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天津市高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4 分)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考点】13:西周的宗法制.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 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宗法关系有利于凝 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解答】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 在这一制度下太子亡就应该由太子的嫡长子,也就是明太祖的嫡长孙继承王位,故 C 正 确; AB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点评】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 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减弱。 2.(4 分)对如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 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情况 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 D.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考点】28:古代赋税制度.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对图册信息进行准确解读是 解题的关键。 【解答】鱼鳞图册是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册 中将田地山塘挨次排列、逐段连缀地绘制在一起,标明所有人、四至,因其形似鱼鳞而 被称为“鱼鳞图册”,故 D 正确。 ABC 均不能体现图册主旨,故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土地和赋税制度的演变情况,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 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3.(4 分)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利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克利斯提尼改革 中符合这一评述的是( ) 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②用 10 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 4 个血缘部落 ③设立五百人会议 ④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点】46:克利斯提尼改革.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克里斯提尼改革的主要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梭伦改革、 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解答】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里克利都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克 利斯提尼用 10 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 4 个血缘部落并设立五百人会议,在希腊确立了民主 政治。而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的是梭伦,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的则是伯里克利。 故②③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克里斯提尼改革的主要内容的掌握,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 基础知识的掌握,组合型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做。 4.(4 分)胡适评价 19 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 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考点】P5:康有为和梁启超民主思想.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梁启超民主思想,梁启超的文章文笔犀利,饱含激情,通俗新颖,富 有哲理性。宣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守旧, 阐述变法图存的道理。认为只有实行变法才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宣传的主要思想是“开设议院, 变法图强”,故 D 正确; ABC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点评】19 世纪 90 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人士 是中国 19 世纪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们站在时代前沿,顺应世界历史潮流,将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奠定维新 变法的理论基础,努力扩大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造就维新变法的人材,形成了维新变 法运动的高潮。 5.(4 分)1919 年 5 月 5 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 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 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考点】9I:五四运动.菁优网版权所有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 1919 年 5 月 4 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 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 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的爱国运动。 【解答】青岛问题即山东问题,力争青岛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反帝性质,曹汝霖和章宗祥 是北洋军阀的代表,反对他们两人体现了反封建,故 C 正确; ABD 信息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C。 【点评】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 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 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6.(4 分)如图所示的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产品 远销东南亚。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 ) A.地处沿海的天津水陆交通便利 B.辛亥革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D.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考点】A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一系 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稳定财政、增加收入和巩固统治。1935 年以后,就工 业各行业而言,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解答】A 项是天津固有的自然优势,排除; BC 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图片信息提示该企业创办于 1932 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应该是南京国民政府,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 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 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7.(4 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生动地描述了俄国贵族的生 活。它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考点】I2:现实主义文学.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解答此题关键知道《安娜•卡列尼 娜》是现实主义风格的文学作品。 【解答】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安娜•卡列尼娜》,生动地描述了 俄国贵族的生活,应该属于现实主义作品。 故选:B。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 识的掌握,基础题,难度不大。 8.(4 分)如图所示国际机构成立的初衷是( ) A.实现“凯恩斯计划” B.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C.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D.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考点】E4:马歇尔计划.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图标入手,结合世界银行进行思考。 【解答】从图标中“word bank”可以明显看出,该组织是世界银行,世界银行最初主要 致力于战后西欧经济的复兴,后转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帮助发展 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世界银行,考查学生熟记课本知识的能力。 知识积累: 世界银行:世界银行(World Bank)成立 1945 年 12 月 27 日,1946 年 6 月开始营业。凡 是参加世界银行的国家必须首先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世界银行集团目前由国 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解 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五个成员机构组成。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际银行家推动的 美国联邦货币储备委员会也在此地。世界银行仅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和国际开 发协会(IDA).“世界银行集团“则包括 IBRD、IDA 及三个其它机构,即国际金融公司、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这五个机构分别侧重于不同的发展领域, 但都运用其各自的比较优势,协力实现其共同的最终目标,即减轻贫困。 9.(4 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各民主政体形式由本国国情决定。回答 9~10 题。 1787 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制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 A.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B.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权益的要求 C.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D.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考点】69:美国《1787 年宪法》.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美国 1787 年宪法制定的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 1787 年宪法制定 目的理解。 【解答】根据所学,美国独立后,建立了松散的邦联政府,无法解决国内政治经济等问 题,导致国家分裂的危机,因此为了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制度了 1787 年宪法,确立了 联邦制共和政体,并为美国长期的稳定和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故 AD 项正确,BC 与题意无关,排除。 故选:A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美国宪法制定的原 因和作用,难度不大。 10.(4 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各民主政体形式由本国国情决定。回答 9~10 题。 1954 年 12 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 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考点】F7: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需要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的标志 以及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时间“1954 年 12 月”和信息“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 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解答】注意题干时间“1954 年 12 月”,依据题干“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 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结合所学可知,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 召开,宣布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代 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过渡状态的结束,标志人民代表大会的确立,与材料 1954 年 12 月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故 C 项正确。