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下载

湖北省荆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21日






荆州市 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为题卡分离,其中试题卷 6页,共七大题 27小题,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2.本卷为试题卷,答题无效,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 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答题卡和草稿纸均不得带出考场。 一、语言积累(16分) 1. 给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音 国有脚综,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 )立睥( )睨,目中含有怒火。 (1). (2). pì 【答案】 【解析】 【分析】 zhù 【详解】伫立:拼音是 zhù lì,释义:(1)长时间地站立,没有动作。(2)泛指站立。睥睨:拼音是 pì nì, 意思是眼睛斜着看,表示傲视或厌恶;窥视,侦伺;监视等。 2. 根据拼音提示,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汉字。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 jiān( ),南市买pèi( )头,北市买长鞭。 (1). (2). 辔【答案】 【解析】 【分析】 鞯【详解】鞍鞯:读音 ān jiān,意思是指马鞍和马鞍下面的垫子。辔头:拼音是 pèi tóu,意思是为了驾驭马、 牛等牲口而套在其颈上的器具,一般由嚼子和缰绳组成。 3. 把“即”“既”分别填入括号内。 A.可望而不可( B.( D.( (3). ))来之,则安之 )席演讲 C.( )往不咎 (1). (2). (4). 即【答案】 【解析】 【分析】 即既既【详解】即:靠近。既:动作已经完了,已经。 可望不可即: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既往不咎: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即席:指当场。 4. 联系学过的古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①__________,而伯乐不常有。李贺的诗“②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 道尽了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诸葛亮是幸运的:“先帝不以臣卑鄙,③__________,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幸运,辛弃疾醉赋壮词“④__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却报国无门;苏轼满 怀期待“持节云中,⑤__________”,却一再被贬;诗仙李白吟唱“⑥__________,忽复来舟梦日边”;孟 浩然感叹“坐观垂钓者,⑦__________”;才调无伦的贾谊总算等来了“伯乐”,现实却是“可怜夜半虚前 席,⑧__________”,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 (6). (2). (3). (8). (4). (5). 何【答案】 日遣冯唐 【解析】 【分析】 千里马常有 报君黄金台上意 (7). 猥自枉屈 不问苍生问鬼神 醉里挑灯看剑 闲来垂钓碧溪上 徒有羡鱼情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报”“猥”“枉屈”“剑”“遣”“钓”“羡”“苍”。 5.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虎座凤鸟悬鼓是荆州最具代表性的楚文化标志,也是荆州最具显著特色的文化符号之一。 B. 虎座凤鸟悬鼓的凤高大轩昂,虎矮小瑟缩,充分体现了楚人崇凤和征服猛兽的自强品格。 C. 虎座凤鸟悬鼓造型生动,华丽辉煌,不仅是一件难得的艺术佳作,更是一件实用的乐器。 D.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没有哪一种鼓比虎座凤鸟悬鼓更妩媚、更精致,更华丽、更珍贵。 D【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A.“是荆州最具代表性的楚文化标志”不合逻辑,成分残缺,应在此句最后加上“之一”; 的B.“崇凤”与“品格”搭配不当,应在“崇凤”后加“ 审美意识”; C.“不仅是一件难得的艺术佳作,更是一件实用的乐器”语序不当,在递进关系的复句中常犯这类错误, 本题“不仅……而且”后面的句子调换顺序,应先说“是一件实用的乐器”,再说“是一件难得的艺术佳 作”。 故选 D。 二、古诗文联读(16分)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 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 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 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 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 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 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 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齐威王论宝 ①齐威王、魏惠王会田 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 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 ②③吾臣有檀子 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 ,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 ④不敢东渔于河 。