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天津市高考生物试卷解析版下载

2014年天津市高考生物试卷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2年11月10日



2014 年天津市高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满分 36 分) 1.(6 分)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 DNA 数目加倍 C.染色体 DNA 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 2 倍 【考点】47: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 第二次分裂后期,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数目和 DNA 含量都是体细胞的两倍;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 体数目和 DNA 含量都与体细胞相同.据此答题. 【解答】解:A、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故 A 错误; B、着丝点分裂不会导致 DNA 数目加倍,但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故 B 错误; C、DNA 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染色体 DNA 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故 C 正确; D、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 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 和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6 分)如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H2O)+O2 CO2+H2O+能量. 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 ATP 中 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 H2O 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化学本质及还原的物质均不同 【考点】3J: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3O: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 义.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分析图解:图中过程①表示细胞中的有氧呼吸,过程②表示光合作用过程. 有氧呼吸过程:【解答】解:A、图中过程①表示有氧呼吸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少数 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但是没有线粒体;过程②表示光合作用,场所一般为叶绿 体,但是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A 错误; 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 ATP 中,其余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B 错误; C、光合作用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二氧化碳,水中的氧变成的氧气,C 错误; D、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是 NADPH,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有氧 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是 NADH,用于第三阶段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水,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以化学反应式为载体,考查了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 能够识记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场所;明确原核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但是少数 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识记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以及各元素 的去向. 3.(6 分)图 a、b 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 3 个营养级组成 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考点】G2:生态系统的功能.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生态系统中金字塔的分类: (1)能量金字塔,是以单位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所获得的能量数值为指标 绘制成的金字塔。 (2)生物量金字塔,将每个营养级现存生物的有机物质量用面积表示,由低到高绘制成 图,即为生物量金字塔。 (3)生物数量金字塔,将每个营养级现存个体数量用面积表示,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即 为生物数量金字塔。 不同生态系统中金字塔会出现倒置的情况。 【解答】解:A、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作 用,A 正确; B、在两个生态系统中,图示的是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不是能量金字塔,营养结构中不 一定只有 3 个营养级或许更多,B 错误; C、城市生态系统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只是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低,C 错误; D、流经农村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由于城市生态系统中耕地较少, 生产者中能提供食物的较少,流经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由外界有机物输入较多,例如: 市民吃的蔬菜、水果、面粉等食物均为外来输入,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功能,用具体的实例考查学生对所 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4.