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下载

2013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2年11月04日



2013 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0 分,共计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 分)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中 P 点时正值日出,图中 EF 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 1~2 题.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 A.15°N,135°E B.15°S,135°W C.23°26′N,0° D.23°26′S,180° 【考点】1J: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EF 是晨昏线,且 P 正日出,故 EF 是晨线.根据图中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晨 线与赤道交点判断太阳直射的经纬度. 【解答】解:由图知晨昏线大约与 75°S 纬线相切,故太阳直射 15°S;由图知晨线与 赤道交点的经度是 135°E,地方时为 6 点,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地方时为 12 点,故太阳 直射点的经度是 135°W。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技巧和地球 运动的地理意义. 2.(2 分)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中 P 点时正值日出,图中 EF 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 1~2 题. 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 P 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 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 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考点】1J: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联系自转方向和昼夜分布,区分晨线和昏线:顺着自转方向由白天进入夜晚的 为昏线,反之为晨线. 【解答】解:依题意,P 点位于晨线上,EF 右侧为昼半球,左侧为夜半球,北极点附近 为极夜,北半球为冬半年,南极圈上并没有极昼,此时不是冬至日。 A、江淮地区是在秋分之后播种冬小麦,故符合题意; B、梅雨季节应为 6 月份前后,故不符合题意; C、北京一年白昼最短应是冬至日,故不符合题意; D、塔里木河流量最大应为夏季,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属于基础题,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是关键. 3.(2 分)2013 年 4 月 20 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 7.0 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 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 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 的卫星导航系统.据此回答 6~7 题. BDS 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 提供短文联络. A.①② 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 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④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考点】A8:GPS 的基本工作原理.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BDS 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卫 星群来获取地面经纬度坐标及其高程坐标并用于定位和导航的系统. 【解答】解:①提供灾区影像,主要是依靠遥感技术,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 测技术。故不符合题意; 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主要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故不符合题意; ③确定灾员的位置,主要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故正确; ④提供短文联络,BDS 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故正确。 故选:D。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的是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卫星群来获取地面经纬度 坐标及其高程坐标并用于定位和导航的系统.另外,要学会分析材料,BDS 是我国自行 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这一信息也非常重要. 4.(2 分)2013 年 4 月 20 日,地处龙门山断裂带的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 7.0 级地震.依据 已有知识,回答 21~23 题. 芦山地震与 2008 年汶川 8.0 级地震震中位置同处龙门山断裂带,但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 较小,主要原因有(  ) ①震级较低 ②提前预报 ③防震意识强 ④救援及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考点】49: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31: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21:热点问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4:利用 地理事实;51F:自然灾害. 【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 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四川省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解答】解:由题,芦山地震与 2008 年汶川 8.0 级地震震中位置同处龙门山断裂带, 但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主要原因有震级较低、防震意识强、救援及时,四川省位 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 7.0 级地震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 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及成因.解题时应注意对 课本知识的把握. 5.(2 分)国家领导人近期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行程如图所示.读图回答 5~6 题. 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 ①温带草原带 漠带. ②热带雨林带 ③热带草原带 ④热带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37: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主要考查了自然带的空间分布,水平地域分异主要包括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 异和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从俄罗斯到南非,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是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南北 方向更替的热量带:热带、温带、寒带.植被、土壤等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 【解答】解:从图示路线来看,非洲大陆赤道附近大陆的东岸因地势高没有形成热带, 形成的是热带草原带。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温带草原带、热带荒漠 带和热带草原带。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自然带的空间分布. 6.(2 分)国家领导人近期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行程如图所示.读图回答 5~6 题. 我国在非洲投资时优先选择的产业类型有(  ) A.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 B.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 C.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D.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 【考点】63:影响工业区位因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工业产业类型有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非洲 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而廉价,由此判断我国在非洲投资时优先选择的产业类型. 