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下载

福建省泉州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23日






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主张的提出者是(  ) A.孔子B.老子C.孟子D.韩非子 【分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 【解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 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做事情要推己及人.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故选A. 【点评】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创立,战国时期发展,但是没有获得正统的地位.西汉以后 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学生应该掌握.  2.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江流域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优越B.统治者施行仁政 C.水利设施齐全D.中原汉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分析】本题考查江南经济发展.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晋江流域地处长江以南,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地区战乱,北 方人口大量南迁,西晋末年以后,上百万北方人口的南迁,充实了江南地区的劳动力,带 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政权的一些统治者推行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再加上 南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也提供了发展农业的巨大条件.其中,北方农民南迁带 来先进工具和技术是最主要的原因.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江南经济发展原因的掌握,学生重点掌握主要原因.  3.王晓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女皇帝、治宏贞观、政启开元。他研究的人物是(   )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武则天统治时期的评价. 【解答】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周,她在位期间,继续实 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们 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4. 1087年,北宋政府在泉州设立的海外贸易管理机构是(  ) A.市舶司B.瓦舍C.司农司D.宣政院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朝的海外贸易.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宋朝政府重视海外贸易,在泉州等主要港口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 机构是市舶司.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宋代海外贸易的主要史实.  15.如图所示著作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其作者是(  ) A.李贽B.魏源C.严复D.康有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代的思想家. 【解答】鸦片战争失败之后,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办法,其中魏源就是主要 代表人物.他著有《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准确识记魏源的思想主张.  6.如图所示的历史现象发生在(  ) A.洋务运动中B.戊戌变法期间C.义和团运动中D.辛亥革命后 【分析】本题考查的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内容. 【解答】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剪辫令,要求留有发辫者,限期剪去辫 子,去除旧俗,做中华民国新国民.图片反映就是当时革命军在街头给行人剪辫子的情景 .故选D. 【点评】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除去剪发辫之外,还有禁缠足、改称谓、变服装 等,应注意掌握.  7.某电视台将摄制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宣传片,栏目组要实地拍摄反映红军三大主力 会师的场景,应到(  ) A.遵义B.吴起镇C.会宁D.延安 【分析】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知识点. 【解答】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都是课本中最基本的应该掌握的知识,可以结合课本和材料作答 . 28.如图所示碑文反映了西沙群岛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其落款的民国纪年转换为公元纪年, 应是(  ) A.1945年B.1946年C.1947年D.1948年 【分析】本题考查了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解答】题目给出的图片中有民国三十五年字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35﹣1=1946年.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1912+(   )一1,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减去这个1.  9.下列战役,与1949年1月和平解放北平直接相关的是(  )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了平津战役的相关史实. 【解答】1948年11月,东北解放军又挥师入关与华北解放军合力进行平津战役,1949年初 ,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的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随后基本解放了华 北全境.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平津战役的相关史实.  10. 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A.农业B.重工业C.轻工业D.商业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 【解答】1953年,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 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  11. 1956年底,我国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其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 【解答】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 此社会主义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选D. 【点评】重点识记三大改造的内容与影响.  12.如图是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其反映的新闻背景是中国(  ) 3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参加万隆会议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史实. 【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71年11月”.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 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20世纪70年代新中 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131979﹣﹣1989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金额变化(如图)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②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③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关系. 【解答】结合所学,思考此时期内中美关系的变化.分析三个选项,从1972年中美关系改 善开始,中美贸易有了极其缓慢的发展,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和1979年中美正式 建立外交关系,中美贸易开始迅速增长,至今呈稳定发展的趋势;亚太经合组织是2001年 在上海举行的,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需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和这幅图片材料包含 信息的综合分析.  