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吉林省长春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下载

精品解析:吉林省长春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23日






吉林省长春市 2020 年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考察距今约 5000 年的半坡遗址,有助于我们了解 的长江流域 文明 A. B. C. D. 尧舜禹的禅让 旧石器时代的到来 原始农耕生活 C【答案】 【解析】 【详解】考查点:原始农耕文明。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的半坡遗址可知考查的是关于半坡原始居民的文 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时期我国开始进入了原始的农耕文明时期,半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 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选项 C符合题意;A项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不是长江流域,排除;B项半坡 居民时期属于新石器时期,不是旧石器时期,排除;D项尧舜禹的禅让时期属于远古人类时期,与题意无关, 排除。故选 C。 2.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夏朝 【答案】 【解析】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 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效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所以 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 题意,故选择 B。 3. “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材料反映的是江南 地区开发的 A. 重要原因 B. 主要表现 C. 基本特点 D. 积极影响 A【答案】 【解析】 【详解】考查点:江南地区的开发。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 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这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题干中所述 A的内容与之相符, 项符合题意; BCD 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4.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在地方实行 A. B. C. D. 行省制 分封制 郡县制 科举制 D【答案】 【解析】 【详解】考查点:元朝的行省制。解题思路:抓住关键词“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可知,此题主要考查 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忽必烈 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设立始于元朝,在历史上影响深 远。元朝的行省制度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D项符合题意;A项分封制实行于西周,排除;B 项郡县制是秦朝开始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C项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开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废除 于清朝,排除。故选 D。 5. 下图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答案】 【解析】 【详解】考查点: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题思路:根据图片涉及的史实可知,戚继光 抗倭是明朝时期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行的抗争;设置驻藏大臣,是清朝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的 机构;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是清朝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政权进行的战争;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有利于多民 族国家的统一。所以图片史实均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有关,D项符合题意;项早期国家的产生与 社会变革指的是夏商周的时期,排除;B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指的是两宋时期,排除;C项繁荣与开放的 时代指的是隋唐时期,排除。故选 D。 6. 180 年前的战争把中国拖人世界,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这场战争使得 A. 圆明园遭受英法联军劫掠 C. 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B.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D.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B【答案】 【解析】 【详解】考查点:鸦片战争。解题思路:根据 180 年前的战争可以推算出这场战争是 1840 年爆发的鸦片战 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B项符合题意;A项圆明园遭受英法联军劫掠是在 1860年第二 次鸦片战争时期,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是在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后,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终结是在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故选 B。 7. 19 世纪中期,在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同时,中国发生了 A. 李自成起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武昌起义 B【答案】 【解析】 【详解】考查点:太平天国运动。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的时间 19世纪中期结合所学知识对选项事件的时 间进行判断。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 1851到 1864年,属于 19世纪中期,C项符合题意;A项李自成起义时 间是 1627到 1645年,属于 17世纪,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时间是 1899到 1900年,属于 19世纪末 20世 纪初,排除;D项武昌起义时间是 1911年,属于 20世纪初,排除。故选 B。 的8. 下列有关《时务报》和《民报》相同点 表述,正确的是 A. 由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 C. 是资产阶级的思想阵地 B. 致力于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D. 为了推翻清政府而创办 C【答案】 【解析】 【详解】考查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解题思路:题干中的《时务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的报刊,《民报》 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报刊,所以两种报刊代表的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观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 法和辛亥革命都是资产阶级运动,所以《时务报》和《民报》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阵地,C项符合题意;A 项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派,排除;B项《时务报》宣传的是维新变法思想, 《民报》宣传的是三民主义的思想,排除;D项《民报》为了推翻清政府而创办,排除。