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下载

黑龙江省绥化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22日






黑龙江省绥化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12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选项;13- 15題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选项不全得1分,有错误选项不得分)请在答题卡 上用2B铅笔将你的选项所对应的大写字母涂黑 1. 2018年5月28日吉林省松原市发生5.7级地震,绥化大部分地区有震感。下列各种灾后救 援及生活行为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 A.搭建帐篷 B.生火做饭 C.铲除废石 D.砍断倾倒树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 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 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搭建帐篷只是撑起帐篷,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生火做饭包含着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铲除废石只是将其弄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砍断倾倒树木,只是将其砍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 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 质形状的变化。  2.(2.00分)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 中国。石油属于(  ) A.单质 B.氧化物 C.混合物 D.纯净物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石油中有 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 1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 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故选项错误;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故选项错误; C、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石油中有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混合 物;故选项正确; D、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 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 中。  3.(2.00分)2018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 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C. 焚烧秸秆B. 垃圾分类回收 拒绝一次性筷子D. 发展太阳能电池 【分析】A、焚烧秸秆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不符合这一主题;B、垃圾分类回收,做到 资源循环利用,符合这一主题;C、拒绝一次性筷子符合这一主题;D、发展太阳能电池 符合这一主题。 【解答】解:A、焚烧秸秆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不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正确; B、垃圾分类回收,做到资源循环利用,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错误; 2C、拒绝一次性筷子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错误; D、发展太阳能电池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 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4.(2.00分)初中化学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分析】A、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 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 示操作错误。 C、配制氯化钠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图中所示操作 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 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2.00分)人体吸入的O2有2%转化为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夺命杀手 ”,我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2SeO3中Se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4 C.+6 D.﹣2 【分析】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解答】解:设Na2SeO3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x。 (+1)×2+x+(﹣2)×3=0 x=+4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 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6.(2.00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应用中,错误的是 (  ) A.将硝酸铵溶于水制作热敷袋 B.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养鱼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要先做灯火实验 【分析】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B.汽油能够溶解油污,可以形成溶液;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能够使油污分散 成极细小的微粒; C.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时,能够增加水的溶氧量; D.久未开启的菜窖二氧化碳含量可能过高,据此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因此硝酸铵可用于制作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 温,故错误; 4B.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这两者的原理不同,用汽油除去 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够溶解油污的性质,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乳 化作用,故正确; C.把水喷向空中时,能够增大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增加养鱼池水中氧气的 溶解量,故正确; D.久未开启的菜窖二氧化碳含量可能过高,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要先做灯火实验,以 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故正确。 故选:A。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要学好化学知识,为生产、生 活服务。  7.(2.00分)“化学为生命密码解锁”,DNA承载着生命遗传密码。胞嘧啶(C4H5ON3) 是DNA水解物之一。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4H5ON3是由三个元素组成 B.C4H5ON3属于氧化物 C.C4H5ON3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 D.C4H5ON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11 【分析】A.根据元素的规定来分析; B.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C4H5ON3是由碳、氢、氧、 氮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C4H5ON3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 ,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C.C4H5ON3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5D.