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下载

湖南省长沙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20日






湖南省长沙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 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 必须在答題卡上答題,在萆稿纸、试題卷上答題无效; 3. 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題題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 请勿折叠答題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 答题卡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道小题。 2.本学科考试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下列咅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潜伏(qiǎn) B.澎湃(pài) C.拮据(jū) D.黝黑 (yǒu) 酒肆 慰藉 面面厮觑(qù) 吹毛求疵(chī) 消声匿迹 翻来复去 粗制烂造 磐石 凛冽 断壁残垣(yuán) 锐不可当 (dāng)再接再厉 【答案】D 【解析】 伏(qián),销声匿迹;B吹毛求疵(cī),翻来覆去;C拮据(jū),粗制滥造。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 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长沙橘洲音乐艺术节上,五色斑斓的灯光,光芒四射的焰火,把整个橘子洲头的 上空辉映得无比绚烂。 B. 湖南省首届“青少年国学知识大赛”在长沙隆重举行,通过观看比赛,我们了解 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国学知识。 C.电影《摔跤吧,爸爸》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电影院竟出 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D.远亲不如近邻,很多老人与邻里结成对子,互相帮助,自发形成了“互助养老” 的模式。 1【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C:趋之若鹜:比喻人们成群地争着前去。常含贬义,用在此处褒贬不当。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句字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 我们将通过植树造林,使有着“山水洲城”美誉的长沙山更青,水更碧。 B. 长沙市计划三年建设大约600余座公园,成为“千园之城”。 C. 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D. 烈士公园的国庆节张灯结彩,花团锦蔟,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B“大约”“余座”语意重复;C“随着……给”,缺少主语,删去“随着”;D搭配不当,应该是“国庆 节中的烈士公园”。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 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时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 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千磨万击还 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⑤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A.④⑤②①③ B.①③②⑤④ C.①②③⑤④D.①③④②⑤ 【答案】B 【解析】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古时候,用“令尊” “尊君”尊称对方的的父亲,用“家严” “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2B.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C.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D.“立”是幵始的意思,古代以立舂、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幵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申猴”后是“酉鸡”,小明应该属“鸡”。 【考点定位】识记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6.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一个从材料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 (4分) 一杯水的重量 老师拿起一杯水,问:“这杯水的重量是200克,各位可以将这杯水端在手中多久?” 很多人都笑了 :“200克而已,拿多久又会怎么样?” 老师没有笑.他接着说:“拿一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一小时,可能觉得手酸: 拿一天呢? 一个星期呢?那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大家又笑了,不过这回是赞同的笑。 老师继续说道:“一杯水,随着所拿时间的延长,它的重量也在发生变化,其实这杯 水很轻,但你拿得越久,就觉得越重。所以,我们必须适时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会儿再拿起,只有这 样我们才能拿得更久。” 其实,在我们的人生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一杯“水”,我们该怎样对待呢? 【答案】 (4分)只有会适时释放压力的人才能更好地承受压力。