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下载

湖南省株洲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20日






湖南省株洲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29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和煦(xù) B.驯服(xùn) C.稽查(jī) D.炮制(pào) 更上层楼(ɡènɡ) 恪守不渝(kè) 谑而不虐(xuè) 甚嚣尘上(shèn) 兴高采烈(xìnɡ) 拐弯抹(角mò) 厉兵秣马(mò) 心宽体胖(pànɡ) 【答案】D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瑰丽   玲珑剔透   满载而归   蔚然成风 B.清澈   名列前矛  嬉笑怒骂   应接不遐 C.颔联   筚路蓝缕   百尺竿头   暴殄天物 D.赝品   噤若寒蝉   莘莘学子   动辄得咎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词语辨析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 工具书,注意易错字。B.名列前茅 应接不暇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 ,,,。1①但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 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 ③犹如春风野草 ④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 A.①③②④ 【答案】C B.③①④②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理论再好,只有被我们掌握、接受和理解,才能成为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B.首届“读书之星”颁奖典礼,是设在学校礼堂举行的,当场告诉了获奖名单。 C.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 D.李老师学识水平很高,文章写得洋洋洒洒,江河日下,同学们对他趋之若鹜。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病句题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找出主干。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 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项:语序不当、把“掌握 、接受和理解”改为“接受、理解和掌握”。B项:重复赘余,用词不当。把“举行的”。把“告诉”改为“宣 布”。D项:用词不当。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趋之若鹜: 比喻人们成群地争着前去。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 5.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杜牧在《赤壁》一诗中,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借史事以吐胸中抑郁不平之气的两句是“ 2,”。 (4)他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恼怒,这才是有德之人的作风,所以孔子说“ ”。(《论语·学而》) ,【答案】(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三)按要求答题(共9分) 6.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补全对话。(4分) 小红即将中考。一天,晚饭后—— 妈妈(对小红爸爸):我们单位今晚有急事,你陪小红复习功课吧。 爸爸:不行啊,我要去见老远来的一位重要客户呢。 妈妈(生气):你……究竟是客户重要,还是孩子重要? 爸爸:当然是客户重要了。 妈妈:既然你认为客户重要,干脆跟他去过好了! 小红说: 【答案】①体谅父母,化解冲突。如:爸爸的特殊情况、妈妈的苦心。(2分)②强调自己的自立,用语 礼貌得体。(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注意称呼,强调自己已独立,用语礼貌得体即可。