胞嘧啶(C4H5ON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5+16+14×3=111,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 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2.00分)下表是部分知识的归纳,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性质与用途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化肥与施用 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合理施用钾肥,可增强作物的抗倒伏能力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可用做烟雾 弹C、环保与能源 D、健康与安全 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为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 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霉变的大米清洗煮熟后,可继续食用 A.A B.B C.C D.D 【分析】A.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铵态氮肥的使用注意事项,钾肥的作用考虑; C.根据化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来分析; D.根据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解答】解:A.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所以磷可以用做烟雾弹,故错误; B.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是由于二者反应生成氨气,造成降低肥效;钾肥 的作用是促进茎的生长,抗倒伏,故正确; C.为治理雾霾,要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新能源,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故错误 ;D.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浇灭,会引起触电、损坏电器;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霉菌毒素,即 使洗净煮熟也不能食用,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知识点较多,选用排除法(即只要发现选项中归纳和总 6结有错误,即可排除该选项)是快速正确解答此类题的捷径。 9.(2.00分)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如图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硫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8 B.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C.硫元素和氧元素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D.由于硫、氧两种原子的中子数不同,所以二者不属于同一种元素 【分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解答】解:A、x=8﹣6=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硫元素和氧元素均属于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由于硫、氧两种原子的质子数不同,所以二者不属于同一种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 确。 故选:C。 【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10.(2.00分)下列应用的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选项 基本反应类型 用途 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高炉炼铁 置换反应 化合反应 AB3CO+2Fe2O3═2Fe+3CO2 Fe2O3+2HCl═FeCl2+2H2O 稀盐酸用于除铁锈 7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废 液复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 CDCa(OH)2+H2SO4═CaSO4+2H2O 2H2O═2H2+O2 电解水制氢气 A.A B.B C.C D.D 【分析】A、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B、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C、氢氧化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解答】解:A、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3CO+2Fe2O3 2Fe+3CO2,不属于置换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Fe2O3+6HCl═2FeCl3+3H2O,不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氢氧化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 SO4+2H2O,属于复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O2↑,属于分解 反应,该选项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 故选:C。 【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 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  11.(2.00分)伽利略说:“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实践中得来”。以下推理正确的 是(  ) 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稀有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B.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C.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8D.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三个条件 【分析】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稀有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B、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 C、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属于不同物质,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 D、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 只需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即可。 【解答】解: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稀有气体可用作保护气,正确; B、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错误; C、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属于不同物质,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错误; D、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 只需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即可,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可依据已有的知识解答。  12.(2.00分)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XY2Z11Q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A.物质Y一定是单质 20 15 37 32 未知 B.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 C.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比为9:4 D.物质Z一定的该反应的催化剂 【分析】本题可分析X、Y、Z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 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Q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9【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20g﹣15g=5g,为反应物; Y的质量增加了32g﹣2g=30g,故Y是生成物,生成的Y的质量为30g;Z的质量不变,Z可 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Q应是反应物,且参加 反应的Q的质量为30g﹣5g=25g,故未测的数值为37g﹣25g=12g。 