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ⅱ)(原卷版)下载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ⅱ)(原卷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2年11月10日



2010 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Ⅱ) 一、选择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15 分) 1.(3 分)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 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 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 2.(3 分)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效应 T 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T 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 D.一个效应 B 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3.(3 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 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4.(3 分)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 AA 和 Aa 个体全部存活,aa 个体在出 生前会全部死亡,现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 AA、Aa 两种基因型,其比 例为 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 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 AA 和 Aa 的比例是(  ) A.1:1 B.1:2 C.2:1 D.3:1 5.(3 分)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 A.B 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 B 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 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 株株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 DNA 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 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 DNA 整合到细菌 DNA 上 第 1 页(共 4 页) 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满分 42 分) 6.(10 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氮、磷、镁 3 种元素中,构成生命活动所需直接能源物质的元素是   , 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是  (2)缺镁时植物叶片发黄,其原因是  (3)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通常需加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及  。  。 适量丙酮。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 碳酸钙的作用是   丙酮的作用是   (4)光反应中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叶绿素是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  7.(9 分)请回答:  。 (1)葡萄糖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需要  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属于 的过程。 (2)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比血液中的高,葡萄糖由上皮细胞进入血液, 驱动该转运过程的动力来自于 (葡萄糖浓度差、ATP 的分解)。 (3)正常人体的血糖含量为 0~120mg/dL 时,机体长时间运动时,血糖不断  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小肠 被消耗,此时胰岛细胞分泌的  分解,使血糖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增加,该分泌物可促进机体内的   (4)当血糖浓度高于 180mg/dL 时,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该过程影响 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 增多,此时收集尿液并加入班氏试剂,经 加热后尿液颜色呈 。 (5)当体内血糖浓度降至 50mg/dL 时,人会感觉头昏,其原因是   。 8.(11 分)人类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患者家系的系谱图如图甲。 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 A 显示一个条带,白化基因 a 则显示为不同的 另一个条带。用该方法对上述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 位置标示为图乙。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第 2 页(共 4 页) (1)条带 1 代表  和 。  基因。个体 2~5 的基因型分别为   、   、   、 (2)已知系谱图和图乙的实验结果都是正确的,根据遗传定律分析图甲和图乙, 发现该家系中有一个体的条带表现与其父母不符,该个体与其父母的编号分 别是   、   、和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3)仅根据图乙的个体基因型的信息,若不考虑突变因素,则个体 9 与一个家 系外的白化病患者结婚,生出一个白化病子女的概率为  。 ,其原因是   9.(12 分)某种细菌体内某氨基酸 X 的生物合成途径如下:底物 中间产物1 中间产物 2 X这种细菌的野生型能在基本培养基(满足野生型细菌生长的简单培养基)上生长 ,而由该种细菌野生型得到的两种突变型(甲、乙)都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 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若添加中间产物 2,则甲、乙都能生长;若添加中间产 物 1,则乙能生长而甲不能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 X,甲能积累中 间产物 1,而乙不能积累。 请回答: (1)根据上述资料可推论:甲中酶   的功能丧失;乙中酶   的功能都正常。由野生型产生甲、乙这两种突变型  (同一、不同)菌体中的不同 发生了突变,  的功能 丧失,甲和乙中酶  的原因是野生型的  从而导致不同酶的功能丧失。如果想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 X 来生产中 间产物 1,则应选用   (野生型、甲、乙)。 第 3 页(共 4 页) (2)将甲、乙混合接种于基本培养基上能长出少量菌落,再将这些菌落单个挑 出分别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上述混合培养时乙首先形成菌落, 其原因   。 (3)在发酵过程中,菌体中 X 含量过高时,其合成速率下降。若要保持其合成 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改变菌体细胞膜的   ,使 X 排出菌体外。  第 4 页(共 4 页)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