【解答】解:非洲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而廉价,因此在非洲投资应优先选择资源密集 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非洲投资时优先选择的产 业类型. 7.(2 分)如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图右下角照片),在 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金刚石形成于高温、高压、缺氧的环境下,原生矿仅 产出于金伯利岩等岩浆岩中.读图回答 7~8 题. 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  ) A.冰川沉积 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 D.风化残积 【考点】2S: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变化.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 风力堆积形成沙丘和沙垅(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冰川地貌常有冰 川 U 谷、刃脊、冰斗和角峰.冰川作用一般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风化作用是指地表 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 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 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 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 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在河流的上游到下游,流水的搬运能力不同,泥沙堆 积的颗粒也不同.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金刚石堆 积物是在图中的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甲附近是河流的上游,颗粒大的先沉 积,所以此堆积物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解答】解:A、冰川作用一般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金刚石堆积物是在图中的甲地砾 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甲附近是河流。所以此堆积物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故 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堆积物是在图中的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甲附近是河流的上游,颗 粒大的先沉积,所以此堆积物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故正确; C、风力堆积形成沙丘和沙垅(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金刚石堆积 物是在图中的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甲附近是河流的上游,颗粒大的先沉积, 所以此堆积物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D、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 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图意,甲的堆积物不是风力作用 形成的,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区别几种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影响,结合 图中的信息解题,难度不大. 8.(2 分)如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图右下角照片),在 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金刚石形成于高温、高压、缺氧的环境下,原生矿仅 产出于金伯利岩等岩浆岩中.读图回答 7~8 题. 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48: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2E:地理关联图;141:情境文字材料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 表信息;51E:自然资源. 【分析】本土考查材料分析能力,需要学生结合题干给出的文字材料和示意图,再结合 所学教材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总结即可. 【解答】解:根据河流的流向,甲处堆积物主要来自于河流的上游②③支流。根据金刚 石矿的岩石为金伯利岩,金伯利岩是一种形成于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 份的火山岩。图中②处为岩浆岩,所以有可能找到金刚石矿。 故选:B。 【点评】本土难度较小,属于教材基本知识的考查,同时对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有较高 的要求,需要学生学会分析材料. 9.(2 分)如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 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 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回答 13﹣14 题. 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 A.大湖萎缩而成 C.人工挖掘而成 B.古河道残遗而成 D.风力侵蚀而成 【考点】92: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2E:地理关联图;36:图文结合思想;47:利用区域特征;515:地壳变动与 地表形态;572: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分析】月牙泉位于甘肃省,属于西北干旱区,降水极少,补给方式应为地下水补给. 【解答】解:A、图中可以看到周围沙漠分布广。河道有的河段是季节河流,说明水量小, 不会有大湖形成;故不符合题意。 B、图中可以看到,月牙泉是古河道的一部分,后来河道迁移,这段古河道由于地势低洼, 又有充足的地下水补给,积水成月牙泉,千年不干;故正确。 C、图中可以看到,月牙泉是古河道的一部分,古河道积水成月牙泉。故不符合题意。 D、周围是沙漠,是风力沉积地貌,不会是侵蚀形成。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考查月牙泉的成因,关键是具备读图能力. 10.(2 分)如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 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 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回答 13﹣14 题. 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 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考点】92: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2E:地理关联图;21:热点问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 519:陆地水和水循环. 【分析】湖泊补给有雨水、冰雪融水、河流水、沼泽水和地下水补给等多种形式,最终 的来源是降水,多数湖泊都不是由单纯一种形式补给,而是多种形式的混合补给. 【解答】解:由题中材料可知,高定位的区域地下水水位是月牙泉保持数千年不干的基 本保证,月牙泉日趋干涸,说明地下水补给减少,地下水的补给减少是因周围承压水位 降低。 故选:D。 【点评】本题以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 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湖泊水的补给.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11.(2 分)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 1 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 图 2 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 29~30 题. 图 2 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考点】61:影响农业区位因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在地图上,把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高线.用等高线来表示 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就称之为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根据等高线不同的 弯曲形态,就可以看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 缓. 【解答】解:根据图 1 可知,坡式梯田出现在整体坡度较均匀且坡度较缓的地区,水平 梯田和隔坡梯田的区别在于水平梯田分布在坡度较陡的地区;反坡梯田出现在坡度较陡, 并且相邻坡向不同的地区。图中甲处,在 10m 长度内,陡坡落差 5 米,坡度较小,且有 明显的陡缓之分,因此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隔坡梯田。