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5分) 表一2012~2016年我国老年人口统计表 (单位:万人) 2015年 指标  年份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6年 60岁以上人口 19390 20243 21242 22200 23086 3占总人口比重 14.3﹪ 14.9﹪ 15.5﹪ 16.1﹪ 16.7﹪ 表二 我国老年人消费规模预测 (单位:万亿) 指标 年份 2016年 3.2 2020年 5.3 2030年 16.6 2040年 34.5 2050年 60.4 消费金额 (1)表一表明: (2)表二表明: (2分) (3分) 【答案】(1)我国老年人口逐年增长,占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两个要点各1分)(2)我国老年人 消费规模将快速发展(扩大、扩展)。(要点:“将”“快速”“发展”各1分)。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阅读下面白话文,回答问题(共37分) 8. 生产的扩展秩序 ①四十年前,南方农村甚至小城,如果吃上一顿饺子,一定是最深刻的记忆之一。那时需要从买面粉 、猪肉等原料开始,而这些都不易办到。好不容易材料齐了,头一关是和面,干了不行,稀了也不行。然 后要将和好的面切成一个个小面团,再擀成饺子皮。这个难度同样不小,饺子皮要薄且圆,但太薄则易烂 ,太厚又煮不熟。 ②可以想见,这是一个浩大工程,全家分工,每个人都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还得提前几天就做准备。 然而,全家总动员忙上大半天,做出来的饺子很可能并不好吃。 ③若干年后,终于有饺子皮卖了,包饺子瞬间简化了大半。渐渐地,城镇有人包饺子卖了,人们花几 元钱就可以吃一顿。但不方便存放,必须现买现吃,且味道平平。 ④速冻饺子的出现则是一场革命。各种口味、各种品牌,高中低档,琳琅满目。平时买几袋冻在冰箱 里,需要的时候,往锅里倒上水,烧开后放入饺子,几分钟捞起来就行,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时间成本、 体力成本都可忽略不计。不想做饭的时候,许多人就煮饺子吃。 ⑤到底发生了什么,将饺子这一不可承受的浩大工程变成了懒人的首选? ⑥这无论如何都是个奇迹!它不是来自伟大君王的高瞻远瞩、英雄人物的丰功伟业,也没有谁像家长 那样去安排调度,统一指挥,而是源于普通人之间的合作。没错,源于平凡如你我的人之间通力合作。 ⑦在家庭范围内,合作的过程显而易见。有人擀皮,有人剁馅,包的包,煮的煮。然而,这种合作的 4范围极其有限,凭借的是管事人的安排、组织和协调。合作范围有限,意味着知识和技能有限,所能动用 的资源也有限,因此,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成果却不如人意。后来,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家庭到社区 (小区门口包饺子卖),进而到全国(速冻水饺)。而且,速冻水饺的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必然会用 到其他国家的技术、设备或人才。小小的饺子,可以说是全世界合作的产物。 ⑧合作范围的扩大产生了惊人的效果。现在,我们能够利用十倍百倍的人手,百倍千倍的知识技能, 在全世界范围内调动资源,效率千倍万倍地增加,产量和质量极大提高。人们利用素不相识甚至远在天边 的人的成果,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弄不懂完整的过程,只须做好经手的那一点工作。没有人能弄明白整 个过程,但一切井井有条,各就各位,简单高效,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控。 ⑨这就是扩展秩序及其显著成效。而且,由于合作范围扩大、合作方式更多样,我们更加独立了。任 何商品,这家店没有,还有另一家;这个牌子没有,还有别的牌子。市场上买得到的任何东西都是如此, 价格或许有涨跌,但供给不是问题。 ⑩饺子从古传到今,被封为民族特色美食,但为什么以前没有大规模生产?实际上,这并不涉及多么 高精尖的技术难题,而只是因为出现了促进扩展秩序的制度环境。 (1)四十年前,吃一顿饺子也会成为深刻记忆的原因是 。(2分) (2)根据原文,“看不见的手”指什么?它能够高效发挥作用,最根本的条件是什么?(2分) (3)从⑥⑦两段可以看出,“扩展秩序”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述。(4分) (4)举例说明为什么“由于合作范围扩大、合作方式更多样,我们更加独立了”。(4分) 【答案】 (1)包饺子是一个浩大工程。(2分) (2)(生产的)扩展秩序(1分)促进扩展秩序的制度环境。(1分) (3)(1)(合作)是非人为设计的(或合作是“自发的”)。(2分)(“没有谁像家长那样去安排调度, 统一指挥,而是源于普通人之间的合作”得1分) (2)(合作)范围是“不断扩大的”,从家庭一直扩展到国际分工合作。(2分)(只答“合作范围扩大”得1 分) (4)随着合作范围的扩大、合作方式的更多样,我们有充分的选择余地,不必依赖特定的他人。例如, 你想吃饺子,如果只能在自家做,而会和面的人不在家,就难以吃到。由于合作范围扩大、合作方式 增多,可以随时到不同商店购买不同品牌的饺子。(分析原因2分,举例说明2分) (说明:①分析原因没有答到要点“有充分的选择余地,不必依赖特定的他人”, 只摘抄原文,如“市场上买得到的任何东西”“供给不是问题”或其他,最多得1分。②举例说明不必限 于吃饺子,结合生活实例谈亦可,关键是能在对比叙述中呈现自己的理解) 5【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第6段的主要意思是,合作是自发的;第7段的主要意思是, 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家庭到社区,到全世界。