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下载

2012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2年11月04日



2012 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6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9 小题,每小题 0 分,共计 36 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 分)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如 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 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考点】37: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该图主要考察了基本的读图能力。同一等值线上数值相等,认真看图数值,找 出最大值及最小值,以及之间的递变规律。 【解答】解:雪线高低的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温度,纬度越高温度越低,造成雪线越 低,而同一座山脉上阴坡阳坡的问题,阳坡温度高,雪线高,阴坡温度低雪线低;二是 降水量,即迎风坡背风坡的问题,迎风坡降水量大,雪线低,背风坡降水量小,雪线高 (降雪速度与融雪速度的问题)。依据图形中雪线高度等值线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西南地 区由于纬度较低,温度较高使雪线较高,而向东北方向逐渐递减。故雪线高度分布自西 南向东北逐渐降低,东北最低。 故选:C。 【点评】学会根据图形掌握一定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 2.(2 分)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如 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 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 4000 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考点】37: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梅里雪山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西边约 20km 的横断山脉中段怒江 与澜沧江之间,南北纵列分布.而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和降水.依据梅里雪山的 实际状况可以推断出雪线低是因为地形原因导致降水丰富. 【解答】解:雪线高低的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温度,即阴坡阳坡的问题,阳坡温度高, 雪线高,阴坡温度低雪线低;二是降水量,即迎风坡背风坡的问题,迎风坡降水量大, 雪线低,背风坡降水量小,雪线高(降雪速度与融雪速度的问题)。横断山区地形是南北 纵列分布,由于夏季此处受西南季风影响,地形抬升故为迎风坡降水多而使温度偏低造 成雪线偏低形成的。 故选:A。 【点评】理解记忆雪线的影响因素,根据实际区域区分因素的差异,难度较小. 3.(2 分)北京时间 2011 年 11 月 3 日 1 时 36 分 6 秒,“天宫一号冶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 号冶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如图是“神舟八号冶与“天宫一号冶首次对接空间位 置示意图.读图回答 3﹣﹣4 题. 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 【考点】1A: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主要考查了晨昏线的判读,北京时间 2011 年 11 月 3 日 1 时 36 分 6 秒,“天宫 一号冶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冶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图中极点附近是海洋, 为北极,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由此判断晨线大致的位置. 【解答】解:北京时间 2011 年 11 月 3 日 1 时 36 分 6 秒,“天宫一号冶目标飞行器与“神 舟八号冶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北半球昼短夜长,180°经线比北京时间早 4 小时, 180°经线时间为 11 月 3 日 5 时 36 分 6 秒,①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 180°经线以东,时 间大约为 6 点,晨线大致的位置是①线。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晨昏线的判读. 4.(2 分)北京时间 2011 年 11 月 3 日 1 时 36 分 6 秒,“天宫一号冶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 号冶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如图是“神舟八号冶与“天宫一号冶首次对接空间位 置示意图.读图回答 3﹣﹣4 题. 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 A.云雾 B.流星 C.太阳活动 D.太阳辐射 【考点】1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主要考查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动电离层, 干扰无线电通讯;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现象;4.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 【解答】解: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通讯,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中断,最 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5.(2 分)如图是 2012 年 4 月 18 日 8 时﹣﹣4 月 19 日 8 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 图.读图回答 5﹣﹣6 题. 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压脊控制 B.锋面活动 C.反气旋过境 D.热带气旋影响 【考点】29:锋面系统与天气.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主要考查了锋面活动与我国的降水,如图是 2012 年 4 月 18 日 8 时﹣﹣4 月 19 日 8 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春、夏之交,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主要因素 是冷暖气团交汇形成的锋面. 【解答】解:A、高压脊控制下是晴朗的天气,故不符合题意; B、春、夏之交,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主要因素是冷暖气团交汇形成的锋面,故正确; C、反气旋控制下是晴朗的天气,故不符合题意; D、热带气旋形成的台风影响我国主要在夏秋季节,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活动与我国的降水. 6.(2 分)如图是 2012 年 4 月 18 日 8 时﹣﹣4 月 19 日 8 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 图.读图回答 5﹣﹣6 题. 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 A.江汉平原 B.四川盆地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考点】49: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洪涝是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 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其影响是 综合的,还会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解答】解:在图示时间内,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以大雨和暴雨为主,珠江三角洲地区 地势低平、河网密集,若降水时间较长导致排水不畅导致积水,最易发生洪涝。 