吾臣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馀家。吾臣有种首者,使 备盗贼,则道不拾遗。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 注释:①【会田】会,相约;田,打猎。②【檀子】人名。后文盼子、黔夫、种首皆为人名,③【为寇】 做贼,这里指入侵。④【河】指黄河。 6. 下列关键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松柏冢累累 B. 王之蔽甚矣 C. 时时而间进 D. 吾孰与徐公美 【累累】众多的样子 【蔽】所受的蒙蔽 【间】指较短的时间 【孰与】与…相比怎么样 7. 下列各项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吾妻之美我者 B. 问之客曰 C.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8. 下面对《十五从军征》赏析有误 一项是( )D. 由此观之 的)A.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主人公“从军征”时间之久,经历战事之残酷。 B. 心中“家”与眼前“冢”相对照,突出主人公心理落差之巨大,内心情感之悲苦。 C. “兔、雉、旅谷、旅葵”都是野生,“狗窦、梁上、中庭、井上”皆为家景,两相对照,突显人去屋空、 家园荒芜的景象。 D. “家中有阿谁”与“不知饴阿谁”前后照应,写出主人公因“从军征”而幸运独存的复杂心态。 9. 下面对《邹忌讽齐王纳谏》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一个主题:文章讲述了战国时期邹忌劝说齐王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B. 两个人物:邹忌是形貌风流、怡然自得、善于辩论、勤于政务的贤士;齐威王是知错能改、从谏如流、 革弊鼎新的明君。 C. 三层结构:写家事——妻私我、妾畏我、客求我:写王之蔽——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海之内;写赏 赐——上赏、中赏、下赏;写事态发展——家事、国事、天下事。 D. 四个特点:全文类比设喻,以小悟大;叙事有虚有实,虚实相生;结构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语言亦庄 亦谐,有重有变。 10. 下面对《齐威王论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魏惠王的珠宝的确是世所罕见,发出的光芒能照亮车前车后各十二辆车的距离。 B. 齐威王与魏惠王对财宝的理解不同,魏惠王以珠宝为宝,齐威王则以人才为宝。 C. 齐威王心中的人才有檀子、盼子、黔夫等武将,还有种首这样道不拾遗的文臣。 D. 齐威王的人才观,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非常正确的,值得我们借鉴。 11. 请用三个“/”给《齐威王论宝》一文画线处断句。 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徒而从者七千馀家。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 C 7. A 8. D 9. D 10. C 【答案】 11. 12. 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馀家。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中不战自胜。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句意: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间:间或,偶尔,有时候。故选 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用法的判断。 例句中的“之”是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 A.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 B.代词,代指徐公和自己谁美这件事; C.助词,可译为“的”; D.代词, 指受蒙蔽这件事。 故选 A。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D.“写出主人公因‘从军征’而幸运独存的复杂心态”错。此句写出老兵由 盼望家中还有亲人幸存到亲眼目睹家破人亡的痛苦心情,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 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故选 D。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手法等的综合鉴赏能力。D.“语言亦庄亦谐”错。本文虽属于“讽谏”,但语言比较 庄重,句式灵活,没有“谐”这个特点。故选 D。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能力。C.“还有种首这样道不拾遗的文臣”错。结合原文“吾臣有种首者,使 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可知,在种首的治理下,盗贼绝迹,齐国能够“道不拾遗”,并非说种首“道不拾 遗”。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节奏的把握和断句能力。句意:派他守卫徐州,燕国人对着徐州的北门祭祀求福,赵国人对 着徐州的西门祭祀求福,迁移而请求从属齐国的有七千多家。“则”一般用于句首,前面断开;“燕人祭 北门”“赵人祭西门”句子结构一致,主谓宾都全,各自断开。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注意: 之:代词,这件事。朝于齐,状语后置句,到齐国来朝拜。此所谓……,判断句,这就是所说的……。 【点睛】参考译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外形、容貌光艳美丽。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妻子说:“我和城北 徐公相比,谁更美?”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妾回答说:“徐公哪能比得上 您?”