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5届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含解析)下载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5届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含解析)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21日






2015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2分) 1.人类认识物质了漫长的过程,历史上测定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拉瓦锡 B.门捷列夫 C.道尔顿 D.侯德榜  2.在加油站你能看到的消防安全图标是(  ) A. B. C. D.  3.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 A.O2 B.H2O C.CO2 D.N2  4.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牛奶 B.加碘食盐 C.酱油 D.干冰  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  ) A.2个钠离子﹣2 B.2个氢分子﹣2H2 C.2个氧原子﹣2O D.碳原子结构示意图﹣  6.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木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B.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材料 D.木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能力  7.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B. 给液体加热 1C. 稀释浓硫酸 D. 闻气体气味  8.元素周期表示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 误的是(  ) A.氖的原子序数是9 B.“F”表示氖元素的符号 C.氖是金属元素 D.氖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  9.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10.如图是用家庭中的物品制成的电解水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之比是2:1 B.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C.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D.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1.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香烟的烟气中危害最大的物质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 ,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2 B.尼古丁由C、H、N三种元素组成 C.尼古丁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1个氮分子构成 D.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质量之比为60:7:14  12.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2A. 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 B. 木炭具有可燃性 C.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 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即可燃烧  13.下列有关氢氧化钠和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可用滴加稀盐酸的方法除去杂质 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C.氢氧化钠易潮解,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D.氢氧化钠广泛应用于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  1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A.将t1℃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甲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乙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C.将乙物质从溶液中大量结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D.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15.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MnO2 CaO 所含杂质 C方法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ABCDCaCO3 HCl CO2 NaCl溶 Na2SO4 液A.A B.B C.C D.D  16.现有Mg和MgO的固体混合物3g,经测定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向固体混合物中加入1 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气泡产生 B.生成MgCl2的质量为9.5g C.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D.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MgCl2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7.水是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请你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生活中常用的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 (2)自来水厂净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等,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3)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从自身做起,生活中你能做到的节水方法 是      (答出一点即可).  18.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走近花圃闻到花香,从微观角度解释是因为      . (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原因是      . (3)食物保存在冰箱中不易变质,是因为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 (4)用洗涤剂清洗沾有油污的盘子,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作用. 4(5)蚊虫的分泌物中含有一种酸性物质,人被叮咬后患处肿成大包而痛痒,可涂       (填一种生活用品)减轻痛痒.  19.小明全家到美丽的牡丹江江边野炊,请你和他们一起解决下列问题: (1)小明穿了一件防晒服,标签注明“成分:100%锦纶”,锦纶属于合成材料中的       .(2)妈妈带了红烧肉、拌黄瓜、面包、牛奶、矿泉水,面包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3)引火时小明把木柴紧密堆放,引燃后发现燃烧不旺,妈妈将木柴架空后火势变旺,原 因是      . (4)野炊结束后,爸爸用树枝将火抽灭,你还能想到的另一种灭火方法是      . (5)木柴、化石燃料是人类长期使用的燃料,但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 求,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能源,如       (填一种即可)等.  20.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纯净的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在放电的条件下,氮气和氧气能直接化合生成无色的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在常温下很容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并有刺 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有毒且易与水反应,生成的硝酸随雨水落到地上,同土壤 中的矿物质作用,形成能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类. (1)氮气的物理性质是      . (2)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可采用      方法收集. (3)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0═2HNO3+X,则X的化学式为       .