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结合下文分析:任何商品,这家店没有,还有另一家;这个 牌子没有,还有别的牌子。市场上买得到的任何东西都是如此,价格或许有涨跌,但供给不是问题。 然后举出事例即可。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9. 诗 人 我们这儿的住户贫困而好客。有一天来了一个乞丐,说他饿坏了,我们就让他饱餐了一顿,他还要了 支香烟,直到我们替他把香烟点燃后才离去。 一天下午,我刚放学回家,有人叫住我:“小弟弟,我可以进你家的院子吗?”他身材瘦小,穿戴整齐 。我问:“你想干啥?”“我想看看你们的蜜蜂。” 我家院里有四棵大棕榈树,上面聚集着蜜蜂。我跑上台阶,喊 道:“妈,有一个人在院子里,他说想 看看蜜蜂。”妈妈走出来,上下打量着他,极不友善地问:“你要干吗?”“我想看看你们的蜜蜂。谢谢您, 太太。”他讲得极缓慢而清晰,仿佛说出的每个字都要花掉他的钱一样。 他和我,蹲在棕榈树下一块儿看着蜜蜂。我说:“你是干什么工作的,先生?”“我是诗人。你也是个诗 人。你喜欢妈妈吗?”“她不打我的时候,喜欢。”他站起身来,从裤兜里掏出一张纸片:“这上面是首描写 母亲的伟大的诗篇。我打算卖给你,只要四分钱。” 我跑进屋:“妈,你想花四分钱买一首诗吗?”“你听着,告诉那个家伙,赶快出去。” 我对诗人说:“妈妈说她没有四分钱。”“这就是诗人的遭遇。”他好像并不介意。“像你这 样到处转游 着卖诗倒挺有意思。有很多人买吗?”“从来没人买过。”“那你为什么还要四处转游?”“这样我就可以看到 许多东西,我还一直希望遇到别的诗人。”“你真的认为我是个诗人吗?”我问。“你像我一样有才华。”他走 了。我祈祷能再见到他。 6一天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在街的拐弯处又见到了他。“我已经等你很久了。”“卖掉诗了吗?”他 摇摇头,说:“我院里有棵挺好的芒果树。现在芒果都熟透了,红彤彤的,果汁又多又甜。我等你是想请 你去吃芒果。” 诗人住在一间小棚屋里,家具很少,显得很冷清。院子里绿茵茵的,还有一棵高大的芒果树。他说得 不错,芒果汁又多又甜,我一连吃了六个。橘黄色的芒果汁从嘴角流到下巴上,我的衬衫也染上了果汁。 回到家后,妈妈很气愤:“你窜到哪儿疯去啦?去,给我拿根鞭子来!”我从家里逃出来,发誓再也不 回去了。 我气极了,跑到了诗人家。他说:“别哭啦,咱们一块去散散步吧!”我们散了步,还躺在草坪上看星 星,他让我猜那些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我按他说的做了,明白了他的意思。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如此骄 傲和愉快,我的气愤一扫而光。 忽然,一个警察出现在面前。“你们在这儿干什么?”诗人说:“已经四十多年啦,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 题。”警察无趣地走了。 从此,我和诗人总是一起去散步,看星星。 一天,诗人对我说:“我告诉你一个重要的秘密。我正在写一首诗,世界上最伟大的诗篇。我已经写 了五年啦。每月只写一行,再有二十二年就完成了。”“上个月写的那行是什么?”他仰起头看着天空:“往 昔深邃而奇妙。”“是行很美的诗。”“我希望能把一个月的体会感受全部倾注到这行诗句中去,写出一首震 撼全人类的诗篇。”我惊叹道:“等写完了最伟大的诗,你就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吧?”他没有回答我的 问题。 我觉得诗人在一天天衰老下去。一天,我到小房子里去看望他,他躺在小床上,看上去那么苍老、虚 弱。他说:“诗写得不太顺利。”我敏锐地感觉到了什么,泪水突然涌了出来。他挣扎着坐起来,让我坐到 他的膝盖上,看着我的眼睛说:“嗯,你也看出来了,我一直说你具有诗人的眼光。”他看上去并不难过, 把我搂到瘦削的胸前:“想听我再给你讲一件有趣的事吗?”我什么也说不出来。“给你讲完,你要答应我马 上回家,再也不要来看我了,好吗?”我点点头。“很好。现在听我讲,以前我给你讲过的那些什么作诗和 世界上最伟大的诗,都是假的。你说这是不是你听过的最有趣的事?” 他的声音中断了。 不久,诗人的小房子被扒掉了。芒果树也被砍倒了。诗人好像从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 (节选自奈保尔《米格尔街》,花城出版社,1992年9月) (1)米格尔街的人是“好客”的,但“妈妈”为什么对诗人“极不友善”?(3分) (2)诗人“讲得极缓慢而清晰,仿佛说出的每个字都要花掉他的钱一样”,一方面表明他使用语言 ,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他物质生活上的 。当警察问:“你们在这儿干什么?”诗人答非所问,说:“已经四十多年啦,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诗人四十多年都在思考的问题是 。(3分) 7(3)诗人最后对“我”说:“那些什么做诗和世界上最伟大的诗,都是假的。”出人意料,但为什么又是合情 合理的?(4分) (4)小说中,诗人为什么和“我”成为了好朋友?