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辽宁省锦州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22日






2021 年锦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 学 试 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0 个小题,共 12 分。1~8 小题每题 1 分,9、10 小题每题 2 分,每小 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干冰用作制冷剂 C.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答案】D B. 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 D. 氧气用于医疗急教 【解析】 【详解】A、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 性质; B、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 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因为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硬度属于物理性质;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 故选 D。 2. 下列仪器能够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B. ①③⑥ C. ①②⑤ D. ②④⑥ 【详解】①试管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 ②集气瓶不能用来加热; ③燃烧匙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 ④锥形瓶不能用来加热; ⑤烧杯用于加热时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 ⑥蒸发皿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 故选:B。 3.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食用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大量的蛋白质 B. 塑料、纤维、橡胶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 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D.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食用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大量的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B、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天然纤维和天然橡胶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C、食用加碘食盐可补充碘元素,预防甲状腺肿大,符合题意; D、人类利用的能量不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太阳能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4. 下列物质与俗称对应不正确的是 A. NaOH(烧碱) C. NaHCO3(苏打) 【答案】C B. Na2CO3(纯碱) D. Ca(OH)2(熟石灰) 【解析】 【详解】A、NaOH 是氢氧化钠的化学式,氢氧化钠俗称烧碱,选项 A 正确; B、Na2CO3 是碳酸钠的化学式,碳酸钠俗称纯碱,选项 B 正确; C、NaHCO3 是碳酸氢钠的化学式,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选项 C 不正确; D、Ca(OH)2 是氢氧化钙的化学式,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选项 D 正确。故选 C。 5. 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都由原子构成 B. 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 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没有带电的粒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分子由原子构成,符合题意; B、不是所有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如氢原子不含中子,不符合题意; C、水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不符合题意;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个电 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由于原子核外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 显电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6.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A. KNO3 B. NH4NO3 C. KCl D. Ca(H2PO4) 【答案】A 【解析】 【详解】A、硝酸钾含 K、N 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B、硝酸铵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钾含钾一种营养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D、磷酸二氢钙含磷一种营养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7.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燃烧一定有氧气参加 B. 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 C.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是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如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不符合题意; B、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但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二氧化碳含碳元素,但是属于无机物, 符合题意;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臭氧和氧气的混合物由氧 元素组成,但是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 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均一、稳定的液体定是溶液 B. 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作用 C 两种液体纯净物充分混合后一定能得到溶液 D. 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蒸馏水属于纯净物,不是 溶液,说法错误; B、汽油能溶解油污,所以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溶解现象,说法错误; C、溶液必须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两种液体混合后充分振荡不一定得到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一定属于溶 液,如植物油与水混合后的物质不属于溶液,说法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溶液温度降低,说法正确。 故选:D。 9. 某纯净物 3.2 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4.4g 二氧化碳和 3.6g 水,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物质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B. 该物质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 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该物质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3:1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该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12 4.4g 100% 1.2g 和水,故该物质一定含 C、H 元素,碳元素的质量为: ,氢元素的质量为: 44 23.6g 100%  0.4g ,1.2g+0.4g=1.6g<3.2g,故该物质中还含有氧元素。 18 【详解】A、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该物质的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 1.2g 0.4g :1: 4 D、该物质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故选 C。 ,不符合题意。 12 110. 