(4)“雷雨发庄稼”是“雷雨”为农作物提供了氮肥,硝酸铵是农业上常用的氮肥,在使 用时不能与      混合施用,避免产生氮气,降低肥效.  21.铁是生活、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如图是工业冶铁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下 列问题: (1)工业冶铁得到的产品是      (填“纯铁”或“生铁”). (2)炼铁的原理体现了CO具有      性. (3)铁矿石是炼铁的主要原料之一,下列铁矿石在炼铁过程中会对空气造成较大污染的是       (填序号) A.赤铁矿(Fe2O3) B.磁铁矿(Fe3O4) C.黄铁矿(FeS2) (4)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保护金属 资源除了防止金属腐蚀外,你还能想到的途径是      (答出一点即可). 5  三、推断题(共1小题,满分5分) 22.如图所示,A﹣J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C是两种常见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B、 F是黑色粉末;H是蓝色沉淀;E是含钠元素的化合物;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表示物质转化. (1)物质F的化学式为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E的俗名是      ,E+G→H+I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B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   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3分,共6分) 2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请写出下列错 误观点的否定例证(用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表示) 错误观点 否定例证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例CO+CuO Cu+CO2 金属单质都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①②③                      24.甲图是实验室经常使用的一种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除去气体中的杂质等. (1)若用甲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装置中盛放的液体是      . 6(2)使用甲前必须检查装置气密性,向瓶中加入适量的水,连接好装置(图乙注射器与S 端连接),请写出检查气密性的操作、现象及结论.   五、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25.“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使用了下列仪器和装置,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使用仪器②量取水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 (3)使用仪器③称量5.0g粗盐时,天平指针向右偏,接下来的操作是      . (4)④中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26.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验证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组装发生装置时应       (填“先固定试管后放酒精灯”或“先放酒精灯后固定试管”),要收集纯净的氧气选择 的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4)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末端要接近集气瓶底,原因是      .  27.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家中的物品来探究酸的性质,这些物品有:食用醋精、食品干 燥剂、鸡蛋壳、牵牛花瓣、生锈铁钉、纯碱、pH试纸(带比色卡)、筷子. 7【查阅资料】 (1)食用醋精中含有10%﹣15%的醋酸,呈无色;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是氧化钙;鸡蛋壳主 要成分是碳酸钙 (2)牵牛花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 【实验探究】 实验 结论 现象 ①将牵牛花汁液滴入醋精 酸能与指示剂反应        中②将生锈的铁钉放入醋精 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为   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中色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 有气泡冒出 有气泡冒出 酸能与某些      反应 酸能与某些盐反应 ③将碎鸡蛋壳放入醋精中 ④将纯碱放入醋精中 【反思与评论】 酸能与碱反应 (1)小红想利用pH试纸进一步测定食用醋精的酸碱度,具体操作方法是      . (2)小明认为步骤④不能得到“酸能与碱反应”的结论,理由是      . 【实验验证】小明重新设计以下方案验证“酸能与碱反应”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Ⅰ.向食品干燥剂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 放出大量热 液Ⅱ.向上层消液加入牵牛花汁液,再逐渐滴入醋精        【拓展与应用】 (1)请你为食品干燥剂的包装设计一条注意事项:      . (2)“醋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利用该原理,工业上用盐酸除铁锈,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   六、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30题3分,31题7分,共10分) 28.请你用所学知识解决以下问题: (1)农业上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要配制15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 钠      kg,水      kg. (2)将一定质量的CO、CO2的混合气体,通入到足量氢氧化钙溶液中,完全反应后,经测 定:生成沉淀的质量等于原混合气体质量,则原混合气体中CO、CO2质量比为       . 29.实验室有铁粉和铜粉的固体混合物,现取10g置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 分数的稀硫酸,烧杯内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固体样品中铜的质量为      g. (2)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B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 8  92015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2分) 1.人类认识物质了漫长的过程,历史上测定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拉瓦锡 B.门捷列夫 C.道尔顿 D.侯德榜 【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对空气组成研究史的了解,选择最早提出空气组成的科学家. 【解答】解:A、拉瓦锡是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后人称拉瓦锡为近代化学之父,他在前 人研究的基础上最早提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故A正确; 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没能得到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故B错误; C、道尔顿被称为现代原子之父,对构成物质的微粒有着特殊的贡献,故C错误; D、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对我国的制碱工业做出了贡献,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历史,对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有着不可忽视的 作用.  2.