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22日






哈尔滨市 2021 年初中升学考试 综合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 14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书写(填涂)在答题卡 正面和背面的规定位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城处。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 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 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Fe-56 Cu-64 一、选择题(1-27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建党百年,龙江巨变!”品味与时尚并存的哈尔滨也一直行走在打造幸福的路上,在不断的发展中散 发着迷人的魅力。结合图示及文字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B. C. 氮气填充霓虹灯 新能源汽车 化学建筑材料 D. 地铁的正常运行 A【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A、稀有气体在通电条件下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常用于电光源,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 气,说法错误; B、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说法正确; C、化学建筑材料用于改造老旧小区改善环境,说法正确; D、地铁正常运行,使人们出行更便利,说法正确; 答案:A。 2. 下列原子所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的是 AB. C. D. D【答案】 【解析】 1【详解】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 的,位于第一周期。 D故选: 。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过滤液体 浓硫酸的稀释 C. D. 液体的量取 液体的倾倒 D【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A、过滤操作时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原则,图中实验操作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边倒边搅拌,且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操作错误; C、液体的倾倒操作: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试剂瓶口和试管口紧挨在仪器,且试管倾斜,操作错误; D、液体量取操作: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操作正确; 答案:D。 4.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部分描述错误的是 A. 灼烧羊毛:闻到一股烧毛发的焦糊味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白烟 C. 向稀盐酸中加入氧化铁: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D. 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纸上显出黑色字迹 B【答案】 【解析】 A【详解】 、羊毛中含有蛋白质,灼烧羊毛有一股烧毛发的焦糊味,故选项正确; B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呈黄色,故选项正确; D、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纸上显出黑色字迹,硫酸具有脱水性,先脱水变黄,纸被碳化变黑, 故选项正确。 B故选: 。 5. 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大理石做华表 B. 海水晒盐 C.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D. 黄铜与铜相互刻画 C【答案】 【解析】 A【详解】 、大理石做华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C、海水晒盐只是物质状态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利用红磷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黄铜与铜相互刻画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故选: 。6.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B. D.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铜制作导线 C. 干冰用作制冷剂 洗涤剂去除油污 A【答案】 【解析】 A【详解】 、呼吸作用属于化学变化,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的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是利用铜的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把大的油滴乳化成无数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利用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A故选: 。 7.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 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用加热的方法封口 霉变的大米加热到 280℃以上,再食用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水浇灭 蚊虫叮咬后,涂抹氢氧化钠溶液来减轻痛痒 B. C. D. A【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A、聚氯乙烯属于热塑性塑料,具有加热熔化,冷却成型的性质,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用加 热的方法封口,说法正确; B、霉变的大米含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有毒且化学性质稳定,加热到 280℃几乎不分解,不能使用, 说法错误;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应盖上锅盖,隔绝氧气或空气,不能用水浇灭,说法错误; D、蚊虫叮咬后,涂抹碳酸氢钠溶液来减轻痛痒,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说法错误; 答案:A。 8. 下列有关叙述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MgOH+HCl=MgCl +H O A. 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22CO +H O=H CO 3B. 正常雨水显酸 222Ag+ CuNO =Cu+AgNO3 3 2 C.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C H OH +O =CO +H O D. 