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CuSO4、 KCl、 H2SO4 C. HCl、 Ca(OH)2、NaCl 【答案】D B. NaCl、 HNO3、AgNO3 D. HCl、 NaNO3、 Na2SO4 【解析】 【详解】A、硫酸铜、氯化钾、硫酸三种溶液不反应,但是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 C、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 D、盐酸、硝酸钠、硫酸钠不能形成沉淀、气体和水,可以大量共存,且是无色溶液,符合题意。 故选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4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14 分) 11.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2 个镁原子___________; (2).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3).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答案】(1). 2Mg +3 (2). CH4 (3). Al2 O3 【解析】 【分析】 【小问 1 详解】 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2 个镁原子表示为:2Mg; 【小问 2 详解】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 【小问 3 详解】 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 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 +3 在数字前面。故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Al2 O3 12. 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根本。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1). 在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 (2). 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区别硬水和软水; (3). 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C. 水的电解 B. 水的蒸发 D. 水的净化 (4). 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请你写出一条防止水污染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蒸馏 (2). 肥皂水 (3). AC (4). 污水处理后排放(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等) 【解析】 【分析】 【小问 1 详解】 的在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 操作中,单一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蒸馏可除去可 溶性、不溶性杂质; 【小问 2 详解】 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 【小问 3 详解】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水的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选:AC; 【小问 4 详解】 防止水污染的做法:污水处理后排放(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等)。 13. 以下是六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2).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___________; (3). 属于离子的是___________; 【答案】(1). ACE (2). BF (3). CE 【解析】 【分析】 【小问 1 详解】 最外层电子数为 8 的粒子或质子数为 2 的粒子(氦原子)属于稳定结构,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ACE; 【小问 2 详解】 最外层电子数大于 4 时(小于 8)易得电子,容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 BF; 【小问 3 详解】 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电子,则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为离子,属于离子的是 CE。 14. 下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t1°C 时,A、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 t1°C 时,将 C 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 (3). 在 t3°C 时,将等质量的 A、B、C 三种固体物质完全溶于水,分别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 溶液质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 (4). 分别将 t1°C 时等质量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 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和溶液升温至 t2°C (忽略水分的蒸发),对所得溶 ①溶剂质量: A>C>B ②溶质质量: A<B ③溶质质量分数: A=B>C 【答案】(1). A<C<B ④都是饱和溶液 (2). 增加 C 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3). C (4). ③④ 【解析】 【分析】 【小问 1 详解】 由图可知,t1°C 时,A、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C<B; 【小问 2 详解】 t1°C 时,将 C 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增加 C 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小问 3 详解】 t3°C 时,溶解度:A>B>C,该温度下,将等质量的 A、B、C 三种固体物质完全溶于水,分别配制成该温 度下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为:C>B>A,故所得溶液的质量最多的是 C; 【小问 4 详解】 ①t1℃时,溶解度:B>C>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C>A,等质量的 A、B、C 三种溶液中溶质 质量:B>C>A,溶剂质量:A>C>B,升温后,溶剂质量不变,故溶剂质量为:A>C>B,不符合题意; ②升温后,A、B 的溶解度增加,均变为不饱和溶液,无溶质析出,由①可知,t1℃时,溶质质量:A<B, 故升温后,溶质质量:A<B,不符合题意; ③分别将 t1°C 时等质量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C,升温后,A、B 的溶解度增加,变为 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 的溶解度减小,还是饱和溶液,t1℃时,B 的溶解度大于 t2℃时,C 的 溶解度大于 t1℃时,A 的溶解度,故 t1℃时,B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t2℃时,C 的饱和溶液的溶 质质量分数大于 t1℃时,A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升温后,溶质质量分数:B>C>A,符合题意; ④升温后,A、B 的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C 的溶解度减小,还是饱和溶液,符合题意。 故选③④。 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 3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13 分) 15. 2020 年 12 月 12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到,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 政策和措施,力争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即“碳达峰”;争取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 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我国对全世界 宣布“碳中和”目标,彰显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阅读此文,请回答以下问题: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__________和天然气;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使大 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持续上升,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 (2). 人类致力于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提倡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 是吸收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请写出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3). 