(6 分)为达到相应目的,必须通过分子检测的是(  ) A.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 B.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C.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 D.21 三体综合征的诊断 【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RH: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分子水平上检测的目的和方法为: (1)用 DNA 分子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存在。 (2)用分子杂交法检测 mRNA 是否经转录成功合成。 (3)用抗原﹣抗体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成相应的蛋白质。 【解答】解:A、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可用含链霉素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能存活的即含有相应的抗性基因,故 A 选项错误; B、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细胞水平的筛选只能选出杂交瘤 细胞,如筛选出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必须用抗原抗体杂交法从分子水平上进 一步检测,故 B 选项正确; C、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用抗虫接种实验检测即可,故 C 选项错误; D、21 三体综合征的诊断,可用显微镜镜检观察检测,故 D 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分子水平上检测的目的和方法,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掌握 程度。 5.(6 分)MRSA 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 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 H 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 MRSA 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 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培养基中的添加物 100μg/mL 蛋白质 H MRSA 菌 生长正常 生长正常 死亡 12320μg/mL 青霉素 2μg/mL 青霉素+100μg/mL 蛋白质 H 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 B.第 2 组和第 3 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 MRSA 菌 C.实验还需设计用 2μg/mL 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 D.蛋白质 H 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 【考点】I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细菌结构及其生长,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 知识,分析图表,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A、细菌是原核细胞,无细胞核,故 A 选项错误; B、第 2 组和第 3 组对比说明使用低浓度青霉素和高浓度蛋白 H 可杀死 MRSA 菌,故 B 选项错误; C、第 3 组缺少 2ug/mL 的对照组,故 C 选项正确; D、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而蛋白 H 是乳腺细胞产生,不属于 抗生素,故 D 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生物及其生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 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6.(6 分)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 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如图是其发病机理示意图.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患者胸腺肌样细胞 物质a 抗 a 抗体 抗a 抗体与乙酰胆碱竞争 AChR 重症肌无 力. A.物质 a 作为抗原能激活 B 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抗 a 抗体与物质 a 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 C.物质 a 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 AChR 特异性结合减少 【考点】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8:材料分析题;534:免疫调节.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病机理示意图.患者胸腺肌样细胞能分泌 物质 a,物质 a 能刺激机体产生抗 a 抗体,抗 a 抗体能与乙酰胆碱竞争乙酰胆碱受体 (AChR),导致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 AChR 特异性结合减少,进而引起重症肌无力. 【解答】解:A、物质 a 能刺激机体产生抗 a 抗体,说明物质 a 作为抗原能激活 B 细胞增 殖分化为浆细胞,A 正确; B、抗 a 抗体与物质 a 的结合物可被吞噬细胞清除,B 错误; C、物质 a 能刺激机体产生抗 a 抗体,只有体液免疫过程能产生抗体,说明物质 a 引发的 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C 正确; D、抗 a 抗体能与乙酰胆碱竞争乙酰胆碱受体(AChR),从而导致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 AChR 特异性结合减少,D 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以重症肌无力为素材,结合发病机理示意图,考查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 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 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二、解答题(共 3 小题,满分 44 分) 7.