1 1 x 5 a 5 a  0 ∴且≠1. 22∴a 5且 a≠3. y 3 y 1 13   ①4312 2 y  a  0② y  0 解不等式 .①,得 解不等式 ,得y<a. ②y 3 y 1 13 12   y  0 43关于 y 的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 ,∵2 y  a  0 ∴a>0. ∴0<a 5且 a≠3. 又 a 为整数,则 a 的值为 1,2,4,5. 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 a 的积为1245  40 故答案为:40.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根据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结合不等式组的解集 y  0 为,找出 a 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 332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2,0),直线 与 x 轴交于点 B,以 AB 为边作等 l : y  x  33ABA A1 ,过点 1 作 A B/ /x BA B A B A AA B/ /x 2 ,过点 2 作 2 2 边轴,交直线 l 于点 1 ,以 1 为边作等边 轴, 3 ,以此类推……,则点 2020 的纵坐标是______________ 211111BA B A B A A交直线 l 于点 2 ,以 2 为边作等边 223(22020 1) 【答案】 2【解析】 【分析】 如图,过 A1 作 A1C⊥AB 与 C,过 A2 作 A2C1⊥A1B1 于 C1,过 A3 作 A3C2⊥A2B2 于 C2,先根据直线方程与 x 轴交于点 B(-1,0),且与 x 轴夹角为 30º,则有 AB=1,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含 30º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的 A1、A2、A3、的纵坐标,进而得到 An 的纵坐标,据此可得 A2020 的 纵坐标,即可解答. 【详解】如图,过 A1 作 A1C⊥AB 与 C,过 A2 作 A2C1⊥A1B1 于 C1,过 A3 作 A3C2⊥A2B2 于 C2,先根据直 3线方程与 x 轴交于点 B(-1,0),与 y 轴交于点 D(0, ), 33∴OB=1,OD= ∴∠DBO=30º ,3由题意可得:∠A1B1B=∠A2B2B1=30º,∠B1A1B=∠B2A2B1=60º ∴∠A1BB1=∠A2B1B2=90º, ∴AB=1,A1B1=2A1B=21,A2B2=2A2B1=22,A3B3=2A3B2=23,…AnBn=2n 33∴A1C= AB= ×1, 223231A1 纵坐标为 ×1= ;(2 1) 23321 A2C1= A1B1= ,223333301221 (2  2 ) 3 (2 1) A2 的纵坐标为 ×1+ ===;222223322 A3C2= A2B2= ,22333333012321 22 (2  2  2 ) 7 (2 1) A3 的纵坐标为 ×1+ +===;222222…32n1 由此规律可得:AnCn-1= ,233012n1 nAn 的纵坐标为 =,(2  2  2  2 ) (2 1) 223(22020 1) ∴A2020 =,23(22020 1) 故答案为: 2【点睛】 本题是一道点的坐标变化规律探究,涉及一次函数的图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 30º角的直角三角形的 性质,数字型规律等知识,解答的关键是认真审题,观察图象,结合基本图形的有关性质,找到坐标变化 规律. 25. y  x2  4x y  2x  b .我们规定:当 x 取任意一个值时,x 对应的函 已知抛物线 (如图)和直线 21y数值分别为 1 和 2 .若 yy  y yyy  y M  y  y 2 ,取 1 和 2 中较大者为 M;若 2 ,记 2 .①当 x  2 时, 时,使 的x 111M  y 的 x 的取值范围是 – 1< x <3 2M 的最大值为 4;②当 时,使 ;③当 b  3 b  5 M  3 x 1 x  3 , ;④当b 1时,M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上述结论正确的是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 的值是 12的序号) 【答案】②④ 【解析】 【分析】 根据题目中的较大者 M 的定义逐个分析即可. y  22  42  4 y  22  b=4+b ,显然只要b  0,则 M 的 【详解】解:对于①:当 x  2 时, 值为 4+b ,故①错误; ,21y , y 对于②:当b  3 