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2021年中考真题数学试卷(解析版)下载

辽宁省锦州市2021年中考真题数学试卷(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18日






辽宁省锦州市 2021 年中考真题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的相反数是( )112A. B. C. 2 D. ﹣2 2【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得一个数的相反数. 的【详解】解:﹣2 相反数是 2, 故选:C. 的【点睛】本题主要考查 是相反数的定义,掌握相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 据相关研究,经过 40min 完全黑暗后,人眼对光的敏感性达到最高点,比黑暗前增加 25000 倍,将数据 25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25×103 0.25×106 【答案】B 【解析】 B. 2.5×104 C. 0.25×105 D.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10n 的形式,其中 1≤|a|<10,n 为整数.确定 n 的值时, 要看把原数变成 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 绝对值大于或等于 10 时, n 是正整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 1 时,n 是负整数. 【详解】解:将数据 25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2.5×104,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计数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10n 的形式,其中 1≤|a|<10,n 为整数. 3. 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 5 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它的左视图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左视图是从左边看所得到的图形,可直接得到答案. 【详解】解:从左边看,底层是两个小正方形,上层的左边是一个小正方形,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几何体的左视图,关键在于牢记左视图的定义. 4. 某班 50 名学生一周阅读课外书籍时间如下表所示: 时间/h 67789人数 18 15 10 那么该班 50 名学生一周阅读课外书籍时间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A. 18,16.5 【答案】D 【解析】 B. 18,7.5 C. 7,8 D. 7,7.5 【分析】根据众数、中位数的定义,结合表格数据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由统计表给出的数据可知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为 7 小时的有 18 人,出现的次 数最多,所以众数是 7, 因为有 50 个学生,所以第 25、26 个数的和的平均数是中位数,又因为 25、26 个数分别是 7,8,所以中位数是 7.5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数据中关于众数,中位数的知识,根据题意解题即可. 的5. 如图,AM∥BN,∠ACB=90°,∠MAC=35°,则∠CBN 度数是( )A. 35° B. 45° C. 55° D. 65° 【答案】C 【解析】 【分析】过 C 点作 CF∥AM,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解:过 C 点作 CF∥AM, ∵AM∥BN, ∴AM∥CF∥BN, ∴∠MAC=∠ACF,∠CBN=∠FCB, ∵∠ACB=90°,∠MAC=35°, ∴∠CBN=∠FCB=∠ACB﹣∠ACF=∠ACB﹣∠MAC=90°﹣35°=55°,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根据题意构造平行线,并熟练掌握平行线的 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x  y 10 x  2y 6. 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是( )x  2 y 1 x 1 y  2 x  4 y  2 x  2 y  4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方程组利用代入消元法求出解即可. 2x  y 10① 【详解】解: ,x  2y② 把②代入①得:4y+y=10, 解得:y=2, 把 y=2 代入②得:x=4, x  4 y  2 则方程组的解集为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 加减消元法. 7. 