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客人:“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客人说:“徐 公不如您美丽。”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着自己, 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晚上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我的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我的客人认为我美,是有事情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 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 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的百 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 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 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 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中不战自胜。 齐威王论宝 齐威王和魏惠王相约在郊外一起打猎。魏惠王说:“齐国有宝贝吗?”齐威王说:“没有。”魏惠王 说:“我的国家虽然小,尚且有直径一寸大小的珍珠,光辉能够照亮车前车后各十二辆车,这样的珠子有 十颗。难道你们这样的大国,就没有宝贝吗?”威王说:“我用来认定宝贝的观点跟您不同。我有个大臣 叫檀子的,派他守南城,楚国人就不敢来侵略,泗水流域的十二个诸侯都来朝拜我国。我有个大臣叫盼子 的,派他守卫高唐,赵国人就不敢来黄河打渔。我有个官吏叫黔夫的,派他守卫徐州,燕国人对着徐州的 北门祭祀求福,赵国人对着徐州的西门祭祀求福,迁移而请求从属齐国的有七千多家。我有个大臣叫种首 的,派他警备盗贼,做到了路不拾遗。这四个臣子,他们的光辉远照千里,岂止十二辆车呢?”魏惠王听 了,面带羞惭。 三、名著选读(10分) 举国迁移(节选) ①蒋介石预料到红军企图渡过长江进入四川,于是从湖北、安徽和江西抽调了大批兵力,用船急速向 西运送,企图从北切断红军的进军路线。所有的渡口都有重兵把守;所有的渡船郡被撤到长江北岸;所有 的道路都被封锁;大片地区的粮食都被劫掠一空。南京方面又另外调动大批兵力进入贵州,增援地方军阀 王家烈的“双枪兵”。王家烈的部队最终被红军困住。南京方面还派遣部队前往云南边界,在此设置障碍。 因此,红军在贵州遇到了 20万军队的堵截,敌人沿途设置障碍。迫使红军在贵州两次调转方向进行大规模 行军,并绕着省会贵阳进行了大范围迂回行动。 ②红军在贵州用了 4个月的时间实施机动作战。在此期间,他们共消灭了敌军 5个师,攻下了军阀王 家烈的指挥部,占领了他在遵义的西洋豪宅,招募了 2万名新战士,并且到该省大部分村镇召开群众大会, 在青年中间建立共产党组织。他们的损失非常小,但仍然面临着横渡长江的问题。蒋介石在川贵边境迅速 集结兵力,狡猾地封锁了通往长江的便捷近道。他现在将“剿灭”红军的主要希望寄托在阻止红军渡江上, 无论红军在哪里渡江,他都企图将红军进一步向西南地区驱赶,或者把红军逼进西藏的无人区。他给手下 的各个指挥官和地方军阀发电报:“将红军阻截在长江南岸,关系到党国命运。” ③红军于 1935年 5月初突然调头南下进入云南,这里是中国与缅甸和印度支那交界的地方。红军经过 4天急行军,抵达距离云南省会云南府 10英里的地方,地方军阀龙云紧急调集全部兵力进行防卫。同时, 蒋介石的增援部队从贵州赶来,紧追不舍。蒋介石和蒋夫人原本一直留在云南府,此时连忙登上法国火车 南下前往印度支那。南京方面的大队轰炸机继续每天在红军上空狂轰滥炸,但红军还是继续前进。不久, 这种恐惧的气氛消散了,原因是南京方面发现,红军向云南府的挺进只是由小股部队实施的佯攻。红军主 力部队正在西进,目标显然是在龙街——长江上游为数不多的几个通航点之一——横渡长江。 ④在荒芜的云南山地,长江深入巨大的峡谷,急速穿行。山峡中突起高耸的山峰,长达 1英里多,两 岸矗立着陡峭的石壁。政府军早已全数占领少数几个渡口。蒋介石非常高兴,此时他命令将所有船只拖到 长江北岸烧毁。随后,他指挥他的部队和龙云的部队在红军周围进行包抄,企图在这个富有历史盛名的、 暗藏危险的江岸上将红军一举剿灭。 ⑤红军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仍然继续兵分三路向西朝着龙街方向疾进。那里的船只已被烧 毁,南京方面的飞行员报告称,红军一支先头部队开始建造竹桥。蒋介石更加有把握了,造桥需要好几周 时间。不过有天晚上,红军的 1个营突然不知不觉地调转方向,经过一天一夜的强行军,奇迹般地行进了 85 英里,在黄昏时赶到附近另一个可能的渡口——皎平渡。夜幕降临时,他们身着缴获的国民党军服进入城 镇,神不知鬼不觉,悄悄解除了国民党驻防部队的武装。 ⑥船已经被撤到了北岸——可是没有被烧毁。(红军还在数百里之外,并没有往这里来,为何要烧掉船 只?政府军之前大概就是这么想的。)不过,要怎么搞条船到南岸来?天黑之后,红军押着一个村吏来到江 边,让他向对岸的哨兵呼喊,说政府军已经到了,想要一条船。对岸的哨兵毫不怀疑地派来了一条船。这 些“南京”部队的一支分队就这样进入到船舱内,很快就在北岸登陆——终于到达四川境内。守军当时正 舒舒服服地打着麻将,红军的潜入让他们吃了一惊。红军没有动武就将他们堆放的武器没收了。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长江文艺出版社,作者:埃德加·斯诺) 班级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3. 标长征路线——小组讨论将⑤⑥段描述的战斗命名为“夜袭皎平渡”,并标注到“红军长征路线图”中, 你认为应标注在 ABCD的哪一处? 14.明长征战略——红军在贵州、云南的胜利展现了新战略的威力。请你用文中的一个关键词来表述这个新 战略。 15. 绘长征画面——小荆读到上文画线句子觉得特别有意思,请你发挥想象,向他绘声绘色地描述一番。 16.悟长征精神——小楚说:“我觉得红军长征能取得胜利靠的是紧密团结群众。你看,红军在如此危急的 情况下,还到贵州大部分村镇召开群众大会,在青年中间建立共产党组织。”请仿照小楚的说法,说说你 悟到的长征精神。 13. 【答案】 C 14. 迂回 的我红军一路队伍身着缴获 国民党军服登船靠岸,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入敌军营地,只见守城敌军正悠闲 15. 自在的打着小麻将,随着一声呐喊“举手投降”,这群守军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被我红军战士团团围住, 他们不知所措,便乖乖的举起了双手。 