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下载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2年10月16日



2013 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3 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高亢 引吭高歌 伉俪 沆瀣一气 B.稂莠 锒铛入狱 阆苑 书声琅琅 C.孩提 骇人听闻 尸骸 言简意赅 D.馈赠 功亏一篑 匮乏 振聋发聩 【考点】11:字音.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的形声字的字音。试题所给出的这几组形声字,每组它们的 声旁都相同,但它们的读音则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利用排除法排除错误选项即可。 【解答】A 组“亢”与“伉”读音相同,kàng“吭”读 háng;“沆”读 hàng; B 组“稂”“锒”和“琅”读音相同,读 láng;“阆”读 làng; C 组“孩”和“骸”读音相同 hái;“骇”读 hài;“赅”读 gāi; D 组读音全相同,kuì.﹣﹣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在复习中要加强形声 字的积累。 2.(3 分)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 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 ,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 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B.买椟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C.南辕北辙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D.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 【考点】18:成语.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做这类题:一要弄清成语来源,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切忌望文生义;二要辨 清成语的感情色彩;三要注意成语运用对象的范围. 【解答】(1)句,“欣赏…,却忽略了…”这一具体的语境,就应选择“买椟还珠”,其 意思为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 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2)句“不管我们在…哪一条路上行走,最终都必然…相逢”,可知应选“殊途同归”, 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 果。而“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 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3)如履薄冰,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如临深渊,如同处 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前者侧重谨慎,后者侧重戒心。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弄清楚成语使用不当的四个方 面:对象搞错、望文生义、语境不合、褒贬失当,提高辨别能力. 3.(4 分)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 15 个字。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 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答: 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更容易 。 【考点】86:理解句子.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要求用平实的语言表述句子的含义,一方要注意把握具体的语境,另一方 面要注意划线句中哪些是形象的说法,分别指向什么,如何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 【解答】划线句前有一个语境“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可见老者的话是对抱怨环境 的青年人的劝勉;划线句老人是用“穿上一双鞋子”和“在全世界铺上红地毯”类比, 说明与其抱怨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参考答案: 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更容易. 【点评】本体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主要指能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具体语境 和语体的要求. 4.(5 分)有研究者对 200 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比 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作品 人数 年龄 20 岁前 21~25 26~30 31~35 36~40 41~45 岁岁岁岁岁处女作 代表作 72 人 95 人 8 人 36 人 31 人 7 人 96 人 50 人 25 人 【考点】87:图文、表文转化.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图表转换题一般按以下步骤答题: 第一步,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第二步,认读图表,捕捉信息. 第三步,依据要求,规范作答. 【解答】本题题目中有答题过程的提示,即比较表格中的两组数据,也有答题方向的指 示,即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总结出一个结论.表格中主要反映出两个方面的内容:作 家的年龄和作家在各个年龄段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人数.“渐至成熟”也就是指作家从 开始创作(发表处女作)到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发表代表作)这之间的一个过程.在 分析数据的时候,要注意两个极值“95”和“96”,因为我们概括时考虑的是大部分人的 情况,“95”是处女作发表的人数,“96”是发表代表作的人数,由此可看出绝大部分作 家从开始创作到成熟的时间是 10 年左右,由此得到结论:大多数作家需要十年的创作积 累,才能进入创作成熟期. (注意这里用“大多数”,体现用词的准确性,不能过于绝 对化.) 参考答案: 大多数作家需要十年的创作积累,才能进入创作成熟期. 【点评】本题考查概括压缩的能力﹣﹣图文转换.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5.