(评分说明:只要能从“适时释放压力能更好 地承受压力”或“会释放压力才能避免小压力变大压力”的方面回答即计4分。如果只答到“要学会释放压 力”,计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老师的话是关键句,着重分析,从中得出答案。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综合运用(共6分) 某班拟幵展“走进文学部落”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 (2) 班上准备创办一份班刊,请你给班刊取一个富有文学韵味的刊名。(2分) 班级文学社幵展“重新设计作品人物命运”的活动,请你仿照例句的形式,重新设计孔乙己的命运 。 (2分) 例句:假如范进没能考中举人,他最终的命运只能是穷愁潦倒,饥饿而死。 假如孔乙己考中了举人,他 (3) 班级文学社要选取一副对联悬挂在其阅览室,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 3A. 宾至如归,稍安毋躁 B.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C.室雅何须大,书香不在多 D.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答案】 (1) (2分)评分说明:要求符合班级情境和有“文学韵味”两点要求。如“青青草”、“尖尖荷” “春蕾”等计2分,而“优秀作文选” “xx班作品集”等刊名计1分。 (2) (2分)评分说明:句子结构与例句相似、人物命运设计合理各1分。如“他最终的命运很可能会 扬名天下,尽享荣华富贵”。意思相近即可。 (3) (2分)C 【解析】 (1) 试题分析: 言简意赅,围绕“走进文学部落”起刊名即可。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试题分析:注意仿写形式,再根据小说人物形象及情节确定仿写内容。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考点定位】识记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8.古诗文默写填(共5分,每空1分) (1) ,千树万树梨花幵。(岑参《白雲歌送武判官归京》)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杜甫《望岳》) (2)但愿人长久, (3)会当凌绝顶, (4)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和兴趣成正比的,因而苦学的同时,更要乐学,正如《 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答案】(1)忽如一夜春风来(2)千里共婵娟(3) 一览众山小(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评分说明:每空1分,错一字则该空不给 分) 【解析】 4试题分析:要正确填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记清诗文的原句,避免张冠李戴;理解诗句的意思,以便能 按要求写出诗句;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理解题干材料及用意,弄清楚具体的题型要求。1.2.3 .小题根据上句或下句的提示回答即可。4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根据提示,写出恰当的句子。小题1 注意“忽”的写法,小题2注意“婵娟”的写法。小题3注意“览”的写法,小题4注意“知”的写法。古诗文书 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9.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在经典名著中,很多人物都历经磨难,例如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次磨难, 终获真经;格列佛流落荒岛二十八年,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 B. 许多经典名著的结构别具特色,例如《水浒传》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 ,情节跌宕但环 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C.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 部京味十足的现实主义小说。 D. 我们熟知的“龟兔赛跑” “农夫和蛇”等有趣的故事,都出自著名的寓言故事集 《伊索富言》。 (2)分祈经典名著中文学形象的性格缺点,有助于我们了解人性的弱点,也能促使我们自我反思。请分 别指出孙悟空、猪八戒和林冲性格中的缺点。(3分) 【答案】 (1)A (2)孙悟空的缺点:急躁(或鲁莽、易冲动、沉不住气等)(1分)(评分说明:答出一点即给1分。) 猪八戒的缺点:好吃懒做、贪恋女色、说谎、见识短浅、搬弄是非、爱占小便宜、 耍小聪明等(1分)(评分说明:答出一点即给1分◊) 林冲的缺点:懦弱、过于循规蹈矩、忍辱怕事等(1分)(评分说明:答出一点即给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A项中“流落荒岛二十八年”为《鲁滨孙漂流记》。选项中的“格列佛”应该为“鲁滨孙”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5【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阅读(共60分) 10.古诗文阅读(共24分) 折 杨 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释】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 ②西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1)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4分) (2)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 (1)写了杨柳、春风等意象。(评分说明:只要写出了此两者就给2分)。