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2021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四川省广元市2021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18日






四川省广元市 2021 中考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3  2 1. A. 计算 的最后结果是( )5 D. B. C. 151 C【答案】 【解析】 【分析】先计算绝对值,再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运算即可得到最后结果. 【详解】解:原式 , 3 2  5 C故选: .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化简和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牢记绝对值定义与有理数运算 法则,本题较基础,考查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2. A. 下列图形均表示医疗或救援的标识,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B. C. D. C【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轴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得答案. 【详解】A.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及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 称轴折叠后能完全重合;中心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中心,图形绕对称中心旋转 180°后,两部分能够 完全重合;熟练掌握定义是解题关键. 3.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21214a  3 a 3  a2 9  A. B. D. a   a2  2 3a 1  6a 1 a  b a 2b  a2  2b2  C. B【答案】 【解析】 【分析】分别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进行计算 即可判断求解. 21214【详解】解:A. ,原选项计算错误,不合题意; a   a2  a  a  3 a 3  a2 9  B. C. D. ,原选项计算正确,符合题意; ,原选项计算错误,不合题意; 2 3a 1  6a  2 a  b a 2b  a2  2ab  ab  2b2  a2  ab  2b2  ,原选项计算错误,不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乘法运算,乘法公式等知识,熟知乘法公式和整式的乘法法则是解题关键. 的一组数据:1,2,2,3,若添加一个数据 3,则不发生变化 统计量是( 4.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方差 B【答案】 【解析】 【分析】依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定义和公式求解即可. 1 2  2  3 1 2  2  3 3 11 【详解】解:A、原来数据的平均数是 2,添加数字 3 后平均数为 ,所 455以平均数发生了变化,故 A 不符合题意; B、原来数据的中位数是 2,添加数字 3 后中位数仍为 2,故 B 与要求相符; C、原来数据的众数是 2,添加数字 3 后众数为 2 和 3,故 C 与要求不符; 1412[(1 2)2  (2  2)2  (2  2)2  (3 2)2 ]  D、原来数据的方差= ,1511 11 11 11 11 14 5[(1 )2  (2  )2  (2  )2  (3 )2 +(3 )2 ]  添加数字 3 后的方差= ,故方差发生了变化, 55555故选项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众数、中位数、方差、平均数,熟练掌握相关概念和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5.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12x1  A. 2x B.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 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D. 已知抛物线 y  x2  4x 5 ,当 1 x  5 时, y  0 D【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零次幂、菱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及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可直接进行排除选项. 22x1 【详解】解:A、 ,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xB、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的四边形是菱形,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21,0 , 5,0 D、由抛物线 可得与 x 轴的交点坐标为   ,开口向上,然后可得当 时, y  x  4x 5 1 x  5 y  0 ,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零次幂、菱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及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熟练掌握零次幂、 菱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及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6. 