(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 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其父不 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及即尊位,得吴降人, 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 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帝崩后, 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丰疾 未满数十日,辄暂起,已复卧,如是数岁。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 甚惮也。丰弟翼及伟,仕数岁间,并历郡守,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及司马宣王久病, 伟为二千石,荒于酒,乱新平、扶风二郡而丰不召,众人以为恃宠。 曹爽专政,丰依违二公间,无有适莫,故于时有谤书曰:“曹爽之势热如汤,太傅父子冷 如浆,李丰兄弟如游光。”其意以为丰虽外示清净,而内图事,有似于游光也。及宣王奏 诛爽,住车阙下,与丰相闻,丰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 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或指向丰。丰虽 知此非显选,而自以连婚国家,思附至尊,因伏不辞,遂奏用之。丰为中书二岁,帝比 每独召与语,不知所说。景王知其议己,请丰,丰不以实告,乃杀之。其事秘。 丰前后仕历二朝,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韬虽尚公主,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 取,时得赐钱帛,辄以外施亲族;及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及死后, 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 (节选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其父不愿其然 B.及即尊位 然:这样 及:等到 C.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 制:节制 禄D.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诫:警告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丰为官不贪财的一组是 D  ①在邺下名为清白 ②外示清净,而内图事 ③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 ④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 ⑤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 ⑥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李丰年轻时善于品评人物,影响很大,而父亲让他闭门谢客,其名声只是在魏国得到 传播。 B.当司马宣王长期生病时,李伟官居二千石,因喝酒误事,造成新平、扶风二郡混乱, 哥哥李丰却放任不管。 C.曹爽专权的时候,李丰在曹与司马宣王之间两面讨巧,不明确表态,因而遭到世人的 讥讽。 D.李丰担任中书令两年以后,近来常常受到皇帝单独召见,招致景王猜忌,因不肯透露 实情,结果被杀。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答: 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  ②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 答: 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③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 答: 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的人为谁?” 。 【考点】51:文言文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最关键的是能够翻译出全文.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针对 具体题型,采用不同的答题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1)解答此题可采用联想(联想课文原句)推断、语言结构推断、辨析词性推断、语法 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帮助推断等方法. (2)此题从分析人物品质的角度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3)本题从以偏概全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4)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 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 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 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解答】(1)根据语境,“制”应该为“制度”,为名词,C 项解释为动词,很明显是错 误的.故选 C. (2)“①在邺下名为清白”是说李丰在邺下有清白的名声.“②外示清净,而内图事” 是说李丰表里不一.“⑤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是说李丰将赏赐送给 别人的情况.故选 D. (3)“其名声只是在魏国得到传播”错,根据下文投降的吴人答明帝的话可知,他在江 东地区也很出名.故选 A. (4)①“所在”是名词性短语,译为“在哪里”;“以”译为“用”;“对”是“回答”的 意思.因此可以译为: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 答. ②“尚公主”指“娶公主为妻”,“内”和“外”都是名词作状语.因此可以译为:李丰 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③“缺”空缺;“谘”咨询、征询.因此可以译为: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 见:“合适补任的人为谁?” 参考答案: (1)C; (2)D; (3)A; (4)①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 ②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③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的人为谁?” 参考译文: 李丰,字安国,是原来卫尉李义的儿子.黄初年间,因为父亲的职务被召为随军.当 初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他十七八岁,在邺城一带有清白的名声,品评辨别当时的人物, 天下的人一致称颂,没有人不在意他.后来在许昌任随军,声誉渐渐地隆盛起来.