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含解析版)下载

2012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含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2年10月30日



2012 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4 分)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 为商人(  ) 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 2.(4 分)如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 A.唐长安 B.宋开封 C.元大都 D.明北京 3.(4 分)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 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 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 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4.(4 分)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 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5.(4 分)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其中句读错误的是(   第 1 页(共 20 页) )西人立国具有本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③用育才于学 堂论政于议院国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 洋枪水雷铁路电线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 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⑦ 6.(4 分)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 希望”。他所指的“新希望”是(  ) A.利用义和团 C.预备立宪 B.颁布明定国是诏 D.南北和谈 7.(4 分)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33 年 7 月,中 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 8 月 1 日定为(  ) 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 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 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8.(4 分)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其主要 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  ) ①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      ②是中国 50 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 ③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         ④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4 分)如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B20 世纪初,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日趋衰落 现代文学呈现多元化特征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 世界多极化格局出现 夫举行 C《物种起源》一发表,达尔文就遭到来自宗教 生物进化论冲击了封建神学 第 2 页(共 20 页) 界的猛烈批评 D1983 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 中国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领 上亿次的计算机 B.B 先世界 D.D A.A C.C 10.(4 分)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 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 11.(4 分)巴黎著名的协和广场曾几度更名,见证了法国革命的曲折历史。1793 年时它名为“革命广场”,1795 年改名为“协和广场”,1826 年又改名为“路易十 六广场”,1830 年最终定名为“协和广场”。将这些名称与下列历史时期相对应 ,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波旁王朝复辟时期 ②七月王朝时期 期。 ③雅各宾派专政时期 ④督政府时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12.(4 分)如图,是某个历史时期的欧洲部分地区示意图。下列各项历史事件 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是(  ) A.普法战争爆发 C.两德统一完成 B.第二国际建立 D.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  二、解答题 13.(36 分)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 类社会的进程 材料一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 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 第 3 页(共 20 页) 材料二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 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荀子》)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 代背景。 材料三“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所谓的“南北通州”是指北京通州和江 苏南通,它们均与大运河关系密切。但在近代以后,随着运河漕运的停止, 北通州及运河沿线大多数城市衰落,南通州却未停止发展的脚步。1898 年南 通大生纱厂创办,并获得 20 年方圆百里内独办企业的特权,税收负担较轻。 此后建立的大生港承担了航运功能。到 20 世纪 20 年代大生资本集团形成, 包括棉花种植、碾米、造船、纺织机器制造、发电等企业及银行。其间,南 通还创办了师范、农科、商业、纺织等学校,兴建了博物苑、剧院、公园等 公共设施。 (2)阅读材料三和图,结合所学,概括近代南通经济发展的原因。 第 4 页(共 20 页) 材料四 自19 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道的问 题,美国国会一直存在争论,1817 年和 1822 年,美国总统两次否决了联邦政 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议案,1824 年最高法院法官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 资助和承担河道改良项目,但联邦政府的权限从改良河道扩大到流域治理、 防洪灌溉,又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其间,仍有很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 防洪工程过多干预了各州的权力。1935 年全国内发生洪灾,100 多项防洪议 案提交到国会,1936 年总统签署《防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 设防洪工程,地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 (3)结合所学,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角度,对材料四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水与人类文明进步”关键词表 三峡水利工程 海上马车夫 筒车 新航路开辟 轮船招商局 第聂伯河水电站 北洋水师 罗盘针 水力织布机海上丝绸(陶瓷)之路 (4)阅读上表,从“水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 3 个关键词,提炼一 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 4 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 简要阐释。