如图,△ABC 内接于⊙O,AB 为⊙O 的直径,D 为⊙O 上一点(位于 AB 下方),CD 交 AB 于点 E,若∠BDC=45°,BC=6 ,CE=2DE,则 CE 的长为( )2A. 2 B. 4 C. 3 D. 4 3652【答案】D 【解析】 【 分 析 】 连 接CO , 过 点D 作 DG⊥AB 于 点G , 连 接AD , 因 为CE = 2DE , 构 造 △DGE∽△COE,求出 DG=3,设 GE=x,则 OE=2x,DG=3,则 AG=6﹣3x,BG=6+ 3x,再利用△AGD∽△ADB,列出方程即可解决. 【详解】解:连接 CO,过点 D 作 DG⊥AB 于点 G,连接 AD, ∵∠BDC=45°, ∴∠CAO=∠CDB=45°, ∵AB 为⊙O 的直径, ∴∠ACB=∠ADB=90°, ∴∠CAB=∠CBA=45°, ∵BC=6 ∴AB= ,2BC=12, 2∵OA=OB, ∴CO⊥AB, ∴∠COA=∠DGE=90°, ∵∠DEG=∠CEO, ∴△DGE∽△COE, DE GE 12DG CO ∴=,CE OE ∵CE=2DE, 设 GE=x,则 OE=2x,DG=3, ∴AG=6﹣3x,BG=6+3x, ∵∠ADB=∠AGD=90°, ∠DAG=∠BAD, ∴△AGD∽△ADB, ∴DG2=AG•BG, ∴9=(6﹣3x)(6+3x), ∵x>0, ∴x= ,3∴OE=2 ,3在 Rt△OCE 中,由勾股定理得: 22CE= ,OE  OC  12  36  4 3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作辅助 线构造出△DGE∽△COE 是解题关键 8. 如图,在四边形 DEFG 中,∠E=∠F=90°,∠DGF=45°,DE=1,FG=3,Rt△ABC 的直角顶点 C 与点 G 重合,另一个顶点 B(在点 C 左侧)在射线 FG 上,且 BC=1,AC= 2,将△ABC 沿 GF 方向平移,点 C 与点 F 重合时停止.设 CG 的长为 x,△ABC 在平移过 程中与四边形 DEFG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y,则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 y 与 x 函数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移动过程分三个阶段讨论,第一个是点 B 到达点 G 之前,即 0<x<1 时,求 出 y 和 x 的关系式,确定图象,第二个是点 C 到达点 H 之前,即 1<x<2 时,求出 y 和 x 的关系式,确定图象,第三个是点 C 到达点 F 之前,即 2<x<3 时,求出 y 和 x 的关系式, 确定图象,即可确定选项. 【详解】解:过点 D 作 DH⊥EF, ∵∠DGF=45°,DE=1,FG=3, ∴EH=2,DH=EF=2, 当 0<x<1 时,重叠部分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直角边长为 x, 1×2 ∴y= ,21 0 ∵,2∴该部分图象开口向上, 当 1<x<2 时,如图, 设 A’B’与 DG 交与点 N,A’C’与 DG 交与点 M, 则 S 重叠=S△GMC’﹣S△GNB’ 设 B’K=a,则 NK=2a, ∵GC’=x,B’C’=1, ∴GB’=x﹣1, ,∵△GK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GK=NK, ∴x﹣1+a=2a, ∴a=x﹣1, ∴NK=2x﹣2, 1S (x 1)(2x  2)  x2  2x 1 ∴,GNB 21Sx2 ,∵GMC 2121×2  x2  2x 1 2∴S 重叠 =﹣(x ﹣2x+1)= ,21 0 ∵,2∴该部分图象开口向下, 当 2<x<3 时,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S△ABC,是固定值, ∴该部分图象是平行 x 轴的线段,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关键是要把移动过程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根据 每个阶段的情况单独讨论,确定 y 和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从而确定图象.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8 道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9. 若二次根式 有意义,则 x 的取值范围是___ 2x-3 3【答案】x≥ 2【解析】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列式求值. 【详解】∵二次根式 ∴2x-3≥0, 有意义, 2x-3 3∴x≥ . 23故答案是:x≥ . 2【点睛】考查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题关键是运用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被开方 数为非负数. 10. 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参加预选赛,他们每人 10 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 9 环,方差 分别是 s2 甲=1.2,s2 乙=2.4,如果从这两名运动员中选取成绩稳定的一人参赛,那么应选____ (填“甲”或“乙”). 