观察下列作图痕迹,所作线段 为ABC 的角平分线的是( )CD A. B. C. D. C【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画法逐一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所作线段为AB 边上的高,选项错误; B:做图痕迹为 AB 边上的中垂线,CD 为 AB 边上的中线,选项错误; ACB AC:CD 为 的角平分线,满足题意。 D:所作线段为 AB 边上的高,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点到直线距离的画法,角平分线的画法,中垂线的画法,能够区别彼此之间的不同是解 题切入点. 7. 如图,从一块直径是 2 的圆形铁片上剪出一个圆心角为 的扇形,将剪下来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那 90 么这个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是( )412A. B. C. D. 1 24B【答案】 【解析】 【分析】先计算 的长度,然后围成的圆锥底面周长等同于 的长度,根据公式计算即可. BC BC 【详解】解:如下图: 连接 BC,AO, ∵,BAC  90 ∴BC 是直径,且 BC=2, 又∵ ,AB  AC AO  BC, ∴,ABC  ACB  45 OA 1sin 45  OA  BC 1 又∵ ,,AB OA 22AB  1  2 ,∴∴sin 45 290 2的长度为: ,  2= BC 180 22∴围成的底面圆周长为 ,2r设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 , 2则: ,2r  2212∴.r    =22 4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扇形弧长的计算,圆锥底面半径的计算,解直角三角形等相关知识点,根据条件计算出 扇形的半径是解题的关键. 28. 将二次函数 的图象在 x 轴上方的部分沿 x 轴翻折后,所得新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当直 y  x  2x  3 y  x  b 线与新函数的图象恰有 3 个公共点时,b 的值为( )21 413 413 421 4A. 或B. 或C. 或D. 或3 3 3 3 A【答案】 【解析】 2y  x  b 【分析】由二次函数解析式 ,可求与 x 轴的两个交点 A、B,直线 表示的图像可 y  x  2x  3 y  x y  x 经过 B 点时, 看做是直线 的图像平移 b 个单位长度得到,再结合所给函数图像可知,当平移直线 y  x 恰与所给图像有三个交点,故将 B 点坐标代入即可求解;当平移直线 经过 C 点时,恰与所给图像有 关于 x 轴对称的函数 y  x2  2x 3 图像只有一个交点, 2y  x  b 三个交点,即直线 与函数 y  x  2x  3 即联立解析式得到的方程的判别式等于 0,即可求解. 2y  0 时,即 【详解】解:由 知,当 y  x  2x  3 x2  2x  3  0 x  1, x  3 解得: 12A 1,0 ,B 3,0 y  x 作函数 的图像并平移至过点 B 时,恰与所给图像有三个交点,此时有: 0  3 b b  3 平移图像至过点 C 时,恰与所给图像有三个交点,即当 时,只有一个交点 1 x  3 2当的函数图像由 的图像关于 x 轴对称得到 1 x  3 y  x  2x  3 时对应的解析式为 y  x2  2x 3 当1 x  3 yxb yx 2x3 2即,整理得: 2x 3x 3b  0 2 3  41 3b  21 4b  0 21 4b   21 4综上所述b  3 故答案是:A. 或【点睛】本题主要考察二次函数翻折变化、交点个数问题、函数图像平移的性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 程的关系等知识,属于函数综合题,中等难度.解题的关键是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从而找到满足题意的 条件. 9. 如图,在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中, 是以 BC 为直径的半圆的切线,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E ABCD ()3   25 2A. B.   2 C. 1 D. D【答案】 【解析】 【 分 析 】 取BC 的 中 点O , 设AE 与 ⊙O 的 相 切 的 切 点 为F , 连 接OF 、 OE 、 OA , 由 题 意 可 得 OB=OC=OA=1,∠OFA=∠OFE=90°,由切线长定理可得 AB=AF=2,CE=CF,然后根据割补法进行求解阴 影部分的面积即可. 【详解】解:取 BC 的中点 O,设 AE 与⊙O 的相切的切点为 F,连接 OF、OE、OA,如图所示: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且边长为 2, ∴BC=AB=2,∠ABC=∠BCD=90°, ∵是以 BC 为直径的半圆的切线, AE ∴OB=OC=OF=1,∠OFA=∠OFE=90°, ∴AB=AF=2,CE=CF, ∵OA=OA, ∴Rt△ABO≌Rt△AFO(HL), 同理可证△OCE≌△OFE, AOB  AOF,COE  FOE ∴,∴∴∴AOB  COE  90  AOB  BAO ,COE  BAO ,ABO∽OCE ,OC CE ∴∴∴,AB OB 1CE  ,21  5 S S四边形ABCE  S半圆  2SABO  2SOCE  S半圆  2   ;阴影 222故选 D. 的【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切线 性质定理、切线长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 握切线的性质定理、切线长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10. 如图,在ABC 中, ,ACB  90 AC  BC  4 ,点 D 是 BC 边的中点,点 P 是 AC 边上一个动 CQ CQ 的最小值是( PDQ 点,连接 ,以 为边在 的下方作等边三角形 ,连接 .