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地理信息获取和分析的能力,以及比例尺相关的 知识. 12.(2 分)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如图 1 为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 图,如图 2 所示某地面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 10﹣11 题 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考点】92: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2E:地理关联图;21:热点问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 572: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分析】黄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面积约 50 万平方千米.这 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 表形态. 【解答】解: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 刷下,水土流失严重。治理黄土高原的根本措施是植树种草,加强生态建设,正确的做 法是“缓坡建反坡梯田,陡坡植树种草”,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现象。 故选:A。 【点评】本题以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 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成因及防治.解题时应 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13.(2 分)2013 年 5 月 2 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 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 5 月初超过 400ppm.如图是 CO2 浓度曲线 (①)与全国温度曲线(②)、黄河流域温度曲线(③)、江苏省温度曲线(④)、喜马 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⑤)比较图.读图回答 13~14 题. 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 CO2 浓度变化呈(  ) A.正比关系 B.正相关关系 C.反比关系 D.负相关关系 【考点】45: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由图知随 CO2 浓度升高,四个地区 的气温呈波状上升趋势,说明呈正相关.因此选择 B 答案. 【解答】解:A.由图知随 CO2 浓度升高,四个地区的气温呈波状上升趋势,但是不是 正比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随 CO2 浓度升高,四个地区的气温呈波状上升趋势,说明呈正相关,故正确; C.由图知随 CO2 浓度升高,四个地区的气温呈波状上升趋势,说明呈正相关,故不符 合题意; D.由图知随 CO2 浓度升高,四个地区的气温呈波状上升趋势,说明呈正相关,故不符 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掌握气候变 化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此题难度不大. 14.(2 分)2013 年 5 月 2 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 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 5 月初超过 400ppm.如图是 CO2 浓度曲线 (①)与全国温度曲线(②)、黄河流域温度曲线(③)、江苏省温度曲线(④)、喜马 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⑤)比较图.读图回答 13~14 题. 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  ) A.CO2 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D.海拔高度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考点】2B: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可知,①是 CO2 浓度曲线,呈上升趋势; ②是全国温度曲线,③是黄河流域温度曲线,④是江苏省温度曲线,⑤是喜马拉雅山 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这四条曲线呈波状上升趋势,不是与 CO2 浓度的变化趋势呈正比, 是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说明气温波动还受其他因素影响,CO2 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 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解答】解:不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海陆位置条件下,气温总是与 CO2 浓度呈 正相关,说明气温波动还受其他因素影响,CO2 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 一因素。 故选:A。 【点评】本题是简单的读图分析题,难度一般.此外,考查了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不是 某个因子所决定的,是综合要素的作用形成的. 15.(2 分)2003 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 化的分异.如图是 1999~2011 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 15~16 题. 1999~2011 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C.2003 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D.2003 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考点】65: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2:原因类简答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22:生产活 动与地域联系. 【分析】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 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目前,我国制定法律、法规政策,保护耕地,使我国耕地减少速度由快变慢。 【解答】解:读图可知: A、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减少速度由快变慢,故 A 错误。 B、2003 年以前我国的粮食产量在下降,2003 年以后粮食产量在上升,故 B 错误。 C、2003 年以前我国的耕地面积在下降,粮食产量在 2000 年﹣2003 年间变化不明显, 故 C 错误。 D、2003 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变化,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6.(2 分)2003 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 化的分异.如图是 1999~2011 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 15~16 题. 2003 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考点】65: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4:评价区位、影响、条件类简答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 息;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分析】农业的发展受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 通、劳动力、政策等)和农业技术条件(良种、化肥、机械等)三方面因素共同影响. 【解答】解:A、2003 年以后粮食产量持续上升,但是耕地面积下降。 B、转基因技术主要在部分地区,在我国没有广泛使用。 C、根据材料“2003 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可知:2003 年以后,国 家对农民税收减免,使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增加的粮产。 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是保证了粮食生产的安全性,不代表提高了粮食产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关键是能从抓住题干中“2003 年我国开 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 17.(2 分)图 1 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 图 2 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 图中 a、b、c 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27~28 题. 图 1 甲处的洋流与图 2 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2J: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考查了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流的性质,甲为马达加斯加暖流,位于南半球, 自北向南流. 