表达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意思相近便可。) (2分) (2)拟人:作者将“春风”当做人来写,使得本是无情的春风,看上去也变得有情了,更好地表达了情感。 (2分)比喻: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更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地 表达了情感。 (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意象也就是诗中描写的景物。写出即可。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题至第15题。 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十八,归先府君。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 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 ,戚党人争贤之。 铨九龄,母授《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 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 6邱,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 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选自蒋士铨《忠雅堂集》) 【注释】①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②囊箧萧然: 这里是“钱物都用空里”的意思。③铨:作者蒋士铨自称。④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 ⑤戚党:亲威和乡邻。⑥吟哦声:读诗的声调。⑦少痊:病体略微好转些。⑧扑之:责打我(铨自指) 。(1)下列咅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家益落/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B.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先府君苟有过/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D.听而后止/河曲智叟笑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岳阳楼记》) (《送东阳马生序》) C.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 D.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隆中对》)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共6分,每小题3分) (1)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2)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 (4)你如何评价母亲“垂涕扑之”的举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段中母亲的哪些行为举动是值得我们称赞 的。 (6分) 【答案】 (1)A (2)C (3)①她就指着贴在墙上的诗歌,教我低声念诵作为游戏。 (3分,评分说明:采分点为 “辄” “低吟之”“以为戏”。)②(母亲)叫我跪在地上,把书读熟才罢休,从来不觉自己疲累。 (3分,评分说明:采分点为“跪读” “已” “未尝” (4)“垂涕”表现出母亲对孩子的怜爱(1分),“扑之”表现出母亲对孩子要求的严格。文段中母亲不畏贫 穷、教子读书、劝夫改过、严格要求孩子等行为值得称赞。 (4分,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掌握。A更加,日益。B走动;行为。C过错、过失;经过。D停止; 7劝阻。故选A。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例句:介绍行为、动作的对象,译为“把”;A介绍行为、动作的原因,译为“因为”;B表目的, 译为“来”;C介绍行为、动作的对象,“把”;D介绍动作行为凭借的条件,译为“凭借”。故选C。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能治翻译全文。母亲“垂涕扑之”是指流着眼泪打儿子 ,流泪是因为心痛儿子,而母亲打儿子是因为严格要求儿子,希望儿子成才。值得称赞的行为有:家 中贫困,母亲没有任何忧愁;教儿子学习经典,没有丝毫松懈;教子有方,且方法不单一。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说明文阅读(共S分) 民以“食”为天 俞水生 ①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中国人在饮食上追求美感与愉悦,讲 究色、香、味、形俱佳。中国饮食不仅内容丰富,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也非常丰厚。 ②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多样,加上气侯多变,这就为中国人的饮食提供了大量的动植物原料,并形 成了汉民族的基本饮食结构特征: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丰富的动植物作为副食。 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因气候湿热,多种植稻类,故以米食为主: 北方气侯相对干冷,多种植小麦,则以面食为主。 与丰富的主食相对,作为副食,中国菜肴在长期烹饪中出现了许多流派,并形成不 ③④同类型的地方菜系。其中,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被称为 “八大菜系”。不同的菜系,其口味具有很大的不同.过去,人们常把中国人的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 辣、西酸。此说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也放映了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 应的关系。 