则 )PD PD PD 323A. B. 1 C. D. 22B【答案】 【解析】 【分析】以 CD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 CDE,连接 EQ,由题意易得∠PDC=∠QDE,PD=QD,进而可得 △PCD≌△QED,则有∠PCD=∠QED=90°,然后可得点 Q 是在 QE 所在直线上运动,所以 CQ 的最小值 为 CQ⊥QE 时,最后问题可求解. 【详解】解:以 CD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 CDE,连接 EQ,如图所示: PDQ ∵∴是等边三角形, CED  PDQ  CDE  60, PD  QD,CD  ED ,∵∠CDQ 是公共角, ∴∠PDC=∠QDE, ∴△PCD≌△QED(SAS), ∵,ACB  90 AC  BC  4 ,点 D 是 BC 边的中点, 1CD  DE  CE  BC  2 ∴∠PCD=∠QED=90°, ,2∴点 Q 是在 QE 所在直线上运动, ∴当 CQ⊥QE 时,CQ 取的最小值, QEC  90 CED  30 ∴∴,1CQ  CE 1 ;2故选 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 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最短路径问题,熟练掌握等边三角 形的性质、含 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最短路径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把正确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横线上.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11. 的算术平方根是 _____. 16 2【答案】 【解析】 【详解】∵ , 的算术平方根是 2, 416=4 ∴的算术平方根是 2. 16 16 的算术平方根和 的算术平方根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求一个式子的平方根、 【点睛】这里需注意: 16 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时,通常需先将式子化简,然后再去求,避免出错. 12.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于 2021 年 5 月 22 日因病去世,享年 91 岁,袁隆平的去世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重大损失.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水稻杂交技术研究,为提高我国水稻 亩产量做出了巨大贡献.截至 2012 年,“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项目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 2000 多万亩,增 产 20 多亿公斤.将 20 亿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 9【答案】 210 【解析】 【分析】科学记数法要求,小数点在第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后面,其他数为小数,小数点移动位数等于幂的 指数,向左移动,指数为正,向右移动,指数为负. 89【详解】 2010 =210 9故答案为: .210 【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根据相关原则进行计算是解题关键点. 13. 如图,实数 ,,m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分别为 A,B,C,点 B 关于原点 O 的对称点为 D.若 15  5 m 为整数,则 m 的值为________. 3【答案】- 【解析】 Dm【分析】先求出 点表示的数,再得到的取值范围,最后在范围内找整数解即可. ∵BOD【详解】解: 点关于原点 的对称点为,点 表示的数为 B,15 ∴点D表示的数为 , 15 ∵A CA D , 点位于 、 两点之间, 点表示  5 ∴, 15  m  5 ∵m 为整数, ;∴m  3 故答案为: .3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上点的特征,涉及到相反数的性质、对无理数进行估值、确定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等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牢记相关概念和性质,本题蕴含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14. O 如图,在 的正方形网格图中,已知点 A、B、C、D、O 均在格点上,其中 A、B、D 又在 上, 44 O ________ .点 E 是线段 与的交点.则 的正切值为 CD BAE 1【答案】 2【解析】 【分析】由题意易得 BD=4,BC=2,∠DBC=90°,∠BAE=∠BDC,然后根据三角函数可进行求解. 【详解】解:由题意得:BD=4,BC=2,∠DBC=90°, ∵∠BAE=∠BDC, BC BD 12tan BAE  tan BDC  ∴,1故答案为 .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及圆周角定理,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及圆周角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kA 2,2 15. y  如图,点 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点 M 在 x 轴的正半轴上,点 N 在 y 轴的负半轴上, 上一动点,过点 A 和 P 分别作 x 轴的垂线,垂足为点 D 和 E, xP x, y 是线段 且.点 OM  ON  5 MN S SOPE 时,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OA 连接 、.