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___________(填字母)。 A. 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B. 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提倡绿色出行 C. 退耕还林,大力植树造林 【答案】(1). ①. 石油 ②. 温室效应 CO2 +2NaOH=Na2CO3 +H2O (2). (3). ABC 【解析】 【分析】 【小问 1 详解】 的目前,人们使用 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 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 【小问 2 详解】 CO +2NaOH=Na CO +H O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32【小问 3 详解】 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符合题意; B、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提倡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 和”,符合题意; C、退耕还林,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符合题意。 故选 ABC。 16. 金属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将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划,发现纯铜片表面留下较深的划室。则它们的硬度大小关系是:纯铜 ___________(选填“>”或“<”或“=”)黄铜; (2). 金属资源储量有限,下列措施能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是___________ (填字母); A.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B. 加大对金属矿物的开采,提高金属产量 D. 提高防腐能力,延长金属制品的使用寿命 C. 寻找和开发金属的替代品 (3). 金属锂被称为“21 世纪的能源金属”,它能与稀硫酸迅速反应生成硫酸锂(Li2SO4)和氢气;遇水反应生 成氢氧化锂和氢气,并且放出热量。请你写出锂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金属锂着火时, 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水来灭火。 【答案】(1). < (2). ACD 2Li+2H2O=2LiOH+H2  (3). ①. ②. 不能 【解析】 【分析】 【小问 1 详解】 将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划,发现纯铜片表面留下较深的划痕,说明硬度:纯铜<黄铜; 【小问 2 详解】 保护金属资源,可以通过防止金属腐蚀、金属的回收利用、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替代品等。 故选 ACD; 【小问 3 详解】 2Li+2H O=2LiOH+H 锂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金属锂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故金属锂着火时,不能用水来灭火。 17. A~ H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八种不同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 一种物质, “—”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 B、 E、F、G、H 为不同类别的物质,C 是紫红色金属单质,常用作导线,D、E、F 均易溶于水,E 溶液中的阳 离子是 Ba2+, G 中含有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请回答: (1). D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 A→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 B—C 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4). E→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答案】(1). AgNO3 MnO 2H2O2 ①. 2 2H2O+O2  (2). ②. 分解反应 (3). 紫红色固体变黑 BaCl2 +H2SO4 =BaSO4  +2HCl (4). 【解析】 【分析】A~ H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八种不同物质,已知 B、E、F、G、H 为不同类别的物质,C 是紫红色金 属单质,常用作导线,可推出 C 为铜,D、E、F 均易溶于水,C 能与 D 反应,E 溶液中的阳离子是 Ba2+,D 能与 E 反应,可推出 D 为硝酸银,E 为氯化钡,D 能与 F 反应,F 能与 E 相互转化,可推出 F 为盐酸, G 中含有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 G 中含钙元素,G 能与 F 反应,G 可能为氢氧化钙,H 能与 G 相互 转化,可推出 H 为水,H 能与 B 相互转化,B 能与 C 反应,可推出 B 为氧气,A 能转化为 H 和 B,可推出 A 为过氧化氢,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小问 1 详解】 由分析可知,D 为硝酸银,化学式为:AgNO3; 【小问 2 详解】 A→H 反 应 为 过 氧 化 氢 在 二 氧 化 锰 的 催 化 下 分 解 为 水 和 氧 气 , 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MnO 2H2O2 2 2H O+O ;2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小问 3 详解】 B—C 反应为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现象为:紫红色固体变黑; 【小问 4 详解】 E→F 为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l +H SO =BaSO +2HCl 。2244四、实验题(本大题包括 3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18. 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实验,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图一实验中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___________性质; (2). 图二实验中看到___________现象时,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3). 用三实验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 【答案】(1). 不断运动 (2). 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推动注射器)或玻璃管下端出现气泡(拉动注射器) (3). 使得热量迅速散失,防止局部过热引起酸液飞溅。 【解析】 【分析】 【小问 1 详解】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当运动到酚酞溶液中时,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 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说明分子具有不断运动的性质; 【小问 2 详解】 图二实验中,若向左推动注射器,装置内压强增大,玻璃管内液面上升,说明气密性良好,如拉动注射器, 装置内压强减小,玻璃管下端出现气泡,说明气密性良好; 【小问 3 详解】 稀释浓硫酸时,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使得热量迅速散失,防止局部过热引起酸液飞溅。 19.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干燥气体的常用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 写出标号①所指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 (2). 实验室用装置 A 制取 O2 时,试管中所盛的药品是___________; (3). 实验室制取 CO2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选填“A”或“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用 C 装置干燥 CO2,气体应从___________(选填“a”或“b”)导管口进入;用 D 装置收集 CO2,证明是否集满 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______(选填“c”或“d”)导管口处。 【答案】(1). 长颈漏斗 (2).