16. 示例:我觉得红军长征能取得胜利靠的是具有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 命精神。你看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最后 在陕北胜利会师。 【解析】 【分析】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结合相关内容分析。第③段中“红军主 力部队正在西进,目标显然是在龙街——长江上游为数不多的几个通航点之一——横渡长江”和第④段“在 荒芜的云南山地,长江深入巨大的峡谷,急速穿行”可知红军准备西进横渡长江,这里的龙街和第⑤段“红 军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仍然继续兵分三路向西朝着龙街方向疾进”中的龙街渡口位于金沙江中 断,金沙江位于长江上游,第⑤段中“不过有天晚上,红军的 1 个营突然不知不觉地调转方向,经过一天 一夜的强行军,奇迹般地行进了 85 英里,在黄昏时赶到附近另一个可能的渡口——皎平渡”,皎平渡是金 沙江南岸的一个渡口,由以上内容并结合红军长征路线图可推断夜袭皎平渡应标注在 C处。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炼相关内容关键词。解答此题要结合相关语段内容分析概括。由第①段中“红军在贵州遇到了 20 万军队的堵截,敌人沿途设置障碍。迫使红军在贵州两次调转方向进行大规模行军,并绕着省会贵阳进行 了大范围迂回行动”第③段中“不久,这种恐惧的气氛消散了,原因是南京方面发现,红军向云南府的挺 进只是由小股部队实施的佯攻。红军主力部队正在西进,目标显然是在龙街——长江上游为数不多的几个 通航点之一——横渡长江”等内容可知,红军采取的新战略为迂回战略,即为隐蔽己方战略意图,并不直 接与敌方接触,而是在更大范围内对敌方战役集团进行包围,从而最终达到战役目的的战术。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发挥想象描述情节内容。解答此题要读懂文意,结合合理想象进行描述,描述语言要体现描述者 对红军悄无声息的俘获敌军的喜悦心情。示例:我红军一支先头部队乔装打扮,战士都穿上缴获的国民党 军队的服装,冒充国民党队伍登船,靠岸后悄悄潜入守军营地,只见守城敌军毫无防备,正兴致勃勃的打 着麻将。我红军战士高喊“举起手来”,这群敌军还没回过神来,已被我红军战士包围,他们乖乖的交出武 器,举手投降。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长征精神的理解。解答此题可结合选文或一些红军长征的故事总结概括。按要求要仿照小楚的 说法组织语言。示例:我觉得长征能取得胜利靠的是红军战士坚定的信念,百折不挠、忘我牺牲的精神。 你看面对一条条汹涌的大河,一座座高耸的雪山,一片片茫茫的草地,红军不畏牺牲,与自然较量,与敌 人抗争,最后胜利到达陕北。 四、时文精读(12分) 趣话“三年” ①很多事以“三年”划段,如孩子上学,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专也三年;家中老人去世,需有三 周年纪念。但在日常语境中,“三年”大多是泛指,有多年、长期之意。投资者“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 年”,节俭者“一顿省一把,三年买匹马”,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②人们为何常以“三年”为限?盖因“三年”有规律,“三年”成法则。很多学问,时间短学不全, 时间长熬不住,“三年”正好打基础,所谓“一年生,两年熟,三年正好能上路”、“学戏先练三年声,打 铁先打三年钉”。很多事需要三年去形成、去验证,很多理需要三年才能看得清、想得通,所谓“赶车三年 知马性”“吃药三年会行医”。老司机为何说“一年虎二年狼,三年变成小绵羊”,就因为见得多了,才越 开越怕,才能真正体会小心驾驶之重要。 ③“三年”可以让很多东西发生变化。孔子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对于个人而言,三年的时间,梦想有可能变为现实,希望有可能化为泡影,痛苦的可能变成了乐趣,厌恶 的可能变成了不舍。俗话说“分家三年成邻居”“当家三年狗也嫌”。其世态之变,冷暖炎凉,总让人心生 几多感慨。三年能显露很多事情,“做贼三年,不打自招”。古诗云:“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 期。”其实何须七年?三年足矣。 ④“三年”,是岁月的一个符号,之于历史,三年实乃一瞬;而之于人生,三年却是重要阶段。三年可 干很多事,能知很多理,即便不慎失误,尚有回旋余地;即便偶有落伍,奋起直追也来得及。“三年不窥 园,十年成一赋”、“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体现的是为文者专志笃学、推敲锤炼之苦;“三年不飞, 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说的是为政者韬光养晦、励精图治之功。只要功夫深,“石头上坐三年, 石头也会发热”。但此话对“三年不目月”者无用,因为“好马闲三年,连块粗糠也驮不动”。 ⑤学器乐的说“一年筝两年笛,三年二胡不咋地”,做木工的说“一年斧子二年锛,三年刨子学不真”。 故欲成大事者,须咬定目标,苦干实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而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新蒲新柳三年大, 便与儿孙作屋梁”。习武者尚需“入门先站三年桩”,更何况成就一番大事业?一个人要放到盐水里泡三年、 热水里烫三年、糖水里浸三年、冰水里冻三年,才算真成熟。话虽偏颇,却也不无道理。 ⑥人生短暂,不过百年,以“三年”划段,不过三十多个“三年”。一生太远,命运或难自控,但三年 之期,自己或可说了算。驾驭好“三年”,“三年”就是收获的标志牌、前进的里程碑;轻薄了“三年”,“三 年”也是成败的分水岭、胜负的分界线。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 1月 15日,有删改,作者:张英俊) 17. 本文看似“趣话”,却是正论。请你说说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 18. 文章第①段是如何引出话题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9. 研读第④段,分别说说“三年不窥园”“三年不目月”的含义。 20. 赏读第⑤段画线句子,自选角度,给这句话做一条批注。 21. 