当 OP OAD 【答案】1 x  4 【解析】 【分析】先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再求出线段 MN 的解析式,最后联立两个解析式求出 B 和 C 两个点 的坐标,再根据 k 的几何意义,确定 P 点位置,即可得到相应的 x 的取值范围. A 2,2 【详解】解:∵点 k  2 2  4 ∴,4y   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x因为 ,OM  ON  5 M 5,0 ,N 0,5 ∴,y  px  q 0  x  5 设线段 MN 解析式为: ,5p  q  0 q  5 ∴,p 1 ∴,q  5 y  x 5 0 x  5 ∴线段 MN 解析式为: ,y  x 5 联立以上两个解析式得: ,4y   xx 1 x  4 解得: 或,经检验,符合题意; y  4 y  1 由图可知,两个函数的图像交点分别为点 B 和点 C, B 1,4 C 4,1 ∴∵,,S SOPE ,OAD ∴P 点应位于 B 和 C 两点之间, ∴,1 x  4 故答案为:1 x  4 .【点睛】本题涉及到了动点问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k 的几何意义、待定系数法等内容,解 决本题的关键是牢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理解 k 的几何意义,以及能联立两个函数的解析式求交点 坐标等,本题蕴含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等. 16. 如图,在正方形 中,点 O 是对角线 的中点,点 P 在线段 上,连接 AP 并延长交 CD 于ABCD OD BD 点 E,过点 P 作 PF  AP ;② 交BC 于点 F,连接 、,交于 G,现有以下结论: BD AF EF AF S SAPG S①;③ ;④ 为定值;⑤ .以上 AP  PF DE  BF  EF PB  PD  2BF 四边形PEFG AEF 结论正确的有________(填入正确的序号即可). 【答案】①②③⑤ 【解析】 【分析】由题意易得∠APF=∠ABC=∠ADE=∠C=90°,AD=AB,∠ABD=45°,对于①:易知点 A、B、F、 P 四点共圆,然后可得∠AFP=∠ABD=45°,则问题可判定;对于②:把△AED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 90°得 到△ABH,则有 DE=BH,∠DAE=∠BAH,然后易得△AEF≌△AHF,则有 HF=EF,则可判定;对于③: 连接 AC,在 BP 上截取 BM=DP,连接 AM,易得 OB=OD,OP=OM,然后易证△AOP∽△ABF,进而问题 可求解;对于④:过点 A 作 AN⊥EF 于点 N,则由题意可得 AN=AB,若△AEF 的面积为定值,则 EF 为定 AP AF 2值,进而问题可求解;对于⑤由③可得 ,进而可得△APG∽△AFE,然后可得相似比为 2AP AF 2,最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可求解. 2【详解】解:∵四边形 是正方形, PF  AP , ABCD ∴∠APF=∠ABC=∠ADE=∠C=90°,AD=AB,∠ABD=45°, ①∵ ABC  APF 180 ,∴由四边形内角和可得 BAP  BFP 180 ∴点 A、B、F、P 四点共圆, ,∴∠AFP=∠ABD=45°, ∴△AP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①正确; AP  PF ②把△AED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 90°得到△ABH,如图所示: ∴DE=BH,∠DAE=∠BAH,∠HAE=90°,AH=AE, ∴HAF  EAF  45 ,∵AF=AF, ∴△AEF≌△AHF(SAS), ∴HF=EF, ∵,HF  BH  BF ∴,故②正确; DE  BF  EF ③连接 AC,在 BP 上截取 BM=DP,连接 AM,如图所示: ∵点 O 是对角线 的中点, BD ∴OB=OD, ,BD  AC ∴OP=OM,△AO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  2AO 由①可得点 A、B、F、P 四点共圆, ∴∵APO  AFB ,ABF  AOP  90 ,∴△AOP∽△ABF, OP OA AP 2∴,BF AB AF 22∴,OP  BF 2∵∴BP  DP  BP  BM  PM  2OP ,,故③正确; PB  PD  2BF ④过点 A 作 AN⊥EF 于点 N,如图所示: 由②可得∠AFB=∠AFN, ∵∠ABF=∠ANF=90°,AF=AF, ∴△ABF≌△ANF(AAS), ∴AN=AB, 若△AEF 的面积为定值,则 EF 为定值, ∵点 P 在线段 上, OD ∴的长不可能为定值,故④错误; EF AP AF 2⑤由③可得 ,2∵∠AFB=∠AFN=∠APG,∠FAE=∠PAG, ∴△APG∽△AFE, GP AP 2∴∴,EF AF 22 SAGP SAEF 21,221S SAEF ∴∴,AGP 2S SAPG ,故⑤正确; 四边形PEFG 综上所述:以上结论正确的有①②③⑤; 故答案为①②③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圆的基本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 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圆的基本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96 分)要求写出必要的解答步骤或证明过程 x  3 x 1 17.  4 解方程: .23x  7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整式方程的计算过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 1,就可以得到结 果. 3 x 3  2 x 1  24 【详解】解:去分母得: ,去括号得:3x 9  2x  2  24 ,移项并合并同类项得: ,5x  35 x  7 系数化为 1 得: ,x  7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整式方程的计算,注意每个步骤的要求是解题的关键.  