8比如,喜辣的饮食习俗多与东部地区气候潮湿有关,经常吃辣可以驱寒去湿:过去新鲜蔬菜在北方是罕见 的,人们习惯杷菜腌制后慢慢食用,这样,北方大多数人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⑤除了地理环境因素外,各地的烹注方法,包括配料、调味、火候、刀工等不同要求, 都是形成不同菜肴类型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品尝美味哇肴时,往往会说这道菜好吃,然而, 若要进一步细究为什么“好吃”,恐怕一般人就讲不清楚了 。这说明,中国饮食似乎有着一种难以言传的奥妙。这种奥妙,关键在于它的味道。与西方“菜生而鲜. 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相比,中国烹饪更讲究调和之美,这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妙之处。美味的产生在于 调和,使食物的本味、配料和调料,交织融合在一起,便之达到中和之美的最佳味道。 ⑥中国很早就有“礼乐文化始于食”的现念。从古到今,中国人喜欢把饮食与节庆、 礼仪活动结合在一起,每逢年节或婚丧寿辰,都会举办各种宴请沄动。在节日里,人们通过相应的饮食活 动既可加强亲友联系,又可活跃节日的气氛。过节的菜肴也有讲究,经常通过谐音、双关等方式,表达吉 祥、祝福的寓意,如“鸿运当头”、“全家福”等。 ⑦一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近车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吃的方面已不满足于吃饱、吃好,而是对“吃什么” 和“怎么吃”讲究起来显然,这已不单是为满足口欲而吃,主要是为健康、长寿而吃了。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每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人在饺食文化上追求精神上的美感和愉悦,讲究色、香、味、形俱佳。 B.中国南北方汉民族基本的饮食结构是由人们的喜好决定的。 C.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联系。 D.中国饮食的美味,在于把食物的本味与配料和调料相调和,使之达到中和之美。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主要绍了南北方和“食”相关的饮食结构特征以及饮食礼俗文化。 B.第⑥自然段采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饮食与节庆、礼仪活动结合在 一起的饮食习俗。 C. 第⑦段“一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句中加点词“相对的”不能删 除,否则会影响原文的意思。 D. 本文介绍汉民族的饮食时先介绍南北方的主食,再介绍副食,最后介绍饮食礼俗文化。 (3)请你根据上文有关饮食方面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分) 【链接材料】大年三十,张伯家欢聚一堂.女儿与在北方长大的女婿从北京回到长沙过年,做年夜饭 的时候,张伯特意嘱咐做菜的老伴,一是做菜的口味比平时要稍微咸一点, 二是一定要做一道红烧鱼。 (1) 张伯为什么嘱咐做菜的口味要比平常稍微咸一点?(2分) (2)张伯为什么嘱咐要做一道红烧鱼?(2分) 9【答案】 (1)B (2)B (3)①北方人的口味比南方人稍咸一些 (2分)②红烧鱼寓意“年年有余”(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分析选项,对照与选项有关的段落,找出不同之处即可。第③ 段提到“南方因气候湿热,多种植稻类,故以米食为主;北方气候相对干冷,多种植小麦,则以面食 为主”,因此基本的饮食结构是由气候决定的。故选B。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第⑥自然段没有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13.议论文阅读(共S分) 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 ①钱穆先生写过一篇《做人的规矩》的文章,说:“诸位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 做甚么应该像甚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 的艺术。”诚哉斯言!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 ②一个人应该讲规矩。一个讲规矩的人,为人处事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有君子 的气度,有“人的样子”。这样的人,有操守,识分寸,知进退,懂轻重,是一个靠谱的人,一个明白人, 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契约精神的社会, 对个休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杲不讲规矩,不但有损人品,有亏德行,而且寸步难行,注定一事 无成。 ③一个家庭应该讲规矩。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规矩串联起来,影响着社 会风气,影响着全民的公德素养,影响着国家文化。不难发现,很多民间规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的要 求是一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美好理念 ,我们的家庭不但应该践行规矩,保持对 规矩的敬畏和重视,让规矩在家庭教育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应该承担主要的传承责任,通过言传 身教把有价值的规矩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④一个政府也应立好规矩,维护规矩。“依法治国”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理 10 念,“法”即规矩。