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下载

山东省菏泽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22日






山东省菏泽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成语、俗语、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百炼成钢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 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木已成舟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百炼成钢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智选择、科学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既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又利于人体健康 B.去超市购物,使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C.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纤维、合金玻璃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D.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存,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分析】A、根据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意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C、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 合物。 D、根据中和反应应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既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又能防止农药和化肥残留,利于人体 健康,故选项说法正确。 B、去超市购物,使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能减少白色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1C、生活中常用的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纤维可能是合成纤维,也可能是天然纤维,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D、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存,熟石灰显碱性,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 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合成材料的特征、中和反应应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 的关键。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B.蒸发结晶 C.过滤 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A.测定溶液的pH 【分析】A、根据 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 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 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 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2B.硝酸钾在热水和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不同﹣﹣温度不同,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同 C.酒精和食醋的气味不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金刚石和石墨硬度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分析】A、根据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是由于氧气浓度不同进行解答; B、根据硝酸钾在热水和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不同,是由于温度不同,硝酸钾的溶解速率不同解答; C、根据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解答; D、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进行解答。 【解答】解:A、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是由于氧气浓度不同,正确; B、硝酸钾在热水和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不同,是由于温度不同,硝酸钾的溶解速率不同,错误; C、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气味;闻到不同的气 味,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其碳原子排列组成不同,正确。 故选:B。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 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5.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可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 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H2O和H2SO4中数字2均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 D.水通直流电时,电源负极上得到的气体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分析】A、根据明矾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学式中数字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电解水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明矾不能降低水的硬度,错误。 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选项说法错误。 C、H2O和H2SO4中数字2均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水通直流电时,电源负极上得到的气体是氢气,不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明矾的作用、灭火的原理、电解水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6.(2.00分)宏观辩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 和的微粒个数比是4:3 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 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 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是3:20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方程式分析有关的问 题。 【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分别是镁和二氧化碳,生成物分别是氧化镁和碳,反应 的方程式是:2Mg+CO2 2MgO+C,由此可知: A、由方程式可知,有单质C生成,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错误; B、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 和的微粒个数比是比为:2:1,故错误; 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 是金属镁,由原子构成的单质, 和 都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是12:[2(24+16)]=3:20,故正确。 故选:D。 【点评】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掌握质量守恒定 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7.现有X、Y、Z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放入稀H2SO4中,只有X无氢气放出。将Y投入Z的盐溶液中,Y的表 面没有发生变化。则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X>Y>Z B.Z>Y>X C.X>Z>Y D.Y>Z>X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 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解答】解:现有X、Y、Z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放入稀H2SO4中,只有X无氢气放出,说明Y、Z的金属活 动性比氢强,X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Y、Z>H>X;将Y投入Z的盐溶液中,Y的表面没有发生变化,说 明YY的金属活动性比Z弱,即Z>Y;则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Y>X。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 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B.CO2和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4C.碱的溶液显碱性,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质子数相同,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分析】A、根据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可能是原子、分子、离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故 选项推理错误。 