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辽宁省营口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22日






2021 年初中毕业生毕业升学考试 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1-35.5 Na-23 Ba-137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 15 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其中 1-10 小题每小题 1 分, 11-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A. C. D. 矿石粉碎 合成新药 铁水铸锅 酒精挥发 A【答案】 【解析】 【分析】物理变化就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就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详解】A、合成新药,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铁水铸锅,液态的铁变成了固态的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酒精挥发,液态的酒精变成了气态的酒精,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矿石粉碎,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的生成。 2. 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选项中“可能引起的后果”不匹配的是 A. 读数偏大 B. D. 腐蚀胶帽 C. 标签受损 测量不准 D【答案】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实验操作和结论的一致性。 【详解】A、量筒读数时俯视读数,读取数值大于实际数值,会使读数偏大,故 A 不符合题意; B、胶头滴管倒放会使液体倒流腐蚀胶帽,故 B 不符合题意; C、倾倒液体的瓶子,标签背向手心会使液体腐蚀标签,故 C 不符合题意; D、pH 试纸直接伸入液体内,会使液体药品被污染,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记错误实验操作会导致的结果。 3. 要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保护我们的空气。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CO B. O3 C. CO2 D. PM2.5 C【答案】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大气污染物。 【详解】一氧化碳、臭氧、PM(大气颗粒物)都属于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属于空气中成分,不是大气污 染物,故选 C。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注意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但不是有毒气体。 的下列物质中氯元素 化合价最低的是 4. A. NaClO3 B. Cl2 C. NaCl D. HClO C【答案】 【解析】 x3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根据在 A【详解】 、在化合物中,钠元素显价,氧元素通常显 价,设 +1 NaClO -2 (+1)+x+(-2)×3=0,则x=+5 NaClO +5 3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价; ,则 B0Cl 、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 2 属于单质,故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0yC+1 NaCl 、在化合物中,钠元素显 价,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1)+y=0,则y=-1 NaCl ,则 -1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可得: z、在化合物中,氢元素显 价,氧元素通常显价,设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根据在化合物中正 D+1 HClO -2 (+1)+z+(-2)=0,则z=+1 HClO ,则 +1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 故四种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低为 价。 C故选 。 5. A. 合成材料的应用,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生活用品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B. C. D. 塑料水管 纯棉毛巾 不锈钢餐具 真丝睡衣 D【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A、纯棉毛巾是由棉制成的,棉花属于天然材料,所以 A 错误; B、不锈钢餐具是一种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所以 B 错误; C、真丝睡衣是由蚕丝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所以 C 错误; D、塑料水管是用塑料制成的,是合成材料,塑料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以及分类,难度不大。 6. 下列灭火方法,主要是利用隔绝氧气原理的是 A. 吹灭蜡烛 B.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C. 关闭炉具阀门 D. 用高压水枪灭火 B【答案】 【解析】 AA【详解】 、用嘴吹灭燃烧的蜡烛,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故错误; BC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故 正确; C、关闭炉具阀门,是利用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的灭火原理,故 错误; DD、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故 错误; B故选 。 7. A. 下列物质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B. C. D. 泥沙 蔗糖 面粉 植物油 A【答案】 【解析】 A【详解】 、蔗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此选项正确; BC、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不属于溶液,此选项错误; 、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此选项错误; D、泥沙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此选项错误。 A故选 。 8. A.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B. C. D. Ca3(PO4)2 K2SO4 CO(NH2)2 (NH4)2HPO4 C【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A、K2SO4 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B、CO(NH2)2 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C、(NH4)2HPO4 含有氮、磷元素,属于复合肥; D、Ca3(PO4)2 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C。 9. 某同学用 pH 试纸测定了生活中一些物质的 pH 如下,其中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物质 苹果汁 酱油 食盐水 炉具清洁剂 pH 35712 A. 食盐水 B. 炉具清洁剂 C. 苹果汁 D. 酱油 B【答案】 【解析】 【分析】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遇酸不变色。 ApH=7 【详解】 、食盐水的 ,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pH=12>7 ,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BC、炉具清洁剂的 pH=3<7 、苹果汁的 pH=5<7 ,呈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呈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D、酱油的 B故选 。 10. 