【答案】甲 【解析】 【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即可. 【详解】解:∵s2 甲=1.2,s2 乙=2.4, ∴s2 甲<s2 ,乙则甲的成绩比较稳定, 故答案为:甲. 【点睛】此题考查方差的实际应用,掌握方差的大小对数据稳定性的决定性作用是解题的关 键. 11. 一个口袋中有红球、白球共 20 个,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将口袋中的球搅匀,从中 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它的颜色后再放回口袋中,不断重复这一过程,共摸了 300 次球,发 现有 120 次摸到红球,则这个口袋中红球的个数约为____. 【答案】8 【解析】 【分析】估计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可估计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0.4,然后根据概率公式计算这个 口袋中红球的数量. 【详解】解:因为共摸了 300 次球,发现有 120 次摸到红球, 所以估计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0.4, 所以估计这个口袋中红球的数量为 20×0.4=8(个). 故答案为:8.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重复实验时,事件发生的频率在某个固定位置 左右摆动,并且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根据这个频率稳定性定理,可以用频率的集中趋势来 估计概率,这个固定的近似值就是这个事件的概率,用频率估计概率得到的是近似值,随实 验次数的增多,值越来越精确. 12. 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2x﹣k=0 有两个实数根,则 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k≥﹣1 【解析】 2的【分析】利用判别式 意义得到Δ=2 ﹣4×(﹣k)≥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 Δ=22﹣4×(﹣k)≥0, 解得 k≥﹣1. 故答案为 k≥﹣1.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0)的根与△=b2-4ac 有如下 关系:当△>0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 <0 时,方程无实数根. 13. 如图,在△ABC 中,AC=4,∠A=60°,∠B=45°,BC 边的垂直平分线 DE 交 AB 于 点 D,连接 CD,则 AB 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2 3【解析】 【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 DB=DC,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到∠ADC= 90°,根据含 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 AD,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DC,进而求出 AB. 【详解】解:∵DE 是 BC 的垂直平分线, ∴DB=DC, ∴∠DCB=∠B=45°, ∴∠ADC=∠DCB+∠B=90°, ∵∠A=60°, ∴∠ACD=30°, 1∴AD= AC=2, 2AC2  AD2 42  22 由勾股定理得:DC= ==2 ,3∴DB=DC=2 ,3∴AB=AD+DB=2+2 ,3故答案为:2+2 .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外角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 股定理,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14.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6,BC=10,以点 B 为圆心、BC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 AD 1于点 E,再分别以点 C,E 为圆心、大于 CE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 F,作射线 BF 2交 CD 于点 G,则 CG 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__. 10 【答案】 3【解析】 【分析】根据作图过程可得 BF 是∠EBC 的平分线,然后证明△EBG≌△CBG,再利用勾股 定理即可求出 CG 的长. 