B、CO2和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但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如一氧化碳不能与碱溶液反应 ,故选项推理错误。 C、碱的溶液显碱性,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 D、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质子数相同,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可能是原子、分子、 离子,如氖原子、氨分子等,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 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9.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以下对于化学知识的应用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鉴别 ①用二氧化锰监别水和双氧水 ②用食醋鉴别食盐和纯碱 C.物质的应用 B.物质的制备 ①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料 ②选择合理催化剂,将水变成油 D.物质的提纯 ①用甲醛浸泡海鲜,延长保存时间 ②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①用铁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铜 ②用水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A.A B.B C.C D.D 【分析】A、依据二氧化锰与两者反应的不同以及食醋中含醋酸,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纯碱是碳酸钠 进行分析; B、根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判断; C、依据甲醛能和蛋白质反应,使蛋白质分解,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以及碳酸氢钠可以和面粉发酵过程中产 生的有机酸反应生成气体,使糕点变得松软和香甜分析解答; D、依据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 【解答】解:A、二氧化锰与水不反应,但与双氧水能反应并迅速产生气体,故二氧化锰能鉴别鉴别水和 5双氧水;食醋中含醋酸,醋酸与碳酸钠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氯化钠与醋酸不反应,故食醋可以 鉴别食盐和纯碱,故A正确; B、工业上常用天然气和水蒸气或二氧化碳经高温催化反应得到CO和H2,得到的CO和H2的混合气被称为合 成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中有氢氧两种元素,而油中有碳元素,故 不能将水变成油,故B错误; C、由于甲醛能和蛋白质反应,使蛋白质分解,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故不能用甲醛浸泡海鲜; 碳酸氢钠可以和面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反应生成气体,使糕点变得松软和香甜;故C错误; D、铁金属活动性比铜活泼,铁粉可以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铜;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 的中考热点之一。 10.如图中图一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图二中分别向两支试管内滴加一定量的水后,X和Y的饱和 溶液均变混浊,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溶解度/g ①(NH4)2HPO4 ②NH4H2PO4 80.0 60.0 40.0 20.0 ③NaCl X的饱和溶液 NaOH固体 图二 Y的饱和溶液 NH4NO3固体 ④Ce2(SO4)3 40 20 60 0温度/℃ 图一 A.10℃时,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①>③>②>④ B.X为Ce2(SO4)3,Y不一定是NH4H2PO4 C.若NH4H2PO4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除去 D.20℃时,将40g NaCl加入到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2:5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①>③>②>④,故A正 确; 6B、在图二中分别向两支试管内滴加一定量的水后,X和Y的饱和溶液均变混浊,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 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所以X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Y物质的溶解度随温 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X为Ce2(SO4)3,Y不一定是NH4H2PO4,故B正确; C、磷酸二氢铵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若NH4H2PO4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 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除去,故C正确; D、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40g,所以将40g NaCl加入到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小于2:5,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 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30分) 11.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O ,它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Al2O3  ;写出空气中体积含量最多的物质,并标出元素化合价 。 (2)从①N ②K③ ④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用语 一种复合肥 KNO3 ;④形成的阴离子 S2﹣ 。 【分析】(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写出其元素符号即可。它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空气中体积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 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2)题目提供的元素组成的复合肥是硝酸钾,④形成的阴离子是硫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元素符号为:O。 它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 学式为:Al2O3。 空气中体积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氮气属于单质,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 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可表示为 (2)题目提供的元素组成的复合肥是硝酸钾,其化学式为KNO3;④形成的阴离子是硫离子,其离子符号 为:S2﹣ 。。7故答案为: (1)O;Al2O3; ;(2)KNO3;S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 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如图是某能量型饮料及标签中的部分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饮料提供了人体所着六大营养素中的水、糖类和 无机盐 。 (2)该饮料中的钠元素由氯化钠提供,则配制100mL饮料氯化钠的质量是 117 mg。 (3)白砂糖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可以发生如下反应:C6H12O6 2X+2CO 2↑,则X的化学式为 C2H5OH 。 (4)饮料瓶的材料是PET,化学式为(C10H8O4)n,它属于 有机化合物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在饮料瓶的生产过程中,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bc  a.加高烟囱排放废气 b.采用新技术加强污水处理 c.采用“光伏发电”和“煤改气工程”提供能量 【分析】(1)根据型饮料及标签中的部分成分进行解答; (2)根据题目信息进行分析解答;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 学式; (4)根据PET的化学式及其组成来分析; a、从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只是把工业废气排放到高空中,还是会造成空气污染去分析解答; b、驾驶私家车出行会加重空气污染; c、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8【解答】解:(1)由饮料及标签中的部分成可知,该饮料提供了人体所着六大营养素中的水、糖类和无 机盐; 故填:无机盐; (2)由题目信息可知,100ml该饮料中含有钠元素46mg,则配制100mL饮料氯化钠的质量是:46mg÷ =117mg; 故填:117; (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6H12O6 2X+2CO2↑,反应前碳原子6个,氢原子12个,氧原子6个,反应 后现有碳原子2个,氧原子4个,缺少碳原子4个,氢原子12个,氧原子2个,分布在2个X分子中,所以每 个X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的,则X的化学式为C2H5OH。 故填:C2H5OH; (4)由PET的化学式(C10H8O4)n可知,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属于有机化合物; a、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只是把工业废气排放到高空中,还是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错误; b、采用新技术,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符合节约用水的原则,故正确; c、采用“光伏发电”和“煤改气工程”提供能量,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有利于保护环境,故正确; 故填:有机化合物;bc。