乙醇燃烧 25222B【答案】 【解析】 【分析】 【 详 解 】 A 、 该 化 学 方 程 式 中 氢 氧 化 镁 的 化 学 式 错 误 , 正 确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应 为Mg ( OH ) 2+2HCl═MgCl2+2H2O,故选项错误; B、正常雨水显酸性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显酸性的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H2O= H2CO 3 ,故选项正确; C、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银不能与硝酸酮溶液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配平没有配平,没有注明反应条件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点燃 C2H5OH +3O2 2CO +3H O ,故选项错误。故选 B。 2 2 9.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健康人体内胃液的 pH 范围在 0.9-1.5 B. 老年人缺钙会患佝偻病 C. 缺乏维生素 A 会引起夜盲症 的D. 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装修产生 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B【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A、人体胃液中含有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健康人体内胃液的 pH 范围在 0.9-1.5,说法正确; B、钙是组成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幼儿即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及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产生骨质疏松, 说法错误; C、人体缺乏维生素 A 会引起夜盲症,说法正确; D、活性炭表面具有疏松多空的结构,有良好的吸附性,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装修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说法正确; 答案:B。 10.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BCD氧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加压后,分子变小 丁香花开,香满冰城 氧气加压液化可以装入钢瓶中 蔗糖溶液不导电 的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 带电粒子 A. A B. B C. C D. D C【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A、相同分子化学性质形同,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氧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 构成不同,说法正确; B、构成花香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运动我们周围,可以闻到花香,说法正确; C、氧气经加压后变成液体装入钢瓶中,加压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不是分子变小,说法错; D、蔗糖是由分子构成的,在水溶液中,蔗糖以分子的形式存在,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蔗糖溶 液不导电,说法正确; 答案:C。 11. 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B. 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 C. 因为海水淡化已经广泛使用,所以不用担心淡水资源短缺 D. 废旧电池的回收,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A、空气中氧气供给人类呼吸,氮气经固氮后做化工原料,空气在生产活动中有广泛的用途,空气 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说法正确; B、燃料充分燃烧,可以释放更多的热量,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说法正确; C、海水淡化成本较高,目前并没有广泛使用,我们仍然要担心淡水资源短缺,说法错误; D、废旧电池的回收,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说法正确; 答案:C。 12.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A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 硝酸铵和硝酸钾 空气和呼出气体 硬水和软水 加水搅拌,看是否溶解 B分别滴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C尝味道 D二氧化锰粉末和木炭粉 观察颜色 A. A B. B C. C D. D B【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A、硝酸铵和硝酸钾都易溶于水,加水搅拌,看是否溶解,无法区分; B、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二氧化碳越多, 石灰水越浑浊,分别滴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可以区分; C、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常用肥皂 水鉴别,品尝味道,无法区分; D、二氧化锰和木炭粉都是黑色固体,观察颜色,无法区分; 答案:B。 13.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乙中混有少量甲,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 C. 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t2℃时,甲、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A、比较溶解度大小应指明温度,不符合题意; B、乙中混有少量甲,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不符合题意; C、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则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符合题意; D、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若甲、乙为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则甲、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不相等,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少量杂 物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质ABCDN2 CO 通过灼热的 CuO NaCl Na2SO4 加入 Ba(NO3)2 溶液 MnO2 KCl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加入 AgNO3 溶液,过滤 AlCl3 MgCl2 A. A B. B C. C D. D C【答案】 【解析】 A【详解】 、 CuO 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会引入新的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B、Na SO Ba NO ( 3)2 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引入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 4 加入 2错误; MnO CKCl 、2 不溶于水, 易溶于水,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以除去杂质,故选项正确; MgCl AgNO 2 加入 3 溶液反应会有新的沉淀氯化银产生,氯化铝也会和硝酸银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故 D、选项错误; C故选: 。 