下面三句俗语可以分别补充到文中的三个段落,应该怎样匹配?请连线完成。 A.一去三年故人疏 第②段 B.板凳要坐三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C.从小看大,三岁知老 第③段 第④段 17. 【答案】 18. 示例:“三年”是做事成败的主要分界线。 示例:以生活中众多与“三年”有关的事例,引出谈论的话题,并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论点,以人们在生 活中熟知的事例,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9. 示例:“三年不窥园”这里是告诉我们专心苦学终能学有所成,修成正果的道理。“三年不目月”这里 是比喻懒于修养,不求进取是不能有所成就的。 20. 示例: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一个人要经历磨练才算真成熟起来。有节奏感,朗朗上口,有极 强的说服力。 21. A. 示例: 一去三年故人疏 —— ③ B. 段; 板凳要坐三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 ④ C. 段; 从小看大, 第第—— ②段三岁知老 【解析】 第17 【题详解】 寻找或提炼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找 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和结尾,三看论据。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 有的文章的论点要根据论题并结合文章内容自己来概括。文章题目中有“三年”,文中也多次谈到“三年”, 再根据结尾“‘三年’就是收获的标志牌、前进的里程碑;轻薄了‘三年’,‘三年’也是成败的分水岭、 胜负的分界线”概括出中心论点:“三年”是做事成败的主要分界线。 18 【题详解】 考查议论文开头段的作用。议论文中开头段的作用一般是引出论点或分论点。表述形式一般为:引出文章 的论点(论题)+作为事实或道理论证证明中心论点+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此文第①段列举众多 与“三年”有关的事例,引出的这一话题,并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 者的思考,同时引出对下文论述。 19 【题详解】 考查对词语意思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不仅要知道词语的本义,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三年不 窥园”,这个典故是写西汉时期,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经常夜以继日地读书,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 嫣红的花园。他三年埋头学习。未曾看过园子一眼。意思是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学习、研 究专心致志。这里是告诉我们专心苦学终能学有所成,修成正果的道理。 “三年不目月”本义指三年不见日月,精神不振,眼睛朦胧,这里是比喻懒于修养,不求进取是不能有所 成就的。 20 【题详解】 考查对句子做批注。其实就是对句子做赏析,选择一个角度赏析即可。 示例:“盐水里泡三年、热水里烫三年、糖水里浸三年、冰水里冻三年”,运用排比修辞手法,把三个结构 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在一起,突出强调了人要经历三年得出磨 练才算真正成熟起来的道理。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21 【题详解】 考查论据的运用。论据要与文段内容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 A. ③ “一去三年故人疏”,这则谚语是说“三年”变化之大,微妙而又复杂。与第 段“‘三年’可以让很多 东西发生变化”是一致的。 B.“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意思是做学问的人要耐下心来坐三年冷板凳,毫无怨言;文章却写 得实在,没有半句浮华的空话。做学问的人要甘于寂寞,做事情要踏实,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总会成 功。“三年冷板凳”与第④段“要功夫深”是一致的。 C.“从小看大,三岁知老”,这则俗语是说一个人的一生在他小时候就能大致看出来,人的一生在年幼和年 少时就已经有定数了,与“很多事需要三年去形成、去验证,很多理需要三年才能看得清、想得通”是一 致的,故而放在第②段合适。 五、报刊浏览(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任务。 “荆荆”有味 楚楚动人 5月 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荆州博物馆开展“馆长带我看荆博”系列特色活动,三名馆长、副 馆长化身讲解员,带领 600多名游客感受了荆楚文化的魅力。 上午 9时,在荆州博物馆馆长王明钦带领下,由本地市民、外地游客及在荆大学生组成的游客团集中 参观了珍品馆。从《五大夫遂——凤凰山 168号汉墓展》到《丹漆神韵——楚秦汉漆器精品展》,漆木器、 陶器、青铜器等 200多件(套)文物让大家目不暇接。在二楼东边展厅中央展出的虎座凤鸟悬鼓,吸引了 不少游客驻足观看。该文物高 1.49米,宽 1.45米,双虎为座,双凤为架,凤冠悬挂乐鼓,猛虎作势前扑, 翔凤振翅欲飞,气势恢宏。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影。 (选自《荆州日报》2021年 5月 20日,有删改,记者:伍丹,通讯员:陈冬冬) 外交部向全球推介英雄 “今天的推介会,极不寻常,因为今天的主角是一个英雄的省份:中国湖北;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中 国武汉!”4月 12日下午 4时 45分,外交部蓝厅湖北全球特别推介活动上,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的致 辞这样开场。 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向全球推介湖北,他展示了 3组对比鲜明的照片:黄鹤楼从空无一人到游人如织, 户部巷从一条“空巷”到人头攒动,总部位于武汉的东风公司从按下“暂停键”到平均每 51秒下线一辆乘 用车。