在加油站你能看到的消防安全图标是(  ) A. B. C. D.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专题】公共标志型. 【分析】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并结合加油站应注意的事项进行回答本题. 【解答】解:加油站内的空气中分别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气,为防止引燃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故要严禁烟火. A、图中所示标志是剧毒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可回收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 A.O2 B.H2O C.CO2 D.N2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水蒸气会使食品变软解答. 10 【解答】解: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水蒸气变软,O2、CO2、 N2不会使饼干变软,所以B正确. 故选B. 【点评】要熟练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即可解答这类问题.  4.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牛奶 B.加碘食盐 C.酱油 D.干冰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解答】解:A、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B、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C、酱油中含有水、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属于纯净物. 故选:D. 【点评】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根据物质的组成种类可以判断物质属于纯净 物,还是属于混合物.  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  ) A.2个钠离子﹣2 B.2个氢分子﹣2H2 C.2个氧原子﹣2O D.碳原子结构示意图﹣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 、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 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 类题目. 【解答】解: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 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 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钠离子可表示为:2Na+,故选项错误; B、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 应的数字,则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故选项正确; C、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 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氧原子,就可表示为:2O,故选想正确; D、碳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6,核外电子分2层排布,第一层2个第二层6个,所以其原子 结构示意图为: 故选A ;故选项正确; 1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 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6.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木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B.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材料 D.木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能力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根据金刚石的性质解答; B、根据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答; C、根据石墨的导电性解答; D、根据木炭的性质进行解答. 【解答】解: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正确; B、C60的一个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是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错 误;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材料,正确; D、木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能力,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碳单质的有关性质和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7.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给液体加热 C. 稀释浓硫酸 D. 12 闻气体气味 【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分析判断; B.根据给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分析判断; D.根据闻气体气味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切忌用一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以防引起火灾 ,要用火柴点燃;故A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最多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故B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防止水浮在浓硫酸的水面上 沸腾溅出,故C错误; D.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 用鼻子闻.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 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8.元素周期表示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 误的是(  ) A.氖的原子序数是9 B.“F”表示氖元素的符号 C.氖是金属元素 D.氖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 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 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9,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 ,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F”表示氖元素的符号 ,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氖,属于稀 有气体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 质量为19.00,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 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9.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13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碳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 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0.如图是用家庭中的物品制成的电解水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之比是2:1 B.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C.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D.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考点】电解水实验.