15. 实验室为测定铁和铜的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取 11.2g 该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 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不溶性固体在空气中加热,待其完全变为黑色固体(CuO)后,称量黑色固体为 15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A. B. C. D. 50% 64% 40% 56% D【答案】 【解析】 【分析】 y,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 x【详解】设实验室为测定铁和铜的固体混合物中铁、铜的质量分别为 、64 15g 100% 12g 成 黑 色 固 体 中 铜 元 素 的 质 量 = , 原 固 体 质 量 为11.2g , 可 得 等 量 关 系 : 80 x  y 11.2g Fe  CuSO =Cu+FeSO 4 可知:每有 56 分质量的完全反应可以置换出 64 份质量的铜, ,由 464 x  5.6g y  5.6g ,x  y 12g 可得等量关系: ,解得: ,56 5.6g 100%  50% 原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 ;11.2g 答案:D。 二、非选择题(请根据题意填写空白,28-35 小题,共 40 分) 16. 2021 年 5 月 29 日,中国第二艘货运飞船“天舟二号”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直击长空”!令人骄傲 的是“天舟二号”的关键铠甲—高精度铝合金材料为“哈尔滨造”。 (1)哈尔滨造的铝合金材料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如___________(填字母)。 A.密度小、强度高 B.硬度小、易加工 (2)铝除了用于制造合金,还可以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时通过置换反应制取铁,同时生成氧化铝。此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液氢已应用于航天等领域但储运困难。我国化工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唐从辉,在中学时受化学教师所 讲述的化学故事的影响,决心从事化学研究。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就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取得了氢能储运的 重大突破。相信氢能源广泛应用后,我们的天空将更蓝、大气将更清新!因为,氢能的优点之一是:燃烧 产物为水,___________。氢气作为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量由___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 高温 8Al+3Fe3O4 9Fe+4Al2O3 ①. ②. ③. ④. 化学 【答案】 A原料来源广 【解析】 【分析】 【详解】(1)1)哈尔滨造的铝合金材料属于合金,合金具有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密度小等特点; 答案:A; (2)铝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高温 8Al+3Fe3O4 9Fe+4Al2O3 ;(3)氢气的优点:产物是水无污染,原料来源广,燃烧热值大;氢气作为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量由化学 能转化为内能。 17. 黑龙江作为祖国的“大粮仓”,种植的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等。稳产、增产是全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有 力保障。 (1)大米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该营养素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___________和维持恒定体 温提供能量。 (2)为了促进小麦生长,增强小麦的抗寒、___________能力,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需要施加适量的 ___________(填化肥种类)。 (3)二氧化碳作为气体肥料也能促进作物生长,但过多排放到空气中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进而可能导致 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除二氧化碳外,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还有氟氯代烷、臭氧、甲烷等,其中甲 烷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①. ②. ③. ④. ⑤. CH4 【答案】 【解析】 【分析】 糖类 机体活动 抗旱 磷肥 【详解】(1)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所以大米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该营养素在人体内经氧化 放出能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 (2)为了促进小麦生长,增强小麦的抗寒、抗旱能力,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需要施加适量的磷肥。 (3)甲烷的化学式为 CH4。 18.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在 A 图中将“反应中”的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__。 (2)A 图所示的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点燃的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每 1 个氢原子和___________。 (3)B 图中“反应后”的物质属于化合物中的___________(填物质分类)。 (4)对比 A 图和 B 图可以总结出,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___________(填字母)。 A.一定改变 B.可能改变 C.一定不变 ①. ②. ③. 氧【答案】 每 1 个氯原子自由组合,生成一个氯化氢分子 ④. 化物 B【解析】 【分析】 【详解】(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在 A 图中将“反应中”的相关 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破裂程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A 图所示的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在点燃的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每 1 个氢原子和每 1 个氯原子自由组合,生 成一个氯化氢分子; (3)B 图中“反应后”的物质是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属于氧化物; (4)对比 A 图和 B 图可以总结出,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答案:B。 