故选 C。 9. 陈独秀等人领导了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他们倡导 A. 自强、求富 B. 君主立宪 C. 民主、科学 D. 实业教国 C【答案】 【解析】 【详解】考查点:新文化运动。解题思路:题干中陈独秀等人领导了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 指的是新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主张是民主和科学,选项 C符合题意;A项自强、 求富是洋务运动的思想主张,排除;B项君主立宪是戊戌变法的思想主张,排除 B;D项实业救国是张謇提 出的主张,排除。故选 C。 10. 国民革命时期,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的培养得益于孙中山创办了 A. 京师同文馆 B. 福州船政学堂 C. 京师大学堂 D. 黄埔军校 D【答案】 【解析】 “”【详解】考查点:北伐战争。解题思路:根据题干 国民革命时期 等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苏联 1924 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5“ ” 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 黄埔军校 , 年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黄埔军校招收学生一万多名,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 DA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项符合题意;项京师同文馆是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由恭亲王奕訢 1861 186224 号正式开办,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 18月和文祥于 以外国人为教习,专门培养外文译员,属总理事务衙门,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项福州船政学堂是中国 1866 年月奏请开办,并于 年B最早创办的专门培养造船技术和海军人才的学校,清同治五年( 船政局,次年在局内设立船政学堂,又名求是堂艺局,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项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 1912 1898 )闽浙总督左宗棠奏准于福州马尾设 C5“”73日,是中国近 学在 年月之前使用的旧名,作为戊戌变法的 新政 之一,学校创办于 年月D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故选。 11. 下列有关遵义会议的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B. D. 召开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 是党的历史上- -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B【答案】 【解析】 【详解】考查点:遵义会议。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的历史评价对选项内容进行分析,区分哪些内容属于 历史史实,哪些内容属于历史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是对遵义会议产生的历史意义的阐述,属于历史评价,B项符合题意;A项召开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 是对遵义会议召开时间的陈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CD项都是对遵义会议内容的表述,属于历史史实, 排除。故选 B。 12. 日本人在长春留下了很多建筑,伪满首都警察厅办公楼(今长春市公安局)就是其中之一。这是 研究伪满洲国历史的 A. 实物史料 B. 文献史料 C. 口述史料 D. 音像史料 A【答案】 【解析】 【详解】考查点:史料研究。解题思路: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人在九一八事变后占领了东三 省,建立了伪满洲国,在长春留下了很多建筑,这些保存下来的建筑是研究伪满洲国历史的实物史料,选 项 A符合题意;B项建筑不属于文献史料,排除;C项建筑不属于口述史料,排除;D项建筑不属于音像史 料,排除。故选 A。 13. “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炮火连天震山川,打得那鬼子心胆寒!”这首歌谣描述了 A. 台儿庄战役 B. 武汉会战 C. 平型关大捷 D. 百团大战 D【答案】 【解析】 “”“【详解】考查点:百团大战。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 破公路 、 控铁路 等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40 “”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 扫荡 和封锁,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对日军发动了一 “”场大规模进攻,史称 百团大战 ,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 DA地内的日伪据点,历时数月,有力打击了日军,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项符合题意;项台儿庄 1938 1年由李宗仁领导的,共歼敌 万余人,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与题干 战役是在 内容不符,排除; 项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战场 B4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 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 C1937 25 9月一次战役,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项平型关大捷是指 年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 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 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115 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 D故选 。 14. 下侧地图可用于研究 A. B. C. D. 伊拉克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西藏和平解放 抗美援朝战争 C【答案】 【解析】 【详解】考查点:抗美援朝战争。解题思路:根据图片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可以推断出 该战争为抗美援朝战争,选项 C 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 项甲午中日战争是清政府与日本之间的 战争,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B 项西藏和平解放与图片反映的地域不符,排除;D 项伊拉克战争与图片反 映的地域不符,排除。故选 C。 15.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因为她 A. 提出“治未病”理论 B. 发明了麻沸散 D. 发现了青蒿素 C. 