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先立规矩后办事应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 的重要原則,也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自古以来,凡躬订良法者,必定要考虑到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施 效果,故需谨慎研判,反复论证。今天我们的政府在立规矩这件事上,理应有更严谨的态度,更专业的精 神,令规矩更有前瞻性、现实性。 ⑤政府和政府官须带头守规矩。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 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须知规矩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 ”有言位居显赫者最快活,有言富一方者最快活…… 朱元璋均不满意。唯有大臣万钢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 ”朱元璋大悦。《法度就好比我们的规矩,守规矩者,不越法纪“雷池”,绝无“暗室亏心之忧”,自然能坦坦 荡荡,光明磊落。 ⑥清代画家沈宗骞有一句名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已之生面”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我们 不但要懂规矩,守规矩,还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让讲规矩成为中国的新常态。 (1)下列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最简明的一项是( A.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 )(2分) B.一个人应该讲规矩。 C.个人、家庭、政府和政府官员,都应该讲规矩。 D.我们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 (2)下面对相关论据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守规矩的重要性。 B.荀子《劝学》中的“木受绳则直”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规矩所起到的作用。 C.“东施效蟹”的事例可以用来论证不守规矩的危害性。 D.“商鞅立木”的事例可以运用到第④自然段中,论证立规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第①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②③④自然段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4分) 【答案】 (1)C (2)C (3)作用:引出论点。(2分)不能,(1分)因为它们之间是递进关系(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根据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段首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个人家庭,政府以及政府官员都应 该讲规矩,A过于绝对。B跟D都只是其中一个分观点。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 (2) 试题分析:东施效颦,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 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这里与“不守规矩的危害性”无关。 【考点定位】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考点定位】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记叙文阅读(共20分) 栓在琴凳上的十年 ①我生长在大西北沙漠边缘的油田小镇。妈妈做出“一定要让女儿学钢琴”这个决定 的那车,我才4岁半,坐在小课桌前,脚还踩不到地面。妈妈扣爸爸月工資加在一起也就两三百元。家里 存款两三千,而一架钢笨怎么说也要近万元。 ②钢笨搬回家的场景我还记得。立是春夏之交,爸爸和他七八个年轻的朋友把一个巨 大的、沉重的、被严严实实包裹的大家伙抬上三楼。小小的家里围了很多人,包裹层层打开,黑色的钢琴 在阳光下明晃晃的。 ③妈妈像是对着全世界宣布:“贝贝,这是你5岁的生日礼物。你以后要好好学,听见没?” ④ “嗯!”我怯弱地答应了。 ⑤后来我明自,永远不要轻易答应自已完全不了解的事情,尤其自已还懵懂无知的时 即便当时明白又如何,我没有选择的权利。 候。—— ⑥随着钢琴搬进家门的,是一些铁律:所有作业必须在下午放学前完成,每晚七点到 九点固定练琴两小时,中途只能上厕所一次,喝水一次…… ⑦从钢琴进门到我初中毕业,妈妈每晚会坐在我的旁边,从开始的音阶,到每一首曲子的每一个音阶 和节拍,全程监督,几乎全年无休。重大考试和比赛前,练琴时间会尽可能延长。 8.“找个好老师,这太重要了!”身为高中老师的妈妈,从来就对此坚信不疑。可是小 镇上会钢黎的成年人几乎没有,只能去银川。从小镇到银川单程近四个小时,道路坑坑洼洼, 路两边是连天的戈壁,沿途几十里路都不见人烟。晴天,尘土翻滚,雨天,泥泞不堪。 ⑨银川的钢琴课一周一次,周日凌晨,瘦小的妈妈常常把我驮在背上追赶去市里的公 交车。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两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在行进的路上 。有时为了省钱,妈妈只买一个座位,客满的时侠就一路抱着我。中午将近十二点到银川南门老汽车站, 再坐3块钱的人力三轮车到文化街的歌舞团大院,下午四点原路返回,晚上到家早已天黑。路上耗去近八 12 个小时,只为一个小时的“专此课”。 ⑩ 北方的冬天,滴水成冰,常常开始上课了,我的手仍像冻坏的胡萝卜。连钢琴老师 都有些不忍,倒杯热水让这对寒风里来的母女俩先暖一暖。夏天好闷,母女俩昏昏沉沉地挤在公交车上, 我满身都起了痱子。 11.每当拉着妈妈的手走在银川宽阔的马路上,我总是什么都想要,但到头来什么都没 买。妈妈的理由不容置疑:“学费一次50块,还有吃饭、来回车费,我们要杷成本控制在一次100块以内。” 只有和钢琴相关的,妈妈才会额外通融。 12.