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通电分解水的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气体较少 为氧气、负极产生气体较多氢气,两气体的体积比为1:2.通过该实验验证了水由氢氧两 种元素组成. 【解答】解:A、由电解水图可知,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较少是氧气 ,负极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较多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之比是1:2,故错误; B、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故正确; C、正极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较少是氧气,负极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较多是氢气,故正确; D、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时可以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及原子的概念等知识分析解答,难度不 大. 14  11.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香烟的烟气中危害最大的物质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 ,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2 B.尼古丁由C、H、N三种元素组成 C.尼古丁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1个氮分子构成 D.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质量之比为60:7:14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物质构成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1×14+14×2=162,故选项说法正确. B.尼古丁由C、H、N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尼古丁是由尼古丁分子构成的,1个尼古丁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 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是(10×12):(1×14):(14×2)=60:7:14, 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 B. 木炭具有可燃性 15 C.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 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即可燃烧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空气组成的测定;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 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A、根据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进行分析; B、根据木炭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C、根据将二氧化碳倒入不同高度的蜡烛的烧杯中,可以判定出二氧化碳的密度和能否燃烧 ,可以据此解答; D、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可以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A错 误; B、木炭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说明木炭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 C、将二氧化碳倒入不同高度的蜡烛的烧杯中,能观察到底层蜡烛先熄灭,可以判定出二 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同时能够证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C正确; D、该实验可以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 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3.下列有关氢氧化钠和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可用滴加稀盐酸的方法除去杂质 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C.氢氧化钠易潮解,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D.氢氧化钠广泛应用于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氢氧化钠易吸水,可做干燥剂,具有腐蚀 性,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为碳酸 钠,可以使用氢氧化钙除去杂质,可以用于造纸、纺织、制肥皂等工业中. 【解答】解:A、氢氧化钠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为碳酸钠,可以使用氢氧化钙除去杂质 ,不能使用盐酸除杂,故错误; 16 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故B正确; C、氢氧化钠易吸水,可做干燥剂,故正确; D、氢氧化钠可用于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中,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氢氧化钠的性质和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t1℃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甲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乙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C.将乙物质从溶液中大量结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D.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有:在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在t2℃时,甲 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且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据此进行分 析选项即可. 【解答】解:A、甲、乙的溶解度都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t1℃甲、乙两物质的饱和 溶液升温至t2℃,都变成了不饱和溶液,由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都不变,所 得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故错误; B、由甲、乙两物质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故正确; C、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冷却热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或析出极少的晶体,故错误; D、由甲、乙两物质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将甲物质 的饱和溶液升温可变为不饱和溶液,故正确. 故选:BD. 【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 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 响不同.  15.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MnO2 CaO 所含杂质 C方法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ABCDCaCO3 HCl CO2 NaCl溶 Na2SO4 17 液A.A B.B C.C D.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 性质. 