他的 父亲不愿意他这样,就命令人把门关上,命令他断绝与客人往来.当初,明帝还是太子, 李丰是文学侍从.等到明帝当了皇上,得到了吴国的一个投降者,问他说:“江东听说中 原的有名之士是谁呀?”投降者说:“听说过有个叫李安国的.”这个时候李丰是黄门郎, 明帝问身边臣子安国在哪里,身边臣子用“李丰”来回答.明帝说:“李丰的名字竟然在 吴越流传?”后来,李丰转职为骑都尉、给事中.明帝驾崩后,李丰任永宁太仆,因为 他名过其实,才能和用处很少. 正始年间,李丰升职为侍中尚书仆射.李丰在中央机构,经常称病(不来工作),当 时台省的制度是,生病(请假)满一百天应当解职.李丰生病(请假)没有满几十天, 就暂时病愈(工作),不久又卧病,像这样好几年.当初,李丰的儿子李韬通过选拔娶了 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李丰的弟弟李翼和李伟,当官开 始的几年,都当过郡守,李丰曾经在众人面前公开告诫两个弟弟.等到司马宣王长期卧 病,李伟当了两千石的官,因为嗜酒荒废政务,使新平、扶风二郡治理混乱,但是李丰 没有召唤他,大家认为李丰是在凭着皇上的宠幸(而胡作非为). 曹爽专政,李丰在曹爽、司马宣王两派之间态度暧昧,没有表现出亲疏厚薄,所以在当 时有批评他的文字说:“曹爽的权势像开水一样热,太傅父子的权势像浆水一样冰冷,李 丰兄弟几个像鬼怪游光.”其中的意思是认为李丰虽然对外表现出无欲无求,但是内心图 谋奸事,有像鬼怪游光的地方.等到司马宣王上奏给曹爽定罪,在宫门停下车,和李丰 碰面.李丰害怕,马上敛住气息,脚软在地上不能站起. 到嘉平四年司马王宣死了以后,中书令的职位空缺,大将军询问朝中之臣:“合适补 任的人是谁?”有人提出李丰.李丰虽然知道这个不是显要的职位,但是认为自己已和 皇家联姻,该考虑依附皇上,因此领命而不推辞,于是大将军上奏任用李丰为中书令.李 丰当了中书令两年,皇帝接连单独召见他和他说话,(别人)不知道他们谈话的内容.景 王知道他们是在议论自己,请求李丰(告知询问内容),李丰不把实情告诉他,于是景王 就杀了他.杀他这件事是秘密办的. 李丰先后在两朝当过官,不在意家庭生计,依仗俸银禄米(过活)罢了.李韬虽然 娶了公主,李丰总是约束命令他不能有侵略夺取的行为,李丰经常得到了赏赐的财物, 就把它们送去给亲人家族;等到得到了赏赐的宫人奴仆,别人大多给了家中的子弟,但 是李丰都送给了外甥们.等到李丰死后,有关部门登记他的家产,家中没有余粮积银. 【点评】此题考查的考点有以下几个: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筛选信 息;3、归纳内容要点;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培养阅读浅 易古代诗文的能力,注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 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6.(10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眠唐 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l)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 答: 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2)“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答: 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 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答: “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 “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 。 【考点】52:古诗词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古诗词鉴赏首先要读懂诗歌,其次中弄清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要抓住一些典 型意象. 【解答】(1)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静”. 答案: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2)“世味门常掩”是分析作者的心境的入口,对“世味”也就是官场的厌恶,再结合 首联颔联的“静、花、鸟”透露出的恬淡可总结出作者的心境. 答案: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3 )要找出诗歌中“简淡”的情感的意向,如“山”、“馀花”、“好鸟”,体现的是闲适; 还要找出体现“芒焰”的词语“门掩世味”、“拈笔忘筌”,透露出的是世事难忘、幽愤不 平的情感. 答案:“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 “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 【点评】诗歌鉴赏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首先要读懂诗歌,其次还要掌握鉴赏诗 歌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要熟悉不同题材的诗歌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平时复习要多注意积 累.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7.(8 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2)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屈原《离骚》) (3)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5)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7)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8)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考点】39:名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除了第(8)句外,其它要默写的句子均来自于课内,其中高中背诵部分考了 5 分,初中考了 2 分,即使第(8)句是课外的,也是大部分同学知道的,所以默写没有什 么难度.但还是有一些字容易写错,比如“萧萧”“清涟”容易加笔画写成其它字,而 “茫茫”“濯”则易写成错字,这是做题时要小心的地方. 【解答】 (1)神人无功 (“功”是“功劳”的“功”) (注意“与”字的写法) (2)恐年岁之不吾与 (3)无边落木萧萧下 (4)别时茫茫江浸月 (注意“萧萧”二字与“潇潇”的区别”) (“浸”是三点水,而非“尽”) (5)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意“似”与“拟”的区别) (6)濯清涟而不妖 (这句话里面要注意三个字的写法“濯” “清涟”) (7)衣冠简朴古风存 (8)福兮祸之所伏 (“冠”头上没有一点) (注意“兮”的写法) 【点评】默写题是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知识的再现能力,是对基础能力的考查.平时 学习时应多注意积累,在注重背诵的同时,还应注意对个别易错字的强化记忆.