19. 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下列实验或操作中均有气泡出现。请从 1-4 号容器内,气泡中气体的主要成分属于纯净物或混合物的 角度,将下列实验 A 与___________(填字母)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气泡中气体的主要成分均属于 ___________。 A.水通电分解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向试管中加入稀硫酸 高温 Δ3CO+ Fe O 3CO +2Fe H +CuOH O+Cu , ,在这两个反应中Fe2O3、CuO 都发生了还 22 2 (2) 23ΔH +CuOH O+Cu 原反应,据此推测 反应中___________发生了还原反应,此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由 22___________价变为+1。 ①. ②. ③. ④. 0【答案】 【解析】 【分析】 C纯净物 CuO 【详解】(1)实验 A 是电解水实验,试管 1 产生的是氢气,试管 2 产生的是氧气,氢气和氧气都是由一种 物质组成的纯净物,B 中检查装置气密性,冒出的气泡是试管中的空气,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气体组成 的混合物,C 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冒出的气泡是氢气,氢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 实验 A 与实验 C,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气泡中气体的主要成分均属于纯净物; 高温 Δ3CO+ Fe O 3CO +2Fe H +CuOH O+Cu , ,在这两个反应中Fe2O3、CuO 都发生了还 22 2 (2) 23原反应,一氧化碳和氢气分别夺走了氧化铜和氧化铜中氧元素,失去氧元素的物质发生了还原反应, ΔH +CuOH O+Cu 反应中,氧化铜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氢气单质化合价为 0,水中氢元素化合价 22为+1 价,此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由 0 价变为+1 价。 20. 实验室现有大理石、高锰酸钾、稀盐酸等药品及相关仪器和用品,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Ⅰ、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室通常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若制取较干燥的二氧化碳,需要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连接 E 装置,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 “b”或“c”)导管口进入。 (4)B 装置中,当反应开始后,锥形瓶内气体增多,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导致长颈漏斗内液面 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锥形瓶内液面。 Ⅱ、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5)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______。 (6)良好的实验习惯及合理的做法,是实验安全、环保和顺利进行的保证。 ①A 装置开始加热时,应先使试管___________受热,然后再对药品所在的部位加热。 的②为减少硫在氧气中燃烧 生成物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在集气瓶中预留 ___________。 ①. CaCO3 +2HCl=CaCl2 +H2O+CO2  ②. ③. ④. ⑤. 酒精灯 【答案】 ⑥. Cb高于 ⑦. 均匀 【解析】 水【分析】 【详解】Ⅰ(1)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物是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CaCO +2HCl=CaCl +H O+CO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222(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通常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C; (3)若制取较干燥的二氧化碳,需要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连接 E 装置,气体应从 b 导管通入,二氧 化碳与浓硫酸充分接触,干燥效果好; (4)B 装置中,当反应开始后,锥形瓶内气体增多,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导致长颈漏斗内液面高 于锥形瓶内液面; Ⅱ(5)仪器 a 的名称是酒精灯; (6)①A 装置开始加热时,为防止加热时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对药品所 在的部位加热; ②为减少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在集气瓶中预留水,因为 硫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且二氧化硫能溶于水,在集气瓶中预先放些水, 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21. 图甲为某小组设计的物质关系框架图。图中 A、B、C、D、E、F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 A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 和 F 的组成元素相同,F 有毒性,侯德榜先生为 D 物质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 做出了杰出的贡献,E 为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中含有的酸。(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 “→。”或“ ”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单向或双向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转化及反应 关系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 B、E 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E:___________ (2)E 的稀溶液与 D 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3)D 与熟石灰在溶液中反应可以生成 C,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4)图乙上方的蓝色火焰是 F 与 A 发生反应产生的,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点燃 2CO+O2 ⑤. 2CO2 ①. ②. ③. ④. 