【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 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 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 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aCO3和CaO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 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 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Na2SO4能与适量的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再进行过滤,能除去杂质且 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AD.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 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6.现有Mg和MgO的固体混合物3g,经测定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向固体混合物中加入1 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气泡产生 B.生成MgCl2的质量为9.5g C.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D.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MgCl2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根据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可得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根据 氯化氢与各物质的关系式分析. 【解答】解:A、MgO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60%,说明固体混合物含有镁,镁与 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反应过程中有气泡产生,正确; B、现有Mg和MgO的固体混合物3g,经测定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所以镁元素的质量为3g ×80%=2.4g,根据方程式,镁元素全部转化为MgCl2,生成MgCl2的质量为 =9.5g,正 确; C、根据方程式,可知氯化氢与氯化镁的关系式为2HCl~MgCl2;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为x 2HCl~MgCl2; 73 95 100g×x 9.5g 解得:x=7.3%,故错误; 18 D、镁与盐酸反应氯化镁和氢气,氧化镁与盐酸反应氯化镁和水,所以恰好完全反应,反 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MgCl2,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混合金属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注意关 系式的使用,难度较大.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7.水是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请你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生活中常用的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煮沸 . (2)自来水厂净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等,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消毒 . (3)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从自身做起,生活中你能做到的节水方法 是 使用节水龙头 (答出一点即可). 【考点】硬水与软水;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 (2)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3)生活中洗菜、洗衣水用来浇花、冲厕所能够节约用水,使用节水龙头能够节约用水. 【解答】解:(1)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煮沸. (2)消毒,一般消毒剂能破坏细菌中的物质,从而使细菌失去活性,在该过程中生成了其 他物质,是化学变化; (3)洗菜、洗衣水用来浇花、冲厕所能够节约用水,使用节水龙头能够节约用水; 故答案为:(1)煮沸; (2)消毒; (3)使用节水龙头. 【点评】饮用硬水不利于身体健康,加热煮沸既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菌消毒,所 以要饮用加热煮沸过的水,不要饮用生水.  18.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走近花圃闻到花香,从微观角度解释是因为 分子在不断运动 . (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原因是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 (3)食物保存在冰箱中不易变质,是因为化学反应速率与 温度 有关. (4)用洗涤剂清洗沾有油污的盘子,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乳化 作用. (5)蚊虫的分泌物中含有一种酸性物质,人被叮咬后患处肿成大包而痛痒,可涂 肥皂水  (填一种生活用品)减轻痛痒.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气体溶解度的影 响因素;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1)根据分子是在不断运动分析回答; (2)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分析回答; (3)根据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回答; (4)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分析回答; (5)根据肥皂水显弱碱性性分析回答. 19 【解答】解:(1)走近花圃闻到花香,从微观角度解释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花香的微 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 (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原因是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3)食物保存在冰箱中不易变质,是因为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有关. (4)用洗涤剂清洗沾有油污的盘子,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5)蚊虫的分泌物中含有一种酸性物质,人被叮咬后患处肿成大包而痛痒,可涂肥皂水减 轻痛痒,肥皂水显弱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 故答为:(1)分子在不断运动.(2)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3)化学反应速率与温 度有关.(4)乳化. (5)肥皂水. 【点评】化学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学会利用化学的知识来分析解答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本 题的关键.  19.小明全家到美丽的牡丹江江边野炊,请你和他们一起解决下列问题: (1)小明穿了一件防晒服,标签注明“成分:100%锦纶”,锦纶属于合成材料中的  合成纤维 . (2)妈妈带了红烧肉、拌黄瓜、面包、牛奶、矿泉水,面包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糖类  (3)引火时小明把木柴紧密堆放,引燃后发现燃烧不旺,妈妈将木柴架空后火势变旺,原 因是 增大木柴(可燃物)与氧气(空气)的接触面积 . (4)野炊结束后,爸爸用树枝将火抽灭,你还能想到的另一种灭火方法是 用水浇灭 . (5)木柴、化石燃料是人类长期使用的燃料,但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 求,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能源,如 太阳能  (填一种即可)等.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1)根据锦纶属于合成材料中的合成纤维进行解答; (2)根据面包中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进行解答; (3)根据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进行解答; (4)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解答; (5)根据常见的新能源进行解答. 