得结论。 故选:C。 【点评】要注意区别洪涝和洪水: 洪涝,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和雨量过大或冰雪融化 引起河流泛滥、山洪暴发和农田积水造成的水灾和涝灾. 洪水,指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 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 7.(2 分)如图是 2006~2011 年各年 5 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 比图.读图回答 7﹣﹣8 题. 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D.2009~2010 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考点】2G: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从题目所给的资料可以看出两湖水体面积先降后升再下降而不是持续下降;两 湖均位于长江流域,面积变化基本同步;2010﹣2011 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而不是 2009﹣2010 年变化最大。2006~2011 年两湖水体面积变化是减小﹣﹣增大﹣﹣再减小, 2010~2011 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但是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解答】解:A、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2006~2011 年两湖水体面积变化是减小﹣﹣增 大﹣﹣再减小, B、读图可知:2006~2011 年两湖水体面积变化是减小﹣﹣增大﹣﹣再减小,因此两湖 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故正确; C、2006~2011 年两湖水体面积变化是减小﹣﹣增大﹣﹣再减小,故不符合题意 D、2010~2011 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的难度一般,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观察能力。2010﹣2011 年鄱阳湖水体面积 变化最大。 8.(2 分)如图是 2006~2011 年各年 5 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 比图.读图回答 7﹣﹣8 题. 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B.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C.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考点】2G: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影响季风区湖泊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流域内降水量的变化,读图可知, 在不同年份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较大,应该是各自流域内降水的变化幅度较大 所导致. 【解答】解:A、鄱阳湖和洞庭湖都位于季风区,其水源主要来自于流域内降水,由图可 以看出鄱阳湖水体面积在不同年份差别巨大,最大差达到 2000 多 km2,这说明流域内降 水量变化较大,A 正确; B、影响鄱阳湖流域蒸发量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流域内气温的变化,如果鄱阳湖水体面 积的巨大变化是因为蒸发量的变化,那流域内气温的变化幅度是不可想象的,B 错误; C、湖泊出水量包括湖面蒸发量、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出湖水量及工农业用水,已知鄱阳 湖湖面蒸发不可能有巨大变化,长江和洞庭湖、鄱阳湖是通过水位差互补的,不会有巨 大变化,地下径流出湖水量及工农业用水都不会造成如此巨大变化,C 错误; D、洞庭湖和鄱阳湖同样通过水位差与长江互补,长江干流不可能在补给两湖水量上有巨 大差别,而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差别巨大,D 错误。 故选:A。 【点评】湖泊水来源:雨水是其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此外还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 水,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河流水和地下水与湖泊通过水位差的关系,常年互补.另外还有 其他的一些形式的来源,比如:生物水、土壤水等,但是水量比较少,并不是主要的来 源. 9.(2 分)如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 (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 9﹣﹣10 题. 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2S: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变化.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 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 弯曲;在内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 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 而形成山岭.断层是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 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形成断层.断层一侧的岩层下降会形成谷 地,上升则会形成断块山,通常伴有陡崖.图中岩层的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 直距离.而地面就是地形剖面线,岩层的埋藏深度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所以 结合海拔和深度数据分析,看出岩层的走向,判断①④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 而①④ 的地形剖面线看出都是中间低,两边高,所以是谷地. ②是向斜谷. ③处是断层. 【解答】解:A、结合海拔和深度数据分析,看出岩层的走向,判断①岩层向上拱起, 是背斜。 而①的地形剖面线看出是中间低,两边高,所以是谷地,故正确; B、根据海拔和深度数据分析,看出岩层的走向,判断②是向斜谷,故不符合题意; C、结合海拔和深度数据分析,看出岩层的走向,判断③处是断层,故不符合题意; D、结合海拔和深度数据分析,看出岩层的走向,判断④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 而④ 的地形剖面线看出是中间低,两边高,所以是谷地,故正确。 故选:AD。 【点评】此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变化.掌握背斜和向斜的区别解题,解题的关 键是从材料和景观图中获得信息并进行正确的解读,从而还原地壳运动的过程.此题难 度较大. 10.(2 分)如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 (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 9﹣﹣10 题. 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 【考点】2S: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变化.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 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 弯曲;在内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 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 而形成山岭.断层是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 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形成断层.断层一侧的岩层下降会形成谷 地,上升则会形成断块山,通常伴有陡崖.图中岩层的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 直距离.