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答案】 【解析】 【详解】考查点: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解题思路:抓住关键词“屠呦呦”“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可知, 该题主要考查屠呦呦在医药学方面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 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 科研团队发现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获得 2015年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所以 D项符合题意;A项提出“治未病” 理论与张仲景有关,排除;B项发明了麻沸散与华佗有关,排除;C项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是 1965 年的中国科学院,排除。故选 D。 16. 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A. 伯里克利 B. 德谟克利特 C. 苏格拉底 D. 亚里士多德 D【答案】 【解析】 【详解】考查点:希腊古典文化。解题思路:抓住题干关键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可知,该题主要考查 的知识点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逻辑学家,科 学家。亚里士多德总结了古希腊哲学发展的成果,首次将哲学和其他科学区别开来,开创了逻辑学、伦理 学等学科的独立研究。其学术思想对西方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所以 D项符 合题意;A项是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时期的执政官,排除;B项提出了“原子论”,排除;C项主张人应该 “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排除。故选 D。 17. “最高权力从国王一个人手里转交到贵族一批人手里,改变了英国的政体。”这一改变是因为颁布了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1787 年宪法 A【答案】 【解析】 【详解】考查点:英国《权利法案》。解题思路:依据题干信息“最高权力从国王一个人手里转交到贵族一 批人手里”“英国”可知,该题主要体现的是英国的最高权力发生了转移,由国王转到贵族手里。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 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所以 A项符合题意;BD项都与美国有关, 排除;C项与法国大革命有关,排除。故选 A。 18. 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描绘的社会各阶层生活场景主要是在 A. 法国 【答案】 【解析】 B. 德国 C. 俄国 D. 美国 C【详解】考查点:世界近代文学成就。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的列夫·托尔斯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夫·托 尔斯泰是俄国的文学界,他的代表作品《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 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 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选项 C符合题意;AB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 C。 19.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在田纳西河流域修建了几十座水坝、水电站,不仅发展了水电,还增加了就 业。这反映了美国政府 A. 推行“以工代赈” C.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 调整农业政策 D. 整顿金融体系 A【答案】 【解析】 【详解】考查点:美国罗斯福新政。解题思路:依据题干信息“田纳西河流域修建了几十座水坝、水电站, 不仅发展了水电,还增加了就业”可知,该题干主要表述罗斯福新政在增加就业方面采取的措施。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期间,推行“以工代赈”。就是通过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 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所以 A项符合题意;而 BC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 符,排除。故选 A。 20. 关于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都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 都制止了国际军事侵略 B. 都是区域性国际组织 D. 都以解决贸易争端为目的 A【答案】 【解析】 的【详解】考查点: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解题思路:根据 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作用 ,进行分析,归 “”1945 10 年纳它们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月, 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 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 1995 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11月 日, 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其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世界 贸易组织促进了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和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 AB着世界和平与发展。选项 符合题意;都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排除;制止了国际军事侵略与世界贸易 CDA组织职能不符, 排除;解决贸易争端为目的是世界贸易组织, 排除。故选 。 二、非选择题(3 小题,共 40 分) 21. 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涂“V”,错误的涂“X”。 (1)图一中的器物体现了商鞅在经济上的改革措施。 (2)图二中由氏族统治者进行的迁都促进了民族交融。 的(3)图三中日本 社会变化源于明治维新的开展。 (4)图二、图三所反映的改革都有对先进文化的借鉴。 (5)与上述图片相关的改革都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答案】(1)V (2)V (3)X (4)V (5)V 【解析】 【详解】考查点: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化改新。解题思路:(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各地 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所以商鞅铜方量能体现商鞅在经 济上的改革措施。本题涂 V。 (2)根据图二中的都城由平成迁到洛阳可知,指的是北魏孝文帝迁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迁 都洛阳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发展。本题涂 V。 (3)根据图三中的信息“大和变为日本国”“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可知,这些变化体现的是日本大化改 新前后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明治维新使日本由封建 社会过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所以本题涂 X。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吸收了汉族的文化,日本大化改新借鉴了中国唐朝的文化制度。 所以本题涂 V。