A、该反应为:X+Q→Y,故物质Y一定是化合物,错误; B、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正确; C、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比为:5:25=1:5,错误; D、Z的质量不变,Z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 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13.(2.00分)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灼烧,闻气味 AB区分羊毛和棉花 鉴别NH4Cl和KCl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Fe粉中混有CuCl2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加入足量的水,过滤 CDA.A B.B C.C D.D 【分析】A、羊毛富含蛋白质,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B、铵根离子能够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C、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D、铁不溶于水,氯化铜易溶于水。 【解答】解:A、分别灼烧时,能够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的是羊毛,另一种是棉花,该 选项设计合理; 10 B、加熟石灰研磨,能够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铵,另一种是氯化钾,该选项设计合 理; 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时,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D、加入足量的水时,氯化铜溶解在水中,过滤得到铁粉,该选项设计合理。 故选:C。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 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4.(2.00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将M点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 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 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 B正确; 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以采用降温 11 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C正确; D、将M点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降低温度或增加溶质的方法,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 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2.00分)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分别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等 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在左边烧杯中加入5.6g金属铁,在右边烧杯中加入5.5g镁和铜 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右边烧杯中加入的混合物中镁和铜的质量 比为(  ) A.36:19 B.12:43 C.24:31 D.13:42 【分析】天平平衡不是取决于加入了多少,而是取决于剩余了多少,也就是取决于质量 的净增加。所以在计算中要关注质量增加量。 【解答】解:左侧: 设加入5.6g的铁引起的左盘质量增加为x Fe+2HCl═FeCl2+H2↑ 质量增加量 56 256﹣2=54 5.6g xx=5.4g 左盘净增加了5.4g,所以右盘也应该净增加5.4g才能平衡。 在右边烧杯中加入5.5g镁和铜的混合物,所以需要生成0.1g氢气, 设镁的质量为y Mg+2HCl═MgCl2+H2↑ 24 y20.1g 12 y=1.2g 所以铜的质量为5.5g﹣1.2g=4.3g 混合物中镁和铜的质量比为1.2g:4.3g=12:44 故选:B。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 ,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二、填空题(本题共9个小题.每空1分,共33分)请在答题卡上把你的答案写在相对应 的题号后的指定区域内 16.(3.00分)你中午吃西瓜了吗?下表列出的是某品种西瓜每100g食用部分的主要营 养成分数据。 钙铁锌 营养成分 质量 蛋白质 糖类 水分 脂肪 X92.5g 0.7g 0.2g 6.1g 6.8mg 17.1mg (1)表中“X”是指人体所需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的 维生素 ,其作用是  调节肌体内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以保持健康 。 (2)西瓜中含有的 铁 元素可预防贫血。 【分析】(1)根据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来分析; (2)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解答】解:(1)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 素,所以X是指维生素;维生素可以调节肌体内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以保持健康;故 填:维生素;调节肌体内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以保持健康; (2)西瓜中含有的铁元素可以预防贫血;故填:铁。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 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3 17.(3.00分)将下列短文中带点的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大约46亿年前地球形成时,温度很高,大气主要含氦元素和氢元素 H  ,随着地球的冷却,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并以雨水的形式降落到地表,氯化钠(氯化钠 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显+1价  Cl )、铵盐(铵根离子 NH4+  )等盐溶于雨水,雨水充满了地表,海洋由此形成。 【分析】氢元素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为氢元素; 盐酸的化合价应该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 每个铵根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解答】解:氢元素可以表示为H; 氯化钠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可以表示为 Cl; 铵根离子可以表示为 NH4+。 故填:H; Cl;NH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 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  18.(4.00分)继“共享单车”之后又推出了“共享汽车”。如图所示,“共享汽车” 使用的是纯电动汽车,充满电时可行驶约170公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共享汽车”的外部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塑料灯罩  (填一种即可);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镀锌钢板车身 (填一种即可)。 (2)电动汽车的使用减少了化石燃料的消耗,同时,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还具 有的主要优点是 不产生污染物,绿色环保  (3)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轮胎易爆胎”的原因  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气体体积膨胀 。 