(16 分)Kisspeptin,简称 Kp,是 Kp 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 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 Ⅰ.通常情况下,图 1 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 程②进行调节.据图 1 回答. (1)神经元内合成 Kp 的细胞器是 核糖体 .Kp 作用的靶细胞是 GnRH 神经 元 .器官 A 是 垂体 . (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①反馈调节,Kp 释放量 减少 ,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 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的生理意义是 通过反馈调节使 Kp 释放量增加,最终维持 较高雌激素含量 ,促进排卵. Ⅱ.Kp﹣10 是 Kp 的一种.为研究 Kp﹣10 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生长到 20 日龄的鹌鹑 连续 20 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 Kp﹣10,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见图 2. (3)据图可知,Kp﹣10 不影响 (影响/不影响)鹌鹑开始产蛋的日龄.在 50 日龄内, Kp﹣10 影响产蛋率的趋势是 随着日龄的增加,提高产蛋率的作用逐渐增强 . Ⅲ.综合分析 (4)综合Ⅰ、Ⅱ分析,推测 Kp﹣10 调控鹌鹑产蛋的方式属于 神经﹣体液 调节. 【考点】DB:动物激素的调节.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由题干 Kp 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可知,其由核糖体合成,其靶器官 由图可知应为为 GnRH 神经细胞,即下丘脑细胞;由器官 A 产生促性腺激素可知 A 为垂 体. 过程①抑制 K 神经元活动,故 Kp 释放量减少,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排卵,而过程② 能促进下丘脑的释放 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释放促性腺激素, 促进卵巢合成释放较多的雌激素,从而促进排卵.综合上述分析,此过程由神经﹣体液 共同调节. 【解答】解:(1)由题干 Kp 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可知,其由核糖体合成, 其靶器官由图可知应为为 GnRH 神经细胞,即下丘脑细胞;由器官 A 产生促性腺激素可 知 A 为垂体. (2)过程①抑制 Kp 神经元活动,故 Kp 释放量减少,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排卵,而过程② 能促进下丘脑的释放 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释放促性腺激素, 促进卵巢合成释放较多的雌激素,从而促进排卵. (3)由图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第 42 天都开始产蛋,因此 Kp﹣10 不影响鹌鹑的开始 产蛋日龄;在 42﹣50 日内,实验组的产蛋率都高于对照组,且逐渐增加,因此,Kp﹣10 在 50 日龄内能促进鹌鹑的产蛋率,且随时间延长,促进作用越强. (4)综合上述分析,Kp﹣10 在雌激素的刺激下由神经细胞产生,存在神经调节,而 Kp ﹣10 能调节促性 腺激素的分泌,进而促进排卵,存在体液调节,故此过程由神经﹣体液 共同调节. 故答案为: (1)核糖体; GnRH 神经元; 垂体; (2)减少; 通过反馈调节使Kp 释放量增加,最终维持较高雌激素含量; (3)不影响; 随着日龄的增加,提高产蛋率的作用逐渐增强; (4)神经﹣体液.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神经体液调节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应用和识图能力, 试题难度中等. 8.(12 分)嗜热土壤芽胞杆菌产生的 β﹣葡萄糖苷酶(BglB)是一种耐热纤维素酶,为使 其在工业生产中更好地应用,开展了以下试验: Ⅰ.利用大肠杆菌表达 BglB 酶 (1)PCR 扩增 bglB 基因时,选用 嗜热土壤芽孢杆菌 基因组 DNA 作模板. (2)图 1 为质粒限制酶酶切图谱.bglB 基因不含图中限制酶识别序列.为使 PCR 扩增 的 bglB 基因重组进该质粒,扩增的 bglB 基因两端需分别引入 NdeⅠ 和 BamHⅠ  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3)大肠杆菌不能降解纤维素,但转入上述建构好的表达载体后则获得了降解纤维素的 能力,这是因为 转基因的大肠杆菌分泌出有活性的 BglB 酶 . Ⅱ.温度对 BglB 酶活性的影响 (4)据图 2、3 可知,80℃保温 30 分钟后,BglB 酶会 失活 ;为高效利用 BglB 酶降 解纤维素,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 B (单选). A.50℃B.60℃C.70℃D.80℃ Ⅲ.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提高 BglB 酶的热稳定性 在 PCR 扩增 bglB 基因的过程中,加入诱变剂可提高 bglB 基因的突变率.经过筛选,可 获得能表达出热稳定性高的 BglB 酶的基因. (5)与用诱变剂直接处理嗜热土壤芽胞杆菌相比,上述育种技术获得热稳定性高的 BglB 酶基因的效率更高,其原因是在 PCR 过程中 A、C (多选). A.仅针对 bglB 基因进行诱变 C.bglB 基因可快速累积突变 B.bglB 基因产生了定向突变 D.bglB 基因突变不会导致酶的氨基酸数目改变. 【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启动子是 RNA 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 DNA 序列,是基因的一个组成部分,控制基 因表达(转录)的起始时间和表达的程度. 终止子是给予 RNA 聚合酶转录终止信号的 DNA 序列. 分析图 2,60~70℃时该酶的相对活性最高,而在 40℃和 80℃活性均降低,并且酶在高 温条件下会失活. 分析图 3,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80℃保温 30 分钟后,BglB 酶会失活;而随着保温时间 的延长,70℃条件下的酶活性下降明显. 