防控新冠肺炎期间,很多医院使用来苏水进行杀菌消毒,来苏水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对甲基苯酚(化学式 为:C7H8O)下列有关对甲基苯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 D. 对甲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8g 对甲基苯酚由 16 个原子构成 对甲基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对甲基苯酚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8:1 B【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 A 不符合题意; 127 : 18 :16 21: 2: 4 B、对甲基苯酚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 ,对甲基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 最大,因此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 B 符合题意; 的C、对甲基苯酚是由对甲基苯酚分子构成 ,每个对甲基苯酚分子由16 个原子构成,故 C 不符合题意; 127 : 18 :16 21: 2: 4 ,故 D 不符合题意; D、对甲基苯酚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故选 B。   【点睛】本题以信息为载体来考查有关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习题较简单,但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式的掌握情 况。 CuCl 11. 下列金属不能与 2 溶液反应的是 Ag Fe A. B. C. D. Zn Al B【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进行分析解答。 CuCl 【详解】不能与 2 溶液反应的金属活动性会比铜弱,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银的活动性排在铜的后面,所 CuCl 以银的活动性比铜弱,不能与 2 溶液反应;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分析,一定要熟记。 12.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17:24 B.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 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2H S+3O =2SO +2H O C. 化学方程式为: 2222A【答案】 【解析】 点燃 【分析】该微观示意图表示的反应是:2H2S+3O2 2SO2 +2H2O。 【详解】A、参加反的硫化氢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34 ):(3×32 )=17:24,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反应前后硫元素由-2 价变为+4 价,氧元素由 0 价变为-2 价,硫元素和氧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说法 错误,不符合题意; C、未注明反应条件,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置换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后没有单质生成,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对微观图的理解,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由微观示 意图找出反应物的个数时,要注意未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个数不能计算在内。 13.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CO2 可用于灭火 B. CO2 可用作气体肥料 D. CO 可用作燃料 C. CO 可用于人工降雨 C【答案】 【解析】 A【详解】 、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此选项 说法正确; BC、由于二氧化碳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二氧化碳常作为气体肥料,此选项说法正确; CO 、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无此性质与用途,不能用于人工降雨,此 选项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此选项说法正确。 C故选 。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A物质 试剂和操作方法 CuO(Cu) C(MnO2) 加入适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 加入 H2O2 溶液,待无气泡产生后,过滤、洗涤、干燥 BCKC1(AlCl3) 加入适量的KOH 溶液,蒸发 BaCl2 溶液 D加过量 Na2CO3 溶液,过滤,向洗涤后的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NaC1) A. B. C. D. DABCD【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A、氧化铜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 合除杂原则; B、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 变,不能除去杂质二氧化锰; C、氯化铝与适量的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钾,再进行过滤、蒸发,不符合除杂原则; D、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向洗涤后的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碳 酸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答案:D。 15. 只用水这一种试剂不能将下列各组固体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 KNO3 和 NH4NO3 C. NaOH 和 NaCl B. CaCO3 和 Ca(NO3)2 D. K2SO4 和 NaNO3 D【答案】 【解析】 A【详解】 、 NH NOKNO 3 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 3 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 4BCCa(NO )CaCO 3 2易溶于水, 、3 难溶于水,用水可以鉴别; NaCl NaOH 、溶于水时放热,使温度升高, 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 DK SO NaNO 4 和 3 均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且溶于水均无明显的温度变化,现象相同,用水不能鉴别。 、2D故选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6.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 ________ (1)两个汞原子 。__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________ (3)亚铁离子 。_________ (4)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 。①. 2Hg ②. CH4 【答案】 ③. Fe2+ ④. HCl 【解析】 1【详解】(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 2Hg 的数字,所以两个汞原子表示为: ;2(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 CH ;43(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 1符号在后,带 个电荷时,要省略,故亚铁离子表示为: 1Fe2+ ;4HCl ( )人体胃液中含有的一种酸是盐酸,其化学式为 17. 。根据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_________ (1)A、B、C、D 中,表示钙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________ _________ (填字母,下同),与钙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 是,表示同一种元素的是 ________ 。________ 。(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填字母)图 E 中“20”表示 ④. ⑤. 