1 1  1y 1 18. 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x  2 x  y x y x2  xy 2×2 【答案】 【解析】 ,4 2 4 x  y 【分析】先算括号内的,再进行分式的除法运算进行化简,然后再代值求解即可. x  y  x  y 2×2  x x  y  【详解】解:原式= ,x  y x y x  y  22 2y 1 把,代入得:原式= .x  2  4 2 4 2 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及二次根式的运算,熟练掌握分式的化简求值及二次根式的运算是 解题的关键. 19.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中,E 为 边的中点,连接 ,若 的延长线和 BC 的延长线相交于 AE ABCD DC AE 点 F. (1)求证: (2)连接 ;BC  CF 和BE 相交于点为 G,若 的面积为 2,求平行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AC GEC 【答案】(1)证明见解析;(2)24. 【解析】 【分析】(1)根据 E 是边 DC 的中点,可以得到 DE  CE ,再根据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可以得到 ADE=ECF ,再根据 AED  CEF ,即可得到ADE≌ECF ,则答案可证; AG AB 1S 8 S 4 BGC (2)先证明CEG ABG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 ,,进而得出 ,ABG GC CE 2S SABG  SBCG S12 由得,则答案可解. ABC △ABC 【详解】(1)证明:∵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  BC ,AD//BC ADE=ECF ,∵点 E 为 DC 的中点, ∴在DE  CE ,和中△ECF ADE ADE  ECF DE  CE AED  CEF ADE≌ECF ASA ∴,∴∴,AD  CF ;BC  CF (2)∵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点 E 为 DC 的中点, ∴∴∴∵,AB//DC AB  2EC ,GEC  ABG ,GCE  GAB ,CEG ABG ,的面积为 2, GEC 22SABG SCEG AB CE 114  S 4SCEG  42  8 ∴,即 ,ABG   2  ∵∴CEG ABG AG AB 1,GC CE 211SSS SABG  8  4 ∴∴∴,BGC ABC 22 SABG  SBCG  8 4 12 , 2SABC  212  24 .ABCD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本题的 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20. 为增强学生体质,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学校决定添置一批篮球和足球.甲、乙两家商场以相同的价格出 售同种品牌的篮球和足球,已知篮球价格为 200 元/个,足球价格为 150 元/个. (1)若学校计划用不超过 3550 元的总费用购买这款篮球和足球共 20 个,且购买篮球的数量多于购买足球 2数量的 .学校有哪几种购买方案? 3(2)若甲、乙两商场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甲商场累计购物超过 500 元后,超出 500 元的部分按 90% 收费;乙商场累计购物超过 2000 元后,超出 2000 元的部分按 80%收费.若学校按(1)中的方案购买,学 校到哪家商场购买花费少? 【答案】(1)有三种方案,为:①购买 9 个篮球,11 个足球;②10 个篮球,10 个足球;③11 个篮球,9 个 足球;(2)学校购买 9 个篮球,11 个足球到甲商场购买花费少;购买 10 个篮球,10 个足球和 11 个篮球, 9 个足球到乙商场购买花费少. 【解析】 的【分析】(1)设学校购买篮球 x 个,购买足球(20-x)个,根据“学校计划用不超过 3550 元 总费用购买” 2和“购买篮球的数量多于购买足球数量的 ”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 3(2)设学校购买篮球 x 个,购买足球(20-x)个,分别计算出在甲,乙两商场的费用列出不等式求解即 可. 【详解】解:(1)设学校购买篮球 x 个,购买足球(20-x)个,根据题意得, 200x 150(20  x)  3550 2x  (20  x) 3解得, 8  x 11 ∵x 是整数, ∴x=9,10 或 11 ∴20-x=12,10 或 9 故有三种方案,为:①购买 9 个篮球,11 个足球;②10 个篮球,10 个足球;③11 个篮球,9 个足球; (2)设学校购买篮球 x 个,购买足球(20-x)个, [200x 150(20  x) 500]90%  500  (45x  2750) 在甲商场花费: 在乙商场花费: 元; [200x 150(20  x)  2000]80%  2000  (40x  2800) 元; ∴要使学校到甲商场花费最少,则有: 45x  2750<40x  2800 解得, x<10 ∵,且 x 是整数, 8  x 11 ∴x=9, 即:学校购买 9 个篮球,11 个足球到甲商场购买花费少;购买 10 个篮球,10 个足球和 11 个篮球,9 个足 球到乙商场购买花费少.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 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不等式,再求解. 21.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再做中国人!”自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科研团队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地研发出 了多种“新冠”疫苗,并在全国范围内免费接种.