【解答】解:(1)锦纶属于合成材料中的合成纤维;故填:合成纤维; (2)面包中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故填:糖类; (3)引火时小明把木柴紧密堆放,引燃后发现燃烧不旺,妈妈将木柴架空后火势变旺,原 因是增大木柴(可燃物)与氧气(空气)的接触面积;故填:增大木柴(可燃物)与氧气 (空气)的接触面积; (4)野炊结束后,爸爸用树枝将火抽灭,还能想到的另一种灭火方法是:用水浇灭;故填 :用水浇灭; (5)常见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故填:太阳能. 20 【点评】本题涉及到多种生活常识,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多方面知识才能解答,可让学生 体验到所学可为所用,学之乐趣无穷.  20.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纯净的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在放电的条件下,氮气和氧气能直接化合生成无色的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在常温下很容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并有刺 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有毒且易与水反应,生成的硝酸随雨水落到地上,同土壤 中的矿物质作用,形成能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类. (1)氮气的物理性质是 无色、无味、气体 . (2)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可采用 排水法 方法收集. (3)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0═2HNO3+X,则X的化学式为 NO . (4)“雷雨发庄稼”是“雷雨”为农作物提供了氮肥,硝酸铵是农业上常用的氮肥,在使 用时不能与 碱性物质 混合施用,避免产生氮气,降低肥效.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 用.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1)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2)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回答. (4)根据硝酸铵能与碱性物质反应放出氨气分析回答. 【解答】解:(1)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 的物理性质;故填:无色、无味气体. (2)一氧化氮能和氧气反应,不能用排气法收集;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故填:排水法.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知,X的化学式中含有N的个数为:3﹣2=1,含有O 的个数为:3×2+1﹣2×3=1,含有H的个数为:2﹣2=0;故X的化学式为:NO,故填:NO. (4)硝酸铵是农业上常用的氮肥,在使用时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避免产生氮气,降 低肥效..故填:碱性物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质量守恒定律等方面的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 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21.铁是生活、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如图是工业冶铁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下 列问题: (1)工业冶铁得到的产品是 生铁 (填“纯铁”或“生铁”). (2)炼铁的原理体现了CO具有 还原 性. (3)铁矿石是炼铁的主要原料之一,下列铁矿石在炼铁过程中会对空气造成较大污染的是  C (填序号) A.赤铁矿(Fe2O3) B.磁铁矿(Fe3O4) C.黄铁矿(FeS2) (4)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保护金属 资源除了防止金属腐蚀外,你还能想到的途径是 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  (答出一点即可). 21 【考点】铁的冶炼;金属资源的保护.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1)根据工业冶铁得到的产品是生铁进行解答; (2)根据炼铁的原理体现了CO具有还原性进行解答; (3)根据黄铁矿(FeS2)中含有硫元素,在炼铁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进行解答; (4)根据保护金属资源除了防止金属腐蚀外,还有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进行解答. 【解答】解:(1)工业冶铁得到的产品是生铁;故填:生铁; (2)炼铁的原理体现了CO具有还原性;故填:还原; (3)黄铁矿(FeS2)中含有硫元素,在炼铁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故填: C; (4)保护金属资源除了防止金属腐蚀外,还应该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故填:废旧金属的 回收利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工业炼铁的原理、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 关键.  三、推断题(共1小题,满分5分) 22.如图所示,A﹣J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C是两种常见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B、 F是黑色粉末;H是蓝色沉淀;E是含钠元素的化合物;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表示物质转化. (1)物质F的化学式为 CuO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O2↑ . (3)E的俗名是 苛性钠 ,E+G→H+I属于 复分解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2 (4)B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4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 、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已知A﹣J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根据“A、C是两种常见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 ”,推测为过氧化氢、水;根据“H是蓝色沉淀”,推测为H氢氧化铜;根据“B、F是黑色 粉末”、“E是含钠元素的化合物”,推测E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而B、F分别为二氧化锰 、氧化铜;则J可能为酸,G可能为硫酸铜溶液,I可能为硫酸钠,代入检验. 【解答】解:已知A﹣J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根据“A、C是两种常见液体且组成元素 相同”,结合图框,推测为过氧化氢、水;根据“H是蓝色沉淀”,推测为H氢氧化铜;根 据“B、F是黑色粉末”、“E是含钠元素的化合物”,推测E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而B、F 分别为二氧化锰、氧化铜;则J可能为酸,G可能为硫酸铜溶液,I可能为硫酸钠,代入检验 ,符合题意. (1)根据分析可知,物质F为氧化铜,故其化学式为CuO. (2)根据分析可知,反应①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O2↑. (3)根据分析可知,物质E为氢氧化钠,故其俗名是苛性钠、火碱、烧碱,反应E+G→H+I 为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4)根据分析可知,物质B为二氧化锰,已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价的原则, 可计算其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4. 故答案为: (1)CuO.(2)2H2O2 2H2O+O2↑.(3)苛性钠、火碱、烧碱,复分解;(4)+4 【点评】根据物质的特殊性质首先确定转化关系图中的某物质,然后根据转化关系或物质 组成、颜色特点,进行逆推而完成对转化关系图中物质的判断.  