而地面就是地形剖面线,岩层的埋藏深度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所以 结合海拔和深度数据分析,看出岩层的走向,判断①④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 ⑤两侧的深度不同,说明岩层有错位和移动了,发生了断层.而⑤这侧埋藏深度较深,所 以是下降的. 【解答】解:A、⑤两侧的深度不同,说明岩层有错位和移动了,发生了断层,故不符 合题意; B、⑤两侧的深度不同,说明岩层有错位和移动了,发生了断层,故不符合题意; C、⑤两侧的深度不同,说明岩层有错位和移动了,发生了断层。而⑤这侧埋藏深度较 深,所以是下降的,故正确; D、⑤两侧的深度不同,说明岩层有错位和移动了,发生了断层。而⑤这侧埋藏深度较 深,所以是下降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变化.掌握背斜和向斜的区别解题,解题的关 键是从材料和景观图中获得信息并进行正确的解读,从而还原地壳运动的过程.此题难 度较大. 11.(2 分)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为 集约利用;反之,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为粗放利用. 如图是2000 年和 2009 年吉林省土 地 集 约 利 用 程 度 区 域 差 异 图 . 读 图 回 答11 ﹣ ﹣ 12 题. 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特点是(  ) A.2000 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自西向东逐渐升高 B.2000 年以来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地区差异没有变化 C.2009 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较 2000 年总体提升 D.长春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幅度最大 【考点】48: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6:图文结合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51E:自然资 源. 【分析】本题考查土地利用集约化的变化.读图可以直接看出,与 2000 年相比,2009 年 吉林省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其中松原市、辽源市、通化市、吉林市、通化市 集约化水平提高幅度最大. 【解答】解:根据两幅图形比较可以看出,2000 年﹣2009 年期间各个区域土地集约度均 有上升,中间区域相对较高;辽远、通化两地由中度粗放利用到中度集约利用其土地利 用集约度提高幅度最大。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图象资料分析类型,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读图分析能力即 可,需要认真分析图中数据,做好对比. 12.(2 分)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为 集约利用;反之,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为粗放利用. 如图是2000 年和 2009 年吉林省土 地 集 约 利 用 程 度 区 域 差 异 图 . 读 图 回 答11 ﹣ ﹣ 12 题. 城市中土地利用集约度最高的功能区是(  ) A.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 C.住宅区 D.文化教育区 【考点】5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在城市功能区的土地利用中,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内高楼林立,土地利用集约 度最高. 【解答】解:A、工业区一般都是厂房为主,高楼建筑不高,因此对于图例的利用集约度 不高,故不符合题意; B、中心商务区位于城市的中心,都是以高楼建筑为主,因此土地的集约利用率高,故正 确; C、住宅区一般可以是高楼,但是在住宅区里面有文化设施等公共设施,因此对于整体的 土地集约率比商务区低; D、同上的分析,文化体育区也不是最高的土地利用率最高的功能区,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为 2012 年江苏省高考真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信息细心分 析,并结合城市各个功能分区的主要特征等内容分析即可 13.(2 分)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 年开始积极吸 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 如 图是该市 1990~2010 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 13﹣﹣14 题. 1990~2010 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考点】98: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21:人口 与城市. 【分析】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 门内部的构成.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 和发展起来的.研究产业结构,主要是研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 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之间的关 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 【解答】解:分析图中 1990﹣2010 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比重不断 下降,中间有波动,而且是前期下降速度较快,后期下降速度较慢,故答案 A 错误,早 期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故答案 B 错误,第三产业比重变化不大,答案 C 错误,产业结 构逐渐由第一产业为主变化为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故选:D。 【点评】本题以我国东沿海某市 1990~2010 年产业结构变化图为背景,考查该市的产业 结构变化,解读图形与联系课本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4.(2 分)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 年开始积极吸 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 如 图是该市 1990~2010 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 13﹣﹣14 题. 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 ①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98: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21:人口 与城市. 【分析】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 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的主要推动 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答】解:当前该市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结构较为合理, 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方向应该是逐渐增加第三产业比重,成为该市主导产业,所以 劳动力指向型(纺织、服装企业)和原料指向型(化工、机械)工业应该积极转出,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留出空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故选:B。 【点评】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城市化与工业化等知识点,解读图形与联系课本知识是解 题的关键. 15.(2 分)如图是 1990﹣﹣2010 年我国能源消费与 GDP 增长变化图.读图回答 15﹣﹣16 题. 能源消费与 GDP 的增长特点是(  ) A.单位 GDP 能源消费 2002 年最低 B.能源消费量 2007 年开始下降 C.能源消费与 GDP 的年均增速相同 D.单位 GDP 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考点】97:能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32:区域 可持续发展. 