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画出 2 的图像,如下图所示,其中红色部分即表示 M,联 12y , y M  y 2 的 x 的取 立的函数表达式,即 2,求得交点横坐标为 和,观察图形可知 31 x  4x  2x 3 1值范围是 – 1< x <3 ,故②正确; y , y 2 的图像,如下图所示,其中红色部分即表示 M, 对于③:当 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画出 b  5 12y , y 联立 的函数表达式,即 2,求得其交点的横坐标为 和1+ 61 6 ,x  4x  2x 5 1y  x2  4x  3 时,解得 x3  4, x  3 x 1 或y  2x 5  3 故 M=3 时分类讨论:当 时,解得 ,当 1221故③错误; y  y y y y 1 ,此时 2 图像一直在 1 图像上方,如下图所示,故此时 M= 2 ,故 M 对于④:当b 1时,函数 2随 x 的增大而增大,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②④.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及交点坐标,本题的关键是要能理解 M 的含义,学会 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析问题. 五、解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36 分) x  mn 26. m  n 我们知道,任意一个正整数 x 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 (m,n 是正整数,且 ),在 x mn 的所有这种分解中,如果 m,n 两因数之差的绝对值最小,我们就称 是 x 的最佳分解.并规定: mf x .  n例如:18 可以分解成118 ,29 或,因为181 9  2  6 3,所以 是 18 的最佳分解,所以 36 36 3612f 18    .f 6  ________ f 9  _________ (1)填空:   ;  ;(2)一个两位正整数 t( ,t 10a  b 1 a  b  9 ,a,b 为正整数),交换其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 f t 字得到的新数减去原数所得的差为 54,求出所有的两位正整数;并求  的最大值; (3)填空: f 22 357  _____________ ①②③;;;f 23 357  _____________ f 24 357  _____________ f 25 357  _____________ ④.2420 14 15 14 f t ,,,【答案】(1) ;1;(2)t 为 39,28,17;  的最大值 ;(3) 3721 15 28 15 【解析】 【分析】 23f 6 f 9 (1)6=1×6=2×3,由已知可求   =;9=1×9=3×3,由已知可求  =1; (2)由题意可得:交换后的数减去交换前的数的差为:10b+a−10a−b=9(b−a)=54,得到 b−a=6,可求 f t t 的值,故可得到  的最大值; mf x   (3)根据 的定义即可依次求解. n【详解】(1)6=1×6=2×3, ∵6−1>3−2, 2f 6   ∴=;39=1×9=3×3, ∵9−1>3−3, f 9 ∴ =1, 2故答案为: ;1; 3(2)由题意可得:交换后的数减去交换前的数的差为: 10b+a−10a−b=9(b−a)=54, ∴b−a=6, ∵1≤a≤b≤9, ∴b=9,a=3 或 b=8,a=2 或 b=7,a=1, ∴t 为 39,28,17; ∵39=1×39=3×13, 3f 39 ∴=;13 28=1×28=2×14=4×7, 4f 28 ∴=;717=1×17, 1f 17  ∴∴;17 47f t 的 最大值 .2(3)①∵ =20×21 2 357 20 f 22 357  ∴;21 3②=28×30 2 357 28 14 f 23 357  ∴;;,30 15 4③∵ =56×30 2 357 30 15 f 24 357  ∴56 28 5④∵ =56×60 2 357 56 14 f 25 357  ∴60 15 20 14 15 14 ,,,故答案 为:.21 15 28 15 【点睛】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理解题意,从题目中获取信息,列出正确的代数式,再由数的特点求 解是解题的关键. 27. 