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第 5 页(共 20 页) 14.(8 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20 世纪上半叶,孙中山和甘地分别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经济主张。请比较两 者经济思想的异同。 15.(8 分)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的记录了人们认 识世界的过程。 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 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 为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 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大 部分图幅,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 阅读上面材料,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欧洲中世纪和中国古代地图的功用。说两种 地图所反映的社会思想背景。  第 6 页(共 20 页) 2012 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4 分)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 为商人(  ) 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 【考点】2X: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考查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原因,学生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答】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基本政策,因为商人主要从事商品的贩 运和买卖,所以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大都认为商人不从事工农业生产,不创造 产品,对社会的发展没有贡献。所以统治阶级贬低商人地位,对商人及商业 实行限制,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故 A 项正确。 儒家思想从汉代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商人也必须尊重儒学,故 B 项错误。 宗法制从西周开始,一直影响着中国的政治及社会生活,故 C 项错误。 商人也必须纳税,D 项的表述错误,应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难度中等。关于重农抑商,还 可以考查政策的起源: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另外以后朝代重农抑商的表现也 是常考的内容:如汉朝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2.(4 分)如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 第 7 页(共 20 页) A.唐长安 B.宋开封 C.元大都 D.明北京 【考点】1E:元朝行省制度.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意在通过对历史图片的观察和解读考查学生对元朝中央机构的了 解。 【解答】从图中可以观察到“中书省”这一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在元代只保留 中书省,置于都城之内,总理全国政务,为最高行政机构。唐代实行三省制, 宋代设置中书门下,明代废中书省,以六部分掌庶政,直接受命于皇帝。 故选:C。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观察和解读能力,考查学生对元朝中央 机构的了解。  3.(4 分)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 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 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 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考点】37: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87:启蒙运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中西方的思想家的相关知识。考查中西方思想家的文学作品的 对比,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第 8 页(共 20 页) 【解答】顾炎武(1613﹣1682 年)生活与明末清初,英国哲学家洛克( 1632﹣﹣﹣1704 年),是早期启蒙思想家,两人大约生活与同一时期,即 17 世纪。故 A 项正确。 郭守敬生活与元代,大约是 13 世纪,牛顿是 17 世纪的科学家,故 B 项错误。 曹雪芹生活在 18 世纪的清朝中期,薄伽丘是 14 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家,故 C 项错误。 关汉卿生活与元代,大约是 13 世纪,莎士比亚(1564﹣﹣﹣1616 年),故 D 项 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选项中的文学作品出现的时间。试题并未要求 从具体的时间上进行比较,只是大体上同一个世纪的就可以。因此题目设置 并不偏。用排除法做此类的题目较易。  4.(4 分)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 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考点】92:第二次鸦片战争.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是考查两次鸦片战争,重点要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解答】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了“最惠国待遇”,清政府也 开放上海等为通商口岸,故 A、C 不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同意外国公使 进驻北京的要求,清政府 1860 才设总理衙门,故排除 D.“欧洲人渴望中国 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表明欧洲列强希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故 B 项符合。 第 9 页(共 20 页)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要求掌握鸦片战争的原因、 不平等签约内容、影响。  5.(4 分)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其中句读错误的是(   )西人立国具有本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③用育才于学 堂论政于议院国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 洋枪水雷铁路电线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 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⑦ 【考点】B9: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 【解答】中国近代以来对西方的认识逐步加深,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 三个阶段。①错误,句读应该是在“末”后,“本末”是一个词;③错误,句读应 该是在“用”后;⑥错误,句读应该是在“用”后,“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指的是 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表明中国只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改 变政治制度。 