【解答】解:A、图中 a、b、c 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①处等温线南 高北低,位于北半球,等温线向低纬凸出,为寒流经过,故不符合题意; B、图中 a、b、c 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②处等温线北高南低,位于 南半球,等温线向低纬凸出,为寒流经过,故不符合题意; C、图中 a、b、c 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③处等温线南高北低,位于 北半球,等温线向高纬凸出,为暖流经过,故不符合题意; D、图中 a、b、c 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④处等温线北高南低,位于 南半球,等温线向高纬凸出,为暖流经过,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 流性质的判断. 18.(2 分)下图甲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图乙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 图,图中 a、b、c 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 17~18 题. 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B.形成著名的渔场 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考点】2K: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一、对气候的影响:①暖流:增温增湿;②寒流:降温减湿 二、对海洋生物和渔场的影响:①寒暖流交汇: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② 上升流:秘鲁渔场 三、对海洋航行的影响①利:顺流速度快,节约燃料;②弊:逆流速度慢、(海雾、冰 山) 四、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①利:加快净化速度;②弊:扩大污染范围. 根据图中的地点甲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此处在非洲大陆的东部,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在 热带和副热带海区(除北印度洋外),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在北半 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环流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得出 此海域是暖流,名称是厄加勒斯暖流.暖流对沿岸起增温增湿的作用. 【解答】解: A、甲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此海域是暖流,名称是厄加勒斯暖流,方向是由北向南。如 果海轮的方向也是由北向南的话,则加快航速;如果方向相反的话,速度会降低的。故 A 错误; B、洋流对海洋生物和渔场的影响:①寒暖流交汇: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 场;②上升流:秘鲁渔场。此处既无寒暖流交汇又无上升流,所以该海域没有著名的渔 场。故 B 错误; C、甲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此海域是暖流,名称是厄加勒斯暖流,暖流对沿岸起增温增 湿的作用。故 C 正确; D、洋流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①利:加快净化速度;②弊:扩大污染范围。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对海洋生物和渔场 的影响,对海洋航行的影响,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同时还考查了世界地图及洋流的分 布.难度不大.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0 分,共计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 3 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9.(3 分)2013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 1995 年 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 100.图表示 2010 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 19~ 20 题. 1995~2010 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 A.大量消耗资源 B.大量排放污染物 D.人口增长缓慢 C.科教投入不足 【考点】7D: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4:可持续发展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24:可持 续发展. 【分析】根据图示:1995﹣2010 年之间,发展支持系统(经济)发展最快,可持续发展 能力指数接近 120,而此过程中环境支持系统(污染、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低于 100,所以经济的发展是以大量消耗能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导致加重、生态环境恶化为代 价的 【解答】解:根据图示:1995﹣2010 年之间,发展支持系统(经济)发展最快,可持续 发展能力指数接近 120,而此过程中环境支持系统(污染、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低 于 100,所以经济的发展是以大量消耗能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导致加重、生态环境恶化为 代价的。 故选:AB。 【点评】该题以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为背景考查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要 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要求学生有 较强的读图能力,学会抓住图中的关键信息. 20.(3 分)2013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 1995 年 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 100.图表示 2010 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 19~ 20 题. 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  ) A.社会保障建设 B.经济基础建设 C.农业基础建设 D.生态与环境建设 【考点】7C: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 力支持系统.本题解题关键是读懂图,离中心越远,该支持系统越完善,能力指数越 高.题中要求大力加强的应是能力指数较低的. 【解答】解:A.社会保障建设,由图可知能力指数达到约 115,较高。故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能力指数达到约 115,较高。故不符合题意; C.农业基础建设,由图可知能力指数约为约 108,偏低,需要加强。故正确; D.生态与环境建设,由图可知能力指数约为 102,较低,需要加强。故正确。 故选:CD。 【点评】该题关键在于读图,指数越低,越需要大力发展的. 21.(3 分)如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59~60 题. 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A.热量更丰富 B.地形更平坦 C.土壤更肥沃 D.水源更充足 【考点】61:影响农业区位因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其中,气候条件包括 光照、热量、降水. 【解答】解: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我国东北平原,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但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而丙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纬度较低,热量更为丰富,但山地较多,土壤肥 力远不如东北平原。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察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属于基础题,关键是进行正确的区域定位,再 确定各自的优势.. 22.(3 分)读图,回答 19~20 题 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 A.扩大播种面积 B.提高机械化水平 C.选用优良品种 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考点】96: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7:整体性与差异性思想;47:利用区域特征;532: 区域可持续发展. 【分析】根据图示,甲地位于东北平原,丙地位于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纬度低,水热资 源充足,但地势崎岖;而东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拥有肥沃的黑土,土壤肥沃,但纬 度高,热量不足. 【解答】解:乙地区为黄淮海平原地区,该地区农业发展主要的生态问题是风沙、旱涝、 盐碱严重,所以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是选用优良的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扩大 播种面积,不能提高单产量;提高机械化水平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是单产量提 高的有效途径。