【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一定地域内的可持续发展,是一般可持续发展在地域上的 具体体现与反映,其实质与一般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位置 和边界,是由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 【解答】解:本题考查我国能源消费与 GDP 的关系。读图可以看出我国能源消费量和 GDP 总量都呈上升趋势,GDP 增速大于能源消费量增速,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和劳动力 素质的提高,单位 GDP 的能耗呈不断下降趋势。 故选:D。 【点评】难度一般,以 1990﹣﹣2010 年我国能源消费与 GDP 增长变化图为背景,考查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图形的解读是解题的关键. 16.(2 分)如图是 1990﹣﹣2010 年我国能源消费与 GDP 增长变化图.读图回答 15﹣﹣16 题. 能源与 GDP 增长的关系是(  ) 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 GDP 增长 B.GDP 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C.GDP 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 GDP 高速增长的需要 【考点】97:能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32:区域 可持续发展. 【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一定地域内的可持续发展,是一般可持续发展在地域上的 具体体现与反映,其实质与一般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位置 和边界,是由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 【解答】解:在单位 GDP 能源消费不断下降背景下,GDP 的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 重要因素;我国能源不能满足本国需求,需大量进口。 故选:C。 【点评】难度一般,以 1990﹣﹣2010 年我国能源消费与 GDP 增长变化图为背景,考查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图形的解读是关键. 17.(2 分)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 突出. 如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 题. 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97:能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2E:地理关联图;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32:区域可持 续发展. 【分析】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有 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解答】解:秸秆直接在田间燃烧不仅仅浪费能源更污染环境,这种做法不可取;④既 能提供生活能源(沼气)又能提高土壤肥力(沼渣、沼液还田)符合题意。②、③做法 虽然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比①的做法合理但并不符合题意要求。 故选:D。 【点评】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解读图形与联系课本知识是解题 的关键. 18.(2 分)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 突出. 如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 题. 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 ①引起大气污染 结构调整. A.①② ②造成资源浪费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阻碍农村能源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考点】65: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2:原因类简答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523:人类与 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分析】近年来,农作物秸秆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源头.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总有 大量的小麦、玉米等秸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不仅成为农村环境保护 的瓶颈问题,甚至成为殃及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在发达国家,通过科技进步与创新, 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找到了多种用途,除传统的将秸秆粉碎还田作有机肥料外, 还走出了秸秆饲料、秸秆汽化、秸秆发电、秸秆乙醇、秸秆建材等新路子,大大提高了 秸秆的利用值和利用率,值得我们借鉴. 【解答】解:引起大气污染,在农田里焚烧秸秆,热量没有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焚烧后的灰烬作为肥料没有什么有机质,只剩些矿物养分,对农村能源结构调整影响不 大。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秸秆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 开发利用.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0 分,共计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 3 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 得分. 19.(3 分)2012 年 4 月 28 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 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 240 千米, 其中特大桥 23 座,大桥 168 座,隧道 25 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 55%. 如图是雅西 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读图回答 19﹣﹣20 题. 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  ) A.多断崖、深谷 B.多石灰岩溶洞 C.多高山、陡坡 D.多角峰、U 形谷 【考点】43: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4:评价区位、影响、条件类简答题;36:图文结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 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主要从地形、河流等方面分 析. 【解答】解:根据解读,雅西高速公路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等信息, 为降低施工难度,在这样复杂的地形地貌下,桥隧密度必然会变大。 故选:A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从题目中获取信息. 20.(3 分)2012 年 4 月 28 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 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 240 千米, 其中特大桥 23 座,大桥 168 座,隧道 25 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 55%. 如图是雅西 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读图回答 19﹣﹣20 题. 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有(  ) A.减轻冰川的危害 B.减轻冻土的危害 C.减轻山崩滑坡的危害 D.