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因为诗人说想看看蜜蜂,这让“妈妈”觉得很诡异,难以理解(或让“妈妈”产生了警惕、提防心理)。 (2分)“看蜜蜂”属于闲情逸致,与这里的贫困生活格格不入。(1分) (2)非常严谨(字斟句酌、谨慎、爱推敲);(1分)贫困;(1分)人生应该如何度过。(1分)(人为 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等意思对即可) (3)要点:①诗人因沉迷诗歌而一生穷困潦倒;(2分)②诗人和“我”是朋友,善良的他不希望“我”重 蹈他的人生之路。( 2分) (4)要点:①从诗人的角度,诗人孤独,渴望交流分享与情感慰藉;举例略。(3分)②从“我”的角度, “我”是一个小孩,保有童真和诗性,能同情、理解诗人的遭遇与情感;能和诗人精神相通;举例略。 (3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结合全文分析,诗人是想看蜜蜂,与乞丐的行为不相干。四 分钱卖诗,与这里的贫困生活格格不入。所以“妈妈”为什么对诗人“极不友善”。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10. 如来对众言曰:“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诸菩萨闻言,合掌皈依。如来曰:“三藏乃是修真 之经,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 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询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 劝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谁肯去走一遭来?”当有观音菩萨,行近莲台,礼佛三匝 道:“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也。”(第八回) 唐僧正走处,忽听得一棒锣声,路两边闪出三十多人,一个个枪刀棍棒,拦住路口道:“和尚!那里 8走!”唬得个唐僧战兢兢,坐不稳,跌下马来,蹲在路旁草科里,只叫“大王饶命!大王饶命!”那为头的两 个大汉道:“不打你,只是有盘缠留下。”长老合掌当胸道:“大王,贫僧是东土唐王差往西天取经者。自别 了长安,年深日久,就有些盘缠也使尽了。” 那贼闻言,掣大棍,上前就打。长老一生不会说慌,遇着这 急难处,没奈何,只得打个诳语道:“二位大王,且莫动手。我有个小徒弟,在后面就到。他身上有几两 银子,把与你罢。”那贼道:“且捆起来。”众喽啰一齐下手,把一条绳捆了,高高吊在树上。 却说三个撞祸精,随后赶来。忽见长老在树上,八戒呵呵大笑道:“你看师父。在那等我们便罢了, 却又有这般心肠,爬上树去,扯着藤儿打秋千耍子哩!”行者见了道:“呆子,莫乱谈。师父吊在那里不是 ?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买卖上门了!”即 转步,摇身一变,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来到前边,叫道:“师父。”三藏道 :“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那伙贼见行者与他师父讲话,撒开势,围将上来道:“小和尚,你师父说你腰 里有盘缠,趁早拿出来,饶你们性命!”行者放下包袱道:“盘缠有些在此包袱,不多,只有马蹄金二十来 锭,粉面银二三十锭,散碎的未曾见数。要时就连包儿拿去,切莫打我师父。”那伙贼闻言,都甚欢喜道 :“这老和尚悭吝,这小和尚倒还慷慨。”教:“放下来。”那长老得了性命,跳上马,顾不得行者,操着鞭 ,一直跑回旧路。 行者忙叫道:“走错路了。”提着包袱,就要追去。那伙贼拦住道:“那里走?将盘缠留下,免得动刑! ”好大圣,耳中摸一摸,拔出一个绣花针儿道:“列位,我出家人,果然不曾带得盘缠,只这个针儿送你罢 。”那贼道:“你好道会做裁缝?我要针做甚的?”行者听说不要,就拈在手中,晃了一晃,变作碗来粗细的 一条棍子。将棍子插在地下道:“列位拿得动,就送你罢。”两个贼上前抢夺,可怜就如蜻蜓撼石柱,莫想 弄动半分毫。这条棍本是如意金箍棒,天秤称的,一万三千五百斤重,那伙贼怎么知得。大圣走上前,轻 轻的拿起,丢一个蟒翻身拗步势,指着强人道:“你都造化低,遇着我老孙了!”群贼围上前来,打了五六 十下。行者笑道:“且消停!待我一个个打来,一发教你断了根罢!”荡的两棍,打死了两个,唬得那众喽 啰撇枪弃棍,四路逃生而走。 却说唐僧骑着马,往东正跑,八戒、沙僧拦住道:“师父往那里去?错走路了。”长老兜马道:“徒弟啊 ,趁早去与你师兄说,教他棍下留情,莫要打杀那些强盗。”呆子一路跑到前边,厉声高叫道:“哥哥,师 父教你莫打人哩。”行者道:“别个都散了,只是两个头儿在这里睡觉哩。”呆子行到身边,看看道:“这两 个,张着口睡,都淌出些粘涎来了。”行者道:“是老孙一棍子打出豆腐来了。”八戒道:“人头上又有豆腐 ?”行者道:“打出脑子来了!”八戒听说打出脑子来,慌忙跑转去,对唐僧道:“打杀了。散伙了!”三藏问 :“阿弥陀佛!打的怎么模样?”八戒道:“头上打了两个大窟窿。”三藏教:“解开包,取几文衬钱,快去那 里讨两个膏药与他两个贴贴。”八戒笑道:“师父好没正经。膏药只好贴得活人的疮肿,那里好贴得死人的 窟窿?”