故选:B。 【点评】本题的形式十分新颖,让考生判断这段话的句读错误,不少考生认为此 题貌似语文,而非历史。题目注重对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的考查, 通过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让考生来分析判断。材料呈现的方式比较灵活, 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  6.(4 分)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 希望”。他所指的“新希望”是(  ) A.利用义和团 C.预备立宪 B.颁布明定国是诏 D.南北和谈 第 10 页(共 20 页) 【考点】P7: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预备立宪。 【解答】清政府晚期革命力量风起云涌,清政府摇摇欲坠,为挽救统治危机,清 政府酝酿改革,企图实行“预备立宪”,欺骗国民,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故选:C。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清朝预备立宪的了解,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和材料解读能力。  7.(4 分)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33 年 7 月,中 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 8 月 1 日定为(  ) 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 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 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考点】9O:南昌起义.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了南昌起义,意在考查学生所学知识。 【解答】题中“1933 年 7 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A 不对,国民革命 军是国民党军队的名称,与中共创立军队无关;B 符合题意,1933 年,中华 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 8 月 1 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C 不对。建 军节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无关;D 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 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南昌起义,解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所学知识。  8.(4 分)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其主要 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  ) ①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      ②是中国 50 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 第 11 页(共 20 页) ③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         ④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考点】FJ: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的外交。 【解答】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新中国 50 年代初主要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外交关系 ,70 年代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因此①符合题意。而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与俄 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建立的区域合作组织,因此②③④均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的外交的认 识,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9.(4 分)如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B20 世纪初,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日趋衰落 现代文学呈现多元化特征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 世界多极化格局出现 夫举行 C《物种起源》一发表,达尔文就遭到来自宗教 生物进化论冲击了封建神学 界的猛烈批评 D1983 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 中国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领 上亿次的计算机 B.B 先世界 D.D A.A C.C 【考点】89:进化论.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进化论影响,要求学生结合近代西方文学发展科技进步以 及 20 世纪不结盟运动发展的基本史实来分析材料。 【解答】A.20 世纪初,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日益衰落,不能证明证明现代文学呈现 第 12 页(共 20 页) 多样化的特征。 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出现最早应该是欧洲的联合,而不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揭示了生命的起源,冲击了天主教的神创论,对封建神学 思想构成了致命的冲击。 D.结合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科技发展,我们知道,1983 年中国研制出第一台亿次 计算机,但并不是标志着中国计算机技术领先世界。 故选:C。 【点评】生物进化论的积极意义: 第一,达尔文进化论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在人类思想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进化论的发表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 变论。进而启发人们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第二,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大大推动了生物科学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其它学科 领域的发展。  10.(4 分)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 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 【考点】6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解,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 过程。 【解答】英国“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用明确的法律限制国王的权力, 使立法权、司法权、财政大权、军事大权等由议会控制,但是英国国王作为 国家元首仍保留较大的行政权,如可拥有任命大臣的权力,只是到了 18 世纪 中期才成为真正的“统而不治”的“虚君”。故排除 A、B、C 项。 故选:D。 【点评】要注意培养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下君主权力的分析能力,认识英国君主 第 13 页(共 20 页) 立宪制形成自己的特点有一个过程,并掌握其特点和过程。  11.(4 分)巴黎著名的协和广场曾几度更名,见证了法国革命的曲折历史。