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是 1953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和中共八大召开都是在 1956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BD 两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考查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的标志以 及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1.(4 分)巴以矛盾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当前在联合国框架 下解决巴以矛盾的基本原则是( ) A.以土地换和平 B.按宗教地区分治 C.大国协助解决 D.联合国托管耶路撒冷 【考点】UK:巴以分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巴以分治。需要掌握解决巴以矛盾的基本原则。解题的关键是对解决 巴以矛盾的基本原则的识记。 【解答】土地换和平是巴以谈判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即让以色列通过归还它在历次中 东战争中占领的阿拉伯人领土,来换取与阿拉伯人的和平相处。这一原则是在 1991 年 10 月,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有关中东问题的国际会议上阿以确定的,故 A 项正确。 按宗教地区分治会激化巴以矛盾,不符合题意,故 B 项错误。 大国协助解决过于笼统,故 C 项错误。 联合国托管耶路撒冷不符合史实,故 D 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巴以分治,考查对解决巴以矛盾的基本原则的把握,考查学生对基础 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 二、解答题(共 2 小题,满 56 分) 12.(40 分)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 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 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君道》 (1)依据材料一、二归纳中国古代明君贤人的治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材料三 1924 年 8 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 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2)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三中所提的“办法”与最初的主张有 何主要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材料四 英国于1946 年 8 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就业、退休、怀孕、工伤、 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 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 年颁布国民援助 法,由政府拔款给贫困者以社会违法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 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的社会冲突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等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国家如何确立福利制度?这种制度有何作用? 材料五 1950 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 农业发展缓慢,到 1953 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 1913 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 食总产量的 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 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4)依据材料五归纳出苏联在发展国民经济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和 最终导致的社会后果。 材料六 1980 年邓小平指出:“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 撞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1980 年又 指出:“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5)指出材料六中所说的“几次波折”中最严重的一次。结合说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发展”在国计民生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说明其原因。 (6)综上,谈谈古今中外在民生问题上的经验教训。 【考点】38: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C9:斯大林模式;DB:西方“福利国家”制度; GB:改革开放;IG: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民贫则奸邪生”“民如鸟兽”“先存百姓”切入,结 合中国儒家思想进行思考; (2)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最初的民生主张”入手,结合三民主义进行思考,从“1924 年 8 月”切入,结合新三民主义进行思考; (3)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通过国民保障法”“国民援助法”切入,结合西方的福利制 度进行思考; (4)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 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切入,结合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进行思考; (5)本题解答的关键从“近三十年来”切入,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进行思 考; (6)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经验教训”切入,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和得失进行 思考。 【解答】(1)民本思想是古代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治国的基本思想,要注意把材料一、二 结合归纳得出,唐太宗的民生思想结合教材知识概括即可。 (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经过了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发展,比较内容的差异即可, 变化的原因有内因也有外因,但大的历史背景还是国共合作。 (3)立法的手段在材料四中体现比较明显,作用可以结合现实以及福利制度实施的目的 来考虑。 (4)材料中反映的苏联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要注意从部门比例和人民生活两个方面概 括。 (5)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取得了巨大,但也存在重大失误,当然最大 失误还是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发展”很多,但关乎国计民生的还是经济 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6)民生方面的经验教训,对比古今,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和得失,不难得 出。 故答案为: (1)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农本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 轻徭薄赋;慎用刑法。 (2)平均地权。增加“节制资本”。 第一次国共合作。 (3)通过立法形式(通过社会保障和保险制度、政策等).缩小贫富差距,保持社会稳 定,促进经济发展。 (4)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 大林模式)社会矛盾尖锐,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5)“文化大革命”。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不但解决了温饱问 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 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注重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不注重民生,必 然会影响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西方的民生思想,考查学习熟记课本知识运用知识解读问题的能 力。本题所包含的内容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属于中档题型。 13.(16 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 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2 年 1 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 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 10 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 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 130 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 国的压力。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二 1943 年 11 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 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 材料三 1943 年 10 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 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 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 (4)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 问题的认识。 【考点】T1:第二次世界大战;T5: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所作的贡献及对中国的影响;掌握《四国宣言》的主要内容;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 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 【解答】(1)材料一中能直接得出的原因就是英国的请求,但结合所学知识,在了解抗 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面临的险恶环境,才能得出包围滇缅公路这条中国获取国际援 助的生命线的原因。 (2)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回顾近代中国屈辱的外交,并联系材料一的内容不难得出。 开罗宣言的内容属于基础知识的记忆。 (3)《四国宣言》鉴定于 1943 年,因此不仅要从他们的宗旨还要从当时来分析其签订的 主要目的。 (4)二战既然基于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而胜利,那么当今世界对于所面临重大问题更应 该团结、合作。 故答案为: (1)英国请求中国求援;中国保卫滇缅公路。 (2)中国在印、滇、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发 表《开罗宣言》.日本所窃取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3)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创建联合国。 (4)各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密切合作,世界才能和平、发展。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主要考查学生材料 分析和理解以及综合概括的能力。 知识积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中国、美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 赢得世界和平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霸 世界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球战争。
声明: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整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