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8.(20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问题。 何容何许人也 老舍粗枝大叶的我可以把与我年纪相仿佛的好友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因经济的压迫或 别种原因,没有机会充分发展自己的才力。第二类差不多都是悲剧里的角色。他们是旧 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这些人们带着满肚子的委屈,而且还得到处扬着头微笑, 好像天下与自己都很太平似的。何容兄是这样朋友中的一位代表。 他没有一点“新”气,更提不到“洋”气。他的“古道”使他柔顺像个羊,同时能 使他硬如铁。当他硬的时候,不要说巴结人,就是泛泛的敷衍一下也不肯。在他柔顺的 时候,他的感情完全受着理智的调动:比如说友人的小孩病得要死,他能昼夜的去给守 着,而面上老是微笑,希望他的笑能减少友人一点痛苦;及至友人们都睡了,他才独对 着垂死的小儿落泪。反之,对于他以为不是东西的人,他全任感情行事,不管人家多么 难堪。 怎样能被他“承认”呢?第一个条件是光明磊落。所谓光明磊落就是一个人能把旧礼教 中那些舍己从人的地方用在一切行动上。而且用得自然单纯,不为着什么利益与必期的 效果。光明磊落使他不能低三下四的求爱,使他穷,使他的生活没有规律,使他不能多 写文章﹣﹣非到极满意不肯寄走,改、改、改,结果文章失去自然的风趣。作什么他都 出全力,为是对得起人,而成绩未必好。可是他愿费力不讨好,不肯希望“歪打正着”。 他不常喝酒,一喝起来他可就认了真,喝酒就是喝酒;醉?活该!在他思索的时候,他 是心细如发。他以为不必思索的事,根本不去思索,譬如喝酒,喝就是了,管它什么。 他的心思忽细忽粗,正如其为人忽柔忽硬。他并不是疯子,但是这种矛盾的现象,使他 “阔”不起来。对于自己物质的享受,他什么都能将就;对于择业择友,一点也不将就。 他用消极的安贫去平衡他所不屑的积极发展。无求于人,他可以冷眼静观宇宙了,所以 他幽默。他知道自己矛盾,也看出世事矛盾,他的风凉话是含着这双重的苦味。 是的,他不像别的朋友们那样有种种无法解决的,眼看着越缠越紧而翻不起身的事。 以他来比较他们,似乎他还该算个幸运的。可是我拿他作这群朋友的代表。正因为他没 有显然的困难,他的悲哀才是大家所必不能避免的,不管你如何设法摆脱。他的默默悲 哀是时代与个人都微笑不语,看到底谁能再敷衍下去。①他要想敷衍呢,他便须和一切 妥协:旧东西中的好的坏的,新东西中的好的坏的,一齐等着他给喊好;自要他肯给它 们喊好,他就颇有希望成为有出路的人。他不能这么办。同时他也知道毁坏了自己并不 是怎样了不得的事,他不因不妥协而变成永不洗脸的名士。怎办呢?他只交下几个好朋 友,大家到一块儿,有的说便说,没的说彼此就愣着也好。他也教书,也编书,月间进 上几十块钱就可以过去。他不讲穿,不讲究食住,外表上是平静沉默,心里大概老有些 人家看不见的风浪。真喝醉了的时候也会放声的哭,也许是哭自己,也许是哭别人。 ②他知道自己的毛病,所以不吹腾自己的好处。不过,他不想改他的毛病,因为改了毛 病好像就失去些硬劲儿似的。努力自励的人,假若没有脑子,往往比懒一些的更容易自 误误人。何容兄不肯拿自己当个猴子耍给人家看。好、坏,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 表示着这个。 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1)“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答: 点题;引领全文.  (2)文章多处描述了何容身上“矛盾的现象”,请分别从交往、生活、心理三个方面加 以概括。 答: 交往:柔顺像个羊,同时硬如铁.生活:不常喝酒,一喝起来就认真.心理:心 思忽细忽粗.外表平静沉默,内心矛盾痛苦.  (3)联系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请分析“好、坏,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着这 个”这句话,并说明它表现了何容什么性格特点? 答: 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何容都坦然地展示个性.性格特点:坚持自我,不妥协、不 改变.  (4)“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 内涵。 答: 说明朋友是何容精神和情感的寄托.表露出作者对何容理解、认可之意.表明作 者也是像何容这样的人.暗示了何容对时世的失望. 。 【考点】43:传记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如何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如果是评传,要区分 传记中的叙与评,把握事件与观点的关系.同时又要注意细节描写,细节特别是典型细 节往往最能传神,最能打动人心,给人以深刻印象.阅读传记要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 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细节加以仔细思考.例如,这一细节表现了什么,它与整 个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它在事件或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 精神特质等. 【解答】(1)题目中所给的这句话在文章的首段,因而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则应 联系文章开头的作用来考虑.这句话,是对文题的回答,所以是点题;同时引出后面的 “何容兄”,从而引出下文. (2)矛盾,应该是两个对立的方面.对此,题目的要求较为明确,要求学生从交往、生 活和心理三个方面加以概括.学生应该先从文章中找出这方面的内容,即何容身上矛盾 着的内容,并按照交往、生活和心理这三个方面进行概括. (3)要分析“好、坏,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着这个”,需联系具体的语境, 题干提示要联系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来分析这个句子.因此,考生要对文中两处画线的 句子作出解读,以把握这三个句子的关联处.这三个句子都是讲何容的性格特点的:第 一处划线是言其“不妥协”,第二处划线是言其“不改变”.而“好、坏,何容是何容: 他的微笑似乎表示着这个”句中“何容是何容”暗含“坚持自我”.“他的微笑”则是讲 其能坦然面对一切;对于“好、坏”,“何容是何容”,则还含有“置之不理”之意.但是 答题不要忘记这一题是两问,先回答出这句话的含义,再据这三句话分析何容的性格特 点.本题既要分析所给的句子的含义,又要理解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的内容,还要分析 它表现了何容什么性格特点,容量还是比较大. (4)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实际上就是体会这个句子的丰富含义.这里包含着表层 义,也即句义:朋友是何容精神和情感的寄托;又包含着深层义,也即语境义:它暗示 了何容对时世的失望,流露出作者对何容理解、认可之意,表明作者也是像何容这样的 人.这类题的一般答题思路有一个由浅及深的思维过程,一般包含着人物(景物)、作者 情感态度、作品主题(写作意图)这几环节. 答案: (1)点题;引领全文. (2)交往:柔顺像个羊,同时硬如铁.生活:不常喝酒,一喝起来就认真.心理:心思 忽细忽粗.