减轻暴雨泥石流的危害 【考点】72: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2E:地理关联图;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5:利用地 理规律;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分析】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能力,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材料分析能力即可,难度较小. 【解答】解:大量的桥隧能够减轻山体崩塌滑坡的危害,减轻暴雨导致泥石流的危害,CD 正确,冰川和冻土主要分布在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在雅西高速公路沿线极少分布,AB 错 误。 故选:CD。 【点评】在山区地质灾害频发,修建桥隧可以有效减少崩塌、滑坡、泥石流带来的危 害. 21.(3 分)如图是江苏某科技产业园规划示意图.该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 40 平方千米.读 图回答 21﹣﹣22 题. 该科技产业园的区位优势有(  ) A.靠近原料产地 C.生态环境优美 B.邻近城区市场 D.对外交通便捷 【考点】5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从图中看该产业园产业都是高新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对技术、交通、环境要 求都很高. 【解答】解:A、根据图中信息我们没有办法判断处科级园区是否靠近原料产地,并且科 技园区对原料产地要求不高,故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中信息我们没有办法判断处科级园区是否靠近市场,并且科技园区对交通的要 求更高,故不符合题意; C、从题目所给的图形材料来看,该区域多为高新技术产业,图中有风景区,环境优美, 故正确; D、从题目所给的图形材料来看,该区域多为高新技术产业,图中区域内还有高速公路、 公路和铁路,交通便利快捷,故正确。 故选:CD。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因此在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结合 地图,不要无关想象. 22.(3 分)如图是江苏某科技产业园规划示意图.该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 40 平方千米.读 图回答 21﹣﹣22 题. 该科技产业园对当地的影响主要有(  ) A.促进产业升级 C.缓解用地紧张 B.减轻交通压力 D.增加就业机会 【考点】5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江苏能源、矿产资源缺乏,环境问题严重.降低能源、原料的消耗,减轻对环 境的危害;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人才科技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 业.因此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的有利的影响可以促使该地产业更新升级,增加就业机 会,促进经济发展. 【解答】解: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由于科技产业园为高新技术产业,能提供更多的就 业机会且能促进区域产业升级。 故选:AD。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属于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解题的关键就是掌握好高新技 术产业的作用. 23.(3 分)如图是 2000~2010 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回 答 23﹣﹣24 题. 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 A.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 B.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 C.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 D.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 【考点】5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解决本题需要了解我国东、中、西部的范围省区,认真仔细读图,结合图例从 图中人口增加的情况对照选项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解答】解:A、从图中看重庆人口没有增加,故不符合题意; B、从图中可看出东部各省行政区人口都有增加,故正确; C、中部只有安徽、湖北人口没有增加,其它大部分都增加,故不符合题意; D、西部只有甘肃、四川、重庆、贵州人口没有增加或减少,故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以“2000~2010 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图”为背景考查了人口增长情 况,需要学生仔细读图、析图,从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属于简单题. 24.(3 分)如图是 2000~2010 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回 答 23﹣﹣24 题. 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  ) A.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 B.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 C.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 D.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 【考点】5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人口增长: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主要是外来人口),目前,地区间经济发展水 平的差别是造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 较低,但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解答】解:A、人口增加除了自然增长还有机械增长,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增长主要是外 来人口增加较多,故不符合题意; B、从图中可以看出中西部有部分省区人口减少,而减少的省区都是人口迁出而非人口自 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是人口迁出多于迁入,故正确; C、从图中可看出除了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增加,中西部部分省区人口也在增加,但是 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故不符合题意; 目前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地区间经济水平差异,从而造成经济落后的省 区人口大量迁出,而经济发达的省区人口则大量迁入,故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以“2000~2010 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图”为背景,主要考查人口数 量与环境等相关知识和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5.(3 分)如图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 25﹣﹣26 题. 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已初步形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  ) A.公路与铁路的兴建 C.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 B.山麓地带水源较丰富 D.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 【考点】5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交通是促进城市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新疆水源比较紧张,人口密集地区 往往水源充足.西气东输工程能促进沿线地区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植被的保护,对城市带 形成影响不大. 