如图,正方形 ABCD 中,P 是对角线 AC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 A、C 重合),连结 BP,将 BP 绕点 B 顺 时针旋转 到BQ,连结 QP 交 BC 于点 E,QP 延长线与边 AD 交于点 F. 90 AP  CQ (1)连结 CQ,求证: ;1AP  AC CE : BC 的值; (2)若 ,求 4PF  EQ (3)求证: .3【答案】(1)见解析;(2) ;(3)见解析 8【解析】 【分析】 (1)由旋转知△PBQ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 PB=QB,∠PBQ=90°,进而证明△APB≌△CQB 即可; (2)设 AP=x,则 AC=4x,PC=3x,由(1)知 CQ=AP=x,又△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 2BC= ,PQ= ,再证明△BQE∽△BCQ,由此求出 BE,进而求出 CE:BC 的值; 10x AC=2 2x 2(3)在 CE 上截取 CG,并使 CG=FA,证明△PFA≌△QGC,进而得到 PF=QG,然后再证明∠QGE=∠QEG 即 可得到 QG=EQ,进而求解. 【详解】解:∵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 ∴AB=BC,∠ABC=90°, ∵BP 绕点 B 顺时针旋转 ∴BP=BQ,∠PBQ=90°, 到 BQ, 90 ∴∠ABC-∠PBC=∠PBQ-∠PBC, ∴∠ABP=∠CBQ, 在△APB 和△CQB 中, AB  BC ABP  CBQ BP  QB ,∴△APB≌△CQB(SAS), ∴AP=CQ. (2) 设 AP=x,则 AC=4x,PC=3x,由(1)知 CQ=AP=x, 2△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C= ,AC=2 2x 22222在 Rt△PCQ 中,由勾股定理有: ,PQ  PC  CQ  9x  x  10x 且△PBQ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BQ  PQ  5x 2又∠BCQ=∠BAP=45°,∠BQE=45°, ∴∠BCQ=∠BQE=45°,且∠CBQ=∠CBQ, ∴△BQE∽△BCQ, BQ BE 5x BE =∴,代入数据: ,=BC BQ 2 2x 5x 5 2 43 2 4∴BE= ,∴CE=BC-BE= ,xx3 2 42 2 38∴,CE : BC= 3故答案为: .8(3) 在 CE 上截取 CG,并使 CG=FA,如图所示: ∵∠FAP=∠GCQ=45°, 且由(1)知 AP=CQ,且截取 CG=FA, 故有△PFA≌△QGC(SAS), ∴PF=QG,∠PFA=∠CGQ, 又∵∠DFP=180°-∠PFA,∠QGE=180°-∠CGQ, ∴∠DFP=∠QGE, ∵DA BC, // ∴∠DFP=∠CEQ, ∴∠QGE=∠CEQ, ∴△QGE 为等腰三角形, ∴GQ=QE, 故 PF=QE.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判定和性质的综 合,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本题第(3)问关键是能想到在 CE 上截取 CG,并使 CG=FA 这条辅助线. 如图,抛物线 y  ax2  bx  c经过 A(-1,0)、B(4,0)、C(0,2)三点,点 D(x,y)为抛物线上 28. 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动点. (1)求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2)当 的面积为 3 时,求点 D 的坐标; BCD (3)过点 D 作 ,垂足为点 E,是否存在点 D,使得 中的某个角等于ABC 的 2 倍?若 CDE DE  BC 存在,求点 D 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329 y  x2  x  2 【答案】(1) ;(2)(3,2)或(1,3);(3)存在,2 或 .11 22【解析】 【分析】 (1)根据点 A、B、C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与 BC 平行的经过点 D 的 y 轴上点 M 的坐标,再根据待定系数法可求 DM 的解析式,再联立抛物线可求点 D 的坐标; (3)分∠DCE=2∠ABC 及∠CDE=2∠ABC 两种情况考虑:①当∠DCE=2∠ABC 时,取点 F(0,−2), 连接 BF,则 CD∥BF,由点 B,F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直线 BF,CD 的解析式,联立直线 CD 及抛物线的解析式组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可求出点 D 的坐标;②当∠CDE=2∠ABC 时,过点 C 作 CN⊥BF 于点 N,交 OB 于 H.