所以 CD 正确。 故选:CD。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明确所属地形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3.(3 分)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冶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 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所示.读图回答 23~24 题. 滇池水脏冶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 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 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 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考点】2G: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过去环湖地区常有洪涝水患, 早在 1262 年就在盘龙江上建松华坝,1268 年又开凿海口河,加大滇池的出流量,减轻环 湖涝灾. 【解答】解:A、“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 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 原因有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 湖。故正确; B、“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 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流域面 积小,汇入水量少,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故不符合 题意; C、“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 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流域面 积小,汇入水量少,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故正确; D、“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 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流域面 积小,汇入水量少,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故不符合 题意。 故选:AC。 【点评】本题的难度一般,本题考查云南省滇池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24.(3 分)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冶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 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所示.读图回答 23~24 题. 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 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考点】84: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2E:地理关联图;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31:区域地理 环境与人类活动. 【分析】实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即自然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区域间发展 的不平衡性,使各地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解答】解: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增加流域内入湖水量,增加水体自净能力;滇池流域 水量增加,也可以缓解流域内的用水紧张状况。所以本题选择 BD 选项。 故选:BD。 【点评】难度一般,本题考查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资源跨地区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 影响,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 25.(3 分)图 1 是 2013 年 5 月 15 日 14:00 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 2 是 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读图回答 25~26 题. 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 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 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考点】29:锋面系统与天气;2A:气压系统与天气.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该题考查对天气、天气系统的掌握与理解. 气旋是低压,近地面温度高,盛行 上升气流,过境时带来阴雨天气.反气旋是高压,在高压控制下是晴天.冷锋过境时产 生阴天、雨雪、刮风、降温等天气.冷锋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暖锋 过境时产生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冷锋是锋后雨.甲在 冷锋的锋后,所以是阴雨天气.暖锋是锋前雨,乙在暖锋的锋后,所以是晴天.丙地受 高气压中心控制,是晴天.根据等压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风力的大小.等压线较密,风 力大.等压线较疏,风力小.图中的丁处的等压线较稀疏,所以风力小. 【解答】解:A、冷锋是锋后雨。甲在冷锋的锋后,所以是阴雨天气,故正确; B、暖锋是锋前雨,乙在暖锋的锋后,所以是晴天,故不符合题意; C、丙地受高气压中心控制,是晴天,故正确; D、根据等压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风力的大小。等压线较密,风力大。等压线较疏,风力 小。图中的丁处的等压线较稀疏,所以风力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点评】该题考查对天气、天气系统的掌握与理解. 区别几种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解 题,难度不大. 26.(3 分)图 1 是 2013 年 5 月 15 日 14:00 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 2 是 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读图回答 25~26 题. 图 2 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 1 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  ) A.①﹣甲 B.①﹣丙 C.②﹣乙 D.②﹣丁 【考点】2B: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气候资料图的判读能力,首先根据欧洲气候类型的 分布规律分析图 1 中四地的气候类型,再根据气温和降水特点判断图 2 中①、②代表的 气候类型,从而对照两图得出答案. 【解答】解:读图 1 分析,甲地位于中纬度欧洲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位 于北欧,纬度高,不受西风带的影响,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丙地位于欧洲内陆,远离海 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丁地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读图 2 分析,①最冷月(1 月)气温大于 0℃,最热月(7 月)气温不到 20℃,各月降水 均匀,在 50mm 至 100mm 之间,全年温和多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②、最冷月(1 月)气温大于 0℃,最热月(7 月)气温 25℃左右,降水集中在冬季,夏季干燥,属于地 中海气候。 两图对照,故①﹣甲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丁是地中海气候。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气候的相关知识,气候类型分布、特征及其判断是常考题目,熟练识 记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征及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是学习的重点. 三、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 27 题~第 29 题)和选做题(第 30 题),共计 60 分. 27.