14.诗歌承载着生动鲜活的历史,“紫荆开后白莲开”、“一国两制谱新篇”诗句反映的 是(  ) A.新中国的成立B.民族区域自治C.西藏和平解放D.香港澳门回归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香港澳门回归. 【解答】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标志,白莲花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的标志,“ 紫荆开后白莲开”、“一国两制谱新篇”诗句反映的是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1997年7 月1日香港回归和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重点掌握香港澳门回归.  15.)“他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担任元朝官员17年。后来,他从泉州出发,经海上丝 绸之路返回意大利,对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产生较大影响。”“他”是(  ) 4A.阿基米德B.亚历山大C.马可•波罗D.但丁 【分析】本题考查马可•波罗来华的史实. 【解答】“担任元朝官员17年.后来,他从泉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返回意大利”可知 是马可•波罗来华.1271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1275年到达中国 元朝的首都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以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口 述由其狱友代写的《马可•波罗行记》描绘了元朝大都的繁华景象,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 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马可•波罗来华的时 间、经过等.  16.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一历史事件的时间采用世纪 纪年,应是(  ) A.15世纪80年代B.16世纪80年代C.17世纪80年代D.18世纪80年代 【分析】本题考查了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 【解答】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1689年为17世纪80年代.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具体年份与世纪换 算公式.  17.如图所示内容是李明同学整理的笔记要点。由此判断,他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A.根本原因B.导火线C.概况D.重大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萨拉热窝事件. 【解答】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在 奥匈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举行,并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年仅17岁的青年普林西 普开枪刺杀了斐迪南夫妇.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就是这样的一个偶发事件成了第 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故选B. 【点评】重点识记萨拉热窝事件的内容与影响.  18. 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领导人是(  ) 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 【分析】本题考查了新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苏俄国内战争胜利后,仍在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果引发了严重 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为了克服危机,从1921年开始,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新经 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故选A. 【点评】识记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影响及当时的领导人.  519.如图所示海报创作于“二战”期间,画面上的巨炮刷着苏、中、美、英等国的国旗图 案,它反映了(  ) A.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的情景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团结的重要性 C.诺曼底登陆的情景 D.苏军攻克柏林的重要性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解答】题干中画面上的巨炮刷着苏、中、美、英等国的国旗图案可知是反映你世界反法 西斯联盟建立的重要性.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 国家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 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故选B. 【点评】重点识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内容及影响  20.)美国的苹果手机在中国销售,中国的海尔电器走向欧美市场。这体现了当今世界的 发展趋势是(  ) A.经济全球化B.政治多极化C.文化多元化D.外交多边化 【分析】本题考查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解答】美国的苹果手机在中国销售,中国的海尔电器走向欧美市场.这体现了当今世界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使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 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分析运用当今经济全球 化趋势.  二、辨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 简要说明理由) 21.)西汉末年,我国开始出现佛教、道教并立局面。 错误: 西汉末年 。 理由: 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 道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道教是我国土 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故在西汉时期我国不可能出现佛教、道教并立局面 .故答案为: 错误:西汉末年. 理由: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道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  622.清朝初年,李光地(祖籍安溪)向康熙皇帝力荐俞大猷率军统一台湾。 错误: 俞大猷 。 理由 明朝时期俞大猷抗倭斗争 ;  清朝初年李光地(祖籍安溪)向康熙皇帝力荐施琅率军统一台湾 。 【分析】考查泉州籍英雄人物在抗击外来侵略、统一祖国宝岛台湾的丰功伟绩. 【解答】俞大猷是明朝中后期的著名军事将领.在抗倭上功勋卓著,是与戚继光齐名的“ 抗倭英雄”.他虽然功名显赫,为国家贡献颇多,却屡遭打击陷害,一生沉浮漂移,命运 多舛.所幸的是,俞大猷总能化险为夷,东山再起,显现出超常的政治军事智慧.康熙三 年开始,施琅就建议“当乘其(指台湾郑氏政权)民心未固、军情尚虚”之时,进军澎湖 、台湾,使“四海归一”.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率领清军渡海东征,一举攻克澎湖,招降 台湾郑氏集团.他还针对当时清廷有人提出“宜迁其人,宜弃其地”的主张,请清政府在 台湾屯兵镇守、设府管理,力主保留守卫台湾. 故答案为: 错误:俞大猷.理由:明朝时期俞大猷抗倭斗争,清朝初年李光地(祖籍安溪)向康熙皇 帝力荐施琅率军统一台湾.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基础知识和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熟记 基础知识很重要.  23.如图所示人物的主要贡献是研制出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 错误: 瓦特的主要贡献是研制出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 。 理由: 瓦特的主要贡献是研制成功改良蒸汽机 ;  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 。 【分析】本题考查了瓦特的主要贡献. 【解答】据所学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于1785年改良蒸汽机成功,把工业革命 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工业生产迅速取代了手工劳动,把人类带入了“ 蒸汽时代”.