作点 N 关于 BC 的对称点 P,连接 NP 交 BC 于点 Q,由△OCH∽△OBF 求 出 H 点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 CN 的解析式,联立直线 BF 及直线 CN 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可 求出点 N 的坐标,利用对称的性质可求出点 P 的坐标,由点 C、P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直线 CP 的解析式,将直线 CP 的解析式代入抛物线解析式中可得出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非零值可得出 点 D 的横坐标.依此即可得解. 【详解】解答:解:(1)将 A(−1,0)、B(4,0)、C(0,2)代入 y=ax2+bx+c 得: a b  c  0 16a  4b  c  0 ,c  2 12a   3b  解得: 2c  2 13y  x2  x  2 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2(2)如图 2,过点 D 作 DM∥BC,交 y 轴于点 M,设点 M 的坐标为(0,m),使得△BCM 的面积为 3, CM=3×2÷4=1.5, 7则 m=2+1.5= ,27M(0, )2∵点 B(4,0),C(0,2), 12∴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y=− x+2, 71∴DM 的解析式为 y=− x+ ,2217y  x  2123联立抛物线解析式 ,2y  x  x  2 22x  3 x 1 12解得 ,.y2  2 y2  3 ∴点 D 的坐标为(3,2)或(1,3). (3)分两种情况考虑: ①当∠DCE=2∠ABC 时,取点 F(0,−2),连接 BF,如图 3 所示. ∵OC=OF,OB⊥CF, ∴∠ABC=∠ABF, ∴∠CBF=2∠ABC. ∵∠DCB=2∠ABC, ∴∠DCB=∠CBF, ∴CD∥BF. ∵点 B(4,0),F(0,−2), 1∴直线 BF 的解析式为 y= x−2, 21∴直线 CD 的解析式为 y= x+2. 21y  x  2 2联立直线 CD 及抛物线的解析式成方程组得: ,132y  x  x  2 22x  0 x  2 12解得: (舍去), ,y1  2 y2  3 ∴点 D 的坐标为(2,3); ②当∠CDE=2∠ABC 时,过点 C 作 CN⊥BF 于点 N,交 OB 于 H.作点 N 关于 BC 的对称点 P,连接 NP 交 BC 于点 Q,如图 4 所示. ∵∠OCH=90°−∠OHC,∠OBF=90°−∠BHN, ∠OHC=∠BHN, ∴∠OCH=∠OBF. 在△OCH 与△OBF 中 COH  BOF  90 OCH  OBF ,∴△OCH∽△OBF, OH OC OH 24∴,即 ,OF OB 2∴OH=1,H(1,0). 设直线 CN 的解析式为 y=kx+n(k≠0), ∵C(0,2),H(1,0), n  2 k  2 n  2 ∴,解得 ,k  n  0 ∴直线 CN 的解析式为 y=−2x+2. 连接直线 BF 及直线 CN 成方程组得: 1y  x  2 ,2y  2x  2 85x  解得: ,65y   8565, ∴点 N 的坐标为( ). ∵点 B(4,0),C(0,2), 12∴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y=− x+2. 856, ∵NP⊥BC,且点 N( ), 522 ∴直线 NP 的解析式为 y=2x− .5联立直线 BC 及直线 NP 成方程组得: 1y  x  2 2,22 y  2x  564 25 18 25 x  y  解得: ,64 18 ,∴点 Q 的坐标为( ). 25 25 8565, ∵点 N( ),点 N,P 关于 BC 对称, 88 66 , ∴点 P 的坐标为( ). 25 25 88 66 , ∵点 C(0,2),P( ), 25 25 2∴直线 CP 的解析式为 y= x+2. 11 213y  x2  x  2 将 y= x+2 代入 整理,得:11×2−29x=0, 11 2229 解得:x1=0(舍去),x2= ,11 29 ∴点 D 的横坐标为 .11 29 11 综上所述:存在点 D,使得△CDE 的某个角恰好等于∠ABC 的 2 倍,点 D 的横坐标为 2 或 .【点睛】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 解析式以及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 线的解析式;(2)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和待定系数法求出点 D 的坐标;(3)分∠DCE=2∠ABC 及∠CDE= 2∠ABC 两种情况求出点 D 的横坐标. 本试卷的题干 0635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