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似乎这件“高贵”的兴趣爱好无法让任何一个人从中获得“轻松”与“喜 乐” 。因为学琴的成本太高,练琴就需要加倍努力。常常伴随着的,是抽泣声和严厉的训斥声。被撕过琴谱, 被打红过手,还有几次被拉下琴凳…… 13.每次回想栓在琴凳上的十年,辛酸和痛苦溢满全部的记忆。后来经历了很多事请之后,我才明白 哪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轻松获得的呢? 14.十年,周而复始,一直到我考完业余十级。忽然有一天,钢琴老师在妈妈数次征询 意见之后,明确地说:“这孩子不逢合搞钢琴专业! ” 15.我的手太小,即便付出比正常孩子多达数倍的努力,同样的曲子我依旧弹得非常吃力,这是我的 “硬伤” 。妈妈一直忽略了这一点。最终我偏离了她的规划—— 上音乐学院附中、考北京或者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系。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我终于如 释重负,好像获得了新生一般。 16.后来,每当有人问我“你喜欢弹琴吗? ”,“喜欢”这个答案就只是说给妈妈听的。17.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你认为无法化解的东西,岁月却 将它轻易地化躲了。在我意识不到的某一年的某一刻,我忽然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 “妈妈,学校钢琴比赛, 我进复赛啦。” “妈妈,我在教会当了司琴,有人在教堂结婚,我弹了婚礼进行曲!”…… 18.我无比感激童年所学习的每一首钢琴曲,这些乐曲和我在往后学习的文学、艺术、 历史等彼此影响和融通。感激童年无数枯燥乏味的练习,这些技巧成为了我的肢休与记忆不可磨灭的一部 分。 19.我数次想对妈妈说:这么多年过去,我明白,自已最终的收获,远比曾经付出的多。 您虽然是一位“虎妈”,但我却要感谢您,是您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20.话刚到嘴边,我就哽咽了。 (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共4分) 时间 情节 “我”的心理 13 4岁半 学琴的十年 ①往返银川学琴 ③怯弱 ②考完业余十级之后 多年后 如鍾负 ④我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 (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共6分) ①结合文意,说说标题“拴在琴凳上的十年”的含义。 (3分) ②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自然段画线的句子。(3分) 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两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在行进的路上。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回忆了“我”十年学琴的一些往事,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等多种表达方式。 B.文章刻画了一个为了女儿的“兴趣”,辛苦奔波、甘于付出、严厉苛刻的母亲形象, 而女儿对母亲始终充满怨恨。 C.“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说明学琴这件事无论对我,还是对妈妈而言,都是 很辛苦,很煎熬的一个过程。 D.文句“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是指妈妈对我挣脱了她的朿缚,主 动地放弃“搞钢琴专业”的规划而感到失望。 E.第⑤自然段着重描写了从油田小镇到银川那条每周学琴必经的道路,更好地烘托了“我”学琴路途 中的艰辛。 (4)请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说说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母亲称为“虎妈” 妈狼爸现象”有怎样的看法或感悟? (6分) 。你对“虎 【链接妨料】社会上有些父母被称为“虎妈”“狼爸”,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打骂兼备,常常备着藤条 、鸡毛掸子,孩子背不出课文,打!作北做不好,打!不练琴,打!…… 一方面,这种教育方式受到很多人指责:另一方面,他们也确实“打”出过“一门三北大” 的教育奇迹。这种现象被称为“虎妈拽爸现象” 。 【答案】 (1)①开始学琴②辛酸痛苦③放弃学琴④“感激”或“感谢”(评分说明:每空1分) (2)① — 是强调耗费在学琴上的时间长;二是表达了精力、思想完全被学琴束缚的痛苦;三是我对学琴有一种 畏惧和抵触的心理。评分说明:每一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母女俩”比喻成风中飘揺的“两片树叶”,(1分) 表现了母女俩学琴路途上的艰辛。 (1分) 共3分) (3)BD 14 (4) ①为什么称为“虎妈”:“虎妈”就是那类以打骂方式教肓孩子的妈妈(1分),而“我”的妈妈在我学琴时 也是以打骂的方式对待我。 (1分) ②看法或感悟:这是一道幵放性试题,主要考查考生是否能辩证地分析问题。以下示例均可计4分。 示例1: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虎妈狼爸现象”我们应该辩证地来看。在孩子尚不能完全自觉自主时,父母监护 其成长,采取一些方式促进孩子成才,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有时候也确实是有效果的,但是要注意 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如果使用过激的打骂的教育方式,损害其身心健康,是不可取的。 (4分) 示例2:“虎妈狼爸现象”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妥当的问超,但透过表象,却发现这其实是一 个社会问超,“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等浮躁的社会现象,也是促使父母采取极端教育方式的原 因之一,所以,要想改变“虎妈狼爸现象”,需要家庭、社会一起努力。 (4分) 示例3:“虎妈狼爸现象”从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妥当的问题,但从本质上看, 其实是一种值得思考的文化现象。