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3分,共6分) 2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请写出下列错 误观点的否定例证(用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表示) 错误观点 否定例证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例CO+CuO Cu+CO2 金属单质都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铜是紫红色的  ①②③ KClO3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   CH4+2O2 CO2+2H2O  【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合反应 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物质的分类;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已有的概念结合具体的反例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3 【解答】解:金属单质不一定是银白色的,比如铜是紫红色的;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 是氧化物,比如氯酸钾是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 应,比如氧气和甲烷的反应,生成的是两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故答案为: 错误观点 否定例证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例CO+CuO Cu+CO2 金属单质都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铜是紫红色的 ①②③KClO3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 CH4+2O2 CO2+2H2O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常见的概念的理解,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概念的关键词进 行.  24.甲图是实验室经常使用的一种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除去气体中的杂质等. (1)若用甲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装置中盛放的液体是 浓硫酸 . (2)使用甲前必须检查装置气密性,向瓶中加入适量的水,连接好装置(图乙注射器与S 端连接),请写出检查气密性的操作、现象及结论. 【考点】气体的干燥(除水);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1)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 (2)根据装置内压强的变化进行分析. 【解答】解:(1)根据浓硫酸有吸水性,所以用甲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装置中盛放 的液体是浓硫酸; (2)依据装置内压强的变化进行观察发现,所以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推注射器活塞 ,导管内液面上升,装置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1)浓硫酸; (2)推注射器活塞,导管内液面上升,装置气密性良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浓硫酸的性质和装置气密性的检验,难度不大,需要加强记忆.  五、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25.“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使用了下列仪器和装置,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24 (1)仪器①的名称是 烧杯 . (2)使用仪器②量取水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 (3)使用仪器③称量5.0g粗盐时,天平指针向右偏,接下来的操作是 加药品 . (4)④中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 【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解答; (2)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进行解答; (3)根据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4)根据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进行解答. 【解答】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烧杯;故填:烧杯; (2)量筒量取水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 填: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天平称量5.0g粗盐时,天平指针向右偏,说明称量的药品不足,接下来的操作是加药 品;故填:加药品; (4)蒸发时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故填:使液体受 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学生对粗盐提纯的步骤所需要的仪器的理解与应用及灵活 运用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6.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验证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集满了二氧化碳 .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组装发生装置时应 先放酒精灯后固定试管  2KCl+3O2↑  (填“先固定试管后放酒精灯”或“先放酒精灯后固定试管”),要收集纯净的氧气选择 的收集装置是 C (填序号). (4)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末端要接近集气瓶底,原因是 有利于空气的排出 . 25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 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反应的发生装置,结合二氧 化碳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结 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 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同时生成氯化钙、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 O+CO2↑;验证二氧化碳已收集满,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集满 了二氧化碳. (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组装仪器时,要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组装发生装置时应先放酒 精灯后固定试管;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要收集纯净的氧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C. (4)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末端要接近集气瓶底,原因是有利于空气的排出.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 (2)B;CaCO3+2HCl=CaCl2+H2O+CO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集 满了二氧化碳; (3)2KClO3 2KCl+3O2↑;先放酒精灯后固定试管; (4)有利于空气的排出.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 、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7.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家中的物品来探究酸的性质,这些物品有:食用醋精、食品干 燥剂、鸡蛋壳、牵牛花瓣、生锈铁钉、纯碱、pH试纸(带比色卡)、筷子. 【查阅资料】 (1)食用醋精中含有10%﹣15%的醋酸,呈无色;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是氧化钙;鸡蛋壳主 要成分是碳酸钙 (2)牵牛花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 【实验探究】 实验 结论 现象 ①将牵牛花汁液滴入醋精溶液显红色  酸能与指示剂反应 中②将生锈的铁钉放入醋精 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为 黄 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中色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 酸能与某些 金属 反应 26 ③将碎鸡蛋壳放入醋精中 ④将纯碱放入醋精中 【反思与评论】 酸能与某些盐反应 酸能与碱反应 有气泡冒出 有气泡冒出 (1)小红想利用pH试纸进一步测定食用醋精的酸碱度,具体操作方法是  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取一滴液体滴在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 卡对比 . (2)小明认为步骤④不能得到“酸能与碱反应”的结论,理由是 纯碱不是碱,而是盐  .