原子序数 ①. ②. ③. BC 【答案】 【解析】 DBA【分析】本题考查微粒模型图。 【详解】(1)钙离子的质子数是 20,电子总数是 18,因此是结构 D,原子的化学性质由最最层电子数决定, 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2,因此结构 B 和钙原子化学性质相似,元素是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因此 BC 表示 的是同一种元素; (2)最外层电子数是 8 的原子具有稳定结构,因此是结构 A,元素周期表中开头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所以 20 表示钙原子的原子序数是 20。 18.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饮用水硬度过大会影响人体健康。生活中降低水硬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 (2)人们每天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充足的营养素。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 A 馒头 (3)下列物质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 A 生石灰 B 熟石灰 C 火碱 B 西红柿 C 牛肉 D 黄花鱼 D 纯碱 (4)未经处理的煤燃烧产生的_______(写化学式)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 (5)甲醛(CH2O)为室内装修产生的有害物质之一。为去除污染,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催化剂,在 其催化作用下,甲醛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两种最常见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催化剂 CH2O  O2 ⑤. H2O+CO2 ①. ②. ③. ④. SO2、NO2 【答案】 煮沸 CD A【解析】 1【详解】( )硬水中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水在煮沸的过程中, 一些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故填:煮沸。 2A( ) 、馒头中主要含有淀粉,淀粉属于糖类,即馒头中富含糖类; BC、西红柿属于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牛肉属于肉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D、黄花鱼属于肉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CD 故填: 。3A( ) 、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作食品干燥 剂; BC、熟石灰即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粉末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 、火碱即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固体虽然具有吸水性,但同时也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 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 A故填: 。 4( )未经处理的煤燃烧时排放出 SO NO 2 等气体,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水结合生成亚硫酸,二氧化氮与 、2SO NO 。2水和氧气反应生成硝酸,从而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故填: 、25( )根据题干信息,甲醛( CH O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和氧气反应生成两种最常见的氧化物,根据化学反应 2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有碳、氢、氧元素,则生成的两种氧化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即甲醛和氧 催化剂 CH O  O H2O+CO2 。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19. 下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请依图回答: ________ (1)实验一:红磷需过量的目的是 (2)实验二: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结论:铁生锈需要和 _______ 。________ 接触; (3)实验三: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_______ 。(4)实验四:由于 不同造成硫燃烧的现象不同。 将瓶内氧气全部耗尽,使测定结果准确 氧气浓度 ①. ②. ③.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 【答案】 氧气 ④. 酸【解析】 1【详解】( )实验一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集气瓶内外形成压强差,根据水回流的体积,测定氧气 的体积分数,则红磷需过量的目的是将瓶内氧气全部耗尽,使测定结果准确;故填:将瓶内氧气全部耗尽, 使测定结果准确。 2( )对比分析两个试管实验可知,一个试管铁与水、氧气同时接触,铁生锈,另一个试管铁只与水接触, 不生锈,则得出结论:铁生锈需要和氧气接触;故填:氧气。 3(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则实验三中能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填: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4( )分析实验四可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1% ,则由于氧气浓度不同造成硫燃烧的现象不同,硫在 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填:氧气浓度。 20. 数据处理是对数据进行加工的过程,列表法和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已知 KNO3 和 KCl 在不同 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C 溶解度/g 010 20 30 40 50 60 70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48 3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_______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 KNO3 和 KCl 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 KNO3 溶解度曲线的是 或“B”); (填“A” 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KNO3 和 KCl 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x,则 x 取值范围是 。℃______ g。 (3)40 时,将 140gKCl 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 10g 水后,析出 KCl 晶体的质量为 _______ (4)要使 A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方法是 。________ (5)将 60℃时 KNO3 和 KCl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析出晶体质量关系为 A KNO3> KCl B KNO3< KCl C KNO3=KCl D 无法确定 。①. A ②. 34.0g x<37.0g <【答案】 ③. 4 ④. ⑤. D 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解析】 1【详解】( )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受 KNO A A 3 溶解度曲线的是 。故填:。 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如图中能表示 2( )从溶解度表格中找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的范围有相同值的区域, 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 30℃ 化钾,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在 20℃~30℃ 温度范围内,溶解度有相同值的可能,在 34.0g x<37.0g <34.0g x<37.0g < 。 该温度范围内它们的溶解度相同,则可以判断可能的范围是 。