三藏道:“真打死了?”就恼起来,口里不住的絮絮叨叨,猢狲长,猴子短……(第五十六回) (节选自《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1)根据第八回,简要概括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根本原因。(2分) 9(2)结合文段简要分析唐僧形象。(4分) (3)鲁迅认为《西游记》“实出于游戏”,请结合上文第五十六回节选内容简要分析。(3分) 【答案】 (1)如来寻人取经以传法、劝化众生。(2分)(意思对即可) (2)要点:善良/慈悲(1分);怯懦/胆小(1分)。遇强盗便“战兢兢,坐不稳”直呼“大王饶命”,见出他 胆小、怯懦的一面(1分);逃脱后又让八戒去劝行者“莫要打杀那些强盗”,见出他善良、慈悲的一面 (1分)。(性格特点2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举例分析不必囿于参考答案) (3) 示例:1.《西游记》中有很多逗乐、好玩、戏弄、戏谑成分(1分)。如:唐僧路遇强盗被吊在树上 却被八戒笑说成“扯着藤儿打秋千耍子”。孙行者见着强盗竟很高兴,认为是来了买卖,变着戏法、故 意耍弄了他们一番,让人读来忍俊不禁。(2分)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试题分析: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 。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文中情节可知人物形象。善良/慈悲;怯懦/胆小。遇强 盗便“战兢兢,坐不稳”直呼“大王饶命”,见出他胆小、怯懦的一面;逃脱后又让八戒去劝行者“莫要打 杀那些强盗”,见出他善良、慈悲的一面。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名著的赏析,能读出“玩耍”“逗乐”的意味,能结合文本从情节(细节) 安排或人物形象找实证。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共24分) 11.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 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 10 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 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 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湮于沙上 (2)遂反溯流逆上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分) (2)可据理臆断欤?(2分) (3)初三复习时,老师请小红翻译“凡河中失石……”一句,小红将“凡”译为“凡是”,老师指出了小红的错 误,小红不解。老师提示说:“课文告诉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哦。”小红恍然大悟 ,并从河流的特点出发举出了不能于上流求石的两种情况:(1) 。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2分) ;(2) 【答案】 (1)(1)埋没(1分)(2)于是,就(1分) (2)(1)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2)怎么可以根据某 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3)要点:从河床角度,如河床太陡、淤泥或卵石河床等;从水流角度,如水流常年很浅、很缓等。( 一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 。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遂”等字的释义。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 11 高宗(乾隆皇帝)循卫河南巡,舟行倚窗,见道旁农夫耕作,为向所未见,辄顾而乐之。至山左某邑 ,欲悉民间疾苦,因召一农夫至御舟,问岁获之丰歉,农业之大略,地方长官之贤否。农夫奏对,颇惬圣 意。寻又令徧视随扈诸臣,兼询姓氏。群臣以农夫奉旨询问,于上前不敢不以名对,中多有恐农夫采舆论 上闻致触圣怒者,皆股栗失常。农夫阅竟,奏曰:“满朝皆忠臣。”上问何以知之。农夫奏称:“吾见演剧时 ①,净脚所扮之奸臣,如曹操、秦桧,皆面涂白粉如雪,今诸大臣无作此状者,故知其皆忠臣也。”上大噱 。(选自《清稗类钞》) 注释 ①噱(jué):笑。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寻又令徧视随扈诸臣 寻: 徧: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群臣以农夫奉旨询问,于上前不敢不以名对,中多有恐农夫采舆论上闻致触圣怒者,皆股栗失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宗见道旁农夫耕作,很高兴,因为他之前从未见过。 