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 .故答案为: 错误:瓦特的主要贡献是研制出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 理由:瓦特的主要贡献是研制成功改良蒸汽机;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是在第二次工业革 命时期,由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 【点评】识记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发明人.  三、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共20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财政经济困难,粮食供求矛盾突出,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 生产、稳定粮价,出现了国家、省、市(县)级粮票。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7(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粮票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 从1990年开始,广东、浙江、上海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先后废除粮票等购买生活必需品的 票证。从1993年1月1日起,粮票在全国范围内终止流通。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率先废除粮票等购物票证的省、市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粮票在全国范围内终止流通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后,五花八门的票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各种各样的银行卡(见图1、图2 )竞相兴起。 ﹣﹣摘编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等 (3)图1、图2所示银行卡的使用与哪一次科技革命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票证退 出历史舞台的感想。(写了一点即可) 【分析】(1)本题考查了新中国成立后粮票出现的原因. (2)本题考查了率先废除粮票的省、市及废除的原因. (3)本题考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及自已对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感想. 【解答】(1)由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财政经济困难,粮食供求矛盾突出,党和政 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生产、稳定粮价…”可知,粮票出现的原因有,国家财政经济困 难,粮食供求矛盾突出,为发展生产、稳定粮价的需要. (2)由材料二“从1990年开始,广东、浙江、上海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先后废除粮票等购 买生活必需品的票证”可知,率先废除粮票等购物票证的省、市有广东、浙江、上海.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迅速发展,商品经济日益繁荣,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的产量大幅度 上升,票证逐渐失去作用. (3)据所学知,银行卡的使用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促进 了银行卡的使用.最后一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票证是中国计划经济这段历 史的真实写照和证明,也是中国从计划体制走向市场经济艰难历程的见证.票证的隐退, 极大地激发了工农业生产力,市场商品供应迅速丰富. 故答案为: (1)国家财政经济困难,粮食供求矛盾突出. (2)广东、浙江、上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迅速发展,商品经济日益繁荣. 8(3)第三次科技革命;票证是中国计划经济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和证明,也是中国从计划 体制走向市场经济艰难历程的见证.票证的隐退,极大地激发了工农业生产力,市场商品 供应迅速丰富.(答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了解票证在中国出现的原因及其发展过程.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如图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人教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罗斯福 政府针对这一失业率状况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 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要求企业按部门就产品的产量、价格等制定 公平竞争法规,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法案还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国会要求企业按部门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的目的。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中期,有人在纽约做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爱欢迎,他 的后面才是上帝,而且上帝票数还远远落后于罗斯福。 ﹣﹣摘编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的原因。 【分析】(1)本题考查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国家工业复兴法》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本题考查罗斯福的功绩. 【解答】(1)材料二描述的是1929﹣﹣1943年美国的失业率.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沉重打击了美国,使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大量工人失业.造成1929﹣1 933年美国失业率急剧上升.为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后,实施了罗斯 福新政.为降低工人的失业率,罗斯福新政采取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为此美 国政府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2)本题要求根据材料回答,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美国国会要求企业按部门制定公平竞争 法规的目的是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3)1933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为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带领美国逐渐走出了危机,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完 善.这使得罗斯福总统最受美国人欢迎. 故答案为: (1)失业率急剧上升;国家对工业进行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2)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9(3)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带领美国逐渐走出了危机,促进 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完善. 【点评】重点识记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四、综合题(共2小题,满分22分) 26.泉州市各中学八年级开展“走进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 动。 【歌词识史】 《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 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 (1)歌词描述的是哪一年、哪一历史事件? 【角色扮演】 某中学八年级(1)班将编排《西安事变》课本剧,同学们搜集到以下歌曲:《义勇军进行 曲》(1935年创作)、《松花江上》(1936年创作)、《大刀进行曲》(1937年创作)。 (2)假如你是生活在1936年12月西安的爱国文艺青年,要用歌声向张学良的东北军将士宣 传抗日,你会选择上述歌曲中的哪一首?请分别从词、曲的角度,说明你选择该歌曲的理 由。 【学习分享】 1931﹣﹣1945年,一首首抗日救亡歌曲在中华大地上广为传唱。 (3)请写出你搜集的一首创作于上述时期的抗日救亡歌曲的名称。(不得重复前面的三首 歌曲) 【问题探究】 近年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否定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认为南京大屠杀与广岛、长崎核爆 炸导致平民伤亡是一回事,日本也是“二战”的“受害者”。 (4)你认为南京大屠杀与广岛、长崎核爆炸导致平民伤亡是一回事吗?请结合所学知识加 以说明。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内容. (4)本题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 【解答】(1)材料一是出自《松花江上》,反映了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 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1931年9月18日,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 营,炮轰沈阳城.由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沦陷.只有四个多月,东北 一百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2)会选择《松花江上》或《义勇军进行曲》.选择《松花江上》的理由:《松花江上》 的词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民族危机以及东北人民盼望收 复故土、重建家园的心情;《松花江上》的曲调凄凉悲怆,如哭如泣,体现国破家亡的悲 伤和日本侵略者的愤慨.选择《义勇军进行曲》的理由:《义勇军进行曲》的词反映了日 本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揭示民族危机,号召全民族团结抗击日本侵略;《义 勇军进行曲》的曲慷慨激昂,震撼人心,催人奋进. (3)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作于1939年3月,以气势宏伟的旋律,发出中华民族的英 勇抗战的怒吼,震撼了一代中国人的心扉. 10 (4)二者不是一回事.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 六周之久的血腥大屠杀,据统计遇害者达三十万人以上.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 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之一.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广岛和长崎的核爆炸是对日本法西斯的严惩,加速了二战的结束,平民伤亡是日本军国 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结果. 故答案为: (1)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2)会选择《松花江上》或《义勇军进行曲》.选择《松花江上》的理由:《松花江上》 的词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民族危机以及东北人民盼望收 复故土、重建家园的心情;《松花江上》的曲调凄凉悲怆,如哭如泣,体现国破家亡的悲 伤和日本侵略者的愤慨.选择《义勇军进行曲》的理由:《义勇军进行曲》的词反映了日 本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揭示民族危机,号召全民族团结抗击日本侵略;《义 勇军进行曲》的曲慷慨激昂,震撼人心,催人奋进. (3)《黄河大合唱》. (4)二者不是一回事.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之一.广岛和 长崎的核爆炸是对日本法西斯的严惩,加速了二战的结束,平民伤亡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 侵略战争的结果. 【点评】解答材料解析题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 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27.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传奇人物拿破仑”的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阅读理解】 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 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1)根据材料,指出拿破仑认为自己真正的光荣是什么? 【观点辨析】 拿破仑从普通的炮兵上尉登上法国政治舞台,成为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有人认为这是“ 时势造英雄”,也有人认为是“英雄造时势”。 (2)根据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论从史出】 表1:拿破仑对外战争的部分史实 史实 1、1795年到1799年,拿破仑率法军进攻意大利、远征埃及,多次打败外国的反 法联盟军队,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2、1808年,拿破仑率法军进攻西班牙,1809年进攻奥地利,1812年进攻俄国, 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 (3)据表1的史实,推理得出结论:拿破仑对外战争 功过参半 。 【学法运用】 如图所示内容是张丽、曾建、洪红同学对“传奇人物拿破仑”的评价。 11 (4)写出如图中国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正确的同学姓名,并说明理由。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的相关知识. 【解答】(1)1814年﹣1810年间,拿破仑先后颁布了《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 》等法律文献.其中《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 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 (2)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历史的规律表明,每当社会的大变革时期,都是 英雄辈出的时代,它必然成就伟大的历史人物.拿破仑之所以伟大,是由震惊世界的法国 大革命这一件大事所造就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 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 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因此,必须把他放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中,才能更好 地去认识他. (3)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功过参半.一方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把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带到欧洲各国,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 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4)洪红的说法是正确的.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拿破 仑1804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他掌权以后,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 业的发展;制订和颁布了《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一方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把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带到欧洲各国,捍卫了法国大革命 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故答案为: (1)《民法典》. (2)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是法国大革命造就了拿破仑的伟大. 12 (3)功过参半. (4)洪红,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他采取各种措施, 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制订和颁布了《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一方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把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带到欧洲各国 ,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 的反抗. 【点评】本题为综合性探究题,具有开放性,以材料为依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自主探 究,给学生构建一个可以创新的思维空间.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创新思维等多方 面的能力.做好此题,首先明确题意,既要认真阅读材料明确材料反映的重要观点和答题 要求,又要避免答非所问,这是解答试题的关键.要按照题目要求,创造性地.有理有据 地作答.  13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