截止 2021 年 5 月 18 日 16:20,全球接种“新冠”疫苗 的比例为 18.29%;中国累计接种 4.2 亿剂,占全国人口的 29.32%.以下是某地甲、乙两家医院 5 月份某天 各年龄段接种疫苗人数的频数分布表和接种总人数的扇形统计图: 甲医院 乙医院 年龄段 频数 频率 频数 频率 18-29 周 900 a0.15 400 0.1 岁30-39 周 0.25 10000.25 岁40-49 周 2100 bc0.225 岁50-59 周 1200 0.2 1200 0.3 岁60 周岁以 300 0.05 500 0.125 上(1)根据上面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  c  ①填空: _________,b  _________, _________; ②在甲、乙两医院当天接种疫苗的所有人员中,40-49 周岁年龄段人数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占圆心角为 _________; (2)若 A、B、C 三人都于当天随机到这两家医院接种疫苗,求这三人在同一家医院接种的概率. 1【答案】(1)①1500,0.35,6=900;②108°;(2) 4【解析】 【分析】(1)①分别用甲、乙两医院 18-29 周岁的年龄段的频数除以频率即可求出接种总人数,然后根据频 数与频率的关系求出相应的值;②甲、乙两医院当天接种疫苗的所有人员中,40-49 周岁年龄段人数与接 种总人数的百分比乘以 360°即可得到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占圆心角; (2)画出树状图,得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数与三人在同一家医院接种的结果数,运用概率公式求解即 可. 【详解】解:(1)①900÷0.15=6000(人),400÷0.1=4000(人) ∴a=6000-900-2100-1200-300=1500 b=1-0.15-0.25-0.2-0.05=0.35 c=4000-400-1000-1200-500=900 故答案为:1500,0.35,6=900; 2100+900 =108 ②360° 6000+4000 故答案为:108°; (2)画树状图为: ∴所有等可能的结果共有 8 种情况,而同在一所医院接种的有 2 种结果数, 2814P  ∴三人在同一家医院接种的概率 .【点睛】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以及概率的计算,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 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有两个元素时,可用树形图列举,也可以列表列举. 22. 如图,某无人机爱好者在一小区外放飞无人机,当无人机飞行到一定高度 D 点处时,无人机测得操控 者 A 的俯角为 ,测得小区楼房BC 顶端点 C 处的俯角为 .已知操控者A 和小区楼房 BC 之间的距 75 45 离为 45 米,小区楼房 BC 的高度为 米. 15 3 (1)求此时无人机的高度; (2)在(1)条件下,若无人机保持现有高度沿平行于 的方向,并以 5 米/秒的速度继续向前匀速飞 AB 行.问:经过多少秒时,无人机刚好离开了操控者的视线?(假定点 A,B,C,D 都在同一平面内.参考 数据: .计算结果保留根号) ,tan 75  2  3 tan15  2  3 15 3 30 6 3 6 【答案】(1) 米;(2) 秒【解析】 【分析】(1)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出 DE 的值,进而得到 DH 的值; (2)先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BAC 的度数,接着求出∠GFA 的度数,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求 出 DG 和 GF,进而得到 DF 的值,最后除以无人机速度即可. 【详解】解:如图 1,过 D 点作 DH⊥AB,垂足为点 H,过 C 点作 CE⊥DH,垂足为点 E, 可知四边形 EHBC 为矩形, ∴EH=CB,CE=HB, ∵无人机测得小区楼房 BC 顶端点 C 处的俯角为 ∴∠ECD=45°,∠DAB=75°, ∴∠CDE=∠ECD=45°, ∴CE=DE, ,测得操控者 A 的俯角为 ,DM∥AB, 45 75 设 CE=DE=HB=x, ∴AH=45-x,DH=DE+EH=x+ ,15 3 2  3 45 x 在 Rt△DAH 中,DH=tan75°×AH= ,x 15 3 2  3 45 x 即,解得:x=30, ∴DH= 15 3 30 15 3 30 ∴此时无人机的高度为 米; (2)如图 2所示,当无人机飞行到图中 F 点处时,操控者开始看不见无人机,此时 AF 刚好经过点 C, 过 A 点作 AG⊥DF,垂足为点 G,此时,由(1)知,AG= (米), 15 3 30 AG 30 15 3 2  3 ∴DG= ==15 ;,tan 75° BC 15 3 33∵∴tan CAB= AB 45 °CAB=30 ∵DF∥AB, ∴∠DFA=∠CAB=30°, GA GF   30 3 45 ,∴∴tan30° ,DF=GF  DG  30 3 30 因为无人机速度为 5 米/秒, 30 3 30 所以所需时间为 (秒); =6 3 6 56 3 6 所以经过 秒时,无人机刚好离开了操控者的视线.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涉及到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特 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能从题意与图形中找出隐含条件, 能构造直角三角形求解等,本题蕴含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等. 1.5 y  kx  2 23. y  如图,直线 与双曲线 相交于点 A、B,已知点 A 的横坐标为 1, xy  kx  2 (1)求直线 (2)以线段 的解析式及点 B 的坐标; 为斜边在直线 的上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AB .