(13 分)如图是我国 30°N 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 (1)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 东部多,西部少 ,其主要影响因素 有 地形 、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 (2)剖面线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 四川盆地 , 原因有 阴雨、雾天多 . (3)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发展该农 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 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种植历 史悠久,经验丰富 . (4)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 不可行 ,理由是 地势高,气温低,降 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 . 【考点】16: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2B: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62:农业 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E2: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的分布;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 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分析如下: (1)根据图示,根据我国沿 30°N 附近的地形剖面图中的降水量分布特征分析:东部地 区距离海洋近,受夏季风影响显著;西部地区距离海洋远,地势高,受夏季风影响小, 所以东部降水量大,西部降水量小. (2)剖面线上四川盆地因为是盆地地形,且受夏季风的影响,阴雨、雾天多,云量多, 所以太阳辐射最弱.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四川盆 地. (3)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影响农业的区位因 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长江中下游 平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水稻种植业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人口 密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本题不可以 回答自然条件. (4)水稻的生长条件需要高温多雨,而拉萨河谷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气温低, 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本题可以从农业区位因素的改造方面回答如 何使种植水稻布局合理. 【解答】解:(1)从剖面线上,可以看出我国降水具有东多西少的特点,这是因为西部 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加上西部地势高,水汽难以到达形成的. (2)四川盆地位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交汇处,阴雨、雾天多,成为我国年太阳总辐 射量较低的区域. (3)长江中下游平原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形成了水稻种植业. (4)由于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青藏地区的农作 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 故答案为: (1)东部多,西部少 地形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2)四川盆地 阴雨、雾天多 (3)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 阔;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4)不可行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 【点评】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的分布;农业区位因素;主要 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难度适中,体现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运用能 力. 28.(14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 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冶(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 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 应. 材料二如图 1 是 2011 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 2 是江苏不同地 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 从南向北城市化水平降低 ,其形成的主要 原因是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 (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 起步早、发展快、水平 高 . (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距上 海近,受上海的辐射与带动强 ;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 发挥中心城 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苏北地区发展 . (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 质量与内 涵 ,主要体现在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宜居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等 . (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 横线上. 苏南地区 ② 、苏中地区 ③ 、苏北地区 ① . ①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②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 ③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 【考点】5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57: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82:自然环境、 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98: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2B:城市化进程图;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6:图文结合思想;45:利用地 理规律;521:人口与城市. 【分析】(1)根据图中苏南、苏中和苏北城市化分析江苏省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 (2)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可以从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和速度快慢等方面分析, (3)需要考虑大城市的带动作用. (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质量与内 涵. (5)根据区域具体特征进行分析. 【解答】解:(1)据图 2 可知,苏南城市化水平最高,苏北地区城市化水平最低,即城 镇化水平由南向北逐步降低.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宜,经济发展水平高,城 市化水平则高,经济发展水平低,则城市化水平则低.所以江苏省境内城市化水平产生 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 (2)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可以从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和速度快慢等方面分析.根据图示可 知,苏南地区的城镇化进程的特点主要有:起步早、速度快、水平高. (3)回答本题可以联系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条件.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 距离上海近,所以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是受上海的辐射作用大;规划淮安增长极可以带动 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4)与此题相关的背景知识点是我国城市的发展趋势,应围绕提高城市质量的措施进行 阐述.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质量,主 要体现在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完善各项基本公共 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保障设施;提升宜居水平. (5)结合苏南、苏中好苏北地区的特点来分析.苏南地区属于沿江城市带,城镇化水 平比较高,应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即②;苏中地区距离长江 三角洲核心区的距离近,所以应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 即③;苏北地区位于两大城市发展轴,应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 动区域发展,即①. 