故填: 3( )根据表格中的溶解度可知, 40℃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 40g ,即 100g 40g 水中最多能够溶解 氯化钾形 10g 4g 水中最多能溶解 氯化钾;所以 140gKCl 100g 40g 的溶剂和 溶质, 成饱和溶液,即 的饱和溶液中含有 10g KCl 水后,析出 4g 晶体的质量为 。故填:。 4所以恒温蒸发 4AA(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要使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 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故填: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560°C KNO KCl 20°C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因为二者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析出晶体质 ( )将 量关系也无法确定。故选: 。 21. 时3 和 D阅读下列材料文字。 材料一:绿色化学的理念是使污染消除在产生的源头,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这是 从根本上消除污染的对策,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世界上很多国家己把“化学的绿色化”作为 新世纪化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原子经济性和“5R”原则是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5R”原则,即 Reduce (减量);Reuse(循环使用);Recycling(回收);Regeneration(再生);:Rejection(拒用)。 材料二: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变成公共资源 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进行垃圾分类回收 可以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环保等多方面的好处。垃圾分类从我做 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_______ (1)“绿色化学”的理念是 。_______ (2)今年起国家提倡用纸质吸管代替塑料吸管,你认为这一做法最能体现“5R”原则中的 ______ ,请简 单阐述理由 (3)下列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 A 废旧报纸 B 生锈铁管 _______ ;________ 。C 矿泉水瓶 D 腐烂水果 (4)垃圾分类回收的好处是 。①. ③. ②. 【答案】 (减量) 是使污染消除在产生的源头,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 废弃的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用纸质品代替塑料制品,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Reduce ④. ABC ⑤. 节约资源,防止污染环境 【解析】 【分析】 【详解】(1)绿色化学的理念:是使污染消除在产生的源头,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 (2)今年起国家提倡使用纸质吸管代替塑料吸管,这一做法最能体现“5R”原则中 Reduce(减量),理由 是废弃的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用纸质品代替塑料制品,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3)A、废旧报纸可以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 B、生锈铁管可以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 C、矿泉水瓶可以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 D、腐烂水果不能回收利用,属于厨余垃圾; 答案:ABC; (4)垃圾分类回收的好处有节约资源,防止污染环境。 22. 下面为“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并计算产率”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请将上述操作进行合理排序:________(填序号)、计算;请改正操作④中的错误_______。 (2)操作②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 (3)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通过以上操作只能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欲除去可溶性杂质如 MgCl2、CaCl2,得到纯净的 NaCl, 还需依次用到 NaOH 溶液、Na2CO3 溶液和稀盐酸(三种药品均过量); ①碳酸钠溶液要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②稀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 ①. ②.③.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④. 【答案】 ⑤③①④② 用玻璃棒引流 ⑤. ⑥. 除去过量的 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除尽氯化钙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解析】 【分析】 【详解】(1)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取出药品,称量,把粗盐和水转移到烧杯中,加入水搅拌溶解, 再过滤,最后蒸发即可得到精盐,所以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⑤③①④②;操作④中的错误是没用 玻璃棒引流,可能会造成过滤失败,改正后应该用玻璃棒引流。 (2)操作②是蒸发操作,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 浊;或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或盛 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4)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 化镁沉淀和氯化钠;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 钙沉淀和氯化钠;再进行过滤除去沉淀物,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盐酸与氢 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①碳酸钠溶液要过量的原因是除尽氯化钙; ②稀盐酸的作用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点睛】过滤时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要低于漏斗边缘;液面 要低于滤纸边缘。三靠: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紧靠滤纸内三层的地方;上端装混合液的烧 杯杯嘴紧靠玻璃棒上,慢慢倾倒(玻璃棒要倾斜)。 23. 下图为初中化学中关于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知识框架图,X、Y 是除酸、碱、盐之外的不同类别的物 质,据图回答问题: (1)X 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 AgNO (2)若“盐 1”为 3 ,则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任写一个); (3)反应④能够发生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 (4)在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_______。 Fe+2AgNO =Fe NO+2Ag ①. ②. ③. 盐 1 和盐 2 能溶 【答案】 氧化物 3 2 (合理即可) 3④. 于水,且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①【解析】 【分析】( 【详解】(1)根据酸的通性可知,X、Y 分别为氧化物、活泼金属,Y 能与盐反应,则 X 为金属氧化物,Y 为活泼金属,则 X 的物质类别是氧化物; (2)通过分析可知,Y 可能为活泼金属铁,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亚硝酸铁和银,则反应方程式为: Fe+2AgNO =Fe NO+2Ag ;3 2 3(3)根据盐与盐反应条件可知,反应④能够发生应该满足的条件是盐 1 和盐 2 能溶于水,且生成物有沉淀 或气体或水生成; (4)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由图可知道,在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①; 【点睛】 24.