这是英雄湖北浴火重生的荆楚新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法国驻华大使罗梁在推介活动上用李白的诗句表达对湖北的 向往。 (选自《湖北日报》2021年 5月 22日,有删改,记者:肖丽琼) 22. 读报要学会读题。第一则新闻标题很有创意,请说说你的发现。 23. 读报要善于借鉴。假如外交部蓝厅给你 30秒,请用一段话推介你的家乡。 22. 【答案】 示例:标题化用“津津有味,楚楚动人”两个成语,紧扣“荆楚文化”这个主题,使新闻标题 简洁明了、吸引读者,并且高度概括新闻主体内容。 23. 示例:石首(隶属荆州市)是一座千年古县,1800多年的历史积淀,赋予她庄重典雅的内涵和渊远厚 重的历史记忆,从古代的屈家岭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到近代的红色文化、湿地文化,处处传承着中 国的千年文脉。石首欢迎您! 【解析】 【分析】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新闻题目。标题是新闻报道的眼睛,它起到提纲挈领、吸引读者的作用。成语是人们约定俗 成的固定短语,它形成固定,内涵丰富,典雅大方,简洁明快,流传甚广。“‘荆荆’有味,楚楚动人” 化用“津津有味,楚楚动人”两个成语,紧扣“荆楚文化”这个主题,使得标题不但简洁明了,吸引读者, 而且内涵丰富,典雅大方。 2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推介语。注意要求的时间,30 秒。语言简洁明了,典雅大方,紧扣家乡的地域特色,历史特色, 文化特色,发展特色等特点推介即可。 示例:荆州,古称江陵。是万里长江和荆山汉水共同孕育的魅力明珠。镶嵌在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 江汉平原腹地。天赋的区位优势,深厚的历史底蕴,富集的旅游资源,永久焕发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 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园林城市的璀璨光芒。荆州欢迎您。 六、语用实践(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任务。 近日,原本栖息于西双版纳的一群野生亚洲象,经墨江县一路北上,直抵昆明,行程达 500余公里。 目前,云南省林草局成立现场指挥部,投入大量警力及应急处置人员,出动警车、渣土车及无人机,运用 空地联动方式密切跟踪野象,研判迁徙路线,及时发布预警,沿途疏导车辆、疏散村民,并采取柔性围挡、 投食诱导等措施,避免野象与人群正面相遇。 24. 劝说:为了确保人象安全,请你拟一条标语,用于悬挂在关键路口,劝返前往高风险区的人员。 25.应对:野象群进入莲花村田地觅食,村里玉米、大豆、蔬菜大棚遭到大面积踩踏,损失惨重。请你以村 委会名义向村民做好解释安抚。 26.讨论:班上模拟现场指挥部就该事件展开讨论,议题包括应对措施是否得当、用何种方式“劝返”野象、 人与动物如何共处等。请你就其中一个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100字左右) 24. 【答案】 示例:大象群要经过此地,请注意您和大象的安全。 示例:乡亲们,野象群进村,虽然咱村的玉米、大豆、蔬菜大棚遭到大面积踩踏,损失惨重,但是,不 要惊慌,首先要注意安全,村里会尽快统计各家损失,然后上报上级政府,党和政府会尽快出台应对措施 25. 的,大家放心吧。 26. 示例:人与动物如何共处。人类要发展,大象要栖息,我们既不能用傲慢的态度对待动物,也不能将危 险的野象浪漫化,唯有尽可能避免野象伤人,减少野象造成的损失,才能保护好大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 谐共生。 【解析】 【分析】 2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拟写标语应注意:一要紧扣主题“确保人象安全”;二是要注意文字简洁,字数不 能太多(标语特点),可以适当使用修辞,一般宜用对偶、比喻、对比等,要注意控制字数,句式整齐,修 辞得体。 示例:大象要经过此地,不要向“象”而行。 2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有称呼。然后表明村委会的态度,认识到了各家各户都有很大的财产损失。 会进一步做好统计并上报上级政府。表达希望村民耐心、不要着急,等待党和政府的安排。 2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意见建议。首先从“应对措施是否得当、用何种方式‘劝返’野象、人与动物如何共处等”中选 择一个议题,写出自己的意见即可。注意,言之成文,言之成理。 示例:用何种方式“劝返”野象。我认为可以采取食物引导的方式,引导、诱导象群往普洱、版纳方向移 动。这些措施现在正在实施,同时,对象群经过的沿线居民进行疏散,确保人员安全。在北面和东北面对 亚洲象群进行封堵,放开西面和西南面,调整象群行进方向。 七、作文(50分) 27. 阅读下面的文字,从三个写作任务中选择一个,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作文。 我们都有自己的校服。它或许很丑,看着它你会有说不清的复杂情绪;它或许很重,浸透了三年来肆 意挥洒的汗水;它或许很乱,到处都是不经意间留下的斑驳墨痕……它陪伴我们朝朝暮暮,妆点我们的少 年时光,见证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 (1)请以“校服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2)有人认为,学生应该穿统一的校服;有人认为,学生不必穿统一的校服。请你就其中一方的观点立论, 写一篇辩论词。 (3)或许你对校服有自己的理解,有不一样的创意,请你展开想象,以“我想有一件这样的校服”为题, 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你选定的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例文: (1) 校服的故事 黑夜,灯光,针线……那个只属于校服的温暖的记忆。 哨声吹响了,该熄灯睡觉了。整个宿舍楼黑压压的一片,让人有些害怕,但在那个地方灯火依旧,好 似黑夜中的一点繁星,让人好温暖! 我胆怯地拿着校服朝老师的房间走去。“老师,我的校服,坏……坏掉了。衣服兜破了一个洞。”我 提着胆子跟老师说话。“进来吧,校服怎么会坏掉?”我吞吐吐地向老师说明了原因。 我已准备好了暴风雨的来临,话音已落,老师却没有责怪我,忙着找针线准备缝校服的破洞。老师戴 上花镜,在台灯前缝了起来。