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CaCO3  2HCl=CaCl2 +H2O+CO2  ②. (3). ①. B ③. a④. d 【解析】 【分析】 【小问 1 详解】 由图可知,标号①所指仪器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小问 2 详解】 装置 A 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氧气,且试管口没有棉花,故适用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故 填: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小问 3 详解】 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 选 B;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  2HCl=CaCl +H O+CO ;3222用 C 装置干燥 CO2,应“长进短出”,这样反应比较充分,故气体应从 a 端进入;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 D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从 c 端进入,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 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d 端,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 20. 今天是化学实验室开放日,小明带着-包脱氧剂和一包食品干燥剂走进实验室,和小组同学一起开始了 令人兴奋地探究之旅 (忽略实验过程中空气的影响)。 【查阅资料】脱氧剂成分是铁粉、碳粉、碳酸钠、氯化钠; 食品干燥剂的成分是生石灰。 探究活动一:脱氧剂脱氧原理 【进行实验】 (1)取适量脱氧剂于大试管中,加足量的水振荡,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滤液 A 和滤渣甲; (2)向滤渣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得到黄色溶液,溶液底部有黑色不溶物。 【得出结论】脱氧剂脱氧的原理是铁粉与___________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铁锈。 探究活动二:探究食品干燥剂是否变质 【进行实验】 (1)取一包干燥剂放入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后,用手触摸烧杯外壁,发烫,过滤,得到滤液 B 和滤渣乙; (2)向滤渣乙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可观察到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据此判断滤渣乙中有 CaCO3。 【得出结论】该干燥剂___________(选填“完全”或“部分”或“没有”)变质。 探究活动三:探究溶液混合后溶质的成分 小组同学将上述实验中的滤液 A 和滤液 B 倒入废液缸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得到滤液 C,他 们对 C 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一:___________ 精想二: NaCl、NaOH、Na2CO3 猜想三:NaCl、NaOH、Ca(OH)2 【进行实验】小明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方案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滤液 C 于试管中, 无明显现象 猜想___________不正确 猜想三正确 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2)继续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 有白色沉淀生成 通入二氧化碳 【反思评价】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根据步骤(2)的现象不足以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 ___________。 小明经过认真思考后,对步骤(2)进行了修改,并做了下面的实验,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记录如下。请 你完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三正确 【答案】 ①. 空气中的氧气和水 ②. 部分 ③. NaCl、NaOH ④. 二 ⑤. 氢氧化钠能与 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也能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说明 一定含氢氧化钙 【解析】 ⑥. 另取少量滤液 C 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分析】 【详解】探究活动一: 得出结论: 向滤渣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得到黄色溶液,说明生成了氧化铁,铁能与空气中的氧 气和水发生缓慢氧化生成铁锈; 探究活动二: 得出结论: 取一包干燥剂放入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后,用手触摸烧杯外壁,发烫,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该干燥剂中含氧化钙,向滤渣乙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可观察到 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说明含碳酸钙,氧化钙 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干燥剂中含氧化钙和碳酸 钙,说明部分变质; 探究活动三: 提出猜想: 脱氧剂成分是铁粉、碳粉、碳酸钠、氯化钠,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了铁锈,取适量脱氧剂于大试管中, 加足量的水振荡,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滤液 A 和滤渣甲,铁粉、氧化铁、炭粉难溶于水,碳酸钠、氯化 钠溶于水,故滤液 A 中含碳酸钠和氯化钠,取一包干燥剂放入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后,得 到滤液 B 和滤渣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滤液 B 中含氢氧化钙,将滤液 A 和滤液 B 混合,观察 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白色沉淀是碳酸钙,如果恰好完全 反应,则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如果碳酸钠过量,则溶质为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如果氢氧 化钙过量,则溶质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氯化钠,故猜想一:NaCl、NaOH; 进行实验: (1)取少量滤液 C 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无明显现象,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 氯化钠,说明不含碳酸钠,故猜想二不正确; 反思评价: 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故有白色沉淀生 成,不能说明含氢氧化钙,不能得出猜想三正确; 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故可设计实验:另取少量滤液 C 于试管 中,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氢氧化钙,则猜想三正确。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 1 个小题,共 6 分) 21. 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赤铁矿石样品的纯度,进行如下实验:取 10g 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 量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得到 2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硫酸铁 不饱和溶液和固体不溶物。请计算: (1). 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2). 加入的稀硫酸的质量。 【答案】(1). 80% (2). 198g (1)设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x, 112 160 112 400 10g x =20g 解得 x=80% (2)由(1)可得杂质质量为 2g,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则稀硫酸质量为 200g+2g-10g=198g。 答: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80%;加入的稀硫酸的质量为 198g。 【解析】 【分析】赤铁矿主要成分氧化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已知反应产物出形成溶液的浓度和质量, 可求出产物硫酸铁的质量,再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硫酸根离子和铁元素质量不变,可分别计算出样本中氧 化铁的质量和参与反应的硫酸的质量。 【小问 1 详解】 200g10%=20g 解:2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硫酸铁,则硫酸铁的质量等于 ,反应前后铁元素质量不 变。 112 160 112 10g x =20g 设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x,则有 解得 x=80%; 400 【小问 2 详解】 反应前后总重量不变。由(1)可得杂质质量为 10g×20%=2g,反应后溶液总质量为 200g,则反应前稀硫 酸质量为 200g+2g-10g=198g。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