14 【分析】(1)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2)根据电动汽车的优点来分析; (3)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1)苏丽、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属于三大有机合成材料,所以塑料灯罩 和橡胶轮胎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与合金,所以镀锌钢板车身和铝合 金轮毂属于金属材料;故填:塑料灯罩;镀锌钢板车身; (2)电动汽车的使用减少了化石燃料的消耗,同时,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还具 有不产生污染物,绿色环保的优点;故填:不产生污染物,绿色环保; (3)夏天,温度升高,分子的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间隔变大,故夏天易爆胎; 故填: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气体体积膨胀。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在学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 实践中理解知识,掌握并运用知识。 19.十九大报告对于“精准扶贫”做出了总体安排。脱贫先治水,让贫困地区喝上干净 安全的自来水是脱贫的基本要求。 (1)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常用活性炭去除水中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  性。 (2)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生活用水,人们常用 肥皂水  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的 煮沸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②③  ①不向河中扔垃圾 ②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③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④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15 【分析】(1)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回答。 (2)根据检验硬水、软水的方法和硬水软化的方法分析回答。 (3)根据水的污染源分析判断。 【解答】解:(1)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常用活性炭去除水中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 的吸附性。 (2)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生活用水,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遇 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水生活中可用的煮沸方法 降低水的硬度。 (3)①不向河中扔垃圾,能防止水体污染; ②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 ③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 ④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能减少水体的污染。 故答为:(1)吸附;(2)肥皂水,煮沸;②③(3)②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的水的净化和保护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加强水的知识的归 纳和学习,有利于解答本题。 20.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 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丁的化学式为 H2O  (2)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3:22 。(填最简整数比) (3)由该图可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 。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 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3H2+CO2 CH3OH+H2O,据此计 16 算反应的质量比,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区别等。 【解答】解:由题目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 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3H2+CO2 (1)由上述反应可知,丁的化学式为:H2O。 CH3OH+H2O。 (2)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3):44=3:22; (3)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 答案:(1)H2O;(2)3:22;(3)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 【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问题的考查,根据分子构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 的种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结合相关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21.(4.00分)如图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uO+C 2Cu+CO2↑ 。 (2)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 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 (3)实验中,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Ca(OH)2=CaCO3↓+H2O  (4)若要使80g氧化铜完全被还原,试管A中实际加入的碳的质量应 >  6g。(选填“>”“<”或“=”) 【分析】(1)根据在高温条件下,碳能还原氧化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酒精灯加网罩能集中火焰,提高温度,据此分析回答; (3)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 (4)根据实验的过程分析回答。 【解答】解:(1)在高温条件下,碳能还原氧化铜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所以试管A中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O+C 2Cu+CO2↑。 (2)在实验时,给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3)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所以实验中,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4)若要使80g氧化铜完全被还原,由于碳能与氧气反应等,试管A中实际加入的碳的 质量应>6g。 故答为:(1)2CuO+C 2Cu+CO2↑。 (2)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3)CO2+Ca(OH)2=CaCO3↓+H2O; (4)>。 【点评】本题考查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要 求学生熟练掌握。  22.(6.00分)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 远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角钢而不用纯铁作塔架的主要原因是 钢的硬度大 。 (2)角钢中含有锰(Mn)和硅,锰可以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锰的化合物中锰 元素显+2价。请写出锰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n+2HCl═MnCl2+H2↑ 。 (3)请你写出一条防止铁制材料生锈的具体措施 刷漆 。 (4)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 和滤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Ag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Al(NO3)3、Cu(NO3)2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AgNO3  。(均填化学式) 18 【分析】根据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金属解答;根据锰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以及金属防锈 的措施解答,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 中置换出来,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选择角钢而不用纯铁作塔架是因为钢的硬度大,故填:钢的硬度大 。(2)锰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Mn+2HCl═MnCl2+H2↑,故填:M n+2HCl═MnCl2+H2↑。 (3)刷漆能防止铁制材料生锈,故填:刷漆。 (4)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铝首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 和硝酸铝,然后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铜,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 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不含有氢前的金属,也就是铝的量不足,一定能 发生的反应是铝和硝酸银的反应,故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g;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Al(NO3)3、Cu(NO3)2,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AgNO3,故填:Ag;Al(NO3)3、Cu(NO3)2;AgNO3。 【点评】掌握金属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盐酸、硫酸、硝酸钠、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 ,取一定质量的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 钡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HCl、CuCl2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NaNO3  。(均填化学式) 19 (2)请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Cl+Ba(OH)2═BaCl2+2H2O 。 (3)当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图中b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BaCl2  。(填化学式) (4)所取溶液中含有氯化铜的质量为 13.5g 。 【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和图象可知:沉淀开始时没有产生,说明原溶液中有酸,因为硫 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硫酸钡不溶于三大强酸,因此有盐酸,没有硫 酸;氯化铜与氢氧化钡能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并且符合题意,因此一定有氯化铜, 而硝酸钠不能确定,据此解答。 【解答】解:沉淀开始时没有产生,说明原溶液中有酸,因为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 硫酸钡白色沉淀,硫酸钡不溶于三大强酸,因此有盐酸,没有硫酸;氯化铜与氢氧化钡 能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并且符合题意,因此一定有氯化铜,而硝酸钠不能确定; (1)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盐酸和氯化铜,可能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钠,故填:HCl 、CuCl2; NaNO3; (2)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故填:2HCl+Ba(OH)2═BaCl2+2H2O; (3)到达b点,则盐酸和氯化铜全部反应完,生成的是氯化钡,故填:BaCl2; (4)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9.8g,设氯化铜的质量为x Ba(OH)2+CuCl2═Cu(OH)2↓+BaCl2 135 98 x9.8g x=13.5g 故填:13.5g。 20 【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酸碱盐的鉴别,要由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酸碱盐是初中阶段 的一个重点,可以根据不同的性质来鉴别,因此掌握好酸碱盐的性质,用途也就会迎刃 而解。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4.现有MgCO3和Ba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6g,放入到100g某浓度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 应,得到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03.8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Mg、Ba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总 和为 46.7% 。 【分析】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 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得二氧化碳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固体混 合物中碳酸根的质量,可以求解原固体混合物中Mg、Ba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总和。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g+100g﹣103.8g=2.2g, 根据MgCO3+2HCl═MgCl2+H2O+CO2↑,BaCO3+2HCl═BaCl2+H2O+CO2↑,可得CO3~CO2, 设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根的质量为x CO3~CO2, 64 x44 2.2g x=3.2g 则原固体混合物中Mg、Ba两种元素的质量为6g﹣3.2g=2.8g 原固体混合物中Mg、Ba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总和为 ×100%≈46.7% 故填:46.7%。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答题卡上把你的答案写在相 21 对应的题号后的指定区域内绥化市化学试题第5页《共8页) 25.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长颈漏斗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序号),化学方程式是  2KClO3 2KCl+3O2↑ ,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 气泡均匀连续的冒出  时,开始收集。 (3)用B和E装置制取并收集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选择装置B作为制取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其突出优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b  (填“a”或“b”)端进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欲 使用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 efcd  (用导气管端口字母表示) 【分析】(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 (2)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 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 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 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 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B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 生和停止;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b进入,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 22 大;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要先除杂质后干燥,并且长 进短出。 【解答】解:(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 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气泡均匀连续的冒出时 ,开始收集;故答案为:A;2KClO3 2KCl+3O2↑;气泡均匀连续的冒出;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 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装置B的优点是:可以控 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b进入,因为二氧化碳的 密度比空气大;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要先除杂质后干 燥,并且长进短出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efcd;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 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干燥和除杂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 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6.