【解答】解:A、根据上面的分析和地图可知:乌鲁木齐以西城镇有公路和铁路,交通便 利,故正确; B、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水资源短缺,城镇位于山麓地带,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 有利于城市的形成,故正确; C、最城镇的最初形成因素中,其主要作用的是交通和水源,尤其是新疆地区,故不符合 题意; D、最城镇的最初形成因素中,其主要作用的是交通和水源,尤其是新疆地区,故不符合 题意。 故选:AB。 【点评】本题为 2012 年江苏省高考试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从图示信息并结合我国 区域地理的概况综合分析即可简单获得答案. 26.(3 分)如图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 25﹣﹣26 题. 该区域城镇的特征有(  ) A.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 B.城市等级越低,城市密度越小 C.乌鲁木齐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 D.昌吉市的服务范围包含石河子市的服务范围 【考点】56: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主要考查了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根据图例可以判断,城市分为三个 级别,乌鲁木齐为省会城市,级别最高;昌吉市和石河子市属于县区级;其次是乡、 镇.城市级别越高,服务种类越多,城市数量越少;城市级别越低,服务种类越少,城 市数量越多. 【解答】解:A、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故正确; B、城市等级越低,城市密度越大,故不符合题意; C、乌鲁木齐为省会城市,级别最高,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故正确; D、昌吉市的服务范围和石河子市的服务范围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 差异. 二、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 27 题~第 29 题)和选做题(第 30 题),共计 60 分. 27.(14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我国第28 次南极科考航线和 P 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 4093 米)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 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 AST3﹣1,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 体的研究. (1)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原因主要有 常年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 、  海拔高,空气稀薄 ;该地在 极夜 时期,可以用光学望远镜 24 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 进行天文观测. (2)我国南极昆仑站建有象征国家权益的地理测绘标志,可精确测量该标志地理坐标和 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全球定位系统(或 GPS) . (3)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狂风巨浪 、 洋流  等. (4)分析 P 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 从赤道 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 响因素是水分. . (5)P 大陆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大牧场放牧业 .试分析其有利条 件. 草场广阔;气候适宜;技术水平高;交通便利;地广人稀. . 【考点】37: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62: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82:自 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联系热点考查南极的主要自然特征. (2)考查 3S 技术的应用. (3)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4)考查自然带的分异规律. (5)考查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发展条件. 【解答】解: (1)极地考察一般选择在当地极昼时,但此题是考查光学仪器的天文观测,因此在当地 极夜最好. (2)全球定位系统能够对某地的三维坐标进行定位和监测,并能对某物体的行动轨迹进 行跟踪定位. (3)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处于西风带、西风漂流地区,因此风高浪急;同时该地纬 度较高,常有冰山漂浮. (4)澳大利亚大陆既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又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 域分异规律. (5)澳大利亚热带草原带最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该地草场广阔;气候 适宜;技术水平高;交通便利;地广人稀. 故答案为: (1)常年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海拔高,空气稀薄;污染小;极夜 (2)全球定位系统(或 GPS) (3)狂风巨浪;洋流;冰山;低温 (4)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 律,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5)大牧场放牧业;草场广阔;气候适宜;技术水平高;交通便利;地广人稀. 【点评】主要考查了学生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8.(12 分)如图是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加拿大矿产资源的特点有 种类多 、 分布广 . (2)加拿大的 东部(或纽芬兰岛附近) 海域有世界著名大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寒暖流交汇给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 . (3)埃德蒙顿和蒙特利尔是加拿大重要的石油加工中心,前者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原 料 ,后者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市场 . (4)加拿大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东南部(或五大湖沿岸和圣劳伦斯河谷 地) .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较早、农业基础较好、 工业发达、城市密集等 . 【考点】82: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依据题目所给的图形和图例分析得知加拿大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且分布广;根据 已学知识很快就能得知加拿大有世界著名的纽芬兰渔场,其形成于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 哥湾暖流交汇处,丰富的营养盐类为浮游生物提供充足的养料,鱼类饵料充足;根据图 形可以看出埃德分蒙顿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蒙特利尔靠近广阔的消费市场,这和我国 大庆与上海的石化企业的类型很相似;加拿大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有气候条件、 交通优势、农业基础、工业基础和城市众多等. 【解答】解: (1)读图可知加拿大矿产资源种类丰富且分布地区较为广泛. (2)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位于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为鱼类提供了丰富 的饵料. (3)读图可知埃德蒙顿靠近石油产地,原料丰富;蒙特利尔石油资源缺乏,但位于东部 地区,城市众多,经济发达,石油产品市场广阔. (4)加拿大东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气候温和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是加拿大人口 最密集的地区. 