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 的中考热点之一。  13.(5.00分)A~I是初中化学接触到的物质,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F为气体,B能使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F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H、I为两种白色沉淀,I既难溶于水又难溶于稀硝酸 。请回答 9(1)A的化学式 NH4HCO3 ,F的一种用途 灭火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反应 2NH4HCO3+2NaOH=Na2CO3+2NH3↑+2H2O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Ba(OH)2+Na2CO3═BaCO3↓+2NaOH ,基本反应类型为 复分解反应 。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B,F为气体,B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B是氨气,F能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F是二氧化碳,A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A可 能是碳酸氢铵。H、I为两种白色沉淀,C和G反应生成H和氢氧化钠,故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钡的反应,则C 是碳酸钠,D是水,E是硫酸钠,故E和G反应生成I,I既难溶于水又难溶于稀硝酸,故I是硫酸钡,据此解 答。 【解答】解:B,F为气体,B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B是氨气,F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F是 二氧化碳,A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A可能是碳酸氢铵。H、I为两种白 色沉淀,C和G反应生成H和氢氧化钠,故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钡的反应,则C是碳酸钠,D是水,E是硫酸钠 ,故E和G反应生成I,I既难溶于水又难溶于稀硝酸,故I是硫酸钡,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A是碳酸氢铵,F是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故填:NH4HCO3;灭火; (2)反应①是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填:2NH4HCO3+2NaOH=Na2CO3+2NH3 ↑+2H2O; 反应②是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Ba(OH)2+Na2CO3 ═B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 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4.(5.00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m的名称 试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 K2MnO4+MnO2+O2↑  。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a→ h → g → e ,验满方法是  10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 (3)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D 。 【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制取、干燥与收集的方法来分析;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条件来确定制取装置。 【解答】解:(1)仪器m是试管;故填:试管;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所以选择装置 A来制取,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用装置G(长进短出)对氧气进行干燥,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 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较为干燥的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即可 ;故填:2KMnO4 K2MnO4+MnO2+O2↑;h;g;e;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3)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属于固液加热型,所以选择装置D来制取;故填: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收集方法等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难度不大,关 键是明确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并熟练书写反应的方程式。 15.小明在登山的过程中发现山上的岩石是红色的,他根据所学知识猜测岩石中可能含有氧化铁,为了 验证猜想并到测定其含量,小明进行了以下提究: 【查阅资料】 ①一定温度下,CH4可将Fe2O3还原为单质铁,若温度控制不当,还可生成少量的Fe3O4.②单质铁和Fe3O4 均能被磁铁吸引。 【实验探究】 (1)小明利用A装置进行实验。在点燃酒精喷灯之前先通入一段时间CH4,目的是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 (2)小明将A装置中得到的固体经过水洗、过滤、干燥处理后,再通过B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仪器a中 的现象为 水面下降 ,从而得出了岩石中含有氧化铁的结论。 11 (3)小明将反应后的B装置冷却到室温,根据量筒内水的体积V(产生气体的体积),通过有关计算求出 了岩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评价反思】 实验后小明经过认真反思,认为: (1)在实验中对甲烷的使用没有“物尽共用”,请你给出一条合理建议: 把没有反应的甲烷收集起来  。(2)若B装置的固体含有一定量的Fe3O4,则会导致测得的岩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比实际含量 偏低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请你利用处理后的固体,CuSO4溶液、磁铁等试剂及用品,结合 资料所给信息,设计实验证明是否含有Fe3O4  实验步骤:取少量固体于玻璃片上,利用磁铁充分吸引,把吸引出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硫酸铜溶 液; 实验现象:固体部分溶解; 实验结论:固体中含有四氧化三铁  【分析】甲烷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或加热时会发生爆炸; 稀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亚铁和水。 【解答】解:【实验探究】 (1)小明利用A装置进行实验。在点燃酒精喷灯之前先通入一段时间CH4,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 止发生爆炸。 故填: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2)小明将A装置中得到的固体经过水洗、过滤、干燥处理后,再通过B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仪器a中 的现象为水面下降,说明反应生成了氢气,氢气是由铁和盐酸反应生成的,进一步说明岩石中含有氧化 铁的结论。 故填:水面下降。 【评价反思】 (1)在实验中对甲烷的使用没有“物尽共用”,这是因为甲烷通过装置时,一部分没有反应,应该把没 有反应的甲烷收集起来,以备后用。 故填:把没有反应的甲烷收集起来。 (2)通过测定氢气的体积进而得出铁的质量,根据铁的质量得出氧化铁的质量,若含有四氧化三铁,则 四氧化三铁不能生成氢气,会造成氢气体积偏小,最后得到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偏低; 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取少量固体于玻璃片上,利用磁铁充分吸引,把吸引出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 量硫酸铜溶液; 12 实验现象:固体部分溶解; 实验结论:固体中含有四氧化三铁。 故填:偏低;实验步骤:取少量固体于玻璃片上,利用磁铁充分吸引,把吸引出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 足量硫酸铜溶液; 实验现象:固体部分溶解; 实验结论:固体中含有四氧化三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5.0g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 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绕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 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 9.9 g。 (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行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出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解答。 【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产生CO2的总质 量为25g+150g﹣165.1g=9.9g;故填:9.9; (2)设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x。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x44 9.9g x=22.5g 13 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90% 答: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0%。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答此类题时,要注意观察图象的起点、终 点、转折点、变化趋势,即‘三点一趋势’,通常图象的转折点是物质恰好反应的点,据此结合方程式 分析解答。  14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