(5.00分)在介绍氢气的制法时,老师告诉同学们,铝丝与一种可以用铁制容器盛 装的溶液反应,也会生成氢气。 【提出问题】与铝丝反应的是什么溶液? 【交流讨论】分析后,大家一致认为该溶液不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原因是  稀盐酸、稀硫酸也会与铁反应,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 。 同学们决定进一步探究。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该溶液。 【查阅资料】含有不同金属离子的溶液在灼烧时会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 钠钙钾23 砖红色 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黄色 【实验探究】 ①小强取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发现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②小明用铂丝蘸取该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呈黄色。 ③有同学提出应向该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小美取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 盐酸后,没有看到明显现象,这样做是为了排除 C  (填离子符号)的干扰。 【实验结论】该溶液为 氢氧化钠 溶液。 【交流反思】 ①老师告诉同学们,铝与该溶液反应除了生成氢气外,还生成了一种含有A1O2﹣的盐,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2NaOH+2H2O=2NaAlO2+3H2↑ 。 ②金属铝的化学性质较活泼,而生活中使用的铝制品却耐腐蚀,原因是  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铝的进一步反应 。 【分析】【交流讨论】根据铁会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进行分析; 【实验探究】根据紫色石蕊遇碱变蓝色,钠离子的焰色反应是黄色,碳酸根离子和酸反 应会生成二氧化碳等知识进行分析; 【交流反思】①根据铝、水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进行分析; ②根据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铝的进一步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交流讨论】铁会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 ,所以分析后,大家一致认为该溶液不是稀盐酸或稀硫酸; 【实验探究】紫色石蕊遇碱变蓝色,钠离子的焰色反应是黄色,碳酸根离子和酸反应会 生成二氧化碳,所以 ①小强取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发现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说明该 溶液显碱性, ②小明用铂丝蘸取该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呈黄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 钠离子; ③有同学提出应向该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小美取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 24 盐酸后,没有看到明显现象,这样做是为了排除C 【实验结论】该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的干扰; 【交流反思】①铝、水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 H+2H2O=2NaAlO2+3H2↑; ②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铝的进一步反应,所以金属铝的 化学性质较活泼,而生活中使用的铝制品却耐腐蚀。 故答案为:【交流讨论】稀盐酸、稀硫酸也会与铁反应,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 【实验探究】③C ;【实验结论】氢氧化钠; 【交流反思】①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②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铝的进一步反应。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 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7.(8.00分)实验室中有一种含有纯碱、小苏打和少量水的固体粉末样品。为了测定 其中小苏打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部分 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已知:①该装置气密性良好,A、C、D中所装药品足量且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 ②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 25 ③加热条件下,纯碱稳定不分解,小苏打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 NaCO3+H2O+CO2↑ 探究过程如下: Ⅰ.称量样品和已装入相关药品的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m、m1、m2; Ⅱ.将质量为m的样品装入B玻璃管中,按图连接好装置,关闭弹簧夹,给玻璃管加热 Ⅲ.待玻璃管中样品完全反应,打开弹簧夹通空气,再熄灭酒精灯,直到玻璃管冷却 Ⅳ.再次称量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m3、m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2)装置C中所装药品为 浓硫酸  (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4)装置E的作用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D装置中  (5)依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为  %  (用相关字母表示)。 (6)误差分析。按上述实验步骤测得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准确”),理由是 加热样品前没有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分析】碱石灰能够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氢氧化钠溶液能 够吸收二氧化碳,并且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解答】解:(1)装置A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故填: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2)装置C中所装药品为浓硫酸,用来吸收水蒸气。 故填:浓硫酸。 (3)装置D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 aOH+CO2═Na2CO3+H2O。 26 故填:2NaOH+CO2═Na2CO3+H2O。 (4)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D装置中。 故填: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D装置中。 (5)设碳酸氢钠质量为x, 2NaHCO3 NaCO3+H2O+CO2↑, 168 x44 m4 =,x= m4, 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为: 故填: %。 ×100%= %。 (6)按上述实验步骤测得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偏大,理由是加热样品前没有把 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故填:偏大;加热样品前没有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理解与应用(本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共8分)请在答题卡上把你的答案写在相 对应的题号后的指定区域内 28.(3.00分)海洋中有丰富的水生生物和化学资源。海水晒盐能得到粗盐和苦卤,粗 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请回答下列 问题。 