【详解】解:如图,连接 EG, 根据作图过程可知:BF 是∠EBC 的平分线, ∴∠EBG=∠CBG, 在△EBG 和△CBG 中, EB  CB EBG  CBG BG  BG ,∴△EBG≌△CBG(SAS), ∴GE=GC,∠BEG=∠C=90°, 在 Rt△ABE 中,AB=6,BE=BC=10, BE2  AB2 ∴AE= =8, ∴DE=AD﹣AE=10﹣8=2, Rt△DGE 中,DE=2,DG=DC﹣CG=6﹣CG,EG=CG, 在∴EG2﹣DE2=DG2 ∴CG2﹣22=(6﹣CG)2, 10 解得 CG= .310 3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作图-基本作图,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矩形的性质. 1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BC 的顶点 A,B 在第一象限内,顶点 C 在 y 轴上,经 k过点 A 的反比例函数 y= (x>0)的图象交 BC 于点 D.若 CD=2BD,▱OABC 的面积为 15, x则 k 的值为______. 【答案】18 【解析】 【分析】过点 D 作 DN⊥y 轴于 N,过点 B 作 BM⊥y 轴于 M,可得 ,设 OC= CN  2MN a,CN=2b,则 MN=b,根据▱OABC 的面积为 15 表示出 BM 的长度,根据 CD=2BD 求出 ND 的长,进而表示出 A,D 两点的坐标,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 k 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出. 【详解】解:过点 D 作 DN⊥y 轴于 N,过点 B 作 BM⊥y 轴于 M, ∴∴,,DN / /BM CN MN CD BD ∵CD=2BD, CN MN CD BD ∴,即 , 2 CN  2MN 设 OC=a,CN=2b,则 MN=b, ∵▱OABC 的面积为 15, 15 ∴BM= ,a∵∴,DN / /BM CDN  CBM ,DN BM CD CB ∴,∵CD=2BD, CD CB 23∴,210 ∴ND= BM= ,3a15 10 ∴A,D 点坐标分别为( ,3b),( ,a+2b), aa15 10 ∴ •3b= (a+2b), aa2∴b= a, 515 15 2∴k= •3b= •3× a=18, aa5故答案为:18.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 判定,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16. 如图,∠MON=30°,点 A1 在射线 OM 上,过点 A1 作 A1B1⊥OM 交射线 ON 于点 B1, 将△A1OB1 沿 A1B1 折叠得到△A1A2B1,点 A2 落在射线 OM 上;过点 A2 作 A2B2⊥OM 交射线 ON 于点 B2,将△A2OB2 沿 A2B2 折叠得到△A2A3B2,点 A2 落在射线 OM 上;…按此作法进 行下去,在∠MON 内部作射线 OH,分别与 A1B1,A2B2,A3B3,…,AnBn 交于点 P1,P2, P3,…Pn,又分别与 A2B1,A3B2,A4B3,…,An+1Bn,交于点 Q1,Q2,Q3,…,Qn.若点 P1 为线段 A1B1 的中点,OA1= 含有 n 的式子表示). ,则四边形 A P Q An+1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用 n nn 35 34n2 【答案】 3【解析】 【分析】先证明△OA1P1∽△OA2P2,△OP1B1∽△OP2B2,又点 P1 为线段 A1B1 的中点,从 而可得 P2 为线段 A2B2 的中点,同理可证 P3、P4、Pn 依次为线段 A3B3、A4B4、⋯AnBn 的中 点.结合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1B1Q1 的 P1B1 上的高与△P2A2O1 的 A2P2 上的高之比为 1313A A2 A A 3 ⋯, 21∶2,所以△P1B1Q1 的 P1B1 上的高为 ,同理可得△P2B2Q2 的 P2B2 上的高为 1SSSS,以此类推来求 PB Q 1 1 1 S,从而找到 四边形An 从而 =﹣PQ A P Q2 A3 2四边形A A B A2 四边形A2 PnQnAn 112111的面积规律. 【详解】解:由折叠可知,OA1=A1A2= 由题意得:A1B1//A2B2, ,3∴△OA1P1∽△OA2P2,△OP1B1∽△OP2B2, A POA OP PB 312111111∴=A2P OA2 OP ==,P B2 2223  3 又∵点 P1 为线段 A1B1 的中点, ∴A1P1=P1B1, ∴A2P2=P2B2, 则点 P2 为线段 A2B2 的中点, 同理可证,P3、P4、⋯Pn 依次为线段 A3B3、A4B4、⋯AnBn 的中点. ∵A1B1//A2B2, ∴△P1B1Q1∽△P2A2O1, PB A P 1 1 1211∴==,P A2 P A2 22则△P1B1Q1 的 P1B1 上的高与△P2A2O1 的 A2P2 上的高之比为 1∶2, 1A A2 ∴△P1B1Q1 的 P1B1 上的高为 ,131 A A 同理可得△P2B2Q2 的 P2B2 上的高为 ,,233由折叠可知 A A = ,A A = ,2 3 4 3 2334∵∠MON=30°, ∴A1B1=tan30°×OA1=1,  ∴A2B2=2,A3B3=4, ,SSSPB Q 1∴=PQ A 1 2 ﹣A B A2 四边形A 11111 1 12121A A A B A P  A A2 ==﹣12111113121 1 1  31   2 2 3 3,SSSP B2Q2 2同理, =﹣A2B2 A3 P Q2 A3 四边形A2 21121A2 A  A2B2 A2P  A2 A ==﹣3232312112 32  1 2 3 ,23 SSS=﹣四边形AnP Qn An1 AnBn An1 P BnQn nn121 2n1 12n1 32n1    2n1 3===2232n2 3 2n2 (2n1 )35 34n2 .35 34n2 故答案为: .3【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折叠的性质,锐角 三角函数等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在根据图形的变化找到规律. 