外表平静沉默,内心矛盾痛苦. (3)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何容都坦然地展示个性.性格特点:坚持自我,不妥协、不改 变. (4)说明朋友是何容精神和情感的寄托.表露出作者对何容理解、认可之意.表明作者 也是像何容这样的人.暗示了何容对时世的失望. 【点评】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 完全取决于内因,他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 响,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 立体地了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做出公允的评价.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9.(1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问题。 论名声 【德】叔本华 每个人皆能求得荣誉,只有少数人可获得名声,因而只有具有特殊卓越成就的人才 能获得名声。 这类成就可分为立功、立言二种,立功、立言是通往名声的两条大道。两条大道各 有利弊,主要的差异在于功业如过眼烟云,而著作却永垂不朽。极为高贵的功勋事迹也 只能影响一时,然而一部光芒四射的名著却是活生生的灵感源泉,可历千秋而长新。功 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并且在岁月中渐渐地被淡化,终至完全消失,除非历史将他凝化 成石,流传后世。著作的本身便是不朽的,举例来说,亚历山大大帝所留在我们心目中 的只是他的盛名与事迹,然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等人依然健在且活跃在每个学 子的头脑中,其影响一如他们生时。 立功需要依赖机遇才能成功,因此得来的名声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功业本身的价值, 另一方面也的确是靠风云际会才能爆发出璀璨的火花。比如,战功的评定,它所依据的 是少数见证人的证辞,然而这些见证人并非都曾在现场目击,即使果然在场目击,他们 的观察报道也不一定都公允。以上所说的是有关立功的几个弱点,但可以用它的优点来 平衡。立功的优点在于它是一件很实际的事,也能为一般人所理解。 立言的情形恰与立功相反。立言不依赖偶然的机遇,主要靠立言者的品格学问才可 以长存不朽。此外,所立之言的真正价值是很难断定的,内容愈深奥,批评愈不易。通 常,没有人足以了解一部巨著,而诚实公正的批评家更是凤毛麟角。所以,靠立言而得 的名声,通常都是累积许多判断而成的。在前面我已提过,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而 且很快就成为陈年旧物了;然而有价值的著作,除非有丧失的章页,否则总是历久弥新, 永远以初版的生动面目出现。所以,著作不会长久被误解的,即使最初可能遭到偏见的 笼罩,在长远的时光之流中,终会还其庐山真面目。也只有经历了时光之流的冲击与考 验,人们方能来评论著作,而它的真正价值也才会显露出来。 名声实在仅是与他人相比较的结果,而且主要是品格方面的对比,所以,评价也就 因时因人而异。某人的名声可能因新秀的崛起而使他原有的声望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冲 击或湮灭。因此,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而所谓绝对价值,只存在于那些出类 拔萃之人物,直接地靠其本身而傲视同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为他人剥夺。所以为了 增进我们和社会的幸福,我们应该全力追求伟大的头脑和心灵。没有反射体我们无以看 到光线,没有沸扬的名声我们便不可认识真正的天才。然而,名声并不代表价值,许多 的天才沉没于默默无闻之中。莱辛便说过:“有些人得到了名声,另一些人却当获而未 得。” (金玲译,有删改) (1)文章说“立动”与“立言”是通向“名声”的两条大道,请简要分析二者的主要区 别。 答: 立功的影响是有限的、易逝的,立言则是无限的、永存的。立功要靠机遇,立言 则无需机遇。立功很实际、易被理解,立言要靠诸多判断的累积、不易被理解。  (2)文章最后一段说“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又说“名声并不代表价值”,二 者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答: 不矛盾,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表述。前者是指真正的名声依赖其内在价值。后者 是指因缺失条件而未获得名声的人,其内在价值同样不朽。  (3)我国古代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说法,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认识。 答: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立德”是指树立圣人之德;“立功”包含功业和声名;立言则 指创立学说。我国传统文化认为立功优于立言;叔本华则认为立言优于立功。但它们都 强调“德”的首要作用。 。 【考点】49:论述类文本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该题为论述类文本的阅读理解,选材为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叔本华的《论名声》, 为设题的需要,作了必要的删改。该题全是主观简答的形式,考查学生对重要概念、句 子的理解以及对文本内容的整体分析概括。理解文本内容和理清文本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因此,解答该类题目,首先要整体阅读,逐段分析。第一段,强调获得名声的人的稀有 及获得名声的人的条件。第二段,主要讲立功与立言的区别:立功的影响是有限的,易 逝的;立言则是无限的,永存的。第三段,讲立功是需要靠机遇的,立功很实际,易被 理解。第四段,从立言的角度讲立言无需机遇,不易被理解,是要靠诸多判断的累积的。 第五段,从两个不同的层面解说绝对价值和内在价值。前者是指真正的名声依赖其内在 价值。后者是指因缺失条件而未获得名声的人,其内在价值同样不朽。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 级。筛选并整合 文中的信息,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本题是要分析概括“立功” 与“立言”二者的主要区别,先要在文中明确答题区间。它们的区别,主要分布在文中 的二、三、四这三个自然段。然后在这几个自然中找出关键词语或语句,比如“两条大 道各有利弊,主要的差异在于功业如过眼烟云,而著作却永垂不朽。”“影响一时”“千秋 长新”“立功需要依赖机遇才能成功”“立言的情形恰与立功相反。立言不依赖偶然的机 遇,主要靠立言者的品格学问才可以长存不朽。”“立功的优点在于它是一件很实际的事, 也能为一般人所理解。”“靠立言而得的名声,通常都是累积许多判断而成的”等。最后 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进行概括提取,即可以得出答案了。答题时,最好是两作比,分条 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 级。对于这一题的回 答,先要弄清楚这两句话的具体语境,它们同在文章最后一段,前句是结论句,后句是 观点句。