27 (1)蒸发过程中使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滴飞溅  。(2)若要去除粗盐中可溶性的杂质氯化镁和氯化钙,可依次加入过量的X和碳酸钠两种 溶液。下列物质中,可作为X的物质有 BCD 。 A、KOH B、Ba (OH)2 C、Ca(OH) 2D、NaOH (3)操作Ⅱ后向所得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其目的是  除去滤液中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分析】(1)根据蒸发过程中使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 止液滴飞溅进行分析; (2)根据除杂的原则是除去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进行分析; (3)根据除杂过程中加入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或生成的氢氧化钠是过量的,对于氯 化钠也是杂质,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进行分析。 【解答】解:(1)蒸发过程中使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 止液滴飞溅; (2)除杂的原则是除去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氢氧化钾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的氯化钾对于氯化钠是杂质,故A错误; B、氢氧化钡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氢氧化镁沉淀,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 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可以除杂,故B正确; C、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镁沉淀,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 28 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可以除杂,故C正确; D、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可以除杂,故D正确。 故选:BCD; (3)除杂过程中加入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或生成的氢氧化钠是过量的,对于氯化钠 也是杂质,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所以操作Ⅱ后向所得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其 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故答案为:(1)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滴飞溅; (2)BCD; (3)除去滤液中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点评】本题考查粗盐提纯食盐等知识,熟练掌握操作的步骤及实验的注意事项是解题 的关键,属于基础性的考查,难度不大。  29.(5.00分)一班的同学在探究金属镁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将镁条放到盛有冷水的试 管中,没有明显的现象,然后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1)小明认为,据此现象可断定加热时镁能和水反应,小强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 理由是 加热水时,也会产生气泡 。 (2)小明向加热的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镁在加热时 能  (填“能”或“不能”)与水发生反应 (3)小明将加热后的试管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同学们发现溶液中的红色消失了 。在确定酚酞溶液没有变质的情况下,请你根据初中所学化学知识,对溶液中红色消失的 原因做出合理猜想。 猜想一: 氢氧化镁分解生成了其它物质  猜想二: 温度降低时氢氧化镁从水中析出  请设计实验方案,对其中一种猜想进行验证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再分别加入相等质量的氢氧化镁固体, 29 分别滴加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只需答出实验方案,不需要回答现象和结论) 【分析】镁不能和冷水反应,能和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氢氧化镁不溶于冷水 ,能够溶于热水。 【解答】解:(1)小强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加热水时,也会产生气泡。 故填:加热水时,也会产生气泡。 (2)小明向加热的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镁在加热时能与水发生反 应,生成了显碱性的物质。 故填:能。 (3)猜想一:氢氧化镁分解生成了其它物质; 猜想二:温度降低时氢氧化镁从水中析出; 验证猜想二的实验方案: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再分别加入相 等质量的氢氧化镁固体,分别滴加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故填:氢氧化镁分解生成了其它物质;温度降低时氢氧化镁从水中析出;取两支试管, 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再分别加入相等质量的氢氧化镁固体,分别滴加酚酞 试液,观察现象。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 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五、计算题(本题共2个小题.30题3分,31题6分,共9分)请在答题卡上把你的答案写 在相对应的题号后的指定区域内 30.(3.00分)我国是全球海域可燃冰试开采连续产气时间最长的国家。已知某种可燃 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可燃冰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60 ; (2)这种可燃冰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 3:5:32 (填最简整数比) (3)这种可燃冰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7% 。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30 (2)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由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则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8×(1×2+ 16)=160,故填:160; (2)这种可燃冰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12:(1×20):(16×8)=12:20:128= 3:5:32,故填:3:5:32; (3)这种可燃冰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7%,故填:6.7%。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的知识,掌握有关化学式计算的公式是正确解 答本题的关键。  31.(6.00分)某样品由氧化铜和铜组成。取10.0g该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92.0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为100.0g。 (1)所取样品中铜的质量为 2.0g 。 (2)从反应后所得的100.0g滤液中取出10.0g溶液,将其稀释为10%的溶液,需要加水 多少克? 【分析】根据溶液质量变化确定氧化铜的质量,进而结合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所得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然后根据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求算。 【解答】解:根据溶液质量变化可知,氧化铜的质量为100.0g﹣92.0g=8.0g,所以样品 中铜的质量为2.0g。 设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CuO+H2SO4=CuSO4+H2O 80 160 8.0g 100.0gx =x=16.0% 31 从反应后所得的100.0g滤液中取出10.0g溶液,将其稀释为10%的溶液,需要加水为 ﹣10.0g=6.0g 答:(1)所取样品中铜的质量为2.0g。 (2)从反应后所得的100.0g滤液中取出10.0g溶液,将其稀释为10%的溶液,需要加水6 g。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 ,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32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