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_______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② 。_______ (2)写出用 A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3)实验室制取 CO2 时,收集装置通常只选择 E 的原因是 _______ ,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应在 E 之前连接装置 (填字母); (4)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固体和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氯气(C12),用该方法制取氯气时选用的发生装 ______ _______ (填字母);如果用 G 装置收集氯气,气体应从 置是 (填“a”或“b”)口进;氯气有毒,可 ______ 与水反应生成酸,为防止其污染空气,应选择 性溶液吸收尾气。 MnO 2KClO3 2 2KCl  3O2  ①. ②. ③. 能溶于水,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 【答案】 锥形瓶 Δ④. ⑤. ⑥. ⑦. 碱空气大 FBa【解析】 【分析】 【详解】(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②锥形瓶; (2)用 A 装置制取氧气,且试管口没有棉花,实验室用氯酸钾加热,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取氧气,生成 MnO 2KClO 2 2KCl  3O  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2Δ(3)实验室制取 CO2 时,收集装置通常只选择 E 的原因是:能溶于水,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只能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二氧化碳不反应,可以干燥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 蒸气,常用作干燥剂,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应在 E 之前连接装置 F; (4)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固体和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氯气(C12),该反应在常温下进行,用该方法制 取氯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用 G 装置收集氯气,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氯气沿 a 导管通入,空气沿 b 导管逸出,用 G 装置收集氯气,气体应从 a 口进入;氯气有毒,可与水反应生成酸,为防止其污染空气, 应选择碱性溶液吸收尾气,因为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可以吸收更多的氯气。 25. 在学习了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含碳化合物燃烧后的产物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乙醇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会变蓝;②氯化钙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 【做出猜想】 猜想一:产物中含有 CO、H2O; 猜想二:产物中含有 CO2、H2O; 猜想三:产物中含有_______。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乙醇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 置进行验证;(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B、D、G 装置中均为澄清的石灰水)。 (1)装置 B 的作用是_______。 (2)F 装置中若发生反应,则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解释与结论】经过实验,同学们认为猜想三成立。 (3)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装置 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反思与评价】实验结束后,由于小丽同学的操作不当造成了仪器损坏,小组内同学针对这个事故,进行 了分析和讨论。 (4)为了避免此事故再次发生,同学们对该装置进行了创新和改进,你认为他们的改进是________(文字 说明或画图都可)。 高温 3CO+Fe2O3 ③. 2Fe+3CO2 ①. ②. 检验气体中 否含有二氧化碳 是【答案】 CO、CO2、H2O ④. A 中白色固体变蓝色;F 中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B 和 G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球体积变大 ⑤. CO2 +Ca(OH)2 =CaCO3  +H2O ⑥. 需要在 F 和 G 之间增加一个缓冲瓶,避免发生倒吸 【解析】 【分析】 【详解】[做出猜想] 乙醇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与氧气反应,若不完全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故 猜想三:产物中含有 CO、CO2、H2O; (1)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推测装置 B 的作用是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 碳; (2)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高温 3CO+Fe2O3 2Fe+3CO2 ;(3)经过实验,同学们认为猜想三成立,则生成物有 CO、CO2、H2O,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无水硫酸 铜遇水变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化铁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B 和 G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球 体积变大;G 中发生的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 +Ca(OH)2 =CaCO3  +H2O (4)由于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若反应后先熄灭酒精灯,造成温度降低,压强减小,G 中 液体会被压入 F 中,造成倒吸,引起 F 中的炽热的试管炸裂,所以需要在 F 和 G 之间增加一个缓冲瓶,避 免发生倒吸。 26. 小明用含碳酸钠的氢氧化钠样品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 (1)此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过滤后滤液中溶质为 ,其质量分数是 。Ba OH+Na CO =BaCO +2NaOH 2 【答案】(1) 233(2)氢氧化钠;10% 【解析】 【分析】 【详解】(1)氢氧化钠样品含有碳酸钠,向样品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 Ba OH+Na CO =BaCO +2NaOH 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33(2)根据图示信息,加入 101.7g 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滤液中溶质只含有氢氧化钠,包括样品 中的氢氧化钠和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 yx设生成 19.7g 碳酸钡沉淀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 ,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则: Ba OH Na CO BaCO  2NaOH 2332106 197 19.7g 80 xy106 x197 19.7g x 10.6g 197 19.7g 80 yy  8g 12g-10.6g=1.4g 则氢氧化钠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1.4g 8g 12g 101.7g 19.7g 100%=10% 。故分别填:氢氧化钠;10%。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