然后是弄清楚作者这样说的原因,也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第一句话要关注其 前“因此”一词及其后的解释,第二句话要关注其前“然而”一词及其后的论证。同时, 第一句要把握住关键词﹣﹣“绝对价值”,第二句要理解此句的潜台词:“无名声者并不 是没有价值”或“有名声者并不具有价值”。再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取舍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 级。这道题, 需认真去揣摩题干,不然的话,这题极容易答偏而得不到分数。题干先告诉考生我国古 代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说法,再要求考生结合本文谈认识。本文谈的是叔 本华对“名声”(立功、立言)的看法,题目要求结合此来谈对我国古代“立德、立功、 立言”的认识,其本质是谈三不朽说与叔本华观点的异同。 本题难度较大,一方面学生对三不朽的说法不是很了解,或完全不了解,要求学生来谈 对它的认识有点难为学生了;另一方面,学生对于题干所包含的答题提示也是揣摩不透 的。 参考答案: (1)立功的影响是有限的、易逝的,立言则是无限的、永存的。立功要靠机遇,立言则 无需机遇。立功很实际、易被理解,立言要靠诸多判断的累积、不易被理解。 (2)不矛盾,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表述。前者是指真正的名声依赖其内在价值。后者是 指因缺失条件而未获得名声的人,其内在价值同样不朽。 (3)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立德”是指树立圣人之德;“立功”包含功业和声名;立言则 指创立学说。我国传统文化认为立功优于立言;叔本华则认为立言优于立功。但它们都 强调“德”的首要作用。 【点评】论述类文本主观题答案拟写方法:①提取信息﹣﹣根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择 定重点阅读区域,提取承载重要信息的词句;②转化信息﹣﹣通过联想、推断,调动知 识和能力的积累,将重要信息转化为答案要点;③连缀要点﹣﹣根据答案要点之间的主 次和逻辑关系,连缀要点,形成连贯规范的答案;④答题原则﹣﹣独立思考不迷信参考 答案。做到文本要点无一遗漏;作答无一词无根据。 七、作文(70 分) 10.(70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 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 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 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 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 于 800 字。 【考点】91:材料作文.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材料作文的能力.材料作文的难点在于审题立意要准确.如 果立意不准,立意角度发生了偏离,作文乃至语文学科考试,甚至整个高考就走向了末 路. 【解答】材料作文方法: (1)要求首先要认真审读材料,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要把握材料中的对象、什么事、 什么结果、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这几个问题.这则材料有三个对象:探险者、蜡烛、蝴 蝶.事件也很简单:探险者无意中来到人迹罕至的山洞,点燃了几支蜡烛,发现了许多 大蝴蝶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唯恐惊扰了蝴蝶;几天后再去,蝴蝶已不再原地,而是远远 地退到了山洞深处.结果需从几个对象层面分析:探险者﹣﹣屏住呼吸,放轻脚步,若 有所悟;蝴蝶﹣﹣远远地退回山洞的深处;蜡烛﹣﹣影响了大蝴蝶. (2)立意:1.探险者:尊重大自然、爱护大自然、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2.蝴蝶: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或者学会自我保护,环境改变了要学会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 等角度立意; 3.蜡烛:不要忽视小人物,不要忽视小事,不要忽视细节等角度立意. 准确立意后,确定文体;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熄灭蜡烛,莫惊扰美 幽静的山洞,美丽的彩蝶,令无意闯入者们敛息凝神.摇曳的烛光映着斑斓的蝶翼,美 得叫人讶异.然而,正是这一豆似乎无害的烛光惊扰了这些美的精灵,使它们慌张退 避. 再次前来膜拜的旅者们的心理会如何呢?惊讶,懊悔,失望…但他们悟到了:宁静之美 易被惊扰.熄灭蜡烛,让美长存心中,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悟不到这一点的人太多了,因此美被惊扰的例子常常刺痛每一个爱美之人的神 经.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感伤在七彩霓虹的逼视之下无所遁形, 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明快被鼎沸的人声惊倒九霄云外,当“念去 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深情被汽船的鸣笛声掩盖成轻得听不见的叹息… 美呢? 有人说:世间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要说:世间发现美的眼睛已经太 多了,还缺少保护美的心灵.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爱美”绝不等同于“拥有美”﹣﹣ 甚至,“观赏”与“欣赏”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用目,后者用心.心可以抵达 目与足不能企及的远方. 世人观兵马俑,往往感叹其规模宏大,令人震撼.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兵马俑并不总是 这样“灰头土脸”的﹣﹣在刚出土的时候,它们色泽光鲜,一如山洞中那些美得使人屏 息的彩蝶.然而,人们的惊叹和艳羡的目光惊扰了那华美的色泽.一夜之间,彩色尽数 褪去,留给世人的只有灰色的惋惜和遗憾.一连挖了几个坑洞,一边收获了几万声叹 息.终于,科学家们放弃了发掘,像失落的旅者们一样,默默地退出.何必发掘呢?与 其一次次被美攫住呼吸再一次次顿足于美的消逝,不如还美一个宁静而适宜的栖身之所 ﹣﹣我们知道,在那里,在厚厚的黄土下,有一群美的精灵.这就够了. 在寻找美的过程中,我们的无心之失可能造成对美的惊扰,进而使美畏缩、退避.我们 要熄灭的,又岂止石壁上的烛火?对美的占有欲、以“美”之名追名逐利之心、面对名 利之美时太过波澜的心境…都会构成对美的更大的威胁.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吹灭石壁上的烛火只需一口气;面对被惊扰的美,退步抽身 则需要道德感和责任感,更需要悔过的勇气和决心.褪色的兵马俑已经成为永恒的痛, 躲进深山最深处的彩蝶还有回归故土的可能.愿你我熄灭心中那躁动的烛火,莫将美惊 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语文Ⅱ(附加题) 11.