三、解答题 3x  2 17. 先化简,再求值:(x﹣1﹣ )÷ ,其中 x= ﹣2. 3x 1 x2  x 【答案】x(x+2),3﹣2 3【解析】 【分析】先把括号内的分式通分,再将除法转化为乘法,把各分子和分母因式分解,然后进 行约分化简,最后代入求值. x2 13 x(x 1) 【详解】解:原式= ×x  2 x 1 (x  2)(x  2) x(x 1) =×x 1 x  2 =x(x+2). 把 x= ﹣2 代入,原式=( ﹣2)( ﹣2+2)=3﹣2 3.333【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8.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初中生每天睡眠 时间应达到 9h.某初中为了解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将学生睡眠时 间分为 A,B,C,D 四组(每名学生必须选择且只能选择一种情况): A 组:睡眠时间<8h B 组:8h≤睡眠时间<9h C 组:9h≤睡眠时间<10h D 组:睡眠时间≥10h 如图 1 和图 2 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 题: (1)被调查的学生有人; (2)通过计算补全条形统计图; (3)请估计全校 1200 名学生中睡眠时间不足 9h 的人数. 【答案】(1)200;(2)见解析;(3)480 【解析】 【分析】(1)根据 C 组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可以计算出本次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 (2)根据(1)中的结果可以计算出 B 组的人数,然后即可补全条形统计图; (3)根据统计图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该校学生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足 9h 的人数. 【详解】解:(1)本次共调查了 90÷45%=200(人), 故答案为:200; (2)B 组学生有:200﹣20﹣90﹣30=60(人), 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 2 所示: 20  60 200 (3)1200× =480(人), 即估计该校学生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足 9h 的有 480 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读懂统计图,会计算部分的数量,根据部分的百分比求 总体的数量,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9. 为庆祝建党 100 周年,某校开展“唱爱国歌曲,扬红船精神”大合唱活动.规律是:将 编号为 A,B,C 的 3 张卡片(如图所示,卡片除编号和内容外,其他完全相同)背面朝上 洗匀后放在桌面上,参加活动的班级从中随机抽取 1 张,按照卡片上的曲目演唱. (1)七年一班从 3 张卡片中随机抽取 1 张,抽到 C 卡片的概率为; (2)七年一班从 3 张卡片中随机抽取 1 张,记下曲目后放回洗匀,七年二班再从中随机抽 取 1 张,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这两个班级恰好抽到同一首歌曲的概率. 113【答案】(1) ;(2)图表见解析, 3【解析】 【分析】(1)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2)根据题意先画树状图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数的,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可得. 1【详解】解:(1)小明随机抽取 1 张卡片,抽到卡片编号为 C 的概率为 ,31故答案为: ;3(2)画树状图如下: 共有 9 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两个班恰好选择一首歌曲的有 3 种结果, 3913所以两个班级恰好抽到同一首歌曲的概率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与古典概率的求解方法,解题的关键是 理解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 件. 20. 小江与小杰两名同学为学校图书馆清点一批图书,小江清点完 600 本图书比小杰清点完 540 本图书少用了 5min.已知小江平均每分钟清点图书的数量是小杰的 1.25 倍,求两名同 学平均每分钟清点图书各多少本. 