复分解反应 【答案】 【解析】 CO2 H2SO4 有气泡生成 ABCDEF【分析】图中 、、 、 、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 是氧气, AABFF FB D 的组成元素相同, 有毒性, 是一氧化碳, 是二氧化碳,侯德榜先生为物质和氮肥工业技术的 和DEEC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则 是碳酸钠,为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中含有的酸,则 为硫酸,和 能相互转 DCE BC C 和 能反应,与 也能反应,则 是氢氧化钠。 化,且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B、E 物质的化学式。B:CO2; E:H2SO4; (2)E 的稀溶液与 D 溶液反应是指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现象为有气 泡生成; (3)D 与熟石灰在溶液中反应可以生成 C,是指氢氧化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两种化合物彼此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4)图乙上方的蓝色火焰是 F 与 A 发生反应产生的,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 点燃 2CO+O 2CO2 。的化学方程式: 222. 为测试学生的实验和计算能力,老师准备了一瓶没有贴标签的过氧化氢溶液,同学们取部分溶液进行了 如下实验,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根据生成氧气的质量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 (4)计算上述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并填写在答题卡的标签上(标签样式如图)_________。 (5)若配制上述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300g,需要 30%的过氧化氢溶液___________g。 MnO 68 x2 2H2O+O2  2H2O2 ①. ②. ③. ④. 【答案】 2.4 32 2.4g ⑤. 51g 【解析】 【分析】 【 详 解 】( 1 ) 过 氧 化 氢 在 二 氧 化 锰 的 催 化 下 生 成 水 和 氧 气 , 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MnO 2H2O2 2 2H O+O ;22(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102g+5g-104.6g=2.4g; (3) MnO2 2H2O2 2H2O + O2  68 32 x2.4g 68 x32 2.4g x根据生成氧气的质量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 )的比例式 68 x;32 2.4g 68 xx  5.1g (4)由比例式可知: ,32 2.4g 5.1g 100%  5.1% 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g 并填写在答题卡的标签上 30%m  5.1%300g (5)设需要 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 m,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m  51g ,需要 30%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为 51g。 23. 实验室有一瓶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初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其成分产生浓厚 兴趣,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活动】 【初步结论】实验过程中没有温度变化,则该样品中没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提出问题】样品中究竟有哪些物质呢?同学们利用该固液混合物继续进行实验。 【进行实验】 【结论与解释】根据上述现象,同学们得出固体样品中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你认为此结论___________ (填“正确”或“错误”)。其中氢氧化钙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深入交流】实验过程中细心的同学发现了这样的现象:边滴加稀盐酸边搅拌,溶液仍为红色时,固体表 面没有气泡产生,但固体却减少了。针对此现象,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中的 ___________盐酸继续与该物质在溶液中反应,而未与碳酸钙反应。 【分析评价】同学们根据整个过程的实验现象,又绘制了溶液中某离子数目的变化趋势图。请你结合图像 分析: Ⅰ、该离子应该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Ca2+ ②OH-③Cl- Ⅱ、在 b→c 的过程中,该离子数目减少的微观反应实质是:___________(用文字说明)。 老师对同学们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励他们可以尝试用更多的方法进行探究。 ①. ②. ③. 【答案】 ④. CaO 正确 ⑥. CaO+H2O=Ca(OH)2 ⑤. 氢氧化钙 ②酸解离出的氢离子与碱解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解析】 【分析】 【详解】[初步结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实验过程中没有温度变化,则该样 品中没有 CaO; [解释与结论]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得到固液混合物,滴几滴酚酞溶液,上层清液变成红色,说明原固体中 存在氢氧化钙;再滴加稀盐酸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固体表面有气泡生成,说明含有碳酸钙,根据 上述现象,同学们得出固体样品中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你认为此结论正确;其中氢氧化钙产生的原因是 氧化钙与空气中的水蒸汽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2O=Ca(OH)2; [深入交流]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混合物溶于水,部分氢氧化钙和碳酸钙以固体状态存在,边滴加稀盐酸边搅 拌,溶液仍为红色时,固体表面没有气泡产生,但固体却减少了,固体中的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溶 于水的氯化钙和水,而稀盐酸未与碳酸钙反应; [分析评价] Ⅰ①溶液中某离子数目的变化趋势图,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水中存在少量钙离子, 稀盐酸与氢氧化钙,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钙离子的数目是增加的,不符合题意; ②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水中存在少量氢氧根,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氢氧根的数目减少,部 分固体氢氧化钙溶解,补充氢氧根离子,直至减为 0,符合题意; ③原混合物溶于水,样品中没有氯元素,水溶液不存在氯离子,然后滴加稀盐酸,稀盐酸溶液中含有氯离 子,氯离子的数目是从 0 开始增大的,不符合题意; 答案:②; Ⅱ在 b→c 的过程中氢氧根离子减少的过程,酸与碱反应的实质:酸解离出的氢离子与碱解离出的氢氧根离 子反应生成水的过程。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