故答案为: (1)从南向北城市化水平降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2)起步早、发展快、水平高. (3)距上海近,受上海的辐射与带动强;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苏北地区 发展. (4)质量与内涵;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宜居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统 筹城乡协调发展等. (5)②③① 【点评】本题考查江苏省城市化的特点好地区差异,以及读图分析能力,难度较小,结 合材料即可解答. 29.(13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底特律始建于1701 年,1830 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 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 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20 世纪 70 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 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 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2007 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 年 2 月 19 日底特律市 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材料二 图1 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图 2 是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 (1)18 世纪五大湖区许多工业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有 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水 陆交通;庞大的市场需求 . (2)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 汽车制造业 ,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钢铁等原料供应充足、汽车生产技术进步 、 汽车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 (3)20 世纪中期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有 单一的以汽 车生产为主的生产结构;石油危机;德国、日本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第三产业不景气; 房地产业崩溃;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等 . (4)简述底特律的兴衰给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启示. 【考点】94:环境问题的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2E:地理关联图;21:热点问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 53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动力)、交通运输、劳动 力、市场、政策等.主要的五种指向型工业:原料指向性、市场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 技术指向型和动力指向性. 【解答】解:(1)(1)由题,根据图示:图例中有煤炭和铁矿资源,有交通线路等,所 以五大湖区工业城市发展的主要条件有丰富的煤铁资源、水运便利、市场需求量大. (2)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是 20 世纪初到 50 年代,是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底特律 是汽车城,主导产业为汽车工业,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新兴 的市场需求;丰富的原材料. (3)根据材料分析:20 世纪 70 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 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07 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 年 2 月 19 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 陷入财政危机;结合传统工业衰落的原因分析其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有石油危机; 日本、德国等国家汽车工业的冲击;房地产崩溃;产业结构单一;新技术革命冲击等. (4)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区域再生阶段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 故答案为:(1)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庞大的市场需求. (2)汽车制造业.钢铁等原料供应充足、汽车生产技术进步、汽车市场需求快速增 长. (3)单一的以汽车生产为主的生产结构;石油危机;德国、日本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 第三产业不景气;房地产业崩溃;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等. (4)调整产业结构,城市经济发展多元化;加强技术革新,发展新兴工业与现代服务业; 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区域品牌,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发展科技,重视人才 队伍建设等. 【点评】本题以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 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解题时应 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四.选做题铱本题包括 30、31、32、33 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 答.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海洋地理】 30.(10 分)2012 年 6 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的 260 多个 岛礁及 200 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如图是南海海域 8 月份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 (1)与同纬度太平洋相比,南海表层海水盐度偏 低 ,主要原因是 海域相对比较封 闭,与大洋间盐分交换不畅;周边陆地雨水丰沛,陆地淡水注入降低了表层海水盐 度 . (2)当前,三沙市可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有 太阳能 、 风能等 . (3)三沙市的海岸类型主要属于生物海岸中的 珊瑚礁 海岸,据此,其适合发展的产 业为 旅游业 . (4)为解决三沙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淡水资源稀缺问题,拟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海水淡 化;收集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等 . (5)设立三沙市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有 加强海洋国土管理;强化海洋国土 安全;促进海洋国土资源保护与开发 . 【考点】2H:海水温度和盐度及其与环境的关系;48: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F8: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G6: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G7:开 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36:图文结合思想;43:利用图 表信息;541:海洋与海岸带. 【分析】(1)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蒸发量与降水的对比关系、寒暖流、是否有径流的 注入等. (2)太阳能、波浪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也是洁净能源. (3)岛礁的成因有火山岛、大陆岛、珊瑚岛、冲积岛. (4)沿海地区解决淡水短缺的措施有海水淡化;收集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 水)等. (5)设立三沙市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加强海洋国土管理等具有重要作用. 【解答】解:(1)南海地区由于海湾比较封闭,有周围大洋间盐分交换不畅;该地受季 风气候影响,年降水量较多;海南岛、中南半岛等陆地径流的注入等因素,使得该地盐 度比同纬度太平洋低. (2)三沙市四面环海,该地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波浪能、潮汐能、地热能等,也是洁净 能源. (3)三沙市所在陆地属于珊瑚岛,海岸属于珊瑚礁海岸,该地可以发展旅游业. (4)沿海地区解决淡水短缺的措施有海水淡化;收集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 水)等. (5)设立三沙市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具有加强海洋国土管理;强化海洋国土安全;促进 海洋国土资源保护与开发等作用. 