【答案】小杰平均每分钟清点图书 12 本,小江平均每分钟清点图书 15 本 【解析】 【分析】设小杰平均每分钟清点图书 x 本,则小江平均每分钟清点图书 1.25x 本,利用时间 =清点图书的总数÷平均每分钟清点图书的数量,结合小江清点完 600 本图书比小杰清点完 540 本图书少用了 5min,即可得出关于 x 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即可得出小杰平均每分钟 清点图书数量,再将其代入 1.25x 中可求出小江平均每分钟清点图书数量. 【详解】解:设小杰平均每分钟清点图书 x 本,则小江平均每分钟清点图书 1.25x 本, 540 600 依题意得: ﹣=5, x1.25x 解得:x=12, 经检验,x=12 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1.25x=1.25×12=15. 答:小杰平均每分钟清点图书 12 本,小江平均每分钟清点图书 15 本.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1. 如图,山坡上有一棵竖直的树 AB,坡面上点 D 处放置高度为 1.6m 的测倾器 CD,测倾 器的顶部 C 与树底部 B 恰好在同一水平线上(即 BC//MN),此时测得树顶部 A 的仰角为 50°.已知山坡的坡度 i=1∶3(即坡面上点 B 处的铅直高度 BN 与水平宽度 MN 的比),求 树 AB 的高度(结果精确到 0.1m.参考数据:sin50°≈0.77,cos50°≈0.64, tan50°≈1.19) 【答案】约为 5.7m 【解析】 【分析】先求出 BC=4.8m,再由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解:∵山坡 BM 的坡度 i=1∶3, ∴i=1∶3=tanM, ∵BC//MN, ∴∠CBD=∠M, CD ∴tan∠CBD= =tanM=1∶3, BC ∴BC=3CD=4.8(m), AB BC 在 Rt△ABC 中,tan∠ACB= =tan50°≈1.19, ∴AB≈1.19BC=1.19×4.8≈5.7(m), 即树 AB 的高度约为 5.7m. 【点睛】此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意识.正确掌握解直 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仰角俯角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22. 如图,四边形 ABCD 内接于⊙O,AB 为⊙O 的直径,过点 C 作 CE⊥AD 交 AD 的延长 线于点 E,延长 EC,AB 交于点 F,∠ECD=∠BCF. (1)求证:CE 为⊙O 的切线; (2)若 DE=1,CD=3,求⊙O 的半径. 【答案】(1)见解析;(2)⊙O 的半径是 4.5 【解析】 【分析】(1)如图 1,连接 OC,先根据四边形 ABCD 内接于⊙O,得 ,再 CDE=OBC 根据等量代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由切线的判定可得结论; OCE=90 (2)如图 2,过点 O 作 于 G,连接 OC,OD,则 ,先根据三个角 OG  AE OGE=90 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得四边形 OGEC 是矩形,设⊙O 的半径为 x,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可 得结论. 【详解】(1)证明:如图 1,连接 OC, ∵∴,OB=OC ,OCB=OBC ∵四边形 ABCD 内接于⊙O, ∴CDA ABC 180 又CDE  CDA 180 ∴∵∴∵∴∴,CDE=OBC ,CE  AD ,E=CDE+ECD=90 ,ECD=BCF ,OCB+BCF=90 ,OCE=90 ∵OC 是⊙O 的半径, ∴CE 为⊙O 的切线; (2)解:如图 2,过点 O 作 于 G,连接 OC,OD,则 ,OG  AE OGE=90 ∵,E=OCE=90 ∴四边形 OGEC 是矩形, ∴,OC=EG,OG=EC 设⊙O 的半径为 x, Rt△CDE 中, ,CD=3,DE=1 22∴,EC  3 1  2 2 ∴,,,GD=x﹣1,OD=x OG  2 2 222由勾股定理得 :OD =OG  DG 222∴,x  (2 2)  (x 1) 解得: ,x=4.5 ∴⊙O 的半径是 4.5.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圆的综合,涉及到圆的切线的证明、勾股定理以及矩形的性质,熟练 掌握相关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3. 某公司计划购进一批原料加工销售,已知该原料的进价为 6.2 万元/t,加工过程中原料 的质量有 20%的损耗,加工费 m(万元)与原料的质量 x(t)之间的关系为 m=50+0.2x, 销售价 y(万元/t)与原料的质量 x(t)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求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设销售收入为 P(万元),求 P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原料的质量 x 为多少吨时,所获销售利润最大,最大销售利润是多少万元?(销售利 润=销售收入﹣总支出). 