(1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 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 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 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 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2)写出《史记》五种体例中除“本纪”、“书”、“列传”以外的其他两种。 (3)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齐、魏强国的经济措施,不超过 15 个字。 答: 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尽地力 。 【考点】51:文言文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最关键的是能够翻译出全文.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针对 具体题型,采用不同的答题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解答】(1)能理解文段的意思,这是文言断句的基础和前提.除此外,也有一些方法 可以帮助断句.比如,关注句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在句子 中常常充当句子的主语或宾语,画线句子中的“天下”“战国”“诈力”“仁义”“庶人之 富者”“贫者”“糟糠”“强国者”“群小”“诸侯”“弱国”等都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就 可分辨其为主语(谓语动词前)还是作宾语(谓语动词后),从而知在其前或后断开.当 然,对称的文言结构形式、用在句首或句尾的文言虚词也是断句的重要参考. (2)《史记》有五种体例:“本纪”按编年记载历代帝王的兴衰和重大历史事件;“表” 以年表形式,按年月先后的顺序,记载重要的历史大事;“书”记载各种典章制度的演变, 以及天文历法等“世家”记载自周以来开国传世的诸侯,以及有特殊地位的人物事迹; “列传”记载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人物事迹.《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 十世家、七十列传. (3)本题要求用原文中的词句来概括齐、魏的强国之道,难度不大.但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在短文中找到相关语句,这就是开头的两句话.第一句中“以朝诸侯”,第二句中 “为强君”分言齐、魏两国成为强国.这两句前即为齐魏两国成国强国的措施. 参考答案: (1)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 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2)表;世家 (3)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尽地力 参考译文: 齐桓公采用管仲的计谋,统一货币(国家经营商业,掌握货币,通过商品与货币的 交互收放,平衡物价,调剂供求),从山、海的事业中求取财富,来使各诸侯国到齐国朝 拜,利用小小齐国成就了霸主的威名.魏国任用李克,充分利用地力,发展农业生产, 成了强国.从此以后,在战国时期天下互相争夺,以诡诈武力为贵,轻视仁义道德,以 富有之道为先,以推让等礼仪为后.所以百姓中间富有的积财产上亿计,而贫穷的糟糠 之食尚不能满足;诸侯国强大的或至并吞各个小国而使诸侯称臣,而弱小者有的至于断 绝祭祀而亡国.延续到秦,终于使海内统一. 【点评】本体考查文言文阅读的能力:1、断句;2、古代文学常识;3、概括内容要点 (也可以说是“筛选信息”) 二、名著阅读题(15 分) 12.(5 分)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E  A.葛朗台原本是一个贫穷的箍桶匠,40 岁时娶了木材商的女儿为妻,又从岳母、外婆、 外公处得到了三笔遗产,于是成为州里“纳税最高”的人物。 B.《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于入川之时布下“八阵图”以拦截东吴大将,在南征时火烧 藤甲军七擒孟获,在攻打天水郡的战役中收服了姜维。 C.《棠棣之花》中的聂荌和聂政姐弟二人是“愿将一己命,救彼苍生起”的爱国志士, 作者借他们歌颂了我国古代那些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英雄。 D.《哈姆莱特》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的著名独白,刻画了主 人公极度困惑、痛苦挣扎的心理,也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者所面临的无奈和不幸。 E.《茶馆》共三幕,严格按照“三一律”的艺术法则,以裕泰茶馆为中心,分别写了清 末、民初、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结束前这三个时代的旧中国生活。 【考点】2E:文学常识.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道名著阅读题的解答要注意名著中人物的身份地位(如葛朗台是一个什么样 的人)以及题干表述时的用语(如 E 项中的“严格”一词,用的过于绝对化.). 【解答】A、“葛朗台原本是一个贫穷的箍桶匠”错,葛朗台原本是一个富有的箍桶匠. B、表述正确. C、表述正确. D、表述正确. E、“严格按照‘三一律’的艺术法则”错,只能是基本遵循“三一律”法则.三一律是 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亦称“三整一律”.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 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 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 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茶馆》分三幕,以每一幕代表一个 时代的变迁,地点全在裕泰茶馆.但《茶馆》不是以一个故事来贯穿全剧,而是以人物 为中心,采用“人物展览式”的结构. 故选:A、E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多读、多看、多记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积累,对名著名篇的阅读积累要细致,全 面. 13.(10 分)简答题 (1)《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在入画的箱子里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一副玉带板子 和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在司棋的箱子里发现一双男子的锦带袜、一双缎鞋和一个小包 袱,包袱里有一个同心如意和她表弟潘又安写的大红双喜笺。入画和司棋分别是谁的丫 鬟?在处置入画和赶走司棋时,她们的主子各是什么态度? 答: 惜春和迎春.惜春的态度是“立逼凤姐带了去”,“或打或杀或卖”,“一概不 管”.迎春的态度是“含泪”劝司棋离开.  (2)《边城》中,二老说:“爸爸,你以为这事为你,家中多座碾坊多个人,便可以快活, 你就答应了。若果为的是我,我要好好去想一下,过些日子再说它吧。