【实验验证】小明重新设计以下方案验证“酸能与碱反应”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Ⅰ.向食品干燥剂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反应后,静置, 放出大量热 取上层清液 Ⅱ.向上层消液加入牵牛花汁液,再逐渐滴入醋精  溶液由蓝色变为紫色,最后变 为红色  【拓展与应用】 (1)请你为食品干燥剂的包装设计一条注意事项: 请勿使用 . (2)“醋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利用该原理,工业上用盐酸除铁锈,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 【考点】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 式.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探究与验证】由实验操作、现象,推测结论的内容; 【反思与评价】 (1)了解利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操作方法; (2)掌握纯碱的水溶液为碱性,但其为盐. 【实验验证】因为“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考虑其溶于水放热;其水溶液为 碱性. 【拓展与应用】 (1)根据氧化钙的性质分析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探究与验证】将牵牛花汁液滴入白醋中,白醋呈酸性,故溶液显红色; 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白醋中,铁钉变得光亮,无色溶液变黄,则为铁锈与醋酸反应,即酸能 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铁与酸反应产生气体,说明酸能与某些 金属反应; 【反思与评价】 (1)利用pH试纸进一步测定白醋的酸碱度的正确操作方法是: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 玻璃棒取一滴液体滴在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2)因为纯碱的水溶液为碱性,但其为盐;故小明认为通过上述实验不能验证结论⑤酸能 与碱反应; 【实验验证】Ⅰ.向食品干燥剂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放出 大量热; Ⅱ.向上层消液加入牵牛花汁液,再逐渐滴入醋精,溶液由蓝色变为紫色,最后变为红色 27 【拓展与应用】 (1)氧化钙具有腐蚀性.因此不能食用;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 3+6HCl═2FeCl3+3H2O; 故答案为: 探究与验证: 实验 结论 现象 ①将牵牛花汁液滴入醋精 溶液显红色 酸能与指示剂反应 中②将生锈的铁钉放入醋精 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为 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中黄色 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 有气泡冒出 酸能与某些 金属反应 酸能与某些盐反应 酸能与 ③将碎鸡蛋壳放入醋精中 ④将纯碱放入醋精中 有气泡冒出 反思与评价:(1)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取一滴液体滴在试纸上,将试纸显示 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2)纯碱不是碱,而是盐. 【实验验证】 (3)现象①:放出大量的热; 步骤②:取备用清液加入试管中,向清液中滴加牵牛花汁,再逐渐滴加白醋至过量 现象②: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Ⅰ.向食品干燥剂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反应后,静置, 放出大量热 取上层清液 Ⅱ.向上层消液加入牵牛花汁液,再逐渐滴入醋精 溶液由蓝色变为紫色,最后变 为红色 【拓展与应用】 (1)请勿使用; (2)Fe2O3+6HCl═2FeCl3+3H2O. 【点评】此题是对生活中化学的考查,解决的关键是能利用生活中的物质对发生的化学变 化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六、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30题3分,31题7分,共10分) 28.请你用所学知识解决以下问题: (1)农业上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要配制15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 钠 24 kg,水 126 kg. (2)将一定质量的CO、CO2的混合气体,通入到足量氢氧化钙溶液中,完全反应后,经测 定:生成沉淀的质量等于原混合气体质量,则原混合气体中CO、CO2质量比为 14:11 . 【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8 【分析】(1)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可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 量分数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溶质的质量;再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即可求得 水的质量; (2)根据反应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分别设出CO和CO2的质量,利用生成 的沉淀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列出等式,进行解答. 【解答】解:(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50kg这种16%的NaCl溶液 ,需氯化钠的质量=150kg×16%=24k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1 50kg﹣24kg=126kg. 故答案为:24;126; (2)设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x,CO2的质量为y Ca(OH)2 +CO2═CaCO3↓+H2O 44 100 yx+y 解答 ;故填:14:11.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 键.  29.实验室有铁粉和铜粉的固体混合物,现取10g置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 分数的稀硫酸,烧杯内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固体样品中铜的质量为 4.4 g. (2)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B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硫酸亚铁和硫酸 .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分析】(1)铁可以和稀硫酸反应,但是铜不能反应,所以可以判断剩余的固体为铜,其 质量为4.4g; (2)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为硫酸亚铁的溶液,可以据此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完成解答 ;(3)从图中可以知道B点时的溶液为稀硫酸过量,所以可以判断其中的溶质为硫酸亚铁和 硫酸,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1)铁可以和稀硫酸反应,但是铜不能反应,所以可以判断剩余的固体为铜 ,其质量为4.4g; (2)设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 29 Fe+H2SO4═FeSO4+H2↑ 56 152 2 5.6g xy= = 解得:x=15.2g y=0.2g 所以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0%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3)从图中可以知道B点时的溶液为稀硫酸过量,所以可以判断其中的溶质为硫酸亚铁和 硫酸. 故答案为:(1)4.4g; (2)10%. (3)硫酸亚铁和硫酸. 【点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参加反应金属的质量+加入的稀硫酸 的质量﹣放出气体的质量是此题的关键点. 30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