11y  x  20 P  x2 16x 【答案】(1) ;(2) ;(3)原料的质量为 24 吨时,所获销 45326 售利润最大,最大销售利润是 【解析】 万元 5【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关系式; (2)根据销售收入=销售价×销售量列出函数关系式; (3)设销售总利润为 W,根据销售利润=销售收入﹣原料成本﹣加工费列出函数关系式, 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分析其最值. y=kx  b 【详解】解:(1)设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将(20,15),(30,12.5)代入, ,20k  b 15 可得: 解得: ,30k  b 12.5 1k   ,4b  20 1y  x  20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4(2)设销售收入为 P(万元), 411P  1 20% xy   x  20 x  x2 16x ∴,5451P  x2 16x ∴P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5(3)设销售总利润为 W, 1W  P  6.2x  m  x2 16x  6.2x  50  0.2x ∴,5148 51326 52W  x2  x 50  x  24  整理,可得: ,551∵﹣ <0, 5326 5∴当 时,W 有最大值为 ,x=24 326 5∴原料的质量为 24 吨时,所获销售利润最大,最大销售利润是 万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涉及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熟练掌握待定系数 法求解析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4. 在△ABC 中,AC=AB,∠BAC= ,D 为线段 AB 上的动点,连接 DC,将 DC 绕点 D 顺时针旋转 得到DE,连接 CE,BE. (1)如图 1,当 =60°时,求证:△CAD≌△CBE; 3(2)如图 2,当 tanα= 时, 4①探究 AD 和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若 AC=5,H 是 BC 上一点,在点 D 移动过程中,CE+EH 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 直接写出 CE+EH 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AD BE 10 224 10 25 【答案】(1)见解析;(2)① =,理由见解析;②存在, 【解析】 【分析】(1)首先证明△ACB,△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 SAS 证明三角形全等即 可. AD BE 10 2(2)①结论: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 ②如图 2 中,过点 C 作 CJ⊥BE 交 BE 的延长线于 J.作点 C 关于 BE 的对称点 R,连接 3 10 BR,ER,过点 R 作 RT⊥BC 于 T.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 CJ= ,推出点 E 的运 5动轨迹是射线 BE,利用面积法求出 RT,可得结论. 【详解】(1)证明:如图 1 中, ∵=60°,AC=AB, ∴△ABC 是等边三角形, ∴CA=CB,∠ACB=60°, ∵将 DC 绕点 D 顺时针旋转 得到DE, ∴DC=DE,∠CDE=60°, ∴△CDE 是等边三角形, ∴CD=CE,∠DCE=∠ACB=60°, ∴∠ACD=∠BCE, ∴△CAD≌△CBE(SAS). AD BE 10 2(2)解:①结论: =.如图 2 中,过点 C 作 CK⊥AB 于 K. CK AK 34∵tan∠CAK= =,∴可以假设 CK=3k,AK=4k,则 AC=AB=5k,BK=AB﹣AK=k, ∴BC= k, BK2  CK2 =10 ∵∠A=∠CDE,AC=AB,CD=DE, ∴∠ACB=∠ABC=∠DCE=∠DEC, ∴△ACB∽△DCE, AC CB ∴∴=,,CD CE CD CE AC CB =∵∠ACB=∠DCE, ∴∠ACD=∠BCE, ∴△ACD∽△BCE, 5k AD AC 10 2∴===.BE BC 10k ②如图 2 中,过点 C 作 CJ⊥BE 交 BE 的延长线于 J.作点 C 关于 BE 的对称点 R,连接 BR,ER,过点 R 作 RT⊥BC 于 T. ∵AC=5, 由①可知,AK=4,CK=3,BC= ,10 ∵△CAD∽△BCE,CK⊥AD,CJ⊥BE, CK CJ AC BC 10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的比等于相似比), 3 10 5∴CJ= ,∴点 E 的运动轨迹是射线 BE, ∵C,R 关于 BE 对称, 6 10 ∴CR=2CJ= ∵BJ= ,54 10 53 10 52( 10)2  ( )BC2 CJ 2 ==,11∵S△CBR= •CR•BJ= •CB•RT, 226 104 10 24 10 25 ∴RT= =,5510 ∵EC+EH=ER+EH≥RT, 24 10 ∴EC+EH≥ ,25 24 10 25 ∴EC+EH 的最小值为 .