自古以来,人们都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以此类推, 打和骂被父母当成一种理所当然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所以,很多父母采用了这种不当的打骂行为 却浑然不知。(4分) 如果片面地肯定或者否定“虎妈狼爸现象”,则只能计2分,如以下示例: 示例4: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绝对不可取。因为这类严格的教育方式扼杀了孩子们成长的快乐。 甚至也有酿成过悲剧的事实。因此,要坚决杜绝这种教育方式。 (2分) 示例5: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可取。中国自古便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在孩子尚不能完全自觉自主时 ,父母监护其成长,并促进其成才。这是可取的教育方式,应该肯定和推广。(2分〉 若没有明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或者看法,且言不及义者,计0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把握,仔细阅读文章,把握关键语句即可。第一空概括第1-4 段;第二空在第13段能找到;第三空是概括14-15 段;最后一空在第19 段“我却要感谢您”。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分析选项,对照与选项有关的段落,找出不同之处即可。B 选项中“女儿对母亲始终充满怨恨”错, 原文中并没有体现“怨恨” 的心情。 并且在最后几段作者写到和以前的钢琴生活“和解”了。D中“主动” 一词有误,是钢琴老师对妈妈明确地说“我” 手小,不适合搞钢琴专业,妈妈才惋惜、失望“过去近十年的重心完全放错了位置”。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材料及文章的主旨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写作(共60分) 15.请依据下面的信息,写一段关于“义务教肓教科书(教肓部组织编写)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单元体系的说明文字。 (10分) 要求:①说明对象明确,信息不遗漏;②说明顺序合理,条理清晰; ③符合说明文语言要求; ④字数在150至200字之间。 第 四 单 元 板 块 内 容 1纪念白求恩/毛浲东 2植树的牧羊人/让• 乔诺 阅 读 3*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4诫子书/诸葛亮 写作 思路要清晰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注:阅读课文分“教读”和“自读”两矣。篇名前标有*的为自读课文。 【答案】评分标准:此题为达标题,按照以下四点分点计分。①说明对象明确,信息不遗漏;(3分)② 说明顺序合理,条理清晰;(3分)③符合说明文语言要求;(3分)④字数在150至200字之间。(1 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审题:题目明显地告诉我们,是要写“说明文”,要求中对写作限制做出了非常明确的要 求。 2.写作内容:注意“单元体系”几个字,这就说明微作文中要将本单元所有的学习内容都要提及。 3.写作方法: 16 【考点定位】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一位母亲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动情地说:“我们做父母的其实特别希望孩子有帮父母做点事的举动 或者想法,哪怕只是倒一杯水,扫一次地,我们心里都会感到特别地欣慰, 甚至是特别地感动……”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悟或思考?请自选角虔,写一篇文童。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 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读懂父亲 时近正午,烈日加剧。街道上行人稀少,连行道树上的叶子也耷拉着脑袋,如同睡着了般。我躲在树 下,焦灼地等待,如同这燥热的夏季,似乎随时就要灼烧起来。 隔着安全的距离,我看到父亲那双因熬夜而充血浑浊的眼睛深嵌在眼窝里,投射出陌生的疲惫的微光 ,就这样定格在烈日曝晒的街头。老班在和父亲谈论着什么,听不清楚,烈日如同隐形的皮鞭抽打在父亲 枯藤般的手上,那双手,此刻正攥着我印有刺目分数的试卷。一层细密的汗珠从我的手上沁出来,它们肆 无忌惮地攀爬上我的手臂、额头,如同一双双审视的眼睛,露出张牙舞爪的笑。 我叹口气,抬头却看到父亲朝我走来,那双毫无神采的眼睛,和我眼神对视的一刹那,忽然就发光了 ,如同星星一般,亮晶晶的,满含笑意。 父亲用他那惯常的亮晶晶的眼神看着我,咧嘴微笑,露出两排豁大的牙齿,却全然不提试卷的事。我 撇过头来,不看父亲,却径直往前走去,越走越快,心里有一点儿赌气的意思。我知道明明没有认真学习 的是我,却习惯性地想对父亲撒气。 我以为父亲会跟上来,像小时候那样,在我身后,亦步亦趋,小心地赔着不是。然后我就会让父亲给 我买一个玩具,或者一件衣服,才肯原谅了他。然而,回过头来我却惊讶地看到父亲仍然站在原地,紧抿 着嘴唇定定地看着我,那双眼睛不再是满含笑意,因工作常年熬夜的眼睛昏黄又浑浊,泛着淡淡的星光。 那是父亲的眼泪吗?看到我回头,父亲别过头去,在烈日的炙烤下定定地立着,如同一个苍老的叹息。 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小升初毕业没能分到心仪的学校,拽着录取通知书的我,狠狠地捶着父亲的肩膀 ,恨父亲没有能力,没有买到最好的学区房。泪眼蒙眬中,却看到父亲眼中闪烁的泪光,亮晶晶的,带着 一丝歉意和心疼。从小到大,做错事的是我,承担责任的是父亲。父亲就是那个帮我搞定一切的超人,总 17 是那样温暖地笑着,包容我的一切。久而久之,我似乎早已习惯,以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却不曾有半点 感恩之心。 父亲依然静默无言,我却在他的眼神里,读懂了他的企盼。明晃晃的阳光像机关枪似的在我眼前扫射 ,我回过神来,快步走向父亲。 【解析】 【考点定位】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