故答案为:(1)低;海域相对比较封闭,与大洋间盐分交换不畅;周边陆地雨水丰沛, 陆地淡水注入降低了表层海水盐度. (2)太阳能、风能、波浪能、潮汐能等. (3)珊瑚礁;旅游业. (4)海水淡化;收集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等. (5)加强海洋国土管理;强化海洋国土安全;促进海洋国土资源保护与开发.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海岛、海水等相关的基础知识,正确读图并熟练掌 握相关知识是关键. 【城乡规划】 31.(10 分)如图是我国某城市用地选择方案,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图中河流以北和 以西地区是生态保护用地,以东是城市用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 四地块中,最适宜规划为居住区的是 D ;适宜规划为化学工业园 区的是 A ,理由是 D 区接近居民区;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地势较高;位于城 市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质量较好.A 区靠近铁路、河流;位于城区河流下游、城市盛 行风下风向;靠近工业区和仑储区;对居民区环境质量威胁较小 . (2)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中,影响居民生活的最主要问题是 铁路经过城区.给城市带来 噪声等污染 ,该问题的主要影响有 割裂城市内部的联系 . (3)为保护老城,在城市规划中应如何处理新老城关系? 【考点】5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基本原则,居住区主要布局在交 通便利,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环境质量好的地区;化学工业园区主要布局在交通便 利,河流的下游,城市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2)本题主要通过分析铁路的位置来考虑对于居民生活的主要问题,以及对于城市内部 的相互联系. (3)本题主要从老城的保护和新城的开发以及合理规划角度来分析. 【解答】解:(1)D 适合符合居住区,这里的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地势较高;位 于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质量较好.A 处适合修建化学工业区,因为 A 区靠近铁路、 河流;位于城区河流下游、城市盛行风下风向;靠近工业区和仑储区;对居民区环境质 量威胁较小. (2)根据上面的分析结合地图可知:铁路经过城区,这样会给城市带来噪声等污染;铁 路穿过城区的中部这样不利于城市的南北联系,割裂了城市内部的联系. (3)通过分析可知:对于老城区,我们要进行保护,制定法律和法规,分类分区保护老 城区,尽量不要破坏老城区的原貌;对于新城区我们要进行开发和合理的规划. 故答案为: (1)D;A.D 区接近居民区;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地势较高;位于城市盛行风 的上风向;环境质量较好.A 区靠近铁路、河流;位于城区河流下游、城市盛行风下风 向;靠近工业区和仑储区;对居民区环境质量威胁较小. (2)铁路经过城区.给城市带来噪声等污染;割裂城市内部的联系. (3)发展新城,保护老城;制定法律或法规;分类分区保护老城;尽量不改变老城原 貌.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和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学生在 学习中解题的关键就是掌握好学习的基本知识. 【旅游地理】 32.文化旅游是以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的旅游活动.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及与 旅游名城西安联系的加强,延安已成为重要的热点旅游地.如图是陕北文化旅游资源分 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陕北发展文化旅游有利的资源条件有 类型多样;数量多;地域组合好;游览价值 高 . (2)在陕北文化旅游资源中,延安最具特色的是 红色革命文化 .近几年来,延安迅 速成为热点旅游地的主要原因有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快捷;受旅游名城西安的辐 射带动 . (3)今后延安在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有 生态破坏;环 境污染;文物古迹损毁 . 【考点】K4: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M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2E:地理关联图;33:分析与综合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561:旅游资源 的类型与分布;56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主要有:1、游览价值:资源质量、地域组合、集 群性 2、交通通达性 3、市场距离 4、地区接待能力 5、环境承载量. 【解答】解:(1)根据图例分析:图例中显示陕北地区拥有红色革命文化,民间艺术文 化,地方建筑文化,历史朝代文化,宗教文化,所以旅游资源的类型多;根据图中旅游 资源的分布分析:陕北旅游资源的数量多,类型丰富、密度较大、搭配协调、形成了一 定规模的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2)根据图例:延安有红色革命文化,是革命老区.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经过延安,有机 场,所以交通便利;根据材料叙述,距离旅游名城西安的距离近,联系紧密,受其辐射 作用强. (3)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文物古迹损毁等. 故答案为:(1)类型多样;数量多;地域组合好;游览价值高. (2)红色革命文化.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快捷;受旅游名城西安的辐射带动. (3)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文物古迹损毁. 【点评】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 旅游环境保护,学生要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用. 【环境保护】 33.2013 年 3 月 8~9 日,沙尘天气横扫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局部地区出现沙尘暴和强沙 尘暴天气.如图是此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沙尘天气过程,a 地与 b、c 两地相比,a 地沙尘更强的自然原因有 距冬季风 源地近,风力强劲;位于沙漠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 物 . (2)沙尘天气对 b 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有 毁坏农作物;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影响 植物生长 . (3)减轻沙尘危害的可行措施有 A 、 C . A.建防风林削弱近地面风力 C.农作物留茬增强抗风蚀能力 B.发展灌溉增加地面湿度 D.硬化地面抵抗风蚀 (4)针对沙尘暴这一环境问题,江苏省中学生适合的参与 关注生态问题;参与防风治 沙宣传;开发募捐活动等 . 【考点】92: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简答题;141:情境文字材料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 【分析】该题考查沙尘暴的强弱、危害、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其中沙尘强弱主要与地表 风力、植被、沙源等因素有关,沙尘暴的危害与措施属于生活常识性题目. 【解答】解:(1)沙尘强弱可以从地表风力、植被、沙源等方面分析.根据图例 a 为强 沙尘暴地区,a 地位于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在地,该地区气 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强,沙源多,所以比 b、c 两地沙尘强. (2)沙尘天气能够毁坏农田设施,毁坏农作物,破坏地表植被,是土壤肥力下降,引起 土地的荒漠化. (3)根据图示: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北方和西北地区,减轻沙尘危害可以从削弱 风力和增加地表植被方面考虑.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合大面积的灌溉.所以本题 选择 AC 选项. (4)根据图示:江苏虽然受沙尘的影响较小,但作为中学生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也应承 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关注生态问题,参与防风治沙宣传活动;开展募捐活动等. 故答案为:(1)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位于沙漠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平 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2)毁坏农作物;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影响植物生长. (3)A;C. (4)关注生态问题;参与防风治沙宣传;开发募捐活动等. 【点评】沙尘暴这一类自然灾害,不是教材重点内容,但相关的题目难度并不大,只需 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心感知相关的常识内容即可答题.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