【点睛】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旋转变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 的判定和性质,轴对称最短问题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确定 点 E 的运动轨迹是最后一个问题的突破点,属于中考压轴题. 325. 如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y= x+1 分别与 x 轴、y 轴交于点 A,C,经过点 413C 的抛物线 y= x2+bx+c 与直线 y= x+1 的另一个交点为点 D,点 D 的横坐标为 6. 44(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M 为抛物线上的动点. ①N 为 x 轴上一点,当四边形 CDMN 为平行四边形时,求点 M 的坐标; ②如图 2,点 M 在直线 CD 下方,直线 OM(OM∥CD 的情况除外)交直线 CD 于点 B,作 ¢¢与坐标轴平行时,直接写出点 M 的横 直线 BD 关于直线 OM 对称的直线 B D,当直线 B D坐标. 143923 65 3 65 ,x2  x 1 【答案】(1)y= ;(2)①点 M 的坐标为( ,)或( 4229411 105 );②点 M 的横坐标为 3 或 或232【解析】 【分析】(1)先由直线解析式求出 A,C,D 的坐标,再由 C,D 坐标求出抛物线解析式; (2)①设 N(n,0),由平移与坐标关系可得点 M 的坐标,然后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求解 ¢¢¢¢即可;②因为直线 B D与坐标轴平行,所以 B D∥x 轴和 B D∥y 轴分类讨论,以 B D∥x ¢BM,等量代换,可以证得△AOB ¢轴为例,画出草图,由于 BM 平分∠DB D,又∠AOB=∠ D是等腰三角形,求出 AB 的长度,并且有 A 和 D 点坐标,求出∠DAO 的三角函数值,过 B 作 BH⊥x 轴于 H,在直角△ABH 中,利用 AB 的长度,和∠BAH 的三角函数值,求出 AH 和 BH 的长度,得到 B 点坐标,进一步得到直线 OB 的解析式,联立直线 OB 和抛物线解析 ¢D∥y 轴,用同样的方法解决. 式,求得交点 M 点坐标,当 B 3【详解】解:(1)令 x=0,则 y= x+1=1, 4∴C 点坐标为(0,1), 3x 1  0 令 y=0,则 ,① 44x   ∴,34∴A 点坐标为( 令 x=6,则 y= ∴D 点坐标为( ,0), 33411 x 1 ,211 ), 26, 将 C,D 两点坐标代入到抛物线解析式中得, c 1 ,11 29  6b  c  34c 1 b   解得 ,143×2  x 1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2)①设 N(n,0), ;4∵四边形 CDMN 为平行四边形, ∴,MN //CD 9∴由平移与坐标关系可得 M(n+6, ), 2∵点 M 在抛物线上, 14392(n  6)2  (n  6) 1 ∴,4∴n2+9n+4=0, 9  65 ∴,n  29923 65 3 65 ∴点 M 的坐标为( ,)或( ,); 222¢D∥x 轴时,分别过 B,D 作 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H,Q, ②第一种情况:如图 1,当 B 422 311 2在直角△ADQ 中,AQ=6+ =,DQ= ,355 ∴由勾股定理得: ,AD  6DQ ∴tan∠DAQ= AQ 3=,44∴cos∠DAQ= ,5∵∠BAH=∠DAQ, AH 45∴cos∠BAH= ,AB ¢D关于直线 OM 对称, ∵直线 BD 与直线 B ¢BM, D∴∠DBM=∠ ¢D∥x 轴, ∵B ∴∠HOB=∠ ¢BM=∠DBM, D4∴AB=AO= ,3AH 445∴,316 15 ∴AH= ,12 5∴OH=AH+AO= ,12 345x 1 令 x=﹣ ,则 y= =,5412 4∴B 点坐标为(﹣ ,), 5513设直线 OB 的解析式为 y=kx,代入点 B 得,k= ,1∴直线 OB 的解析式为 y= x, 31y  x 31联立 解得 ,3y  x2  x 1 444x1  y1  x  3 3492,,y2 1 4∴点 M 的横坐标为 3 或 ,3¢¢交 x 轴于 G, 第二种情况,如图 2,当 B D∥y 轴时,设 B D∴∠COB=∠OBG, ¢D关于直线 OM 对称, ∵直线 BD 与直线 B ∴∠CBO=∠OBG=∠COB, ∴CB=CO=1, 过 C 作 CE⊥BG 于 E, ∴CE//x 轴, ∴∠BCE=∠CAO, CO 34∵tan∠CAO= =,AO 4∴cos∠CAO= ,5CE BC 4∴cos∠BCE= =,,544BC ∴CE= =55322∴=,BE  BC CE 5∵CE⊥BG,BG⊥x 轴, ∴∠CEG=∠BGO=∠COG=90°, ∴四边形 CEGO 为矩形, 4∴EG=CO=1,CE=OG= ,58∴BG=BE+EG= ,54 8 ,∴点 B 的坐标为( ), 5 5 ∴直线 OB 的解析式为 y=2x, y  2x 联立 ,13y  x2  x 1 44化简得,x2-11x+4=0, 11 105 ∴,x  2∵点 M 在直线 CD 下方, ∴x<6, 11 105 ∴x= ,211 105 ∴点 M 的横坐标为 ,24311 105 .即点 M 的横坐标为 3 或 或2【点睛】本题是一道二次函数综合题,数形结合是本题的解题的突破口,同时,对于“平行 线十角平分线”这种条件,要联想到等腰三角形,是此题的解题关键,此题对学生解直角三 角形的能力也有一定要求.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