我尚不知道我应 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得座碾坊”和“得 一只渡船”分别指什么?“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的根本原 因是什么? 答: “得座碾坊”,是指他与王家女儿的婚姻;“得一只渡船”,是指他与翠翠的婚 姻.他认为,哥哥天保的死与自己有关,觉得自己如果娶了翠翠就对不起哥哥. 。 【考点】2E:文学常识.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第 1 题考得太细,没有认真阅读《红楼梦》恐难回答出来.题中共两问,第一 问回答不出来,第二问就没有办法回答.这就要求考生确实认真地去阅读名著,而不是 速成. 第 2 题属于常规题,只要读过《边城》,稍作思考就不难回答. 【解答】(1)需要认真阅读《红楼梦》. (2)碾坊是代表中寨人﹣﹣王乡绅的女儿.中寨人家里有钱,想把女儿嫁给摊送二老, 且愿意拿一座碾坊当嫁妆,诱惑他,船总顺顺是很高兴的,可惜二老两年前已经喜欢上 翠翠,留下一句:我命里也许只合撑渡船,就赌气下行了.渡船就是指翠翠,她和爷爷 是撑渡船的,翠翠和二老是互相喜欢的,虽然不是很明显的指出,他们的恋爱很含蓄. 参考答案: (1)惜春和迎春.惜春的态度是“立逼凤姐带了去”,“或打或杀或卖”,“一概不管”.迎 春的态度是“含泪”劝司棋离开. (2)“得座碾坊”,是指他与王家女儿的婚姻;“得一只渡船”,是指他与翠翠的婚姻.他 认为,哥哥天保的死与自己有关,觉得自己如果娶了翠翠就对不起哥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名著主要内容的能力.多读、多看、多记是解答本题的关 键.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积累,对名著名篇的阅读积累要细致,全面. 14.(15 分)材料概括分析题 《花间集》里,大部是闺情、别意、流连光景之作。不好的不讲,做得好的,自成 一种凄惋、惆怅、柔丽、细腻的风格。人几乎这样想:像《花间》这样的才是词。如其 词的领域为《花间》独占,是词的不幸;要它继续发展,意境上、材料上须得开拓须得 丰富才行。《四库提要》说:“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轼而又一变,如 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寻流溯源,不能不谓之别格。”又说:“(辛)词 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这里关于苏、辛在词的历史上的位置, 及对于他们的风格的认识,都说得很是。但是透露了两个意义相类的名目﹣﹣“别格”、 “变调”,﹣﹣言外若有微辞,就不免失却评衡家无所容心的鉴赏的态度。我们固然不说 新生的是“常格”是“正调”,可以抹杀旧来的;但也不说旧来的因为发生在先,故是 “常格”是“正调”,而新生的与此不同,便是“别格”是“变调”。“清切婉丽”为什么 是正?“慷慨纵横”为什么是变?这些常别正变的议论,是拘泥褊狭的评衡家造了出来, 因以减损自己的鉴赏力的,犹如蚕儿吐丝作茧,却裹住了自己的身体。要能充分地鉴赏 文艺,就得丢开这些无益的观念。这样,才能真切地吟味苏、辛的词,同样也能真切地 吟味《花间》派的词。 (选自叶圣陶《<苏辛词>绪言》,有删改) (1)文中《四库提要》描述了词的哪三个发展阶段?请加以概括。 答: 第一个阶段是晚唐五代,以《花间集》为代表;第二个阶段是北宋时期,以苏轼 为代表;第三个阶段是南宋时期,以辛弃疾为代表.  (2)“犹如蚕儿吐丝作茧,却裹住了白己的身体”一句如何理解? 答: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某些批评家的褊狭的观点喻为“蚕儿吐丝作茧”,束缚了 思想,减损了艺术鉴赏力.批评了某些批评家缺乏客观公正的态度.  (3)你是否同意《四库提要》中称苏、辛词为“别格”、“变调”的说法,试举例具体分 析说明。 答: 观点一:同意.自《花间》以来,词已形成了以清切婉丽为正宗的风格,题材以 闺情、别意、流连光景为主.可是,到了苏、辛词,内容无所不有,风格慷慨纵横,如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明显和以前不同.所以说苏、辛词是别格、变调. 观点二:不同意.只要是词,本无所谓哪一类为正宗,只要有艺术价值即可.如苏轼《念 奴娇•赤壁怀古》,扩大了词的范围,丰富了词的内容,同样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所以, 没有必要认为《花间》是正宗,而苏、辛词为别格、变调. 。 【考点】71:材料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概括内容要点,能力层级 C. (2)理解分析语句含义,能力层级 C. (3)对材料内容进行个性化解读,能力层级 F. 【解答】(1)概括内容要点,能力层级 C. 本题题目要求具体而明确,解答时抓住句中 的“自”、“至”、“遂”即可明确三个阶段, 再提取其中的关键词组织答案即可. (2)理解分析语句含义,能力层级 C. 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其上文是“拘泥褊狭的评衡家造了出来,因以减损自己的鉴赏 力”,划线句运用比喻,“犹如“表明是对上文的形象解说. (3)对材料内容进行个性化解读,能力层级 F.本题是个开放性的题目.不管是同意还 是不同意《四库提要》中的说法,都要能有理有据,能自圆自说.但一定要结合本材 料. 如:同意.自《花间》以来,词已形成了以清切婉丽为正宗的风格,题材以闺情、别意、 流连光景为主.可是,到了苏、辛词,内容无所不有,风格慷慨纵横,如苏轼的《念奴 娇•赤壁怀古》等,明显和以前不同.所以说苏、辛词是别格、变调. 参考答案: (1)第一个阶段是晚唐五代,以《花间集》为代表;第二个阶段是北宋时期,以苏轼为 代表;第三个阶段是南宋时期,以辛弃疾为代表.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某些批评家的褊狭的观点喻为“蚕儿吐丝作茧”,束缚了 思想,减损了艺术鉴赏力.批评了某些批评家缺乏客观公正的态度. (3)观点一:同意.自《花间》以来,词已形成了以清切婉丽为正宗的风格,题材以闺 情、别意、流连光景为主.可是,到了苏、辛词,内容无所不有,风格慷慨纵横,如苏 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明显和以前不同.所以说苏、辛词是别格、变调. 观点二:不同意.只要是词,本无所谓哪一类为正宗,只要有艺术价值即可.如苏轼《念 奴娇•赤壁怀古》,扩大了词的范围,丰富了词的内容,同样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所以, 没有必要认为《花间》是正宗,而苏、辛词为别格、变调. 【点评】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 答题的诀窍.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 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题干一般由两 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 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 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 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 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 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