我小心翼翼地抬起头看见老师正仔细认真地缝着我的校服,紧跟着鼻子一酸, 泪水一涌而出。 灯光下,老师戴着眼镜,但始终不能遮住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的痕迹。呀,线不够了,老师从抽屉拿出 线盒,拉出一根白线,捏着线头,往嘴里一抿,伸向针孔,眯着眼睛,眼看进去了,不行,得再来一次, 又用力往嘴里一抿,对准针孔,眼睛一眯,手指一动,终于穿过去了。继续开始刚才的针线活,老师的手 在衣服两边来回穿梭着,那么灵巧,那手上长满了茧都是我们累的,老师要给我们洗衣服,又要给我们干 这些针线活。她明明可以在家里享福,但是,她为了我们这些住宿生,老师吃住在学校,却没喊过一声苦 一声累。 “嘶——”,老师的手指一不小心被针扎了一下,我马上喊道:“老师你没事吧!”“没事,没事。” 她温柔的回答后,吮了一下被针扎的地方,又继续了她的工作。老师的声音是这般温和亲切,让我心中顿 时涌起一股暖流。校服缝好了,老师叮嘱我赶快回寝室,我“嗯”了一声就回到寝室。躺在床上,回想着 刚才的情景,是那么的温馨。一丝温暖划过眼角,就那样,渐渐入睡了…… 繁星的夜,明亮的光,勤劳的针。留下了那个唯独属于校服的美好而温馨的故事。 (2)辩论词 学生应该穿统一的校服 我方观点是中学生应该穿校服。 理由如下: 校服是由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 校服可以使学生在身份感上区别社会其他人,因而有了学 生自身的约束力,有一种象征的意义。 校服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身份的象征,情况跟社会上不同职业的 人需要穿着不同的制服一样。例如警察要穿警察制服,消防员需穿消防制服等;同样地,学生自然便要穿 著他们的制服——校服了。这样,我们就更易分辨出不同阶级的人,还有他们的职业。 校服还可以产生一种平等感,对于避免攀比之风在校园里出现都有积极意义。穿校服可消除当前越来 越突出的学生讲穿着、讲排场、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对一些低收入的学生家庭来说,并无坏处。穿校服 可以节省学生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更有利于让学生好好学习 让学生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可加强学 生的纪律性。除了说穿着校服整体上看来较为整齐外,还可时刻提醒学生,让他们认清自己的身份,不断 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如此,学生的纪律亦大大的加强了。 除此之外,学生统一穿校服,对学校来说,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除了看上去整齐,学生的纪律性提高, 学校对外便得到一个良好的声誉。 青春,活力,阳光的特质,而校服恰好符合这些特点。所以,穿校服服不仅不会显得老土,而是阳光, 活力的代名词。青青校园,无处不张扬着春潮热力;年轻的欢声笑语充斥着每一个角落。而校服——正是 这飞扬青春最直观、最生动的载体,是校园里永远流动的风景。大力发展我国的校服文化已势在必行。 (3) 我想有一件这样的校服 我想拥有一件多功能时尚高科技的校服。 这种新型校服,它是采用一种新型的的面料,这种面料既防雨,又能透气,而且能防辐射。这种校服 不但面料新颖、色彩繁多,更重要的是它还有许多你目前无法想象的功能。不信?请你们亲自来试一试, 保证给你们一个惊喜。 假如在你上学、放学的路上,天突然下起大雨,如果没有雨具,同时又没有遮雨的地方,大家一定会 淋得象个落汤鸡,说不定还会因此而患上重感冒。不过,大家不要慌,我设计的这种校服,已经为大家想 到了这个问题,当你遇到下雨时,你只要拉开校服的衣领的拉链,将里面的防雨帽拿出来戴上就可以了, 如果雨太大,你不仅可以将帽檐从帽子里拉出,那宽大的帽檐会替你遮风挡雨。还可以将校服的下摆拉开, 让它变得长一点,以免把裤腿打湿。另外,校裤的裤脚边还给你备有一双鞋套,让你临时套上防止鞋被水 打湿。 在寒冷的冬天,学生们往往因为冷而变得懒惰,我设计的校服帮你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在校服里,仿 造电热毯将纤细的电阻丝植入在衣服里,你只要按一下校服的第一颗红色扣子,一般暖流不一会就会让你 浑身感到温暖如春,同时,它还会因为热量而发出一股提神的清香,让你精神百倍。 在炎热的夏天,你只要按一下校服的第二颗蓝色的扣子,植入在衣裳里的电阻丝,它又会象空调一样, 将凉气传遍你的全身,使你倍感清凉,而且还有一种驱蚊的的功能。 这种校服不但有以上种种功能,它还有一种保护学生的功能。当你遇到坏人时,你可以将衣袖右上边 的一颗扣子按一下,里面便会喷射出催泪剂,让你能避免遭到坏人的袭击,而在这个时候,你就有充足的 时间,将衣袖左上边的一个超薄的折叠式的手机拿出来呼救,这是一种专为学生设计的只能拨打急救电话 的纸手机。 另外,校服的内荷包里,备有几张创口贴和一个密封的固体胶似的碘酒,当你受到外伤时,可以让你 暂时自救。 这就是我理想中的校服,虽然这种校服目前还没有研制出来,但我相信未来会有新型多功能校服问世 的。现在开始,我要发奋读书,学有所成时亲自去研发这种我理想的校服,让广大学生受益。 【解析】 【分析】 【详解】(1)一、审题:本题为命题作文,题目为《校服的故事》,即围绕“校服”选择学习和生活中的事 情组织材料。抒发情感。 二、选材、立意及材料安排:本文通过叙述与“校服”相关的故事,可抒写对初中校园生活的留恋,也可 以抒写对自己不断成长的感慨,还可以借此抒写友情、师生情等。不论选材是几个故事,采用哪种写法, 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采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比如主题为通过与校服相关的故事,表达我的思想变化过程,抒写自我成熟的感慨。开头可倒叙引题:眼 看初中毕业了,看着眼前陪伴了我三年的校服,那件往事还历历在目。中间详写关于换校服的往事:我的 校服因为我拉链时总是不注意,拉的很用力,拉链不太好用了。学校开运动会时我参加了百米跑,我和其 他运动员比赛前都把校服外套脱了,穿着短裤和背心,校服外套集中放在橡胶跑道内侧篮球场。那次比赛 我最先到达终点。去取校服外套时,我发现了一件看起来还比较新的外套。接着写我穿走了这件校服外套, 后来运动会结束后,老师询问谁穿错了外套,邻班一位同学运动会后拿到的外套不是自己的。然后写我的 矛盾心里。回家后妈妈要给我洗外套,感觉这件校服外套不是我的,于是开导我。第二天我主动跟老师说 了这件事,换回了自己的那件外套。结尾深化中心:一件校服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 据为己有,做错事要敢于承认并改正。 (2)一、审题:本题要求就一个观点写辩论词。