故答案为: (1)种类多;分布广 (2)东部(或纽芬兰岛附近);寒暖流交汇给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 (3)原料;市场 (4)东南部(或五大湖沿岸和圣劳伦斯河谷地);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较早、农 业基础较好、工业发达、城市密集等 【点评】主要考查了学生读图分析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概括总结的能力. 29.(14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1 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 2 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 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 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 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 2 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 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 2014 年底通水, 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程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南方为亚热带季风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 气候,降水丰富;北 季多雨;南部为热带沙漠 方为温带季风气候, 降水较少  气候,全年少雨  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 原因  小   大   地势起伏较小(或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 地势南高北低)  水需逐级提水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满足生活用水(或促 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 . 【考点】84: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调整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结合题 目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并参考题目所给图文信息获取回答题 目的有效信息进行两个工程的对比很快就能得到正确答案;水资源调配对调入区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缓解 供水紧张状况的主要措施包括开源、节流两个方面,节流是主要的分析角度,除了产业 结构、技术措施外还包含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解答】解: (1)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特点.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调 往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因此气候特征要从降水量方面比较;调水耗能的多少与输水线路 的地势有关. (2)考查水资源调配的影响.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于调入区来说主要是解决了水资源 短缺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考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除了跨区域调配外,还要从提 高水资源利用率、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节水意识等方面考虑. 故答案:(1)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 降水丰富;北方为温带季 季多雨;南部为热带沙 风气候,降水较少 小漠气候,全年少雨 大单位调水量耗 大小 原因 能地势起伏较小(或地势南 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 高北低) 水需逐级提水 (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 环境. (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 【点评】主要考查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特点、水资源调配的影响及解决水资源短 缺的措施. 三、选做题本题包括 A、B、C、D 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 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30.(10 分)【A.海洋地理】 如图是北太平洋局部海域海底地形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①处海域属于 公海 .该处海底储量巨大的矿 产资源是 多金属结核 .海上航行、海底隧道和港口建设均利用的海洋资源类型是  海洋空间资源 . (2)①②④三处比较,表层海水温度最低的是 ④ 处,原因主要是 纬度高 . (3)2011 年 12 月 18 日,③处附近一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倾覆,救援船只因舷窗破损 进水导致作业中断.造成这次救援中断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 a 、 c . a.天气严寒 b.台风影响 c.海浪和海冰冲击 d.海水污染严重 (4)④处海底地形类型为 海沟 .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 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 . 【考点】F3: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F4: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G7:开发 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2E:地理关联图;36:图文结合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541:海洋与海岸 带.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海洋等知识记忆、掌握和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 握教材基础知识并能够熟练应用. 【解答】解:(1)①处海域根据经纬度范围可以看出已经超过了领海范围,太平洋海底 分布着广泛的深海锰结核,而修建海底隧道和在海上航行主要使用了海洋空间资源. (2)①②④中④纬度较高,纬度比较靠近主要考虑洋流影响,纬度相差较大则主要考 虑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3)冬季救援船只在纬度较高的③处容易受到极地附近东风的影响和气温较低海冰等 影响. (4)④处位于板块交界边界,大洋板块俯冲容易在海洋上形成深邃的海沟. 故答案为:(1)公海;多金属结核(或锰结核、铁锰结核);海洋空间资源 (2)④;纬度高 (3)a; c (4)海沟;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对学生的识记要求较高,需要多记 忆. 31.(10 分)【B.城乡规划】 北川新县城是“5.12 冶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项目中惟一一个整体异地重建的县城. 如 图是北川新县城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川新县城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地质地形 、 水源 、 交通 . (2)与 N 地住宅区相比,M 地住宅区的有利条件有 靠近河流 、 靠近文物古迹 、  远离工业区(或污染小) . (3)北川新县城交通用地的主要类型是 公路 . 在城市建设中,美化景观、提高空 气质量的重要建设用地类型是 绿地 . (4)北川是全国惟一的羌族自治县,如何在该县城规划与建设中突出传统文化特色?  突出羌族建筑风貌;保护文物古迹;突显民俗风情 . 