【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嗜热土壤芽胞杆菌产生的 β﹣葡萄糖苷酶(BglB),因 此 PCR 扩增 bglB 基因时,选用嗜热土壤芽孢杆菌基因组 DNA 作模板. (2)根据启动子和终止子的生理作用可知,目的基因应导入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图中 看出,两者之间存在于三种限制酶切点,但是由于 Xbal 在质粒不止一个酶切位点,因此 为使 PCR 扩增的 bglB 基因重组进该质粒,扩增的 bglB 基因两端需分别引入 NdeⅠ和 BamHⅠ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3)大肠杆菌不能降解纤维素,但转入上述建构好的表达载体后则获得了降解纤维素的 能力,这是因为转基因的大肠杆菌分泌出有活性的 BglB 酶. (4)据图 2、3 可知,80℃保温 30 分钟后,BglB 酶会失活;图 2 中看出,60~70℃时 该酶的相对活性最高,而图 3 中看出,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70℃条件下的酶活性下降 明显,因此为高效利用 BglB 酶降解纤维素,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 60℃. (5)PCR 过程中仅针对 bglB 基因进行诱变,而用诱变剂直接处理对嗜热土壤芽胞杆菌 所有 DNA 均起作用,A 正确;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 错误;突变后的 bglB 基因可 以进行 PCR 技术扩增,因此可快速累积突变,C 正确;bglB 基因突变会导致酶的氨基酸 数目改变,D 错误. 故答案为: (1)嗜热土壤芽孢杆菌; (2)NdeⅠBamHⅠ; (3)转基因的大肠杆菌分泌出有活性的 BglB 酶; (4)失活 B; (5)A、C.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以及温度影响酶活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 析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识记目的基因存在于启动子和终止子之 间;能够从图 23 中中比较出 60℃和 70℃条件下酶活性的区别;明确基因突变具有不定 向性. 9.(16 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 (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如图是雄果 蝇 M 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1)果蝇 M 眼睛的表现型是 红眼细眼 . (2)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 5 条染色体进行 DNA 测序. (3)果蝇 M 与基因型为 XEXe 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 状. (4)果蝇 M 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 B(或 b) 和 v(或 V) 不遵循自由组合规 律.若果蝇 M 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则表明 果蝇 M 在产生配子过程中 V 和 v(或 B 和 b)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 换 ,导致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性状组合. (5)在用基因型为 BBvvRRXeY 和 bbVVrrXEXE 的有眼亲本进行杂交获取果蝇 M 的同 时,发现了一只无眼雌果蝇.为分析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雌果蝇与果蝇 M 杂 交,F1 性状分离比如下: 雌性﹕雄性 灰身﹕黑身 长翅﹕残翅 细眼﹕粗眼 红眼﹕白眼 F1 1﹕1 3﹕1 3﹕1 3﹕1 3﹕1 有眼 1﹕1 3﹕1 3﹕1 //无眼 ①从实验结果推断,果蝇无眼基因位于 7、8 号(填写图中数字)染色体上,理由是  无眼、有眼基因与其他各对基因间的遗传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②以 F1 果蝇为材料,设计一步杂交实验判断无眼性状的显隐性. 杂交亲本: F1 中的无眼雌雄果蝇 . 实验分析: 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若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无 眼为隐性性状 . 【考点】8A:伴性遗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果蝇体内控制体色和翅形的基因都位于一对同源染 色体上,属于基因的连锁;而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控制眼 形的基因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 【解答】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 号染色体上为 E 基因,5 号染色体上为 R 基因,所以果蝇 M 眼睛的表现型是红眼细眼. (2)果蝇含有 4 对同源染色体,最后一对是性染色体(XX 或 XY),由于 X 和 Y 染色 体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不同,所以对果蝇基因组进行研究时,应测序 5 条染色体,即 3+XY. (3)果蝇 M 眼色的基因型为 XEY,由于子代雄性的红眼和白眼均只能来自于母本,想 要子代的雄果蝇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则其必须与基因型为 XEXe 的个体进行杂交. (4)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而 B、v 和 b、V 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根据减数分裂同源染色 体的分离及配子的组合,理论上后代只有灰身残翅和黑身长翅,出现等比例的灰身长翅 和黑身残翅后代,说明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5)①根据表格结果,若无眼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 M 与无眼雌果蝇的后代中雄性 都为无眼,与表格结果不符,所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子代有眼:无眼=1:1, 同时其他性状均为 3:1,说明有眼无眼性状的遗传和其他性状不连锁,为自由组合,因 此和其他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据图可知应该位于 7 号或 8 号染色体上. ②由于子代有眼:无眼=1:1,说明亲代为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若判断其显隐性, 可选择相同性状交配(即无眼雌性×无眼雄性),若无眼为显性,则亲代均为杂合子,后 代有性状分离;若无眼为隐性,则亲代均为隐性纯合子,后代无性状分离. 故答案为: (1)红眼细眼 (2)5 (3)XEXe (4)B(或 b) 发生交换 v(或 V) V 和 v(或 B 和 b)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 (5)①7、8 ②示例: 无眼、有眼基因与其他各对基因间的遗传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杂交亲本:F1 中的无眼雌雄果蝇 实验分析: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若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 为隐性性状 【点评】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