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历史的进 步。本题涂 V。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思想主张?汉高祖和唐太宗的哪些统治措施符合这一思想? (各举一例) 材料二:秦始皇发动了若干次大规模战争, 进行了巨大的国防建设和土木建筑工程,为动员人力、筹 集费用,秦朝统治者大大加强了对人民的征敛,赋役非常繁重,刑法非常严酷。隋炀帝时期赋役过重、刑 法严苛,其本人骄奢淫逸、不恤民力,修东都、修驰道、开运河、建行宫…对高丽发动战争。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两位帝王的相同做法(三点即可)。这最终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材料三:(全面内战时期)当前线士兵在反共战场上遭受巨大牺牲之时,却知道了在农村的家庭的饥饿和 不满,“就会产生疑问,他们正在为之战斗的东西是否值得以生命去冒险?”国民党既未给农民(士兵的载 体)以任何利益与好处,又未解释战争的合理性与必要性,面对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予以农民千百年梦寐以 求的实惠.土地,由此激发起千百万农民保卫胜利果实的积极性,此……为谁而战”就成为关键了。 ——摘编自忻平《南京国民党政权崩溃原因探析》 (3)根据材料三,比较国共两党在对待农民需求上的不同之处。从这场战争的结局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材料四:新中国建立了一个集中统一、比较高效的中央政府,并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具有很 强的组织动员能力;有苏联对我国的“一五”计划建设提供全面的经济技术援助,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 过的。“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旧中国的 10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 也逐步有所提高。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4)相据材料四,概括“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列举在此期间工业领域的成就两例。 材料五: —— (数据来源:《中国历史地图册》、《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人民日报》) (5)对材料五的两幅图表进行解读。 (6)2020 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请你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一点即可) 【答案】(1)民本思想的主张。汉高祖刘邦采取措施推行休养生息的措施,体现了民本思想的主张;唐太 宗李世民时期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赋税劳役。 (2)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大肆兴办工程;征收赋税;刑罚严苛。最终导致了王朝的灭亡。 (3)国民党没有给予农民任何利益的需求,共产党给予了人民对土地的需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 失天下。 (4)新中国的成立;人民的支持;苏联的援助。沈阳第一机床厂的建成、鞍山钢铁公司的建成。 (5)1978年以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逐步提高;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在不断减少。出现这些变 化的原因得益于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6)我们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解析】 【详解】考查点:民本思想;秦朝和隋朝的灭亡;国共十年对峙;一五计划;改革开放。 解题思路:(1)第一问,根据材料一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内容体现的 是民本思想的主张。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期五六十年,自汉高祖刘邦采取措施推行休养生息 的措施,体现了民本思想的主张;唐太宗时期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民有可能安定生产,耕 作有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赋税劳役等,体现了民本思想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秦始皇发动了若干次大规模战争,进行了巨大的国防建设和土木建筑工程,为动 员人力、筹集费用,秦朝统治者大大加强了对人民的征敛,赋役非常繁重,刑法非常严酷。”和“隋炀帝 时期赋役过重、刑法严苛,其本人骄奢淫逸、不恤民力,修东都、修驰道、开运河、建行宫…对高丽发动 战争。”可以归纳出秦始皇和隋炀帝相同的做法包括: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大肆兴办工程;征收赋税;刑 罚严苛等。这些做法最终导致了王朝的灭亡。 (3)第一问,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国民党既未给农民(士兵的载体)以任何利益与好处,又未解释战争的合 理性与必要性”和“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予以农民千百年梦寐以求的实惠.土地,由此激发起千百万农民保 卫胜利果实的积极性”可知,国民党没有给予农民任何利益的需求,共产党给予了人民对土地的需求,调 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人民的支持。第二问,从国共两党对于农民利益的态度上可以认识到,中国共 产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4)第一问,根据材料四的内容“新中国建立了一个集中统一、比较高效的中央政府,并得到人民的衷心 拥护和支持,具有很强的组织动员能力”可以归纳出,一五计划取得成就的原因有:新中国的成立;人民 的支持;根据“有苏联对我国的一五计划建设提供全面的经济技术援助”还可以归纳出苏联的援助。第二 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时期在工业领域取得的成就有:长春一汽的建成、沈阳第一机床厂的建 成、鞍山钢铁公司的建成等等。 (5)根据材料五中的两个图标的数据可以看到 1978年以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逐步提高;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在不断减少。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得益于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施的改革 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6)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们要坚持 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等等。 23. 观察下列图示,以“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为题,撰写历史短文。 要求:(1)结合图示信息,任选其中六例史实加以论述,并谈谈你的认识。(2)史实准确,表述成文,字数 260 字左右。 【答案】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和平的方式,结合左边给出的示例,进行说明; 一种是暴力的方式,结合右边给出的示例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考查点:世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的方式。解题思路:根据示意图的中心可以看到文化的交流与碰 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的方式,一种是暴力的方式,根据和平与暴力方式中提供的示例结合所学知识 进行阐述即可。 本试卷的题干 0635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