B.高宗想了解民间疾苦,农夫据实以告,高宗十分满意。 C.群臣“不敢不以名对”说明他们并非良善之辈,心虚。 D.高宗对群臣的表现视而不见,这说明他并不想听真话。 【答案】 (1)寻:不久 徧:通“遍”,(全部,遍及等得分)(各1分) (2)群臣因为农民是奉旨来询问,(所以)在皇上面前不敢不用真实姓名回答,其中有很多害怕农夫将 舆论上报以致皇上发怒的,都两腿发抖失去常态。(4分,译错一句扣1分) (3)B 【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13. 论诗 (南宋) 戴复古 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 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 (1)根据全诗,作者推崇的是 的诗歌。(从诗歌内容角度作答)(2分) (2)诗歌三、四句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忧国伤时。(2分) (2)作者将忧国伤时、关心国计民生的诗歌比作高亢清亮的鹤鸣,将大量与之相反的诗歌,则贬为残阳 下群蝉乱哄哄的聒噪,(2分)对比鲜明,分别表达了作者对这两类诗歌的推崇与厌恶之情。(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者推崇杜甫和陈子昂的诗,结合前面定语。“忧国”杜陵老,“伤时” 陈子昂,故应填“忧国伤时”。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鹤叫声”。鹤唳比喻优秀的诗篇。“蝉噪”比喻一些虽流行一时 却很快就消失的作品。关键是理解三四句中的比喻,理解作者对两类诗歌对比鲜明的情感态度。 【考点定位】 14.作文(共60分)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 名、人名、地名,否则扣分。 题目:没有 哪有 【答案】参考例文 没有付出哪有硕果累累 生活就像一个魔方,很多事情都发生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很多人认为出人意料的事情都是偶然发生的 ,其实不然。只要我们仔细分析其前因后果,就会发现它的必然性,发现其实一切都在情理之中,须知没 有付出哪会有累累硕果? 在今年揭晓的中央电视台第二届“感动中国”的大人物中,有几位似乎从来没有进入过公众的视野,名 不见经传的人物却在过去的一年中,和闪光的人物一起感动中国。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用他那稚 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的徐本禹;危险中保全试飞样机,惊天一落,创造了奇 迹的梁万俊;传递温暖汇聚爱心,揭开艾滋病盖子的桂希恩;毒贩子吓不怕、买不动、难不倒的边境缉毒 虎胆英雄明正彬„„当这些原本平凡的人物名字出现在“感动中国”的揭晓榜上时,很多人都感到意外,但试 13 问,如果没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没有坚守困境的顽强精神,没有非凡的业绩和举动,他们何以感动中国? 由此可见,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究其原因其实都在情理之中,只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 不仅在国内 ,在国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关于看似意料之外实则尽在情理之中的例子,马克思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仍能 著成《资本论》;居里夫人能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牛顿发现能量守恒与转 化定律;玻尔组建了世界上一流的量子物理学派;贝尔发明了电话„„这些出人意料的累累硕果与勇于质疑 、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是分不开的,与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 大到伟大的科学家和历史人物,小到我们身边的亲人和同学,我们都可以发现“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的事情,看着成绩单上“黑马”们的成绩,在羡慕的同时你可曾想到成绩背后那挑灯苦读的夜晚,课堂上那 全神贯注的表情,机遇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胜枚举,从这些事情中我们看到了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理解了 “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真谛——没有付出哪有累累硕果? 【考点定位】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4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