1793 年时它名为“革命广场”,1795 年改名为“协和广场”,1826 年又改名为“路易十 六广场”,1830 年最终定名为“协和广场”。将这些名称与下列历史时期相对应 ,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波旁王朝复辟时期 ②七月王朝时期 期。 ③雅各宾派专政时期 ④督政府时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考点】6C:法国大革命.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法国大革命曲折发展历程线索的识记。 【解答】1789 年 7 月 14 日法国大革命爆发,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 先后执政,1794 年 7 月雅各宾派的统治结束;热月党人建立督政府;拿破仑 失败后波旁王朝复辟,1830 年建立七月王朝。 故选:C。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国大革命曲折发展历程线索的历史识记能力。  12.(4 分)如图,是某个历史时期的欧洲部分地区示意图。下列各项历史事件 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是(  ) A.普法战争爆发 C.两德统一完成 B.第二国际建立 D.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 【考点】7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点第二国际的建立。 第 14 页(共 20 页) 【解答】从图中“奥匈帝国”“德国”等信息可以判断这是普法战争之后的欧洲政治 地图,时间应该是 1871 年﹣﹣﹣﹣1918 年,因为 1871 年普法战争后,普鲁 士完成德国的统一,故 A 不正确;1990 年两德统一完成,1991 年独立国家联 合体成立,此时“奥匈帝国”已经不存在,故 C、D 排除;1889 年第二国际建立 ,正好在这一时间段内。 故选:B。 【点评】本题旨在通过对地图的分析考查学生对第二国际的建立时间的记忆,要 求学生具备再认再现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解答题 13.(36 分)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 类社会的进程 材料一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 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 材料二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 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荀子》)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 代背景。 材料三“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所谓的“南北通州”是指北京通州和江 苏南通,它们均与大运河关系密切。但在近代以后,随着运河漕运的停止, 北通州及运河沿线大多数城市衰落,南通州却未停止发展的脚步。1898 年南 通大生纱厂创办,并获得 20 年方圆百里内独办企业的特权,税收负担较轻。 此后建立的大生港承担了航运功能。到 20 世纪 20 年代大生资本集团形成, 包括棉花种植、碾米、造船、纺织机器制造、发电等企业及银行。其间,南 通还创办了师范、农科、商业、纺织等学校,兴建了博物苑、剧院、公园等 公共设施。 (2)阅读材料三和图,结合所学,概括近代南通经济发展的原因。 材料四 自19 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道的问 题,美国国会一直存在争论,1817 年和 1822 年,美国总统两次否决了联邦政 第 15 页(共 20 页) 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议案,1824 年最高法院法官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 资助和承担河道改良项目,但联邦政府的权限从改良河道扩大到流域治理、 防洪灌溉,又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其间,仍有很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 防洪工程过多干预了各州的权力。1935 年全国内发生洪灾,100 多项防洪议 案提交到国会,1936 年总统签署《防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 设防洪工程,地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 (3)结合所学,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角度,对材料四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水与人类文明进步”关键词表 三峡水利工程 海上马车夫 筒车 新航路开辟 轮船招商局 第聂伯河水电站 北洋水师 罗盘针 水力织布机海上丝绸(陶瓷)之路 (4)阅读上表,从“水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 3 个关键词,提炼一 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 4 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 简要阐释。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考点】32:百家争鸣;6A: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A8:近代中国经济发展 的特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应把握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近代经济的发展。应把握近代经济的发展的特点。 (3)本题考查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应把握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特点。 (4)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并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 16 页(共 20 页) 【解答】(1)第一小问主要从材料一、二中概括即可。“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 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 行”可知,反映的是老子的两面性思想,即“辩证”思想。“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 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可知,反映的是儒家的“仁政”思 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根据所学知识,道家、儒家思想产 生的时代背景是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革。铁器和牛耕 的使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造成井田制瓦解,各国纷纷变法,确立了土地 私有制,从而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分封制。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争霸,促成 了思想上百家争鸣的局面。 (2)本小问主要从图和材料三中概括,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从材料“所谓的 南北通州是指北京通州和江苏南通,它们均与大运河关系密切”和图可以得出 南通地理位置优越的原因;“获得 20 年方圆百里内独办企业的特权,税收负 担较轻”可以得出清政府予以政策扶持,使其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的原因;“南 通还创办了师范、农科、商业、纺织等学校,兴建了博物苑、剧院、公园等 公共设施”可以得出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相对完善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张謇 的事业救国思想和实践活动,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原因。 (3)本小问主要概括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材料表明,最初由于美国 宪法没有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流,导致总统两次否决国会提出 的议案。1824 年最高法院法官对宪法相关条例的解释,解决了联邦政府可以 治理河流的法律问题,但是仍然没有理顺联邦和地方在治理河流方面的权力 关系,所以国会仍陷于长期争论。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危机、自然灾害,客 观上要求联邦政府更多干预地方经济事务;罗斯福新政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 力。这一切为 1936 年总统签署《防洪法》创造了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特点是权力制衡,一方面表现为中央机构之间的三权分 立,另一方面表现为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割。 (4)本小问是开放创新型的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首先从材料 中选出 3 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 这 4 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因此在选关键词时一定要看到它们之 间的联系。 第 17 页(共 20 页) 故答案为: (1)材料一体现出了道家的“辩证”思想;材料二体现出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革。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经济 的发展,造成井田制瓦解,各国纷纷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从而冲击了 传统的宗法分封制。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争霸,促成了思想上百家争鸣的 局面。 (2)南海依托江海,毗邻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经济发展。张謇的事业 救国思想和实践活动,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清政府予以政策扶持,使其在 竞争中占据优势。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相对完善,有利于城市经济持续发展。 (3)材料表明,最初由于美国宪法没有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流, 导致总统两次否决国会提出的议案。1824 年最高法院法官对宪法相关条例的 解释,解决了联邦政府可以治理河流的法律问题,但是仍然没有理顺联邦和 地方在治理河流方面的权力关系,所以国会仍陷于长期争论。20 世纪 30 年代 的经济危机、自然灾害,客观上要求联邦政府更多干预地方经济事务;罗斯 福新政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这一切为 1936 年总统签署《防洪法》创造了 条件。以上内容表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特点是权力制衡。权力制衡一方 面表现为中央机构之间的三权分立,另一方面表现为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之 间的权力分割。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某些方面,联邦政府的权力有扩大 趋势。 (4)示例: 主题:水与社会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筒车、水利织布机、第聂伯河水电站 添加的关键词:漕渠 简要阐释:中国古代,修建漕渠,使用筒车灌溉农田,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工 业革命期间发明的水利织布机等,解放了劳动力,工业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 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电力成为社会经济与生活的重要能源。第聂 伯河水电站是水利发电的代表之一。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在对材料的解读,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概括。再运用所 学知识解答即可。  第 18 页(共 20 页) 14.(8 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20 世纪上半叶,孙中山和甘地分别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经济主张。请比较两者经 济思想的异同。 【考点】X2:评价孙中山;X5:评价甘地.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和甘地的思想。考查孙中山和甘地经济思想的异同。 【解答】本题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和甘地经济思 想的相同点是都反对西方殖民掠夺,主张本民族的经济独立;不同点是孙中 山希望实现国家现代化;甘地则希望回归传统经济生活。孙中山主张学习西 方先进科学技术;甘地则主张发展传统手工业。孙中山有比较系统的现代化 经济发展方案﹣﹣《实业计划》;甘地发展经济的方案稍显简略。 故答案为: (1)相同点:两者都反对西方殖民掠夺,主张本民族的经济独立。 不同点:孙中山希望实现国家现代化;甘地则希望回归传统经济生活。孙中山主 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甘地则主张发展传统手工业。孙中山有比较系统 的现代化经济发展方案﹣﹣《实业计划》;甘地发展经济的方案稍显简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孙中山与甘地经济主张的比较。注意两人都是本国近代 化中的代表人物,两个人的经济思想都带有时代的特色。  15.(8 分)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的记录了人们认识世 界的过程。 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 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 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 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 据绝大部分图幅,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 阅读上面材料,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欧洲中世纪和中国古代地图的功用。说两种 地图所反映的社会思想背景。 第 19 页(共 20 页) 【考点】L2: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中世纪天主教的相关知识。考查中世纪天主教在欧洲的地位以 及中西方地图绘制的功能的差异与反映的社会背景,生提取信息,归纳比较、 分析理解的能力。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归纳比较、分析理解的能力。第一小问可从材 料中,从绘制概括。人员上看:欧洲绘制地图的是神职人员,可知和宗教有 关;中国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可知与现实的世俗政治生活有关。故功用的 不同可概括为:欧洲中世纪地图主要用于宗教宣传;中国古代地图主要用于 世俗事务。 第二小问可从材料中概括和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欧洲中世纪的地图以基督教圣地 耶路撒冷居于中心,所以反映的是当时基督教神权思想居于社会统治地位; 而古代中国地图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可知有天朝上国的心理。由此可以 概括为:欧洲中世纪地图反映出当时基督教神权思想居于社会统治地位;中 国古代地图反映出中国中心论的思想。 故答案为: 功用:欧洲中世纪地图主要用于宗教宣传;中国古代地图主要用于世俗事务。 社会思想背景:欧洲中世纪地图反映出当时基督教神权思想居于社会统治地位; 中国古代地图反映出中国中心论的思想。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在对材料的准确解读、分析理解。考查学生提取信息, 归纳比较、分析理解的能力。 第 20 页(共 20 页)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