辩论稿的格式一般分标题、正文两大部分。标题可点明辩 论稿的中心,或标明中心事件,或标明中心的论题或论点,使人看到标题就能了解辩论的内容。正文一般 分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开头应引出辩论题目,亮明自己的观点。主体是辩论稿的重点部分,要突出 中心,用典型的材料,有力的分析,证明自己的观点。结尾可归纳自己的见解,用语要有力,能给人启示 和回味。 二、树立观点,选择材料论述: 写辩论词只能选择其中一个观点,首先要摆明观点,然后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这一观点,结尾还要总结深化 观点。注意切不可在辩论词中出现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即既同意学生应该穿统一的校服的观点,又觉得 不必穿统一的校服也有道理。 如果观点是“学生应该穿统一的校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阐述理由: 1、防止学生之间的攀比。家庭的贫 富差距会带来学生之间的攀比从而造成学生无法全心全意的投入学习去。穿校服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少学生 间攀比,促进孩子的形成健全的人格。2、方便外出学生安全的身份识别;比如放学回家,校服比较显眼, 假如在家途中发生什么不测,可以更快识别身份。再比如学校组织外出活动,同一校有利于学校对于外出 学生的管理,也不易造成学生走失。3、有利于提高学校管理。在校园内学生统一校服,可以一眼识别未穿 校服的外校人员,避免社会闲散人进入校园,有利于保证学生安全。4、强化学校精神和集体感。校服是一 个学校精神面貌的体现,增加全校学生间的集体感,提高学生间的凝聚力。5、使学生保持学生的正气。学 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被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影响,比方说可能受一些非主流或者社会青年穿衣打扮会的 影响,穿校服可以让学生保持一个学生应有的正气。 如果观点是“学生不必穿统一的校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阐述理由:第一,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穿校服在一 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每个人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而个性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我国, 学校的校服是统一的,而大部分学校的校服是那种不分男女式,松松垮垮的运动服。如此的“统一”让彼 此之间没有区别。着装是一种文化,是一个人的自我展现,正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现在,对于学生的 着装,学校也要硬性规定。这无疑是占据了学生塑造自我形象的一个空间。失去了一次自我选择和自我定 位的机会。对于个人长远发展,个人性格的形成不利。第二,学校校服的确为学生带来了诸多不便。诸多 学校的校服都是一件秋装,或是多出一套夏装的短袖。试问谁能穿着两套衣服过完四季呢?冬天学生在校 服外面又套上羽绒服,校服在棉衣里边,有的甚至为了应付检查,校服塞在桌子里,检查时再套上。这样“穿 校服”岂不就是一种形式。甚至是一种应付。第三,学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穿校服。使学生失去了一个明 辨是非,树立正确审美观念的机会。对方也许会说,学校统一校服是为了防止学生中的攀比,但攀比不是 不穿校服的错。社会上攀比之风蔓延到校园,学校应该在思想上疏导,并不应该采取堵塞的办法。学生不 再校服上攀比,可以在自行车,书包,鞋等其他方面继续攀比。另一方面,有些有钱人家的孩子花钱进了 重点高中,穿着校服到处炫耀,这是否又是另一种形式的攀比呢?学生的发展,是一个长远的过程。让学 生知道攀比是不对的,比禁止学生攀比更重要。健康的发展过程,正是一个犯错误然后改正错误,逐渐认 清是非,从而明辨是非的过程。为了防止某一种现象的发生,而限制了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失去了认识,塑造自我,明辨是非的一个过程。这种做法不妥。 写作时不论选择哪一个观点,都要从多方面有理有据的论述观点,阐述的越深入透彻,越有说服力。 (三)一、审题:本题要求展开想象,以“我想有一件这样的校服”为题写作,题目即为《我想有一件这 样的校服》,其中“这样”为代词,写作时要把“这样”指代的内容具体展现出来。 的二、选材、立意和结构安排:既然是展开想象去写校服,那么这件校服是区别与现实生活中 校服的,现 实生活中为了统一管理,彰显校容校貌,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等,学校为学生定制校服,要求在 校期间穿校服。想象的校服可以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可以为“我”的校服起一个名字,而且会说话,让这 件校服充当一个正能量的角色,或帮我改正错误,或在我遇到困难时鼓励我,或指引我做一个助人为乐的 人等。突出一个积极向上的主题。还可以想象未来我理想中的校服,校服的制作融入了高科技元素,它多 功能,时尚、大方。借此表达我要为理想的实现而发奋读书的主题。 比如可开篇引题:我想有件特别的校服,上学时它天天陪着我,关键时刻它会语音提示我。它是我离不开 的好朋友。我给它取名靓靓。以此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叙述几件事,如考试时我遇到一道难题,想 趁老师不注意给我旁边的班长传纸条,让她把答案写纸条上传给我。当我刚写完纸条想仍过去时,我的校 服靓靓会提醒我,她用衣领碰了我一下,小声说“可耻”,我赶紧把手缩了回来。那一次开运动会,我穿着 校服去比赛,我参加了长跑比赛,跑到最后一圈,我在第二名,准备冲刺,我前面的同学突然跌到了。我 心想这下有机会了,我刚要超过他。只听靓靓在我耳边说“把他扶起来”,等我扶起了那个同学继续跑时, 已经有两个同学超过了我,我只得了第三名,但是学校给我发了一张精神风尚奖状,还在大会上表扬了我。 结尾抒情深化中心:我想有这样一件校服:我犯错时提醒我,还教我做一个善于帮助别人的人,它就是我 的良师益友。 无论以怎样的形式写,从哪方面选材,想象的内容都要围绕“校服”组织材料,有一个明确的中心,突出 积极向上的主题。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