求经过点 C 的双曲线的解析式. ABC AB 5【答案】(1)y=-0.5x+2;点 B 坐标为(3,0.5);(2)过点 C 的双曲线解析式为 .y  x【解析】 y  kx  2 【分析】(1)把点 A 横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求出点 A 坐标,代入 可求出直线解析式, 联立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解析式即可得点 B 坐标; ky  (2)设点 C 坐标为(m,n),过点 C 的双曲线解析式为 ,根据点 A、B 坐标可求出 AB 的长,根据 x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AC=BC= ,根据两点间距离个数求出 m、n 的值即可得点 C 坐标,代入 AB 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 k 值即可得答案. 1.5 的上,点 A 横坐标为 1, y  【详解】(1)∵点 A 在双曲线 x∴当 x=1 时,y=1.5, ∴点 A 坐标为(1,1.5), 1.5 y  kx  2 y  ∵直线 与双曲线 相交于点 A、B, x∴k+2=1.5, 解得:k=-0.5, y  kx  2 ∴直线 的解析式为 y=-0.5x+2, y  0.5x  2 联立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解析式得 ,1.5 y  xx  3 x 1 12解得: ,(舍去), y1  0.5 y2 1.5 ∴点 B 坐标为(3,0.5). kxy  (2)设点 C 坐标为(m,n),过点 C 的双曲线解析式为 ∵A(1,1.5),B(3,0.5), ,(31)2  (1.5 0.5)2 5∴AB=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10 2∴AC=BC= =,AB 222321222∴,m 1  n   m 3  n  整理得: n  2m 3 ,310 222∴,(m 1)  (2m 3 )  ( )22532m  或 解得: ,2∴或 0(舍去), n  2m 3  2 ∴点 C 坐标为( ,2), 2.5 k2  把点 C 坐标代入双曲线解析式得: 解得: k  5 ∴过点 C 的双曲线解析式为 ,2.5 ,5.y  x【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关键. BAC 24. O 如图,在 RtABC 中, ACB  90 ,是的平分线,以 为直径的 交边于点 AD AD AB E,连接 ,过点 D 作 于点 F. AB CE DF / /CE ,交 O (1)求证: (2)若 是的切线; DF 3sinB  ,,求线段 的长. BD  5 DF 53 5 【答案】(1)证明见详解;(2) .2【解析】 O 【分析】(1)先根据圆周角定理、角平分线定义、平行线性质证明∠EAD=∠FDE,再根据 AD 为 得到∠ADE+∠DAE=90°,进而得到 AD⊥FD,问题得证; 直径, (2)先求出 DE=3,证明△AED≌△ACD,得到 DE=DC=3,BC=BD+CD=8,解 RtABC 中求出 AC=6, DE AE 3 5 2进而得到 AE=6,求出 ,证明△ADE∽△AFD,得到 ,即可求出 .AD  3 5 FD  FD AD 【详解】解:(1)证明:连接 DE, ∵  DC  DC ∴∠CAD=∠CED, BAC 的平分线, ∵是AD ∴∠CAD=∠EAD, ∴∠CED=∠EAD, ∵DF / /CE ,∴∠CED=∠FDE, ∴∠EAD=∠FDE, O ∵AD 为 直径, ∴∠AED=∠ACD=90°, ∴∠ADE+∠DAE=90°, ∴∠ADE+∠FDE=90°, 即 AD⊥FD, O 又∵ 为直径, AD O ∴是的切线; DF (2)∵∠AED=90°, ∴∠BED=90°, 3DE  BDsin B  5 3 ∴,5∵∠AED=∠ACD,∠DAE=∠DAC,AD=AD, ∴△AED≌△ACD, ∴DE=DC=3, ∴BC=BD+CD=8, 3sinB  在 RtABC 中,∵ ,5∴设 AC=3x,AB=5x, 22∴5x  3x  82 ,∵x>0, ∴x=2, ∴AB=5x=10,AC=3x=6, ∵△AED≌△ACD, ∴AE=AC=6, 22∴在 Rt△ADE 中, ,AD  AE  DE  3 5 ∵∠EAD=∠DAF,∠AED=∠ADF=90°, ∴△ADE∽△AFD, DE AE ∴即,FD AD 36,FD 3 5 3 5 ∴.FD  2【点睛】本题为圆的综合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圆的性质,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 根据题意添加辅助线,熟知圆的性质,利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是解题关键. 25. 如图 1,在ABC 中, ,ACB  90 AC  BC ,点 D 是 边上一点(含端点 A、B),过点 B 作 BE AB 垂直于射线 ,垂足为 E,点 F 在射线 上,且 EF  BE ,连接 、AF BF .CD CD (1)求证: ;ABF∽CBE (2)如图 2,连接 ,点 P、M、N 分别为线段 、、AE EF 的中点,连接 、、MN PN .求 AC PMN AE PM MN 的度数及 的值; PM (3)在(2)的条件下,若 ,直接写出PMN 面积的最大值. BC  2 MN PM 14= 2 ;(3)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PMN 135 【解析】 【分析】(1)根据两边对应成比例,夹角相等判定即可. MN (2) 的值可以根据中位线性质,进行角转换,通过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 的比值转换 PMN PM AF 为的比值即可求得. CE 1PQ Q,S MNPQ (3)过点 P作垂直于 的延长线于点 ,将相关线段关系转化为 CE,可得 NM △PMN 21S CE2 关系 ,观察图象,当 时,可得最大值. CE  BC  2 △PMN 8【详解】(1)证明:∵ ,ACB  90 AC  BC ∴,ABC  BAC  45 AB  2BC ∵BE 垂直于射线 ,CD ∴BEF  90 , 又∵ EF  BE ∴,FBE  EFB  45 FB  2EB ∵ABC+ABE  ABE  FBE 即: ABF  CBE AB BF  2 又∵ CB BE ∴ABF∽CBE (2)解:∵点 P、M、N 分别为线段 、、AE EF 的中点 AC 11MN//AF PM  CE, MN  AF ,∴,PM //CN 22∴∴,MPN  CNP CNM  EFA MPN+MNP  CNP  MNP  CNM  EFA 又∵ ABF∽CBE ∴AFB  CEB  90 又∵ EFB  45 ∴EFA  AFB  BFE  90  45  45 ∴MPN+MNP  45 又∵ MPN+MNP+PMN 180 ∴PMN 180  45 135 1AF MN PM AF CE 21=又∵ CE 2又∵ ABF∽CBE AF AB = 2 ∴CE CB MN PM = 2 ∴(3)如下图: PQ Q,过点 P作垂直于 的延长线于点 NM PMN 135, PMQ  45  MPQ, 2PQ  PM , 211 1 2212S△PMN  MNPQ   AF  PM  AF CE  AFCE 22 2 28216 又∵ BC  2 ∴AF  2CE 21 2CE2  CE2 ∴S△PMN 16 8∴当 取得最大值时, 取得最大值, CE PMN BE  CE, E 在以 BC 的中点为圆心, BC 为直径的圆上运动, 当时, 最大, CE CE  CB  2 114S= 2= ∴,8【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相似和判定、以及三角形面积最大值的求法,根据题意找见相关的等量是解 题关键. 中,抛物线 y  ax2  bx  c与 x 轴分别相交于 A、B 两点,与 y 轴相交 xOy 26. 如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 y) 于点 C,下表给出了这条抛物线上部分点 的坐标值: x … y … 0314233 … 0 … 1 0(1)求出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 M 的坐标; PQ AQ  QP  PC (2)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长为 1 的一条动线段(点 P 在点 Q 上方),求 的最小值; 的外接圆与 (3)如图 2,点 D 是第四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 D 作 轴,垂足为 F, DF  x △ABD 相交于点 E.试问:线段 的长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求出这个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DF EF 2M 1,4 【答案】(1) ;;(2) ;(3)是,1. y  x 1  4 13 1 【解析】 【分析】(1)依据表格数据,设出抛物线的顶点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AQ  QP  PC 的(2)利用平移和找对称点 方式,将 的长转化为 ,再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PE 1 PC 确定 PE  PC 的最小值等于 CE 的长,加 1 后即能确定 的最小值; PE 1 PC (3)设出圆心和 D 点的坐标,接着表示出 E 点的坐标,利用圆心到 B 点的距离等于圆心到 D 点的距离, 求出 q 和 e 的关系,得到 E 点的纵坐标,进而确定 EF 的长为定值. 【详解】解:(1)由表格数据可知,顶点坐标为(1,4) 2设抛物线解析式为: y  a x1  4 ,将点(0,3)代入解析式得:3=a+4, ∴,a  1 2M 1,4 .∴抛物线解析式为: ,顶点坐标 y  x 1  4 (2)由表格可知,抛物线经过点 A(-1,0),C(0,3), A’ 1,1 如图 3,将 A 点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 ,AA’/ /PQ,AA’=PQ, 则AA’PQ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PA’=QA ∴,E 3,1 , 作∴关于 MQ 的对称点 E,则 A’ ,PA’=PE AQ  QP  PC=PE 1 PC ∴,当 P、E、C 三点共线时, PE  PC 最短, y  mx  n 设直线 CE 的解析式为: ,n  3 将 C、E 两点坐标代入解析式可得: ,3m  n 1 n  3 ∴,23m   2y  x  3 ∴直线 CE 的解析式为: ,37y  令,则 ,x 1 3722P 1, ∴当 时,P、E、C 三点共线,此时 最短, PE  PC=EC= 3 0  13 =13 3AQ  QP  PC ∴的最小值为 .13 1 (3)是; D(p,q) 理由:设 ,=因为 A、B 两点关于直线 x 1 对称, 所以圆心位于该直线上, O’ 1,e 所以可设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 ,△ABD N(p,e) ,作,垂足为点 N,则 O’N  DF 由∴轴, DF  x E(p,2e  q) ,B 3,0 ∵,且由表格数据可知 O’D=O’B 2222∴31  0  e = p 1  q  e ,22化简得: 4  e2  p 1  q  e ,2∵点 D 是第四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且抛物线解析式为 ,y  x 1  4 2∴∴∴∵∴,q  p 1  4 2p 1  4  q ,224  e  4  q  q  e ,q  0 ,2e  q  1 ,E(p,1) ∴∴,,EF 1 即的长不变,为 1. EF 【点睛】本题涉及到了动点问题,综合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点的平移、勾股定理、平行 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最短路径问题、圆的性质等内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并掌握相关概念与公式, 能将题干信息与图形相结合,挖掘图中隐含信息,本题有一定的计算量,对学生的综合分析与计算能力都 有较高的要求,本题蕴含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等.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