【考点】O4: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O8: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 和基本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4:评价区位、影响、条件类简答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 息;552:城乡分布与规划. 【分析】本题结合北川新县城的规划与设计,考查城市规划选址的要求、城市功能区的 布局以及传统文化特色的传承,难度不大. 【解答】解:(1)北川新县城选址结合该地区此前发生的自然灾害需要考虑城市布局的 地质、地形、水源和交通等方面的问题. (2)从题目所给的图形可以看出 M 地靠近河流且靠近文物古迹、远离工业区环境质量 较好. (3)此问不难,读图可知北川新县城交通用地的主要类型是公路,在城市建设中,美化 景观、提高空气质量的重要建设用地类型是绿地. (4)北川为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在城市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民族特色,突出少数民 族风情等方面的特点,保护好文物古迹. 故答案为:(1)地质;地形;水源;交通 (2)靠近河流;靠近文物古迹;远离工业区(或污染小) (3)公路 绿地 (4)突出羌族建筑风貌;保护文物古迹;突显民俗风情 【点评】本题与实际联系密切,与试题考查知识点切合,难道较小,易于解答. 32.【C.旅游地理】 2011 年 6 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如图是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 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游览杭州西湖,出游前可以通过新闻媒介、 网络 、 旅行社(或导游手册、 亲朋好友等) 等途径收集相关旅游信息,初步了解其景观内涵. (2)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有 数量多;种类多 、 品质高(或价值高、知名度 高); 、 组合好 . (3)观赏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景点的最佳做法是 d . a.置身其中,近而观之 d.把握观赏时机 b.适当距离仰视 c.在较高位置俯视 (4)杭州西湖为免费开放的世界文化遗产.谈谈免费开放举措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吸 引更多的游客;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延长游客在杭州的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收入;改 善民生,还湖于民 . 【考点】K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K4: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2E:地理关联图;33:分析与综合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562:旅游资源 的综合评价. 【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主要有:1、游览价值:资源质量、地域组合、集 群性 2、交通通达性 3、市场距离 4、地区接待能力 5、环境承载量 【解答】解:(1)旅游准备前获取景区相关资料可以借助网络、新闻媒体、旅游介绍手 册,也可以咨询旅行社. (2)杭州是历史名城,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且各具特色,旅游资源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关联度较高. (3)题目介绍的三个旅游景点均需要选择特定的时刻,三潭印月需要再晚上欣赏、雷峰 夕照是晴天的傍晚的美景、苏堤春晓则适合春季赏景. (4)免费开发旅游区表面看来损失了一定的门票收入但却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光临带来相 关产业的发展,由于不需要支付门票,游客们也乐意停留更多的时间游玩. 故答案为:(1)网络、旅行社(或导游手册、亲朋好友等). (2)数量多;种类多;品质高(或价值高、知名度高);组合好. (3)d. (4)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延长游客在杭州的停留时间,增加旅游 收入;改善民生,还湖于民.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旅游资源类型、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欣赏等知识记忆、掌 握和理解分析能力. 33.【D.(环境保护】如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C 、 d 。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风力作用 。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 ③ 、  ⑤ (填图中代号)。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土地荒漠化 。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 ①地形起伏小, 气候干旱;④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 。 【考点】U4: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U5: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 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4:评价区位、影响、条件类简答题;12E:地理关联图;36:图文结合思想; 45:利用地理规律;572: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分析】(1)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 (2)读图可知,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是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 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作用,湿润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 (3)读图中生态安全战略工程的位置分布,即可看出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 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要根据 其地理环境推断。 (4)读图可知,①处气候较干旱,地形起伏相对较小,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④处 地形起伏较大,降水较充足,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解答】解:(1)结合已学知识,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即地 形落差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破坏,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 a 不属于共同原因,b 不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作用,我国西部由于气候 相对干旱,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力作用。 (3)根据图中生态安全战略工程的位置分布,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 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③和⑤,①工程所在区域降水较少,是我国土地荒漠 化最严重地区。 (4)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分别表现为①处气候较干旱,地形起伏相对较小(植树 造林防治荒漠化),④处地形起伏较大,降水较充足(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 故答案为:(1)c; d。 (2)风力作用。 (3)③;土地荒漠化。 (4)①地形起伏小,气候干旱;④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 【点评】考查了我国水土流失的分布与我国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明确我国不同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